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季我努學社
-
2 # 文史小屋
明初,對周邊鄰國採取友好政策,建立邦交,互派使節,尤其與東南亞各國關係最密切,惟雙方實施“朝貢貿易”禁止私人貿易。明政府為管理對外貿易,特在浙江寧波、福建泉州、廣東廣州設立市舶司。當時東南亞各國輸華商品多屬奢侈品和藥品如犀角、象牙、玳瑁、瑪瑙、香料等,中國輸出的商品主要是茶葉、瓷器、絲綢等。
明成祖為宣揚國威和發展對外貿易,特派鄭和下西洋(今之南洋及印度洋),從永樂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先後七次,到達的地方遍及爪哇、東南亞、印度半島、阿拉伯半島更遠至非洲東海岸。鄭和的船隊,滿載瓷器、茶葉、絲綢、金銀等中國特產、用以換回亞、非各國的奇珍異寶。鄭和七次下西洋,使華茶能夠在亞、非諸國得到廣泛的認識,對華茶的傳播有正面的效果。
明太祖廢團茶興散茶,散茶壺泡法或撮泡法的沏飲方式在十五、十六世紀興起並流傳,為明清以來中國飲茶方式的主流。十七、十八世紀傳入日本,形成沏泡法的煎茶道;十八、十九世紀傳入北韓,經由草衣禪師等的倡導,南韓茶禮以沏泡法再度興盛。
中俄兩國締結的第一個條約。正式名稱是中俄《尼布楚議界條約》。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十四(1689年9月7日)由清政府全權使臣索額圖和沙俄全權使臣戈洛文簽訂於尼布(今蘇聯涅爾琴斯克)。
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中俄簽定尼布楚條約,華茶源源進入沙俄,雍正五年(1727年),中俄簽定恰克圖界約,確定恰克圖為中、俄互市地點、華茶(先是武夷茶,後是荊湖茶),以舟船、挑夫、牛幫、馬幫相繼,經由福建、江西、湖北、河南、山西到河北張家口再以駝隊經由內蒙、外蒙到恰克圖交易運往莫斯科。其運輸途徑為:
武夷山→江西鉛山河口鎮→船運(信江)→(鄱陽湖)→九江→(逆長江)→武昌→(溯漢水)→樊城(襄樊)→唐河→社旗→洛陽→澤州(晉城)→潞安(長治)→祁縣→忻州→張家口→歸化(呼和浩特) →庫倫(烏蘭巴托)→恰克圖一條自武夷山至恰克圖的中俄茶葉之路興起,清幹隆、嘉慶、道光年間,中俄茶葉貿易繁盛,茶葉之路上的駝隊,駝鈴之聲數里可聞。這是繼絲路之後,代之興起的國際茶葉商路,是華茶經由陸路走向東歐之路,促進了武夷茶的發展及提高了武夷茶的名氣。
十九世紀八十年代,沙俄積極發展本土茶葉,由中國引進茶籽、茶苗,並於1893年聘請以劉峻周為首的茶葉技工在高加索,喬治亞開闢茶園,設廠生產茶葉,至今高加索,喬治亞地區,仍是歐州唯一的產茶地區。
16世紀初,葡萄牙開闢了繞過非洲的新航線,葡萄牙的殖民勢力也從非洲延伸到亞洲,1553年葡萄牙人獲得澳門的居住權,隨後荷、英、法、美、俄等勢力紛紛來到中國,這些殖民者以探險家、傳教士名義、進入中國內地,對中國茶葉產生濃厚興趣,學習飲茶,記錄茶事見聞,十六世紀末西歐逐漸認識中國有一種奇特的飲料叫茶(發Cha音)。
1596年荷蘭人在爪哇建立了東方產品轉運中心,1602年成立荷屬東印度公司,並於1610年首先將茶(綠茶)運到西歐。飲茶習俗遂由荷蘭傳至法國、德國及英國,華茶(尤其是武夷茶)引起西歐各國的矚目。
英屬東印度公司於1600年12月31日經伊麗沙白女王特許成立,在東起南非好望角西至南美合恩角,含蓋印度洋及太平洋的海岸線,有貿易壟斷權及政府所授予的公權力。1669年英國立法禁止茶葉由荷蘭輸入,授予英屬東印度公司茶葉專賣權,當年英屬東印度公司即由爪哇轉運華茶到倫敦。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政府開放海禁,在廣東、福建、浙江、江蘇,開放港口對外貿易。1689年英屬東印度公司首次由廈門直接運送華茶至英,開始中英的茶葉直接貿易。
清幹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下詔“遍諭番商,嗣後口岸定於廣東”。集中於廈門的英國商船全部轉向廣州,法國、荷蘭、西班牙、葡萄牙、丹麥、瑞典及後起的美國等國商船齊集廣州,廣州成為華茶出口的唯一口岸。福建、江西、安徽等內地名茶(以武夷茶最負盛名),在江西鉛山河口鎮裝船,由信江向西順流而下,運至鄱陽湖,走贛江至贛南,由挑夫運過大庾嶺(南嶺),至韶關轉運至廣州,經由洋行(行商)交易出口,船運至西歐及美洲。武夷茶由海路進入西歐,再創高峰,甚至成為中國茶的代名詞。1685年成立粵海關,首次將國內貿易和國際貿易劃分開來分別徵稅。凡經營洋貨入口和出口土貨的均稱為“洋行”,由於行商須經政府批准,發給行貼,具有官商性質,當時稱廣州既有的十三家官商為十三行,茶葉是十三行與西方貿易的主要商品。
由於當時除領貼的官商外,還有未經批准的散商,遂於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成立官商的組織“公行”,壟斷茶葉的出口經營,外商購入茶,只能委託公行代購,並在公行貨棧中過秤、打包、加戳,並代繳關稅才能出口,直至1842年鴉片戰爭結束,南京條約簽定之時,始將公行制廢除,開放自由貿易及五口通商,廣州失去了茶葉唯一出口港的地位,至十九世紀五十年代,上海、福州的茶葉出口值已超越廣州。
清政府因鴉片戰爭失利,1842年簽定南京條約,開放五口(廣州、上海、寧波、福州、廈門),其後漢口、鎮江於1858年,九江於1861年,杭州於1896年相繼開放,歐美列強爭奪營銷茶葉之重利,華茶源源輸出歐洲及美洲,1886年華茶外銷量高達13.4萬噸(268萬擔),創歷史新高。十九世紀初,英、荷、法相繼在其亞洲殖民地發展茶產業,最初也是從中國引進茶籽及製茶技工,繼而大力發展及推廣阿薩姆大葉種紅茶而取代了華茶的地位。
美洲有英屬、法屬、及荷屬殖民地,最早飲茶者為荷屬阿姆斯特丹人民,(約在十七世紀中葉)。1690年波士頓已有領有執照的茶葉銷售商。1773年英屬東印度公司獲得在英國及其殖民地對中國及印度貿易特權的特許書,同年英國頒佈茶葉法,授權英屬東印度公司直接運輸茶葉至美洲殖民地,每磅抽稅三便士,遭殖民地人民群起反對抵制英茶輸入,而於1773年12月16日發生聞名於世的波士頓茶葉事件,此舉引起英國會決議封鎖波士頓,不久釀成美國獨立戰爭。1783年英國承認美國獨立。
1784年美國商船“中國皇后號”經由紐約開往廣州,開始中美的茶葉直接貿易,此後華茶源源入美。美國率先設計建造三桅快速帆船(Clipper),1845年750噸級的彩虹號首航至中國載運茶葉等土特產,縮短茶葉海運時間,引起西歐各國的矚目,競相發展快速帆船,引起茶葉海上運輸之競賽,大大縮短新茶海運時間。直至1869年蘇伊士運河開通,蒸氣輪船才取代快速帆船由東方載運新茶之歐美。
明清乃至民初縱橫中國西南的茶馬古道,是連線滇、川、藏,以馬幫運輸茶、鹽及土特產的古商道,是中國內地通往西藏、西亞、南亞、東南亞的重要紐帶,是中國西南對外經濟貿易和文明傳播中起過重要作用的古驛道,對華茶的向外傳播亦有著重要地位。
-
3 # 流年往史
從宋代開始,東南,西南的四川,雲南地區茶葉產量巨大,西南地區又與西藏為鄰,茶是藏族人民“不可一日無茶”的生活必需品,為茶葉貿易的形成奠定了可靠的物質需求基礎。隨著互市貿易的繁榮,漸漸的就形成了茶馬古道。茶馬古道的形成,並不僅僅是由於茶葉的運輸與貿易的需求。茶是商品,在古代的特定的歷史時期,他的政治屬性遠遠大於甚至超過他的商品屬性,中原地區加強戰備的首選力量都是騎兵,可是中原腹地並不出產優良的戰馬,國家渴求戰馬,就積極的開展茶馬貿易,換取關外地區的戰馬,成為了邊陲要政,把茶葉和戰爭,國防緊緊地捆在了一起。
茶馬古道,其作用不僅僅是茶葉的運輸與貿易,透過茶葉的貿易,更將藏傳佛教在茶馬古道區域廣泛的傳播,還進一步的促進了各民族經濟文化的交流,加快了民族融合的程序,發張了經濟。與此同時,沿途地區的藝術,宗教,風俗文化和意識形態等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與繁榮。
回覆列表
中國西南地區是世界茶葉的起源地,在唐代已經成為全國重要的產茶區而受到《茶經》的讚譽。及至南宋,僅四川一地的產茶已高達二十多萬斤,整個西南地區的產茶已經超過全國茶葉產量的一半。隨著茶葉在全國,特別是少數民族地區的風行,其經濟利潤和戰略中央政府開始加強對茶葉貿易的監管——唐文宗首行“榷茶法”,實行茶葉專賣,此後政府茶葉專賣制度基本在其後歷代沿用。據史籍分析,西南茶主要用於茶馬貿易,即與青藏、西北少數民族地區互市馬匹,在明朝“茶馬交易”更成為軍國大政的基本國策。
茶馬古道路線圖
茶馬古道是明代茶馬互市的重要通道,涉及西南地區的路線包括康藏茶馬古道及滇川茶馬古道(均開通於明代)。前者由雅州(今四川雅安)出發至康定、此後分三路入藏;後者分為兩道,上行道由普洱茶的原產地西雙版納等地經景谷、下關至拉薩,下行道由普洱經黎明、江城至越南萊州、海防。這兩條茶馬古道與陝甘茶馬古道一起構成一個完整的貿易網路。
朱元璋像
為保證西南茶的供應,明代對西南茶葉種植、貿易的重視程度較前代進一步加強。明初,政府在重要的茶葉產區專門設立茶倉,同時實行金牌信符制,茶葉貿易需由專門官員持有信符以便核對,如無信符則判以重刑;針對私茶貿易未徹底杜絕的情況,弘治年間明政府實行“招茶中引”制度,即推行官商合營,商業因素被引入西南茶的供應與行銷中。
明孝宗弘治皇帝像
參考文獻:
張廷玉等,《明史》
王興驥,《明代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茶馬貿易》
方鐵、方悅萌,《普洱茶與滇藏間茶馬古道的興盛》
個人簡介:朱恩傑,西北大學歷史學院2015級本科生。曾任西北大學歷史學院本科生學術刊物《史林新苗》主編,主持籌辦多屆西安史學新潮論壇;主持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專案“寶雞申新公司史探與保護開發研究”;並有多篇文章在《魅力中國》等省級刊物及學校內部交流刊物上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