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三水共工

    這有什麼好懷疑的,只是大家把戚繼光的戰績理解錯了,用現在的方式解釋一下就容易理解了:一群流竄犯串通當地黑勢力洗劫了浙閩地區,當地警察擋不住、抓不著,於是上面派了戚繼光,建立了武警部隊,集中訓練了一段時間,然後輕鬆搞定流竄犯,這就是戚繼光乾的事兒,然後很多後來人就開始鼓吹戚繼光,認為戚繼光就是戰神,可問題戚繼光就是一武警頭子,跟軍隊沒啥關係,呵呵

  • 2 # Try丶青空

    當然是相當可信的,戚繼光的一生毫無疑問是精彩傳奇的一生,其一生的閃光點,與精彩事蹟基本大多數都是貢獻在東南沿海的抗倭戰場,由他親自組建並且嚴格訓練的“戚家軍”中國歷史上少有的精銳部隊,而他因為針對倭寇而發明的“鴛鴦陣”更是打的倭寇落花流水,聞風喪膽。戚繼光抗擊小日本倭寇侵略者的偉大事蹟,那可是經過了許許多多的專家反覆研究,並且得以有幸傳承並記載於中小學生教科書上,全華人民家喻戶曉的事蹟。因為此事件發生的時候距離現代年月也不是很久遠,再加上“明史”是它的死敵滿清編寫的,可信度自然是相當的高。戚繼光,字元敬(嘉靖七年1528年—萬曆十五年1587年),山東登州人,(現山東半島一帶)。明代傑出的軍事家、民族英雄。以下就是戚繼光以及他的“戚家軍”的抗擊倭的戰績簡介。 州花街之戰:斬首308顆,生擒2名倭首,其餘淹死和未割首的數目不詳,犧牲陳文清等3人。

    白水洋戰鬥:我敵對比:1500對2000餘,全殲2000多名倭寇,斬首344顆,生擒5名倭首,己方犧牲陳四等3人。

    長沙之戰:消滅倭寇3000名。

    橫嶼島渡海之戰,消滅倭寇1000多名,斬首348顆,俘虜29名.犧牲陳文彪等13人。

    牛田之戰:擊潰數上萬倭寇(包括假倭和真倭),斬首688顆,己方無一人犧牲。

    林墩之戰:燒死和淹死倭寇3000名左右,斬首960顆,俘虜26人。己方陣亡90人。

    福清葛塘之:消滅300多名倭寇,斬首150多顆,犧牲20人。

    平海衛戰鬥:斬首2622顆,己方犧牲金漁等16人。

    仙遊之戰:擊潰10000餘名倭寇,殺死倭寇1000餘,斬首498顆,生擒1名,己方犧牲童子明等24人。

    王倉坪戰鬥:擊潰倭寇近萬名,斬首177顆,己方無一人陣亡。

    蔡陂嶺戰鬥:擊潰倭寇7000餘名,殺死1000多名,斬首160多顆.己方犧牲31人。最後我想說的是,那些質疑的人要是太閒得慌的話不如多學習學習戚繼光身上,面對侵略者勇往直前,悍不畏死的精神。而不是一天到晚閒著沒事去懷疑古人的戰績,畢竟他殺的是小日本鬼子,不是你家的祖宗。

  • 3 # 饞嘴肥貓鏟史官

    華人有一種獨特的精神,總要對本民族歷史上的英雄人物進行質疑,以此來展現自己的思維深度,能潑上一盆汙水的機會斷然不肯放過。

    需要什麼憑據嗎?不需要,只要有一張嘴就夠了。

    戚繼光的戰績確實是非常彪悍的,不僅僅表現在殲敵數量,更是因為超高的效率,令人驚歎的戰損比。

    羅列一部分戚繼光的戰役戰果(由於直接引用文字會被系統判定為抄襲,但談歷史總要有依據,所以,就只好以圖片的形式發出來):

    這太厲害了,戰損比達到1:30。

    這是最容易被質疑的,理由是古代冷兵器作戰,“殺敵三千,自損八百”,怎麼可能以如此低的傷亡率取得這樣輝煌的戰績呢?

    其實沒有什麼好質疑的,這很正常。誰告訴你冷兵器作戰就不能有很高的戰損比呢?

    打仗不是打群架,戰爭有它自己的規則。

    咱們先來看看戚家軍的對手――倭寇,是群什麼樣的人?

    明朝中葉,明朝國內盛產絲綢、茶葉、瓷器等。大家都知道,這些商品對外銷路很好,利潤十分巨大,而明朝國內對金銀、香料、農產品也有需求,而這種形勢就促生了明朝境內的東南沿海地區成為遠東乃至世界貿易的重點區域,走私貿易活動十分猖獗。

    而且,由於明朝制度的先天問題,土地兼併十分嚴重,農民生活日趨艱難,除了外國的海商,明朝沿海居民也大量參與走私。甚至其中還有有謀求巨利的商人和士紳。

    但明朝祖制是“片板不得下海”,固守祖訓的歷代明朝皇帝堅持海禁政策,包括嘉靖皇帝。明政府下令對海商貿然進行封鎖和抑制,甚至剿殺。於是,這些海商們轉而為寇。

    同時,日本正處於分裂割據,軍閥混戰的戰國時代,在戰爭中失敗而失去土地的日本武士起初企圖與明朝沿海居民進行商貿,但被禁止後,也成為盜寇,到明朝境內進行劫掠。

    走私海商有錢,日本武士有刀,葡萄牙人有火器,明朝境內的閒散居民有人,還有準確的資訊,他們就相互勾結起來,成為“倭寇”。

    這個比較打臉了噢,“閉關鎖國”最嚴重的恰恰是明朝,而明粉卻總喜歡以此來攻擊清朝,而實際上,有明一朝,對外交流的時間是很短的,大約也就三十年不到。而清朝反而與外國交流特別多,而被貶斥為“閉關鎖國”的乾隆時代,對外貿易額是明朝最好時期的數十倍。

    而東南海域中的海盜汪直、徐海等也趁機發難,真假倭寇彙集勾連,明朝境內烽煙四起。嘉靖下令調兵平倭,戚繼光由此開始了他的抗倭生涯。

    那麼,我們可以發現,戚繼光軍隊打擊的所謂“倭寇”,並不是正規軍隊,其實就是很多“有組織、無紀律”的盜匪集團。這些倭寇並沒有統一的指揮和訓練,只是因為利益而勾結在一起,所以,遇到正規作戰時,他們也並不很強。

    但儘管如此,仍然把明朝攪得亂七八糟。為什麼呢?因為明朝軍隊戰鬥力更加不堪。

    明朝歷代,對武將防範甚深,軍隊主要採取的是衛所制,屯田養兵,軍戶代代從戎。在明初,這個制度還可以行得通,軍隊有自己的田地,透過耕作收穫,不但能自給自足,還能上交公糧。所以,在明朝前期,士兵們還是很有戰鬥力的。

    好景不長,破壞了軍屯衛所制度的恰恰是明朝祖制。朱元璋分封子弟,兒孫們遍及全國各地,他們即不生產,也不勞作,不受國家法令約束,生活全靠國家供養,待遇還特別高。明朝初期,這些蛀蟲數量還不是很多,但隨著代代繁衍,到了明朝中後期,數量就十分恐怖了,國家財政收入的至少三分之一以上都得用來供養這群垃圾。

    但朱家蛀蟲們不僅僅是吃喝國家,貪得無厭的本性使他們四處兼併土地,軍屯土地也不例外。這就導致軍士們再也無法靠土地生存了。同時,社會地位低下,勞役繁重,就造成了軍士們大批逃亡。駐守京師的部隊,原定額二十餘萬,實際上打起仗來,連四五萬都湊不齊。

    京營都這樣,地方軍隊更是苦不堪言,所謂的軍隊,大多數都是虛架子。再加上軍隊腐敗,武器裝備偷工減料,訓練廢弛,這些部隊實際上根本就沒有什麼戰鬥力,並不比平民強多少。

    再加上明朝內部還有大量的判徒通倭,出賣情報,當這樣的部隊遇到倭寇的時候,簡直就是不堪一擊。甚至出現了幾十名倭寇擊潰和追殺數千明軍的奇景。

    戚繼光最初率兵作戰,就率領著這樣一群渣渣,當然也不行。戚繼光初次作戰,效果很不理想,還被明朝的言官彈劾,說他“通番”,差點倒黴。看看,明朝這些官員們都是些什麼雜碎!

    但戚繼光是個辦實事的人,發現這些問題以後,他對軍隊進行了一些改革。大家要注意,戚繼光對軍隊的改革是深層次的:兵員的招募、士兵的訓練、軍隊的裝備“更置之”。

    在當時腐敗黑暗的明朝,戚繼光改動軍隊的成分和編制,他這麼幹,風險很大的,直接觸動了相關方面的利益,他隨時都可能因“謀逆”而獲罪。當然,後來戚繼光也是因此倒了黴。

    戚繼光對軍隊的訓練十分嚴格,他凋教出來計程車兵戰鬥勇敢,配合嚴密,戰術精良,號令嚴明,達不到要求的人員就會被剔除。

    不僅訓練,還有指標考核,檢驗成績,分為上中下三等九則。檢驗成績都是記錄在冊,成績進步的賞銀,訓練退步和停滯的要受罰,打棍子。長期不進步的,打四十棍,勸退回家。不想捱打計程車兵,交錢贖罪,發給那些進步計程車兵當作獎勵。

    戚繼光的軍種組成也多種多樣,有鳥銃手,炮手,長槍手,狼筅手,弓箭手,鏜鈀手,硬弩手,挨牌手,籐牌手等。士兵們一專多能,上了戰場,各司其職,配合作戰。

    無論戰鬥意志,士兵裝備,訓練,配合,戰術,戚家軍都遠遠勝過所謂的“倭寇”。而以這樣的部隊與倭寇作戰,就像混編的特種部隊打擊烏合之眾的匪盜,那是非常輕鬆的,沒有什麼可懷疑的。這就類似於現在的“不對稱作戰”。仗打得不錯,戚繼光也獲得升遷,但也受到朝中官員的質疑,也不奇怪,任何時候,總有人質疑。戚繼光的“操行”受到批判。為什麼呢?因為他與朝中的一些大臣交情不錯,很會迎來送往,得到很多支援。徐階、高拱、張居正等重臣都很倚重他。

    戚繼光的戰績不僅僅是在抗倭上,他後來被調往薊門,防守北方邊境,成績也是相當優秀的。

    隆慶年間,開放沿海,倭寇從根源上就解決了,大家都忙著做生意去了,不當強盜了。戚繼光又被調往北方鎮守薊門。

    到了薊門以後,戚繼光又針對北方防務提出自己的建議和見解,並付諸實施,取得很好的效果。

    針對北方虜寇的騎兵,戚繼光也採取了針對性很強的戰術。

    在後來的戰爭中,戚繼光的措施都取得很好的收效,重創敵軍,還俘虜了敵方首領。戚繼光鎮守薊門,威名赫赫,敵人不敢惹他,就繞著他走,這也成就了遼東防線上的李成梁。當然,在黑暗的明朝,像戚繼光這種辦實事、有作為的將領註定沒有好結果,後來,他也受到彈劾,被免官回鄉,甚至連退休金都被剝奪了,靠親友賙濟度日,後來貧病交加而死。

    任何時代都不缺少某類人,正事不辦一件,挑毛病,沷汙水可起勁了。明朝越來越爛,就是因為朝堂上這種人越來越多,一個王朝就最終無可挽回地走向覆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質安監督手續是不是指質監站和安監站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