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小豬
-
2 # 京華新媒體
歷史上即使沒有諸葛亮,三國走勢也不會有太大改變。最後結局還會是以曹魏政權為班底的國家一統天下。至於是不是晉朝就不得而知,也許是,也許不是,大機率是。
因為諸葛亮的出山對劉備的蜀漢政權有較大的影響,但是,對曹魏和東吳政權的影響不大。
曹魏一家獨大作為三國裡面的老大——曹魏政權,由於有曹操和一幫文臣武將打下的堅實基礎,在三國裡那是一馬當先,睥睨天下的。
曹魏政權的班底十分強大。
曹氏宗親有大將曹仁、曹洪、曹休、曹真、夏侯惇、夏侯淵、夏侯尚等。
還有五子良將、龐德、文聘等大將,這些人一點也不輸給蜀漢政權的五虎上將。
文臣謀士更多:郭嘉、荀彧、荀攸、程昱、陳群、劉曄、賈詡、司馬懿、滿寵等人,無論是治理國家還是出謀劃策,哪個也不比諸葛亮差。
曹操在官渡和倉亭之戰打敗袁紹數年後,就奪取了冀青幽並四郡,擁有大半個中國的曹魏政權,統一天下其實只是個時間問題。
東吳偏安一隅孫權繼承了其父兄(孫堅和孫策)基業—江東六郡,手下文臣武將眾多,足以自保。
周瑜、程普、黃蓋、甘寧和魯肅等戰將,可保江東外事無憂。
而以張昭、張弘為首的文臣謀士,勝任輔佐孫權、修理內政的角色,可保江東內部堅如磐石。
從後來三國的程序來看,無論是曹魏政權,還是蜀漢政權,跟東吳政權有過多次交手,東吳竟然是勝多負少。
周瑜死後,魯肅和呂蒙接替了他的大都督一職,將以前劉備佔據的荊州全部奪回,還殺了關羽父子。
劉備為了報仇,舉傾國之兵討伐東吳孫權。繼任的大都督陸遜在夷陵之戰中,火燒劉備軍連營七百里,殺的劉備丟盔卸甲,狼狽逃回白帝城。從此,蜀漢再也沒有能力進攻東吳。
曹魏方面,也是拿孫權沒有任何辦法。雖說有張遼威震逍遙津的勝利,但是沒有對東吳政權產生多大影響。只要有陸遜在,曹魏就拿東吳沒有辦法。陸遜死後,其子陸抗的軍事能力超群,絲毫不亞於其父,他沒死之前,曹魏政權,包括西晉拿東吳也沒轍。
陸抗死後,西晉才發動了滅吳戰爭,最後滅了東吳,統一了全國。
蜀漢逆勢強起,三國鼎立劉備即使在荊州沒有諸葛亮輔佐,靠著他多年在荊州的經營和發展,網路了諸如徐庶、馬良、龐統等眾多謀士加盟蜀漢政權。有他們的加盟,足以讓劉備有大的發展。
曹操統一北方後,揮師南下,大機率還是劉備和江東的孫權聯手抗曹,赤壁之戰曹操之所以失敗,主要原因並不是輸給了孫劉聯軍,而是輸給了瘟疫。
就像去年武漢爆發的新冠病毒一樣,赤壁之戰時曹營中也發生了瘟疫,讓曹軍的戰鬥力大大減退,根本不用著黃蓋火攻,曹操自己把戰船燒掉後,主動撤兵從華容道回許都的。
龐統、法正等人之才不亞於諸葛亮,有他們輔佐劉備,再加上西川的張松、孟達等人做內應,攻取西川,拿下漢中是遲早的事。
因為那個時間段的曹操正忙著處理內部反曹擁漢的勢力和他選擇世子做曹魏繼承人的問題上。
可以大膽預測,沒有諸葛亮,龐統也絕不會死在落鳳坡。那麼,龐統和法正等人提議的主動放棄荊州,全力發展西川、漢中,伺機攻取雍涼等地的主張很有可能會被劉備採納,這樣蜀漢政權和東吳政權就沒有了荊州之爭,兩個國家會聯合對抗曹魏政權。
關羽也會被調往漢中,隨時準備攻打曹魏的薄弱地帶——雍涼等地區。
不管雍涼是不是能全部打下來,三國鼎立的態勢都會進行下去。
但是,隨著劉備、關羽、張飛等人病死,三國鼎立的局面又回到了所謂的諸葛亮時代:蜀漢亦然較弱,只能以攻為守,騷擾曹魏,歷史的車輪將再次降臨到司馬家族掌權的時代。
總結:三國曆史的程序中,跟有沒有諸葛亮沒有任何關係,如果說跟劉備有關係,還勉強說的過去。只不過有諸葛亮的存在,才會形成以後諸葛亮式的三國鼎立局面。
影響三國曆史程序的根本原因不在蜀漢和東吳政權,而在於曹魏政權的變遷。因為曹丕和曹叡都死的太早,特別是曹叡的早亡,他又沒有子嗣繼承皇位,只好讓領養的幼子曹芳繼位,這才給了司馬懿可乘之機。
曹叡才是影響三國程序的重要人物。
可以這麼說,即使沒有司馬氏以晉代魏,曹魏政權消滅蜀漢和東吳、統一全國也是必然趨勢。只不過是個時間早晚的問題。
因為無論從國家整體國力、人才儲備等諸多方面,北方的曹魏政權都遠遠領先蜀漢和東吳,三國由北方的曹魏政權來統一是歷史的選擇。
-
3 # 漁樵之人W
謝謝邀請!如果歷史上沒有諸葛亮,三國的歷史也不可能有太大的改寫。先看曹魏方面,佔據中原富饒之地,兵多將廣,智囊成群,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雄心勃勃,打著重整漢室的旗號,力圖統一天下。擊敗袁紹,收復北方;曹丕稱帝,平定蜀漢,司馬氏族建立西晉,收復江東,這段歷史,不會有太大的變化。江東富裕,孫權佔據有利地勢,又有長江天險,將才眾多,謀士成群,周瑜、魯肅、呂蒙、陸遜等人文武雙全,平定吳越,收復荊揚,是三國時期壽命最長的一個王朝,這段歷史也不會有多大的變化。劉備的蜀漢,有了諸葛亮,使蜀漢的歷史更加靚麗,使蜀漢政權維持了四十三年。如果沒有諸葛亮,也會有其他能人志士輔佐劉備成就大業。因為劉備志向遠大,又有關、張、趙三位將才,劉備禮賢下士,善於識人,他會找到諸葛亮這樣的人才的。在劉備所處的時代,人才輩出,像諸葛亮這樣的人還是不少的,沒有諸葛亮,還有歐陽亮,東郭亮。劉備不實現自己的願望,是不罷休的。曹操青梅煮酒論英雄,就明確地告訴劉備,天下英雄你和我。可以說劉備若沒有諸葛亮,也同樣能建立政權,人們常說,少了誰,地球還是照樣轉,道理也是一樣的。關羽被殺,劉備夷陵之戰大敗,這些,諸葛亮也沒有能阻止得了。所以說,歷史上若沒有諸葛亮,三國的歷史也不會有太大的變化,關鍵統一天下的主動權在曹魏、司馬氏族方面。
-
4 # 一壺清茗品春秋
沒有諸葛亮就不會有未來的三國。
從前期看,沒有諸葛亮就沒有“隆中對”劉備自出道以來,先後依附公孫瓚、陶謙、呂布、曹操、袁紹、劉表,就像一個沒頭蒼蠅,四處投奔。輾轉大半生仍然一事無成,只能在劉表大發感慨感嘆:
“吾嘗身不離鞍,髀肉皆消。今不復騎,髀裡肉生。日月若馳,老將至矣,而功業不建,是以悲耳。”
劉備雖然志在天下,但是由於個人才能和人才缺乏,始終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道路。這一情況,直到諸葛亮出現。劉備“三顧茅廬”向諸葛亮求教大計,諸葛亮向他獻上“隆中對”。
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
之後,曹操進軍荊州,孫劉聯合,並在赤壁擊敗曹操。劉備順勢佔領了荊州、益州,這可以說,完全是按照“隆中對”的策劃,而之後,關羽丟失荊州,關羽夷陵戰敗,又都是違背了“隆中對”。所以,完全可以說沒有諸葛亮,就沒有鼎足之勢。
從後期看,沒有諸葛亮蜀漢夷陵戰敗就要滅亡於內憂外患之中夷陵戰敗後,劉備逃回白帝城。不僅荊州沒有奪回,還丟失了五萬大軍。此時,他在蜀地的威信也開始了動搖,各地紛紛反叛。
冬十二月,漢嘉太守黃元聞先主疾不豫,舉兵拒守。
益州郡有大姓雍闓反,流太守張裔於吳,據郡不賓,越雋夷王高定亦背叛。
正如同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所說: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在這樣的情況下,諸葛亮受劉備託孤之中,總理蜀國軍政大權,安撫百姓,治理國政,平定內亂,結好孫權,僅僅兩年時間,蜀國便走出了內憂外患,國家富饒,有了向強大的曹魏挑戰的實力。如果沒有諸葛亮,蜀國很有可能在劉備夷陵戰敗就走向了滅亡。
回覆列表
一個時代的英雄人物對於這個時代的影響無論從什麼方面看都是什麼巨大的。要是三國時期沒有出現諸葛亮這個人,也許劉備就沒有辦法建立蜀漢政權,東漢末年也許就沒有辦法形成三足鼎立之勢,同樣,如果沒有諸葛亮的出現,對於曹操的魏國和孫權的吳國也會有巨大的影響。
首先就是劉玄德的蜀國,三國之中,如果失去了諸葛孔明,那麼損失最大的一定是蜀國,諸葛亮作為蜀國的軍師,支柱型人物,在蜀國的政治局中有著不可或缺的地位。如果缺失了諸葛亮,那麼劉玄德也就不會再有隆中對,也不會有入主西川,三分天下的意識。儘管玄德擁有趙雲關羽和張飛這三位虎將,也會有其他的謀士,但依舊會缺失中長期的戰略目標。就成為了曹魏和東吳的盤中餐。成全了江東周瑜的二分天下之計!
再者是就是孫權的東吳,諸葛亮三氣周瑜,終於除去了將來能成為蜀國大患的一個人物。東吳失去周公瑾這樣一個人物,縱然是孫權能力超群,但江東朝局上下依舊會瀰漫復仇情緒。若是諸葛亮不存在,三氣周瑜也就不存在,按照周瑜的計策,定會透過和曹魏的聯合,絞殺蜀國,與曹魏劃江而治,從而二分天下!
最後是曹操的魏國,說曹魏不如說司馬仲達和他的家族,如果諸葛亮不存在。則歷史鬥爭中,仲達對於曹操而言,也就沒有了利用價值,後面的各種朝局上也就再不會仲達的身影,後人去推翻曹魏成立西晉的歷史可能會發生轉變。
當然這也是一種推測,要是三國時期諸葛亮真的沒有出現,也許會出現一個更出眾的謀士也說不定,不過可以肯定,如果沒有諸葛亮,三國曆史是會改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