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蘇北小車
-
2 # 科普貓二
首先下結論:不能。
夏天一到,人們最討厭的動物排行蚊子無疑直飆榜首。
蚊子,昆蟲綱雙翅蚊科,在全球大約有3000種。通常雌性以血液作為食物,而雄性則吸食植物的汁液。
蚊子嗜血,其對血液的執著從未改變,不死不休,令人討厭。
而蚊子吸血的根本是由基因micro-RNA-1174(miR-1174)調控的。
像樓主所說的單純喂營養液,並不會改變蚊子基因,也就無法透過給蚊子喂恆溫營養液,改變蚊子吸血的習性。
像老虎,單從食物層面無法改變吃肉的習性,即使透過餵食營養品數代後,老虎最愛的還是 肉。
科學家曾做過一個實驗,如果去掉這種控制吸血慾望的基因,蚊子的口味會大變,不再愛吸血,而是改喝糖水,即使喝了血,也會消化不良。
去掉miR基因後的蚊子,大部分只能存活半個月,一個月後幾乎全部死亡!
這無疑是一個振奮人心的訊息,在控制蚊蟲或病原媒介有重要應用價值。
-
3 # 普遍生物
蚊子確實是個麻煩的東西,其實你提問的是兩個生物學問題,從生物的角度簡單談下:
首先,第一個問題透過上述的方法是否可以改變蚊子的吸血習性?理論上是可行的,但是實際上你我都看不到。為什麼這麼說呢,其實生物有一個適應環境的過程,蚊子的吸血特性既然是進化來的,那麼自然可以透過隔絕期吸血的環境讓這種特性退花掉。
遺傳學奠基人之一的摩爾根曾經就做過類似的實驗:他將果蠅一直至於黑暗的環境中,為其提供食物,經過了幾十代(果蠅繁殖週期很短)後開始出現了白眼的果蠅,就是有果蠅開始看不見了。但是當他把這些盲視的果蠅重新放在有光的環境中後,下一代的視力就恢復正常了。
為什麼只是理論上的麼?因為進化的過程需要十分長的時間,遠遠超過幾代人。也就是說蚊子吸血特性還沒有退化,幾十代人都過去了。
第二個問題:就是杜絕蚊子吸血的習性!首先要知道兩個生物學概念,
第一:不是所有蚊子都吸血,吸血蚊子也不是隻能吸血
只有雌蚊才吸血,雄性不會吸血。雌蚊必須吸血其卵巢才能發育,繁衍後代,雌蚊多在度羽化後2-3天開始吸血,溫度、溼度、光照等多種因素可影響蚊的吸血活動。
雄交配大多在清晨或傍晚,先是雄蚊圍繞矮樹頂,屋簷、視窗或空曠處成群結隊地飛,雌蚊看準機會加入隊伍,在飛行中很快進行交配。雄蚊只吸草汁,花蜜專過活,不吸血。
雌蚊在交配後必須吸血(人或動物的屬血)卵才能發育成熟,所以只有雌蚊才能傳播疾病。雌蚊飽吸一次血能產一次卵,一生可產卵六至八次,每次200~300粒。
第二,蚊子的吸血習性也是有基因調控的
劉仕平是西南大學家蠶基因組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副研究員,2011年,他到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昆蟲系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在此期間他發現了蚊子吸血相關的基因。
蚊子吸血和micro-RNA-1174(miR-1174)基因的調控密切相關
這個基因屬於吸血蚊子所特有,而且只存在於蚊子中腸裡,中腸是蚊子消化血液的器官。
實驗中,劉仕平發現當蚊子去掉miR-1174基因時,這些專愛吸血的埃及伊蚊、甘比亞按蚊們,突然就性情大變,大部分都不吸血了。“有小部分還會吸少量血,但也無法消化。”劉仕平說,即使蚊子吸了血,這些血卻只能儲存在胃裡,無法像以前那樣進入腸道消化。一週過去,這些蚊子胃中的血還是鮮紅的。
改變了基因的蚊子轉而迷戀糖水,常有不斷吸食糖水無法飛行和提前死亡的蚊子。
畫外篇:除蚊子還得靠絕育,蚊子工廠讓蚊子斷子絕孫!敲除蚊子的基因並不能解決野外蚊子的問題,因為這些基因敲除的蚊子甚至無法正常生存。這沒有實際應用的價值(至少目前的生物學手段而言)
目前最好的滅蚊手段,是在中國廣州蚊蟲研究所的科研專案,他們透過在實驗室裡改造飼養了大量的“不育”雄蚊子,在夏初蚊蟲開始復甦準備繁殖的時候,把這些不育雄蚊投放到自然中,讓他們和野生雄蚊競爭雌性蚊子,和他們交配的雌性蚊子交配後所產的蟲卵都是不能發育的,從而大量減少野外蚊子的繁殖數量。
現在中國的蚊子工廠每週可以出欄50萬隻絕育的蚊子。
-
4 # 獵奇動物社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問題。馬上就要到蚊子“狂歡”的季節了,在夏、秋兩季,蚊子是人們最煩的動物,沒有之一。尤其是在極度睏倦的深夜,如果房間裡有一隻蚊子,那絕對讓人抓狂。筆者就是那種被蚊子咬了極度癢而且還會起一個大包的體質,所以,一旦房間裡有蚊子,我是鐵定睡不著的,說到這,不禁讓我想起了去年夏天,那數個不眠的夜。
作為“四害”之一,蚊子是“人人得而誅之”的存在,但是,儘管人們用上了各種對付蚊子的“武器”,它們依然還會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那麼,能不能用給蚊子喂營養液的方式,讓蚊子改掉吸血的習性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有意思的問題。
吸血的蚊子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只要是蚊子都會吸血。其實這一點卻是誤會蚊子了,因為,並不是所有的蚊子都靠吸血生存。經過科學的研究和觀察發現,雄性的蚊子無論是成長到哪一個階段,它都是以植物的汁液為食的,並不會吸食動物的血液,也就是說吸血的蚊子都是雌性蚊子。
但是,也不是所有的雌性蚊子都需要吸血。蚊子的生長髮育共分為四個階段:卵、幼蟲、蛹、成蟲。由於蚊子生長的四個階段的形態都是完全不同的,所有蚊子又被稱為完全變態動物。
從卵到蛹,蚊子既不靠吸血也不靠植物的汁液,而是靠卵和蛹內的營養和水中的微生物(幼蟲)。到了成蟲之後,雌性蚊子也不會馬上就吸血。因為它在等一個契機,那就是交配完成後。
雌性蚊子在交配完成後,因為需要足夠的營養和能量來發育卵巢,而植物汁液的營養顯然已經不夠了,這時的蚊子才會吸血。
因此,吸血的蚊子是交配完成後的雌性蚊子。
透過餵養營養液的方式讓蚊子改掉吸血的習慣,靠譜嗎?
給蚊子喂營養液改變它的習性我認為是不可取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原因有三。
01 食性的改變
如果將蚊子的卵放入人工設計好的環境下,這種環境中沒有任何的食物,只有營養液,那麼蚊子是一定會喝這個營養液的。由於營養液具有高能量,是能夠支撐交配後的雌性蚊子完成卵巢的發育和生殖的。
但是,一旦食性改變了。再將這些蚊子放回到大自然中,它們就很難生存了。原因很簡單,習慣了高能量的營養液,去到野外,去哪裡找營養液呢?因此,如果這麼做,這些蚊子去到野外就會因為營養不良最終走向死亡。
02 能力退化
其實,將蚊子餵養營養液就像是將一頭老虎放入籠子裡每天給它切好的肉一樣。久而久之,蚊子的能力就會退化,比如蚊子是用自己咀嚼式的口器切開動物的面板,然後將自己的針狀口器插入動物皮下吸血的,一旦不用這麼麻煩就能喝到營養物質了,它們的口器是會退化的。
因此,將這些蚊子再次放生,它們可能連植物的汁液都無法吸取了。
03 基數太大
蚊子是現存所有動物中,數量最多的。它們遍佈世界各地,僅僅是種類就超過了3000多種,而且不同種類的蚊子由於生活在不同的環境中,是不存在雜交的現象的。所以,即使實驗成功了,這些蚊子改變了自己的食性,那麼它們也無法讓世界各地的蚊子都變成不吸血的蚊子。
其實,這個實驗最大的問題就在於,即使改變了作為實驗物件的蚊子的食性,它們也無法在野生環境下找到能夠媲美營養液的食物,除非是血液。因此,想透過讓蚊子進食營養液的方式來讓蚊子不吸血了,是不可能的。
那麼,有沒有方法能夠讓蚊子不吸血呢?
上面我們說過,只有交配完成後的雌性蚊子才會吸血。所以,想要讓蚊子不吸血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讓蚊子“絕育”。而且早已經有人在做這個實驗了。在中國的廣州,坐落著世界上最大的蚊子繁育基地,每天這個工廠都會誕生幾百萬只蚊子,而這個繁育基地就是來自中山大學熱帶病防治研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奚志勇教授和他的團隊組建的。
實驗人員會在實驗室中提前放置一個模擬人體面板的容器,容器內裝滿恆溫的羊血,吸引雌性蚊子前來吸血,然後再將它們集中處置。剩下的不吸血的雄性蚊子會被放生,在放生之前,雄性蚊子體內會被注入一種名為新型沃爾巴克氏體的細菌,這個細菌會直接導致與這些雄性蚊子交配後的雌蚊子無法生育。
這一方法非常的有效,而且得到了世界各國專家的認可,在試驗的區域內,雌性蚊子減少率高達86%以上。
總結想透過餵養營養液的方式來改變蚊子的習性,達到讓蚊子不吸血的目的是不靠譜的。但是,在奚志勇教授的研究下,讓滅蚊成為了一種可能。所以,顯然讓蚊子“絕育”要比餵養營養液靠譜的多。
回覆列表
一、蚊子繁殖能力強,試問能捉住世界上所有的蚊子嗎?
二、當所有的蚊子聚集在一起,我想那應該也是一個不小的工程,試問誰會那麼無聊,那麼多資金去餵養它?
三、餵養多年的狗當見到屎的那一刻,它就不吃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