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兵卒在江湖
-
2 # 大漠雄鷹51775718998
又到了七夕,七月七,七精靈,一個浪漫令人遐思的日子,傳承著許多美麗愛情的傳說。
七夕節,古人吟詩作賦,把酒而歌,思念伊人,時常遣懷。
最初的七夕為“七姐誕”,七姐也叫七仙娘娘生日,這個的祭祀女神女仙的活動起源於廣東、福建一帶,廣東至今還有七娘會,山東有拜七姐神的習俗。後來各地都建有七仙娘娘廟祭拜。因拜祭活動在七月初七晩上(晚上,古稱“夕”),故稱為“七夕”。 後來演化為紀念七仙女,《西遊記》裡七仙女是玉皇大帝的七個女兒,分別是:紅衣仙女、青衣仙女、素衣仙女、皂衣仙女、紫衣仙女、黃衣仙女、綠衣仙女。
七仙女神話最早至少見於漢代。西漢,劉向的《孝子傳》(又稱《孝子圖》、《列士傳》)。此書已散佚,清代有人輯錄。書中寫到董永與七仙女的故事,後人多次引用。如句道興的《搜神記》,宋代《太平御覽》等。晉《搜神記》稱七仙女為“天之織女”。七仙女是織布的仙女,命名為織女星,這樣。神話傳說就把人、仙、星、故事聯絡在一起。 東漢時的武侯祠石刻中有“董永奉親”圖。圖上刻有羽衣仙人。董永這個人是真實存在的,董永孝賢被列入漢“二十四孝”之一,廣為傳頌,《天仙配》故事以及戲曲說的就是董永與七仙女的愛情故事。
而牛郎織女的故事,從牽牛星、織女星的星名衍化而來。傳說古代天帝的孫女織女擅長織布,每天給天空織彩霞,她討厭這枯燥的生活,就偷偷下到凡間,私自嫁給河西的牛郎,過上男耕女織的生活,此事惹怒了天帝,把織女捉迴天宮,責令他們分離,只允許他們每年的七月七日在鵲橋上相會一次。他們堅貞的愛情感動了喜鵲,無數喜鵲飛來,用身體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彩橋,讓牛郎織女在天河上相會。 南朝人蕭統編輯的
《古詩十九首》有一首詩叫《迢迢牽牛星》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此詩中用牛郎星和織女星在天河兩端遙遙相望,形象化地比喻愛情。 以後,在七夕節這天,古代女性們會向著天上的織女星和牛郎星許願,希望自己能有智慧的頭腦、靈巧的雙手與美好的姻緣。 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閃耀,一道白茫茫的銀河橫貫南北,爭河的東西兩岸,各有一顆閃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遙遙相對,那就是牽牛星和織女星。
唐代詩人杜牧的《秋夕》
銀燭秋光冷畫屏, 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 臥看牽牛織女星。
此七絕就是杜牧對唐代七夕夜的宮中女子哀怨與期望相交織的複雜感情的生動描寫。
七夕節又叫乞巧節,農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穿著新衣的少女們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稱為“乞巧”。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們穿針引線驗巧,做些小物品賽巧,擺上些瓜果乞巧,各個地區的乞巧的方式不盡相同,各有趣味。近代的穿針引線、蒸巧饃饃、烙巧果子、生巧芽以及用麵塑、剪紙、彩繡等形式做成的裝飾品等亦是乞巧風俗的擴充套件延伸。
據《開元天寶遺事》載: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這一習俗在民間也經久不衰,代代延續。宋元之際,七夕乞巧相當隆重,京城中還設有專賣乞巧物品的市場,世人稱為乞巧市。宋羅燁、金盈之輯《醉翁談錄》說:“七夕,潘樓前買賣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車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車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復得出,至夜方散。”才子佳人對酒當歌,吟詩作賦,時而有之。可見,節日盛況空前。
我出生在陝西渭北旬邑縣農村。小時候過七夕節的情景仍舊不揮之不去。
記得在故鄉,人們把七月七也稱為姑娘節。七月七日這天,出嫁了姑娘的人家,孃家的親戚們帶著禮物去過門的女兒家走親戚,看女子,俗稱“追女子”,意思是孃家的七大姑、八大姨、舅舅家以及伯叔親族人一起去認門子,結親戚,從七月七以後要遇到逢年過節、紅白喜事時相互邀請、相互走望。這一天婆家的人要好好伺候招待女方的親戚們,吃吃喝喝、吹吹打打,十分的隆重、喜慶、熱鬧。
在過七夕節前幾天,姑娘們去山溝裡砍來青蒿、柳條等扎縛成草人,叫做巧娘娘。在麥場上(此時節麥子早都收碾場完畢了)搭一個草棚子,開始扎巧娘娘,草人身體主體都是樹枝、竹竿扎的,安好腳、胳膊、手,再用彩色紙糊上眼睛、鼻子、嘴巴等,從下向上慢慢穿戴,尤其對頭部修飾打扮一點都不含糊,頭上帶上珠子做的鳳冠,鮮花等墜子,有的還給巧娘娘梳頭,喝水。草人就放棚子的庭堂中間,桌子上擺上各自從家裡帶來的水果、麵點、糖果、油麵炸果子、幹餅子等食物供饌。女孩子們自己這天也爭著把自己打扮的十分漂亮,穿的花花綠綠的,收拾得很乾淨,很利索。有的男孩子們這個時候也幫著女孩子幹活。
一切完備後,女孩子來祭拜還嘴裡唸唸有詞禱告一凡,“天皇皇,地皇皇,俺請七姐姐下天堂。不圖你針,不圖你線,光學你七十二樣好手段。”之類祈禱語,記得不是很清楚了。這時候,男娃娃們也出來看熱鬧,女娃娃就用柳條等追打男娃娃。因為巧娘娘是神,七仙女,是美麗的神,靈巧的神,賢惠的神,愛情的神,所以,不能讓男性看。有時候還“仿”一尊草人牛郎像。
年輕的婦女這一天穿上新裝,歡聚一堂,於庭中盟結七姐妹,口唱歌謠。不少地方還製作“巧花”,少女們用麵粉制牡丹、蓮、梅、蘭、菊、五福等帶花的餅饃食 品(或稱巧果),還有巧菜,酒水(那六七十年代人都窮,就常常用水代酒),用巧果、巧菜來祭祀織女。 到了晚上,月亮出來的時候,一群姑娘們排成隊,搭成個“人”橋,讓織女和牛郎上橋,已這時候她們就相會了,然後, 就把巧娘娘抬上送走了。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七月七日,無論是月下盟結,穿針引線,還是織女牛郎鵲橋相會,節日的內容豐富多彩富有浪漫色彩,逐步發展成為華人的“情人節”,天地間因愛溫暖,因愛情而偉大!七夕節體現了中華民族對女性婚戀自由的尊重與人文關懷,表達了人民對幸福生活的熱切期盼和不懈追求!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浪漫的七夕,美麗的乞巧節,歲歲有今朝,年年有今夕!
回覆列表
提起七夕,人們就會想起牛郎織女的故事及其承載的美好愛情。如今,很多人把七夕節作為中國的“情人節”,可傳統的七夕節卻有著更豐富的內涵。所以,就讓我們穿越時空隧道,看看古人如何過七夕。
1、曬衣曝書,珍惜時令物候
和多數傳統節日一樣,七夕也與農業社會的時令密不可分。記錄了東漢鄉村歲時生活與風俗的《四民月令》記載,每到七月七日,“曝經書及衣裳,習俗然也”。東漢王充在《論衡》中這樣解釋為何選在七月初七這一天曝書:“子日沐,令人愛之。卯日曬,令人白頭。”他解釋說,當時的人認為在七月初七這天,Sunny好,黴菌能很快被太陽曬死,書頁也很容易被曬透。如果錯過了這個日子,太陽不那麼如意之後,曬了半天,書頁可能仍然曬不透,連頭髮都會被急白。
七夕的日期與立秋相近,潮溼多雨的夏季即將過去,涼爽的秋天即將開始,在這個時候晾曬書籍和衣物,可以防黴爛生蟲。《世說新語》中就記載了幾則與曬衣曝書相關的逸事,《排調篇》寫道:七月七日的時候,名士郝隆在自家庭院裡四仰八叉地仰躺著曬太陽,別人問他在幹什麼?郝隆回答,“我在曬書”——別人都是酒囊飯袋,只有自己的肚裡都是學問,魏晉名士的傲氣由此可見一斑。
曬衣、曝書一直是七夕節風俗的重要一環,唐代在宮中還設有曝衣樓,專供宮女們在七夕這天曝衣之用。開元年間的詩人沈佺期在《七夕曝衣篇》中寫道:“宮中擾擾曝衣樓,天上娥娥紅粉席。”今天讀來還彷彿能看到當時皇宮中七夕曝衣的熱鬧畫面。
2、望月拜星,祭祀牛郎織女
一條銀河橫貫夜空,漫天繁星中最亮的那顆星就是織女星,銀河對岸,織女星的東南方向,有一大兩小一字排開的三顆星,中間那顆最明亮的星就是牛郎星。星空之下,人們搭起供桌,擺上新熟的瓜果、精巧的手工,對著明亮的星星和皎潔的銀河默默地向織女祈禱。 在涼爽的夜晚賞月觀星是七夕的一大樂事,七夕正值瓜果飄香的時節,把新鮮的瓜果獻給織女正是應時之舉。除應時瓜果,七夕節食品中最有名的就是巧果,巧果以油、面、糖、蜜為主要材料,先將白糖放在鍋中溶為糖漿,然後和入麵粉、芝麻,拌勻後攤在案上擀薄,晾涼後再用刀切為長方塊,最後折為梭形巧果胚炸至金黃,手巧的女子還會把麵糰捏成各種與七夕傳說有關的花樣,更添樂趣。
3、緙絲七夕乞巧圖軸拜織女
“拜織女”純是少女、少婦們的事。她們大都是預先和自己朋友或鄰里們約好五六人,多至十來人,聯合舉辦。舉行的儀式,是於月光下襬一張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又有鮮花幾朵,束紅紙,插瓶子裡,花前置一個小香爐,那麼,約好參加拜織女的少婦、少女們,齋戒一天,沐浴停當,準時都到主辦的家裡來,於案前焚香禮拜後,大家一起圍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著織女星座,默唸自己的心事。如少女們希望長得漂亮或嫁個如意郎、少婦們希望早生貴子等,都可以向織女星默禱。
女子們向織女乞巧,而織女是否迴應了她們的祈願則以喜蛛為媒介,小小的喜蛛寄託著乞巧女子得到織女眷顧的願望。每年七夕之前,女子們四處尋找蜘蛛,放在盒子裡,第二天開啟盒子如果發現蜘蛛結的網又大又漂亮,就代表著盒子的主人會成為靈巧的女孩子,形體小巧的喜蛛也因此被乞巧的女子們視為吉祥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