回覆列表
  • 1 # 潼小志

    就目前的形式,5G還得需要兩年左右才能做到基本成熟,而且就算像4G一樣成熟的,他的定位也是小部分消費者,目前5G手機沒有低於五千塊錢的,這個價格對很多人來說還是太昂貴,所以普通群眾的普及率應該很低

  • 2 # 老燒數碼

    5G這兩年可是一個主題性的話題,相對於4G來說5G的戰略性要更高,而5G未來怎麼樣主要就看兩個國家一箇中國一個美國,而在這兩個國家中主要看高通與華為,因為這兩家公司幾乎掌握了非常一大部分的5G技術,至於說到5G什麼時候能夠像4G一樣成熟,其實在技術上5G已經非常成熟了絲毫不比4G差,主要的缺陷還是基礎設施的建設上。

    基礎設施成熟

    其實4G的基礎設施全面的建設齊全也就是兩年前的事情,為什麼這樣說?因為老燒有一個非常真實的感受,老燒15年上大學時,回到老家發現無法用4G打王者榮耀,而大三時發現能夠用4G打王者榮耀了,而這段時間移動也宣佈他們的基站幾乎覆蓋了全國90%的區域,那麼我們也可以用4G的基礎設施來參考5G的基礎設施建設,首批的極小一部分城市估計在一兩內就能夠成熟,這地區也基本上是一線的大城市。

    其他地區基礎設施成熟

    去除第一批的城市,其他的城市基本上能夠在兩三年內基礎設施能夠跟上,但是覆蓋的範圍不會太大,基本上集中在每個地區的市中心,縣中心,這些人員比較集中的地方,而更偏遠的地方基礎設施成熟也更要往後推。

  • 3 # 通訊一小兵

    應邀回答本行業問題。

    5G是第五代移動通訊技術,要象4G這樣成熟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4G標準其實不是我們比較熟悉的LTE,而是它的後續演進的LTE-A。

    我們大家比較熟悉的LTE,也就是三大運營商宣傳的4G,其實並不是真正的4G,而是3.9G產品。

    在3G時代,當OFDMA被通訊業認識到是可以解決同頻複用問題的一個技術,在這個技術上,3GPP開始了面向下一代行動通訊的演進,LTE的英文的意思就是長期演進。

    2007年底,第一個LTE的版本,也就是3GPP R8問世,但是這個版本沒有被國際電聯認可,國際電聯提出了更高要求的IMT-Advanced標準,而3GPP的R8版本不能滿足這個IMT-Advanced的效能要求,於是被認為是3.9G產品。

    LTE繼續演進,後續的3GPP R10被認為是最早滿足IMT-Advanced標準的版本。

    同時,IEEE 802.16m也是可以滿足IMT-Advanced標準的技術。

    所以,4G的國際標準其實有兩個,一個是LTE的後續演進版本--LTE-Advanced(其中又分為TD-LTE和FDD-LTE兩個分支),另外一個是IEEE 802.16m。

    不過,由於LTE在運營商這裡已經被叫成了4G,所以,運營商這裡叫成是4G+的技術才是真正的國際的4G標準技術。

    我們所說的5G實際上是3GPP框架下的5GNR,它是在4G上繼續演進的版本。實際上,它現在還是一個半成品的技術,就技術標準而言還沒有完成。

    我們現在的5GNR,現在制定到了R15版本,主要是支援5G三大應用場景中的eMBB(增強型移動寬頻),後續還要有支援URLLC(超高可靠低時延)和mMTC(海量機器類終端通訊)的版本被制定完成,而這個時間點要在2020年左右。

    現在4G組網已經完成了覆蓋,而5G組網的覆蓋將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5G的效能更高,使用的無線頻譜更高,所以需要建設更多的基站,而這個建設過程,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也不是一年兩年可以完成的。

    我們的4G網路的建設,中國移動是從2014年開始大規模建設的,而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的大規模LTE建設實際上是從2015年開始的,從開始到建設完成覆蓋,也都用了4年左右時間,也不是一天完成的。

    同樣的,5G的建設難度更大,也需要更長的時間才可能完成到現在4G網路的規模。

    並且,由於5G室外宏站很難完成室內部分的覆蓋,還需要建設海量的室內小基站,這也需要時間。

    而且,5G裡有多種組網模式,主要分為NSA(非獨立組網)和SA(獨立組網),現在主流的運營商都是使用的NSA(非獨立組網),中國的三大運營商之中的聯通就是初期使用的NSA組網,而中國移動將是SA和NSA混合組網,中國電信雖然宣傳是SA組網,但是也可能是開始NSA和SA混合組網,不過最終,5G網路必須演進到SA組網,這是後續的URLLC和mMTC的要求。

    5G和4G的整體的變化太大,運營商也需要適應的時間,實際上就是5G應用的落地,5G計費方式的變化,5G的運營維護方式變化,都需要運營商花比較長的時間,才能真正的把5G的商用成熟化。

    5G引入了新空口、新技術、新頻譜,這一切都是全新的,對於行動通訊運營商而言,整個網路的部署需要逐步的改進。

    5G之後,傳統的BBU+RRU+天線的組網模式又發生了變化,無線接入網這塊,BBU分離出來了CU和DU兩部分,而運營商的5G無線接入網的組網,也有一個D-RAN部署,再到C-RAN部署,再到CU雲化部署的三級階段,這也是隨著未來5G部署的進一步發展而持續發生變化的,就無線接入網這塊,也需要一個逐步成熟的過程。

    不僅僅是無線接入網,核心網也有非常大的變化,引入了SDN/NFV、大資料、人工智慧等多種IT業的技術,而這也需要運營商花很長的時間去適應,去培養和招聘相關的人才去維護和運營,這也需要一個比較長時間的。

    5G引入了切片技術,可以更好的針對垂直行業應用,但是這就對運營商的整個運營方式才生了非常大的變化,就計費而言,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未來的運營商的計費模式將不再是單一的流量計費,而是速率、時延、可靠性、連線數等多種計費引數組合的計費模式,這也對運營商提出了很大的挑戰。

    都說5G要針對垂直行業應用,但是到底這些應用如何落地,如何吸引各行各業的支援,如何收費等等,這些也需要通訊業和各個行業之間配合才能真正的走向商用,這也需要時間的。

    運營商只是在修路,給其他行業一個可能性,而各行各業如何針對5G進行相關的研發,這也需要一個很長的時間去孵化。比如5G可以支援AR/VR,但是這個AR/VR的成熟化,就不是通訊業可以去做的了;而一些5G可以有的雲應用、雲遊戲等,很顯然也需要這些服務商自己去努力;還有就是5G支援的自動駕駛,很顯然也需要相關的汽車廠家等進行產品的研發......5G涉及到行業的改革,但是具體如何改革,是需要各個行業自己加大研發力度的。

    5G本身的產業鏈的成熟也是需要一段時間的。

    現在移動使用的5G頻譜是國際上不是很成熟的2.6Ghz和4.9Ghz,而這個頻段的產業鏈的成熟,需要中國移動和其他的裝置商共同努力才可以成熟化,這也需要一段時間,相比來說,電信和聯通的3.5G屬於國際比較流行的頻段,相對要更容易一些。

    現在國內的三大運營商試驗組網的都是屬於5G裡相對比較低的頻譜,而後還有更高的毫米波,這些頻寬更大,頻譜更高的毫米波,才是對5G最大的挑戰,這塊還需要更長時間才能最終成熟化。

    總而言之,5G現在還是屬於一個新的行動通訊制式,相關的各個方面還並不是非常成熟,還需要更長的時間去孵化,才能和現在的4G網路一樣的成熟。

  • 4 # 正直筆尖

    【建議】2G、3G時代流量昂貴,或網速慢,或室內訊號弱,路由器恰恰是這個時候廣大使用者不滿意運營商的行動網路而勾搭成奸的一個“小三”。時代變遷,路由器這個配角漸漸成為公眾最主要的通訊方式,媳婦最終熬成婆逐漸成了主角,而移動運營商的行動網路反而成了配角。

    再說說現在室內4G訊號的覆蓋狀況,只有有權有錢有勢的機關樓宇、商務樓宇等才有高質量的室內訊號覆蓋,而95%居民住宅樓宇覆蓋率為0,導致住宅內訊號弱無訊號成為普遍的詬病,要讓運營商普通住宅室內訊號覆蓋總是敷衍了事,確實耗資巨大且是個“無底洞”,老百姓也能理解,所以給出未來網路建設的解決方案。

    如今5G建設當頭,不如研發路由器式的微基站,把路由器加以改進,WiFi訊號和5G蜂窩網路經路由器分流,WiFi訊號獨享,5G語音業務和流量跟周圍鄰居共享,初期成本由運營商補貼和使用者共同承擔。入戶光纖可以滿足高速率傳輸的要求,利用現有條件高效率利用,運營商鋪設的成本會低,效率高,普及快,解決多年來3G、4G超高頻室內訊號弱、網速打折扣、密集區擁堵、高延遲的老毛病。利用現有鋪設的光纖 + 微基站促進城鄉5G同步一體化發展,消彌城鄉地域之間的落差感。

    對於現在的5G少數對少數的測試網速達到多少個G,對於公眾來說沒有任何吸引力,不屑一顧,原來的3G、4G也是這麼測試吹捧和大肆宣傳的呀!

    現在該到了4G、5G和寬頻WiFi一統天下實現統一的時候了,研發出像路由器大小的室內微基站,運營商就可以徹底的放心大膽的關閉2G網路了,別像現在搞的像汽車一邊兩個輪子在坑坑窪窪的2G土路上,另一邊的兩個輪子在4G5G的平平坦坦高速上,這種奇特搞笑且高耗能低效率的現象!

    期待未來手機室內訊號不再不穩定,不再4G HD跟E之間來回的“盪鞦韆”,期待未來室外基站為自動駕駛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室內微基站為智慧家居開啟新時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說快船現在是賬面最強的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