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花緣木語

    天門冬葉片翠綠,四季常青,形態飄逸,透過人工的管理能夠做出比較優美的造型,有很好的觀賞價值。同時天門冬也是很好的藥用植物,在咳嗽、咽喉腫痛、便秘等方面有不錯的功效。野外生長的天門冬基本不用怎麼管理就能生長的很好;但是用作盆栽的話,則需要注意管理,否則不易養好天門冬。那麼如何養護好天門冬呢?下面我來給大家說說。

    用土

    天門冬喜肥沃的沙質土壤,因為天門冬是塊根,如果使用黏土或者透氣性、排水性差的土壤很可能會造成塊根因為積水而發生腐爛的問題。因此在用土時候一定要考慮好排水和透氣的因素,使用腐殖土、泥炭土等保水比較好的土壤時要加入一部分的珍珠岩、粗砂、蛭石、煤渣等顆粒材料來提高排水效能。

    光照

    天門冬需要有良好的光照條件,春、秋、冬這三個季節只要光照不是太強烈都可以直接露養在室外,接受全日照;夏季或者秋初太Sunny強烈要注意做好遮陽防曬,以免植株由於暴曬被曬傷、出現葉片枯焦。

    溫度

    天門冬喜溫暖而不耐寒,適宜的生在溫度在20-25度,冬季要注意保溫,最低溫度最好不要低於10度,以免植株被低溫凍傷。夏季也要注意高溫,當溫度超過30度要養在通風良好、沒有太陽暴曬的地方。

    澆水

    天門冬澆水最好是乾透澆透,不宜澆水過多以及盆土長時間潮溼,盆土過溼和長期積水容易引起塊根悶根腐爛,引起植株黃葉,甚至造成植株死亡。在澆水之後也要保持通風良好,幫助盆土快速的散發水分,減少盆土裡面的積水殘留。

    施肥

    天門冬是喜肥植物,因此在種植的時候應該施足底肥,在盆土底層加入一些有機肥或者緩釋肥,保證天門冬後期生長有足夠的養分。當天門冬長到半米高之後再給它追肥,每個月給它使用一兩次的稀薄液肥或者複合肥。施肥時將肥料用在盆土四周,不宜太靠近樹頭或者根部,以免造成肥害。

    繁殖

    天門冬主要是透過播種和分株兩種方式繁殖。播種時間在春季或者秋季都可以,選擇疏鬆透氣的土壤播種,種子間保持一定的間距,上面覆蓋3-4釐米的土層,保持土壤溼潤,保持溫度在20度左右,大半個月左右就能發芽。

    分株繁殖在8-9月份進行成活率會比較高,選擇生長旺盛的母株,將其分成幾簇,傷口上面陌上草木灰或者多菌靈,然後上盆種植。

    病蟲害

    天門冬的病蟲害比較少,蟲害主要是紅蜘蛛和蚜蟲,多發於春夏交接之際,這個時候要做好預防工作,保持良好的通風環境,多觀察植株的生長狀況;病害常見的有根腐病,根腐病多有積水悶根、換土損傷等問題引起,因此要注意澆水頻率和澆水量,當根系有損傷時要做好殺菌處理。

    以上就是關於天門冬養殖的一些介紹,只要稍微注意一下,相信在家也能夠輕鬆的養好天門冬。

  • 2 # 嶽佔兵

    天門冬原產南非,溫暖溼潤的氣候環境,適生於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土壤中,喜歡較充足的Sunny,不需要大肥大水,11月初就應移入室內,室溫以保持10-15℃為相宜。

    天門冬在溫室養護期間,5-7天澆水1次,第2年4月中旬出溫室臵陽處,2-3天澆1次水,進入夏季以後,若空氣乾燥,每天宜向植株及養護場地一次水;在5-8月的旺盛生長期中,需每隔半月施澆一次腐熟的蹄骨水或豆餅液。在這3個月中,若能每月追施一次尿素等無機肥,則長勢會更旺盛,每盆用量為1-2克,不可過多。

    天門冬的根系生長很快,每年早春,在移出溫室前在及時進行換盆,除補充新的培養土外,還應剪除部分老根和部分攀緣老莖,使莖葉經常保持繁茂美觀。

    天門冬繁殖,可採用播種法和分株法。播種法:春季2-3月在溫室的繁殖床或盆內撒播種子。

    天門冬養得不好容易出現莖葉萎黃、植株衰弱的現象。要養得旺盛健壯須要掌握幾個要點:

    (1)要供給必要的養分。關鍵是應該及時換盆,換上新鮮、肥沃、疏鬆的培養土,供給較充足的養分,使根鬚有寬裕的伸展和吸收養分的餘地。換盆一個月後,每隔半月左右要施些腐熟稀薄液肥。

    (2)注意掌握施肥的品種和分量。不可過分多施,不可在植株生長期施用未腐熟的生肥,慎重使用化肥(無機肥),化肥用量過度,會把植株燒死或使其枯萎。追肥只能使用腐熟的餅滾以、動物的腳爪液肥或植物的浸出液肥,且要少量、薄施。

    (3)澆水要適量。天門冬喜愛溼潤土壤和環境,在氣候炎熱和乾燥時不可忘了經常性的澆水,要天天觀察盆土的乾溼情況,土干時要及時澆水。但又不能澆得過多、過密,若土壤積水,排水不暢,會使植株爛根壞死。

    (4)在夏季炎熱時節,要給予適當的遮蔭。在中午前後幾個小時內,不能任其在烈日下曝曬。特別是換盆不久的幼苗,更不可讓烈日直曬。另一方面,天門冬又是喜歡適量Sunny的,特別是春秋兩季,Sunny不烈,天氣溫和時,使接受Sunny是必要的,若長期將盆放在廕庇之處不讓它見到Sunny,也會長得萎黃瘦弱。

    (5)天門冬系原產非洲的熱帶植物,愛暖畏寒,所以到了10月中、下旬,若氣溫降至6℃左右時,就應移入室內養護,避免凍害;開春時,若氣溫尚低,不可急於移出,可待到4月中旬,氣溫達到10℃左右時再行移出不遲。

    天門冬又名天冬草,栽培過程中常易發生莖葉黃現象。引起這一生理病害的原因,大體有以下四種情況:(1)缺乏營養。常為換盆、換土,盆內塊根盤結擁擠,缺乏養分,致使葉片發黃。對此需及時分株和換盆,換進新的肥沃、疏鬆培養土。緩苗後逐漸施腐熟的稀薄液肥,葉片就會逐漸由黃轉綠。(2)施肥不當。生長期若施用未腐熟有機肥,易造成“燒根”而引起焦枝枯葉。為此,需施腐熟的液肥,以“薄肥、少量、勤施”為好。(3)光照太強。夏季如將植株放在強光直射下,對成株,尤其是幼苗期植株,極易造成莖葉枯黃。為避免病害的發生,入夏後要將其移到半陰處養護。(4)光線不足。若長期將天門冬放在室外背陰處或室內過度廕庇地方,由於見不到Sunny或光線很少,則莖葉也易引起萎黃。為使其生長健壯,除夏季需要遮蔭,放在陰涼處外,春秋兩季宜放在室外略有遮蔭處培養,冬季放在向陽處養護。如果冬季放在室內光線不足的地方,再加上澆水過多,引起爛根,更易導致莖葉萎黃,甚至枯死。 如果在室內光照不 足的時候,需要注意將天門冬放室外養護,接受一段時間的光照,並且要加強天門冬水 肥管理,促使天門冬恢復長勢。

    每年的冬季,需要將天門冬放在室內光照充足處,室溫最少需要保持在 5攝氏度以上。冬天養護天門冬要注意控制澆水,一般可以半個月澆1次水。

  • 3 # 毛驢講三農

    天門冬又名天冬、大當門根、鬱金山草、武竹等,屬百合科,天門冬屬,是一種多年生常綠觀葉、觀果攀援類草本植物,原產於非洲南部地區,花期6至8月,有白、黃白、淺線色等花色,室內盆栽適宜吊掛在客廳、書房光照較好的地方觀賞,但夏天要注意強光直射,還可以將其製成花籃、瓶插裝點居室。

    天門冬喜歡溫暖、潮溼、光照充足的生長環境,不能抵禦極度寒冷,較耐雨乾旱,但怕水澇,能忍受半廕庇,但害怕強光久曬,能抵禦寒冷,冬天要將其搬入室內培養,室內的溫度保持在5℃以上植株即可安全越冬;

    天門冬對土壤的要求不是很嚴格,家庭栽培要選用土層深厚、腐殖質含量豐富、土質疏鬆且排水通暢的沙質土壤,能忍受貧瘠,但不適宜在粘重土壤中栽培,盆土可用泥炭土4份、腐葉土3份、沙2份、珍珠岩1份混合配製盆土,配置好的盆土還要經過高溫消毒後再使用,要選用透氣性較好的陶質或陶製花盆栽培,為了與家庭裝潢相協調,也可選用古樸帶或帶色彩變化的花盆;

    盆栽天門冬每1至2年在春末要換盆一次,換盆時,把母株從盆中磕出來後剔除舊土,並用剪刀剪去不必要的根鬚或長勢過旺的枝徑,把根團分為3至5簇,令每一簇帶有2至3個芽,然後每盆一簇分別栽種季即可,栽種後把花盆移至半廕庇的地方培養,並澆透底水,待萌發出新的枝莖後,再把老枝蔓剪去,以促使植株健壯生長;

    每年5至9月份是天門冬生長的旺盛季節,在這一階段需每隔15天追施腐熟的5倍液肥,或花多多通用肥一次,追肥以氮肥和鉀肥為主,可以使植株直徑生長茂密旺盛,挺拔青綠,在植株生長的後一階段,每隔10天應追施一次腐熟的5倍液肥混合等量的碳酸二氫鉀液,或1000倍花多多通用肥一次,以便於植株安全越冬令植株次年生長的更加繁茂萌生更多的新芽,秋末、冬季則不需追肥。

    天門冬喜歡潮溼的生長環境,也能忍受乾旱,但怕積水,水分太多容易令植株肉質根莖腐爛,如果土壤過於乾燥則容易令職葉枯黃,盆土應保持在“半乾半溼”狀態,植株生長旺盛季節,要保證充足的水分供應,以滿足植株對水分的需求,真沒兩至三天澆一次透水即可,夏天每日早晚應澆水一次,是那氣候乾燥的時候要經常向植株葉片和花盆四周噴霧灑水,以增加空氣中的溼度,冬天則要適量的少澆一些水,冬季盆栽移至室內後,要每隔10至15天澆水一次,每隔3至5天要用清水沖洗枝莖一次,可以令植株維持潔淨、翠綠。

    另外,植株的蔓莖長至50cm長的時候,要搭設支架或支柱供其攀緣,以便於植株生長,每次更換花盆的時候,要把一些枯老的根系和攀援的老莖剪去,以促使植株萌發新的根系和枝莖,以提高盆栽的觀賞價值。

    盆栽天門中很少受到病蟲害的侵襲,病害主要有根快腐爛病和蚜蟲危害,根塊腐爛病發生大多是由於土壤過於溼潤或塊莖被地下害蟲咬傷所致,一旦病害發生,就應及時排除積水,並在病株四周撒施適量的生石灰,這樣就能有效防治根塊腐爛病;蚜蟲發病初期,可用40%氧化樂果乳油兌水配置1500倍液,或滅蚜靈兌水配置1000倍液噴殺防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光伏板能直接與用電器連線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