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茹叔敬
-
2 # 深海路人
根本就不可能。乾隆駕崩之前就已經寫好詔書,給和珅留全屍。乾隆也是一位智者,早已洞察全域性,知道自己百年之後和珅必倒,而和珅貪汙的所有錢財乾隆也瞭如指掌,只不過和珅確有過人之處。也辦理了很多常人辦不了的大事,功過相抵。和珅貪的錢財也等於替國家儲存。和珅其實也是一位被皇權擺佈的一粒棋子罷了。
-
3 # 以禮觀書
向敬之
清朝確實出現了不少權臣,如順治朝的多爾袞,康熙朝的鰲拜、索額圖、明珠,雍正朝的隆科多、年羹堯,乾嘉之際的和珅,但除了攝政王多爾袞外,朝廷的真正權力並沒有到權臣手中。
誠如康熙要扳倒權傾朝野的武英殿大學士明珠時的一句話:“若等勢重於四輔臣乎?我欲去之,則盡去之!”(李光地《榕村語錄續集》卷十四)即便清朝中期的內閣權力,已不輸於順治初年的議政王大臣會議權力,但政務大權始終牢牢控制在皇帝手中,權臣的權力是絕對不能危及皇帝的絕對權威的。
權臣管理的是政務,而皇帝有滿洲八旗的支援,是國家權力的象徵。乾隆嘉慶交接之際,和珅爵封一等公,官拜文華殿大學士,管吏部、戶部、刑部和理藩院等多個核心衙門。隨著嘉慶初武英殿大學士兼軍機大臣福康安、武英殿大學士兼首席軍機大臣阿桂相繼病逝,和珅的權力越來越大,柄政獨專,擅作威福,經常打著太上皇乾隆帝的旗號,排除異己,藐視新君嘉慶的權威。
《乾隆王朝》焦晃版乾隆帝和陳銳版和珅
和珅權重震主、權大欺主,但並無獲取皇位、篡奪皇權、廢立皇帝之念。雖然他權傾朝野,影響軍政,但他始終是皇帝的奴僕,並沒有掌控朝政的絕對權威,是無法自主廢立剛剛即位的嘉慶的。嘉慶帝待乾隆一死,突然向正在總理乾隆喪事的和珅發難,很快議罪將其處死,也是輕而易舉的。
當然,嘉慶帝處心積慮地為和珅羅列了二十款大罪,為的就是給朝廷一個說法,給天下一個交代,但並不是說扳倒和珅有多大阻力和難度。畢竟,當時已有“許多華人私下稱和珅為二皇帝”(英國使臣馬戛爾尼回憶錄)。
-
4 # 歷史偵查處
公元1799年(嘉慶四年)正月十八,一代名臣和珅以一段白綾自縊於獄中,走完了他波瀾壯闊而又充滿非議的一生。
在後世眼中,和珅已成為鉅貪的代名詞。他一生貪汙了多少?嘉慶扳倒和珅後,以民間謠傳的“和珅跌倒,嘉慶吃飽”的情況來看,和珅的不明財產顯然已經達到了難以統計的田地,而根據事後嘉慶派出的“肅貪小組”在對和珅的所有財產進行清算的過程中,和珅的累計財產高達驚人的8億兩白銀,而以乾隆年間國庫的六七千萬兩財政收入做比對,和珅的總資產抵得過清朝十年的財政收入,換算成現在的人民幣購買力,約合2500億元,可以說和珅的鉅額財產已遠超當今阿里巴巴帝國創始人馬雲的身價了。
因此,史學家認為和珅的倒臺與他貪掠無度有很大的關係,由於和珅的貪腐造成了他創造的神話轟然墜下神壇。
其實嘉慶對和珅痛下殺手絕不僅僅出於和珅的貪腐無度,而是嘉慶帝認為和珅的所作所為已經有謀逆的前兆了。
根據《清史稿》記載,嘉慶皇帝曰:“人言和珅有異志,有諸?”熊光曰:“凡懷不軌者,必收人心,和珅則滿、漢幾無歸附者,即使中懷不軌,誰肯從之?”,因此,從嘉慶皇帝與大學士吳熊光的對話中,可以看出嘉慶皇帝對和珅的種種不滿歸結於謀逆舉動,而並非貪腐,以事後群臣獲悉皇帝大動干戈抄了和珅家時,重臣聯名要求嘉慶繼續追查和珅“隱產”而被嘉慶嚴厲訓斥的情況來看,就更加說明嘉慶扳倒和珅也絕非是完全處於貪腐之由,否則嘉慶大可將和珅家底查抄個底朝天,更不會因此訓斥彈劾大臣。
既然嘉慶始終認為和珅有謀逆之兆、不臣之心,在乾隆尚未御殯歸天前,和珅察覺到了嘉慶對自己的憤恨了嗎?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有必要了解下和珅是個什麼樣的人。
和珅,鈕祜祿氏,滿洲正紅旗人。早年的和珅父母雙亡,家境貧寒,後來憑藉著勤奮好學考入了“貴族學校”鹹安宮,在學業期間,和珅刻苦研習滿、漢、蒙、藏四種文字,並精於臨摹乾隆皇帝書法,也就是在這個過程中,直隸總督馮英廉看出了和珅不同於一般的滿清八旗子弟,於是便做主將自己的孫女許配給了他。
自此,擁有裙帶關係的和珅在宮中充當起了乾隆皇帝的三等貼身侍衛,但此時的和珅距離權力的巔峰顯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然而,上天總會垂青於有準備的人。
一次,心情大好的乾隆遊園時,官吏啟奏一名在押重犯不慎逃入緬甸,乾隆頓時勃然大怒詰問道:“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誰之過歟”,連續詰問幾遍戰戰兢兢的官員不能作答,和珅隨口應道:“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典守者不得辭其責也”,乾隆回顧貼身儀仗隊叫出了和珅,初見和珅儀態英俊、器宇不凡乾隆皇帝轉怒為喜,自此將和珅時刻帶在身邊。
由於自小嚐盡人情冷暖的和珅,極富察言觀色且博學強記、能力超群,乾隆皇帝對他也逐漸日臻喜愛,自此和珅平步青雲,從一名基層“小科員”而一躍成為正國級幹部,大清的官員都當了個遍,乾隆皇帝駕崩前,和珅被封為一等忠襄公,任首席大學士、領班軍機大臣,兼管吏部、戶部、刑部、理藩院、戶部三庫,還兼任翰林院掌院學士、領侍衛內大臣、步軍統領等等要職。
能從一名默默無聞的普通“科員”而躍居躋身成為權傾天下的國之重臣,和珅的升遷之路絕不單純依靠察言觀色、溜鬚拍馬,他的學識和辦事能力在乾隆朝也可謂第一流。
也正是由於和珅突出的能力,在他擔任各級要職期間,他大肆結黨營私、貪汙受賄財富與日俱增。當然英明神武的乾隆皇帝對和珅的所作所為也是歷歷在目,但對和珅的寵愛有增無疆。
那麼,就是這樣一個善於揣摩領導意圖的政治強人,為何卻沒有讓嘉慶拜倒在自己的“神功”之下呢?
主要原因還是在於和珅太過於聰明。以《紅樓夢》中的“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一句經典名言概括就能很好說明這一問題。
在嘉慶還是幼年時期,一次,頑皮的顒琰(嘉慶)不慎打碎了乾隆至愛的絕版青花瓷釉,嚇得六神無主的顒琰不知所措,和珅剛巧路過遇見這一幕,便讓顒琰不要聲張,不久,和珅找來一個一模一樣的絕版青花瓷釉替顒琰補缺解了圍,後來顒琰獲悉原來當日燒製了兩個同樣的絕版青花瓷釉進貢給乾隆卻被和珅私自截留了一個,自此小小的顒琰就開始對和珅頗為忌憚。
乾隆四十三年,乾隆爺決定退位讓賢,於是便昭告天下曰:“昔皇祖御政六十一年,予不敢相比。若邀穹蒼眷佑,至乾隆六十年,予壽八十有五,即當傳位太子,歸政退閒。”,此後乾隆皇帝開始了太上皇的生涯,顒琰即位,但乾隆擺出“歸政仍訓政”的方式繼續執掌朝政,而空有皇帝致命的嘉慶自然心裡很不舒服。
然而,偏偏此時伴隨著乾隆皇帝的身體狀況逐漸日薄西山,在朝會的過程中,乾隆皇帝開口說話極其困難,旁邊人都無法聽懂,唯有和珅通解其意,於是每次朝會都會出現一副很奇特的現象:老皇帝高坐龍椅由和珅代為傳召,而小皇帝嘉慶卻不得不在一旁候旨,甚至接旨完畢後,又得朝著老皇帝乾隆與和珅三跪九叩。
皇帝都做到這個份上了,要說作為一國之君嘉慶每當看到凌駕於頭頂上的和珅,內心不憤恨顯然不可能,因此嘉慶皇帝上臺後的第一件事便是秋後算賬查處和珅。
忠襄公和珅異於常人的精明結果卻加速了自己快速走向死亡的深淵,這一點也許是他也想不到的。
嘉慶雖然對和珅極其憤恨,但乾隆皇帝臨朝主政期間,他卻將自己偽裝得對和珅百依百順,甚至給人造成軍國大事完全離不開和中堂。
那麼,號稱“人精”通覽古今之變的和珅難道絲毫沒有察覺出嘉慶“包藏禍心”的實質嗎?如果他看出了嘉慶的真實想法為何卻不在他尚未登基前扼殺顒琰的皇帝之夢呢?
其實,在乾隆歸政嘉慶前,和珅透過各種方式排擠軍機處的同僚,並最終實現了獨掌軍機大權,同時,和珅規定凡是上報皇帝的奏摺必須要留下副本以供自己參閱,這樣一來對於朝政的動向和珅幾乎做到了瞭如指掌。
除此之外,和珅還將自己的親信吳省蘭等人安插到了嘉慶身邊作為內應,時刻監視嘉慶的舉動,從這些人事佈局來看,要說和珅對嘉慶沒有絲毫防範確實也說不通。
然而,和珅為什麼不更乾脆地在乾隆面前利用寵臣的身份優勢徹底瓦解嘉慶的帝王夢呢?主要原因在於自大清朝康熙帝伊始,面對九龍奪嫡的慘烈悲劇,雍正皇帝訂下了“秘密立儲制度”,而這種制度就是皇帝事先將自己江山帝國的繼承人詔書藏匿於正大光明匾額後面,待到大行皇帝御殯歸天,眾臣啟封昭告天下,皇帝之位有何人執掌此時謎底才揭開。
而乾隆皇帝立儲也是遵循了這個原則,因此,即便是作為乾隆的貼身重臣,和珅也無法打探到乾隆皇帝百年之後立何人為帝,故此也就無法提前做好應對準備了,畢竟乾隆皇帝有十七個兒子,除去三個早年夭折的龍子,乾隆還有十四個兒子健在,而對於封建王朝來說太子之位是國家的根本,和珅即便再受乾隆的恩寵,乾隆也不會告訴和珅要立何子為帝,否則也就不會出現和珅在第一時間得知乾隆立顒琰為帝后,興沖沖跑去告訴嘉慶了。
因此,客觀的來說,在“秘密立儲制度”下,和珅無法探知乾隆究竟離何人為帝,即便他知道了也是帝位已定,和珅想篡改使壞卻早已無力迴天了。而此時倘若被立為皇帝的龍子對其早已深惡痛絕,就算是精於人心的和珅也無扭轉乾坤的能力了。故此,面對嘉慶舉起的屠刀,和珅在乾隆駕崩不到一週內自縊而亡。
參考資料:《清史稿》
回覆列表
和坤沒有這個權力自主廢立皇帝大權,老皇帝駕崩和新君主即位之間,總有一段權力交接的地帶,而太上皇早在三年前就安排妥當了,老皇帝的死沒有導致一分鐘的權力真空!其實嘉慶帝已做了三年實習皇帝,現在,實習結束了,他高興了,擦乾眼淚,炯炯目光,發號施令,清算和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