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你永遠追不上的巨人

    觸覺的訓練家長可利用餵奶訓練孩子的觸覺。當新生兒吸奶時,除了吮吸乳頭外,分別讓他吸橡皮的、木製的或鋼製的各種實物。另外,要天天給他洗臉、洗澡,使面板受到水溼擦浴等刺激,並經常用乾淨手指撫摸新生兒全身面板、面頰、手、足,尤其要輕柔地多撫弄新生兒的手指尖。聽覺的訓練在餵奶時,播放優美的輕音樂,使之產生樂感、節奏感。播放外語磁帶,使之產生外語感,為將來學外語奠定基礎。用小型錄音機播音樂,放在孩子身後,並隨時改變位置,讓孩子追尋聲源及傾聽能力,同時也訓練孩子的轉頸動作。視覺的訓練由於嬰兒對光的感覺與生俱來,所以在嬰兒出生時,可在其房間安裝一個柔和的燈,光線不要直射,第一週開燈一會兒可關燈,以鍛鍊瞳孔擴張與收縮。第二週開始有注視力,可用鮮豔有聲響的玩具,分別一個個呈現在他眼前,再移動之,逗引他凝視、追視及眼球協調活動,引起反應,使之愉快。味覺的訓練不管什麼氣味都讓孩子聞:洗澡時聞肥皂香、吃奶聞奶香、吃飯時聞菜香、聞酒氣味……品嚐多種味道,用筷子頭將酸、甜、苦、辣各種味道,點在嬰兒舌尖上。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逐漸分辨各種不同的氣味和味道。手的訓練用手指碰新生兒的手掌心,他會緊緊地抓住,要使嬰兒透過抓各種不同的物體,積累經驗,提高抓握能力,可用光滑的、粗澀的、木製的、塑膠的等各種實物,分別觸其手心。當他抓住時,又試著抽出以鍛鍊其握力。或用實物觸及其手掌邊緣,逗引他能合攏手掌。嬰幼兒感知能力的培養觸覺的訓練嬰兒有一個特性,那就是出生僅1~2個月,就能把拿到手的物體緊緊抓住,如給他一個小鈴鐺,他會使勁抓住,無意識地一搖便發出悅耳的聲響,這會使他感到驚奇,繼而快樂。這是孩子早期最簡單的遊戲活動,成人應該透過這種玩的方式,訓練孩子的視、聽、觸等感覺器官,發展孩子的各種基本動作。嬰兒到了4個月時,就能控制自己的腿部運動,這時嬰兒喜愛翻身,喜愛活動,要利用這一特點,透過有趣的遊戲,使他得到鍛鍊。可以讓嬰兒躺在床上,在他的腳前掛一個大點的色彩鮮豔的玩具,引逗他興奮地用腳去踢、踹,注意要使這玩具容易被碰到,並在晃動時能發出聲響,用這種音響效果鼓勵他不斷地踢、踹。開始時,大人可以先輕拍這個玩具,向嬰兒的腳邊蕩過去幾次,以此來引起他的興趣。父母要經常用和藹的態度,輕柔的動作,多接近嬰兒,培養嬰兒良好的情緒。5個月以後的嬰兒,已經開始主動地運用自己的雙手去探索和感知周圍的世界。他開始喜歡用自己的手去抓、摸、拉過來、推過去,可能的話,他還要改變物體的形狀。就這樣,他感知了物體的各種性質:薄厚、軟硬、涼熱,表面的粗糙、平滑……這時可儘量在他伸手可及的地方放上不同型別的玩具,當然這些玩具不會對孩子造成傷害,讓他抓、摸、拆、折,讓他接受各種不同的感受和刺激。味覺的訓練在嬰兒期,孩子的味覺有了一定的發展,家長可在給孩子喂牛奶、糖水、果汁時經常調整濃度,以訓練孩子精確分辨同一味道不同濃度的能力。另外,孩子在體驗各種氣味和味道的過程中,成人要注意給予詞語的強化,例如,“這味道好重”,“糖水真甜”,“果汁是酸甜的”等。視覺的訓練隨著時間的推移,嬰兒的視覺能力也有了進一步的發展,能看得見活動著的物體和大人的笑臉等,將手掌慢慢逼近他眼前,就會眨眼了。這是孩子能看到移動物體的證明,這種眨眼動作稱做“眨眼反射”。普通嬰兒在1個半月到2個月之間都會有這種眨眼反射。而那些未成熟兒,晚的要到3~4個月才會有這種眨眼反射。嬰兒對顏色的分辨力,大約滿月以後就開始發達起來。為了讓嬰兒視覺提早發展,父母可為他佈置一個舒適的色彩鮮豔的環境,當嬰兒醒時,透過觀察可刺激他的視覺,促使視覺功能的成熟。嬰兒出生後2個月,會用眼睛注視物體,待到3~4個月時,嬰兒視覺機能完善了,可用玩具引逗嬰兒,他們的小手則會亂動,以示捕抓。這時最好用一些色彩鮮豔、體積較大的充氣玩具,吊在他的床上方,玩具距嬰兒的胸部50~70釐米較為合適。最初嬰兒可能對眼前的玩具視而不見,母親可以慢慢地晃動玩具,讓玩具發出聲響,吸引嬰兒的注意力。這個遊戲要堅持天天做,漸漸地,嬰兒就能夠比較自如地扭動頭部,讓目光追隨晃動的玩具了。5個月的嬰兒,能用兩眼看近處的物體,並出現無意識記憶力,並能分辨大人溫和與發怒的面部表情,所以這時父母應該以愉快的笑容、和藹的語聲接觸孩子。6個月的嬰兒開始分辨顏色,聽到發聲的玩具伸手去抓,這就發展了嬰兒視覺、聽覺和觸覺的協調性。視覺是嬰兒獲得知識的重要途徑,而嬰兒期又是孩子視覺發展的重要時期,父母不能忽視這一點。另外,父母應經常帶這時期的嬰兒去公園等地方領略一下大自然的風光,看看綠色的世界,看看五彩繽紛的田園風光,接受自然美的薰陶;可帶他們去動物園看各種動物,或看家禽、小鳥等,提高嬰兒觀察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好奇心;也可抱嬰兒去看看商店中陳列的各種商品、畫片、模特兒等。聽覺的訓練嬰兒一般都喜歡音樂,悅耳動聽的音樂可以給嬰兒快樂的刺激和滿足。經研究表明,多聽音樂的嬰兒與一般發育的同齡孩子相比,眼神和表情要機靈得多,動作和語言也要早熟一些。但給孩子聽音樂時要注意音量不要太大,同時音樂的聲源不宜離孩子的耳朵太近,以免損害孩子的聽力。父母哄嬰兒入睡的輕柔曲調,以及愛撫嬰兒的笑語,不單是父愛母愛的表達,也是孩子聽力訓練的啟蒙課。堅持這樣做,孩子就能很快識別出爸爸、媽媽的聲音,即使聽不懂話,但也可以看到他們因認出父母而手舞足蹈,有時還會發出幾個單音節的聲音來回答。當孩子再長大一些時,就可以給他玩一些會發出聲響的玩具,逗他根據聲音去找玩具,以訓練他的聽覺。當孩子會說簡單的話語後,可讓孩子識別周圍環境中的音響,如風聲、雨聲、流水聲、汽車行駛聲、馬蹄聲、腳步聲以及他們見過的動物和昆蟲的叫聲。為了提高孩子聽聲音的興趣,還可以用遊戲的方法區別各種聲音,分辨聲音的高低、輕重、長短等。如果能有意識地根據孩子的生理發展來加強其中的聽力訓練,只要不是聽力先天不足,孩子就會練出一對靈敏的耳朵。手的訓練孩子生下來一、兩個月後,手就能伸屈自如了。雖然尚不能有意識地活動手指,但如有東西碰到小手時,他就會無意識地抓緊往嘴裡塞。3個月左右時,嬰兒手的撫摸動作就開始了。例如,撫摸褥子、被子、玩具等,摸到什麼就抓什麼,但此階段的眼和手還不能配合,手的動作是沒有方向性的。嬰兒進行撫摸所產生的觸覺感,對大腦是良好的刺激。這時如果嬰兒的雙手被束縛住,或玩具太高或太遠,可望而不可及,手接觸物體的機會少了,就不利於嬰兒手的鍛鍊和心理的發展。嬰兒出生半年後,手和眼的動作逐漸協調起來,手會有目的伸向看到的物體,並逐漸學會了拇指與其他四指相配合的抓握動作。他們會津津有味地玩弄一切到手的東西,從中感知物體的特性,如大小、形狀、重量、軟硬等。當他學會一個協調動作後,會不厭其煩地重複,每重複一次,手就靈巧一些,腦子也隨著靈活一點。1歲左右的嬰兒,最好擺弄物品。因此,必須提醒父母,事先要把貴重的、怕摔怕碰的東西收藏好,把危險且易傷害到孩子的物品放在嬰兒夠不著的地方,多給嬰兒一些較安全的玩具玩。手指和腕部的訓練這時期做做伸伸懶腰活動,會訓練嬰兒的手指和腕部的協調能力。將雙手十指交叉相握,雙手心向上撐至頭上,同時雙臂伸直,然後鬆開雙手向兩側自然落下,反覆幾次。腿與腳的訓練9個月以前的嬰兒還不會爬,只能做到翻和坐,9個月以後的嬰兒才學會爬行。嬰兒會爬是他生命旅程的第一個里程碑,需要給他更多的練習,保證他有更多的機會去做各種形式的活動肌肉的遊戲。在開始時要給予他鼓勵,例如,提供一種他所喜愛的玩具或美味食品讓他爬著去拿,讓他爬著去夠你伸出的手臂。在他爬時,你可以用手推著他的腳底,這樣使他有東西蹬著,易於往前爬。一旦嬰兒爬行自如之後,他需要的不再是鼓勵,而是獲得靠自己力量移動的興奮,他會為自己的成功感到極大的喜悅。感官綜合的訓練3個月的孩子由於神經系統的發育,雙手抓握東西已出現了隨意性的變化,去抓自己想要的東西。對顏色有了初步的分辨能力。視覺也有了一定的發展,視野範圍由原來的45度擴大到180度。在語言上也有了一定的進步。根據這些特點,可以在孩子床上距離孩子能用手抓到的高度繫上各種色彩鮮豔的小玩具,當嬰兒伸手去抓時,玩具被碰得來回擺動,發出聲響,孩子會很高興。由此鍛鍊孩子的眼、耳、手的協調能力。另外可以讓孩子趴在床上或桌子上,孩子的雙手可以支撐起上半部身體,頭部也能抬高,這樣可以促進血液迴圈和呼吸功能的發育,也為以後的爬行打下了基礎。此時,還可以在孩子面前放一些能引起他注意的玩具,他想用手去抓,頸部、胸部肌肉都在用力,從而鍛鍊這兩部位的肌力。還可以讓孩子坐在媽媽的懷中鍛鍊,但時間不能太長。孩子處在坐位時,頭還有點搖擺不定。但也有的嬰兒頸肌比較發達,立抱時,頭能很穩。為了鍛鍊孩子的手勁,可以先把嘩啦棒放在他手裡,開始時,孩子握住的時間很短,以後逐漸能握很長時間。要和孩子多說話,雖然孩子還不會說話,也不理解語言的意思,但是反覆地把一些語言輸送到孩子大腦皮層貯存起來,可以為以後的語言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礎。培養方法新生兒的培養在新生兒的活動場所拴一根繩,繩上懸掛一件綠色的玩具。玩具懸掛的高度應距新生兒臉部60~70釐米。為了引起新生兒的注意,成人可將玩具移動、旋轉或輕輕抖動。當新生兒開始注視玩具時,可用秒錶記錄下他注視的時間。如果新生兒對玩具的注視超過5分鐘,一般就不要再進行了,以免疲勞。這種訓練每天可進行兩次,但玩具可以一直懸掛在那裡,以便新生兒醒著時自己能觀察。大約過了3~4天后,當新生兒不再注意綠色玩具時,可以把綠色玩具換成紅色的。當紅色的玩具懸掛3~4天后,再換其他顏色的玩具,如黃、橙、藍、紫色的玩具。這是為了豐富新生兒對各種顏色的印象,發展區分顏色的能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建立文明學校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