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最愛肉丸子先生

    古代皇帝生前有年號尊號,死後有諡號和廟號。很多人會發現從秦始皇稱皇帝開始,出來秦始皇和秦二世無廟號和諡號外,從漢高帝劉邦到隋煬帝楊廣,對這些皇帝的稱呼多為xxx帝,也就是用諡號稱呼。然後從唐朝開始,皇帝的稱呼畫風大變,例如唐太宗、宋太祖、明太祖、清聖祖、清德宗等等多是些“祖”呀和“宗”呀的,只有少數被廢或亡國之君稱呼為“帝”,這是為什麼呢?

    對於廟號的評定據說起源於商朝,不過廟號的評定是非常嚴格的,商朝得廟號的只有太祖成湯、

    太宗太甲、中宗祖乙、世祖盤庚、高宗武丁,這幾位對商朝都是做出巨大貢獻的;周朝時周公旦創作《諡法》,周天子多用諡號;到了秦始皇時,他以“子議父、臣議君”的大不敬而廢除諡法與廟法;漢朝又恢復了廟號和諡號制度,不過兩漢對廟號的評定製度比較嚴格,儲存有廟號的皇帝只有七位:太祖劉邦、太宗劉恆、世宗劉徹、中宗劉詢、世祖劉秀、顯宗劉莊、肅宗劉炟,而原本有廟號的皇帝還被取消了,光武帝劉秀取消高宗劉奭(shì)、統宗劉驁和元宗劉衎的廟號,漢獻帝取消穆宗劉肇、恭宗劉祜、敬宗劉保、威宗劉志的廟號,所以在漢朝時多稱諡號。

    到了曹魏開始,廟號開始氾濫(“降及曹氏,祖名多濫”),連沒當過皇帝的曹操都有廟號“太祖”。自此廟號開始就不值錢了,但此時諡號的長度還是沒有妨礙對皇帝的稱呼,但是到了李淵時他的諡號變成了“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這就很難用諡號了,只能用唐高祖來簡明扼要的稱呼。

    其實李淵並不是始作俑者,唐太宗給他的諡號為“太武皇帝”,其實兩字諡號在東漢、東晉就有了,在北魏時最為常見的,例如太武帝、孝文帝、獻文帝這些比比皆是,那麼李淵可以稱為唐太武帝,不過後來唐高宗改其諡為“神堯皇帝”,到了唐玄宗時則加諡字數更多了,李淵變成“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可見諡號字數變長的始作俑者是唐玄宗李隆基,他為了炫耀先輩的功績,開始為他們加諡號。

    唐玄宗之後的皇帝則開始效仿他,不斷地給自己的祖輩和父輩加諡,以示尊崇,諡號字數變成七八個再到十個二十個都有可能,中國古代皇帝諡號最長的是滿清太祖努爾哈赤,其諡號為“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達27字,因此為了方便稱呼自唐朝開始皇帝開始多用廟號稱呼了。

    順便說一句到了明朝開始皇帝幾乎都是一世一元的制度了,所以對明清皇帝多稱呼為年號,洪武帝、永樂帝、崇禎帝、順治帝、康熙帝等等,幾乎比較少去稱呼廟號和諡號了。

  • 2 # 牧漁子

    什麼帝、什麼王一般是指諡號,而什麼祖、什麼宗指的是廟號。隋唐和隋朝以前的君王不一定都有廟號,歷史上一般稱他們諡號,而是唐朝開始,所有的皇帝幾乎全部都有廟號,所以以後都以廟號尊稱。到了明清時期,廟號越來越長,而一位帝王的年號相對固定,故而以年號作為稱謂。一、諡號和廟號是不一樣的

    諡號誕生於周朝時期,在帝王去世之後,後人根據功過是非,對於他的生平作出的寓意褒貶的評價,稱之為諡號。這對於每一個帝王都是有的,比如文、武、景、莊、康、睿、明等等都是褒義的諡號。又如厲、靈、煬、哀等就是貶義的諡號。比如說周幽王的"幽"就是諡號,這不是什麼好寓意,主要是說他,渾身都是毛病,頒發的制度不通暢,政令還禍亂朝綱。又比如漢文帝的諡號是"孝文皇帝",文的意思是指他能經緯天地、道德博聞。

    廟號誕生於商朝,一直尊巡"祖有功宗有德"的標準。比如太祖、高祖、世祖、聖祖、太宗、高宗、孝宗、肅宗等。只要一看是什麼什麼祖,一定是具有開創性的開國君王和中興之主。一看什麼什麼宗,他的治國和品行方面還不錯。比如唐高祖李淵,對大唐來說是建立大唐帝國的人,所以被稱為高祖。有人要問了,為什麼不叫太祖呢?太祖才是第一個開創性的人物嗎?其實是因為他把太祖這個廟號給了自己的爺爺李虎。又如朱元璋從一個普通的老百姓變成皇帝,所以獲得了明太祖的廟號。

    二、隋之前稱諡號,隋之後稱廟號,明清稱年號。

    諡號不僅僅是君王會有,連臣子、特殊貢獻的人、甚至妃子也會有。比如岳飛死後被追封的嶽武穆指的就是諡號。諡號一般所有的君王都會有,但這個廟號不是所有的帝王都有,在隋和隋之前,只有功高天下、澤被百世的帝王才會有。所以在隋和隋之前都是以諡號來稱謂的,但自從唐朝開始,廟號逐步氾濫,所有的君王死後都會有廟號。諡號是一種評價,廟號是一種尊奉,所以自從唐朝開始都以廟號相稱。同時還有一個原因,後世子孫評價自己先祖的時候,都希望多加一些修飾的詞語,於是這是號變得越來越長,比如趙匡胤的諡號"啟運立極英武睿文神德聖功至明大孝皇帝"。這麼長的稱謂你背多少遍能記住不忘?

    但秦朝的皇帝沒有諡號,也沒有廟號。為什麼會這樣呢?這裡還真有個故事。諡號、廟號算是對帝王的一生蓋棺論定,這就讓秦始皇很不爽了,他認為這是兒子瞎議論老子,臣子瞎議論君王,所以一度將它廢除了,到了西漢時期,漢朝又把它恢復了。

    年號這種東西的是漢武帝發明的,後世皇帝都在沿用,隋煬帝的大業年號,唐太宗的貞觀年號。到了明清時期,一個皇帝基本上只有一個年號了,最後稱謂就直接變成了年號。比如康熙皇帝,康熙指的是年號,廟號是清聖祖,諡號是"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

    以上供大家探討!

  • 3 # 必讀歷史

    隋以前君王在歷史上稱帝王,是因為以前君王是神。隋以後君王在歷史上稱祖宗,是因為後來君王是人。這跟中國文字是象形文字有關。帝,古代是指宇宙的主宰者,就是書面語的神。王,古代是指一族或一類的首領,甲骨文指的是祭祀的禮器,就是指他們透過祭祀,也可以成為“小神”。

    以前的君王,都必須透過祭祀來獲得神的同意,結果秦始皇焚書坑儒,不透過祭祀也可以統治天下,使人們對宗教的君權神授產生了疑問。

    什麼帝、什麼王一般是指諡號,而什麼祖、什麼宗指的是廟號。隋唐和隋朝以前的君王不一定都有廟號,歷史上一般稱他們諡號,而是唐朝開始,所有的皇帝幾乎全部都有廟號,所以以後都以廟號尊稱。到了明清時期,廟號越來越長,而一位帝王的年號相對固定,故而以年號作為稱謂。

    一、諡號和廟號是不一樣的

    諡號誕生於周朝時期,在帝王去世之後,後人根據功過是非,對於他的生平作出的寓意褒貶的評價,稱之為諡號。這對於每一個帝王都是有的,比如文、武、景、莊、康、睿、明等等都是褒義的諡號。又如厲、靈、煬、哀等就是貶義的諡號。比如說周幽王的"幽"就是諡號,這不是什麼好寓意,主要是說他,渾身都是毛病,頒發的制度不通暢,政令還禍亂朝綱。又比如漢文帝的諡號是"孝文皇帝",文的意思是指他能經緯天地、道德博聞。

    廟號誕生於商朝,一直尊巡"祖有功宗有德"的標準。比如太祖、高祖、世祖、聖祖、太宗、高宗、孝宗、肅宗等。只要一看是什麼什麼祖,一定是具有開創性的開國君王和中興之主。一看什麼什麼宗,他的治國和品行方面還不錯。比如唐高祖李淵,對大唐來說是建立大唐帝國的人,所以被稱為高祖。有人要問了,為什麼不叫太祖呢?太祖才是第一個開創性的人物嗎?其實是因為他把太祖這個廟號給了自己的爺爺李虎。又如朱元璋從一個普通的老百姓變成皇帝,所以獲得了明太祖的廟號。

    二、隋之前稱諡號,隋之後稱廟號,明清稱年號。

    諡號不僅僅是君王會有,連臣子、特殊貢獻的人、甚至妃子也會有。比如岳飛死後被追封的嶽武穆指的就是諡號。諡號一般所有的君王都會有,但這個廟號不是所有的帝王都有,

    對於廟號的評定據說起源於商朝,不過廟號的評定是非常嚴格的,商朝得廟號的只有

    太祖成湯、在隋和隋之前,只有功高天下、澤被百世的帝王才會有。所以在隋和隋之前都是以諡號來稱謂的,但自從唐朝開始,廟號逐步氾濫,所有的君王死後都會有廟號。

    諡號是一種評價,廟號是一種尊奉,所以自從唐朝開始都以廟號相稱。到了曹魏開始,廟號開始氾濫(“降及曹氏,祖名多濫”),連沒當過皇帝的曹操都有廟號“太祖”。自此廟號開始就不值錢了,但此時諡號的長度還是沒有妨礙對皇帝的稱呼,而且後世子孫評價自己先祖的時候,都希望多加一些修飾的詞語,於是這是號變得越來越長,到了李淵時他的諡號變成了“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這就很難用諡號了,只能用唐高祖來簡明扼要的稱呼。比如趙匡胤的諡號"啟運立極英武睿文神德聖功至明大孝皇帝"。這麼長的稱謂你背多少遍能記住不忘?

    但秦朝的皇帝沒有諡號,也沒有廟號。為什麼會這樣呢?這裡還真有個故事。諡號、廟號算是對帝王的一生蓋棺論定,這就讓秦始皇很不爽了,他認為這是兒子瞎議論老子,臣子瞎議論君王,所以一度將它廢除了,到了西漢時期,漢朝又把它恢復了。不過兩漢對廟號的評定製度比較嚴格,儲存有廟號的皇帝只有七位:

    太祖劉邦、太宗劉恆、世宗劉徹、中宗劉詢、世祖劉秀、顯宗劉莊、肅宗劉炟,

    而原本有廟號的皇帝還被取消了,光武帝劉秀取消高宗劉奭(shì)、統宗劉驁和元宗劉衎的廟號,漢獻帝取消穆宗劉肇、恭宗劉祜、敬宗劉保、威宗劉志的廟號,所以在漢朝時多稱諡號。

    年號這種東西的是漢武帝發明的,後世皇帝都在沿用,隋煬帝的大業年號,唐太宗的貞觀年號。到了明清時期,一個皇帝基本上只有一個年號了,最後稱謂就直接變成了年號。比如康熙皇帝,康熙指的是年號,廟號是清聖祖,諡號是"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

    隋朝最後一任天子,雖仍然稱帝,但已經是煬帝,意思是去禮遠眾的帝王了,已經失去了宗教神權的震懾力,以後再稱神也沒有什麼意思了。

    故此隋以後的強力統治者李世民將其父李淵就尊為唐太祖,自己後來也成為唐太宗,君王就由神徹底變為人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覺得什麼樣的教育體系能為國家培育出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