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林清玄散文集》有感
開始關注林清玄的作品,是從《有風格的小偷》一文開始,一篇文稿間出乎意料的善意的讚賞,改變一個人的人生軌道,從此,世上又多了一個善良的靈魂.確實,拿著放大鏡去看別人的缺點是件容易的事,但是,拿著顯微鏡去找一個劣跡斑斑的人身上的優點卻不是誰都可以做到,但是,林清玄做到了.恬淡自然,字間總不自覺透出禪味,小小的故事折射大大的哲理,這就是林清玄的文章,沒有華麗的辭藻,卻在不經意間讓人深思人生道理.讀林清玄的文章,我那原本浮躁不安的心會旋即安定下來,解開心鎖,放下心中的負擔.
簡單平實的生活故事,蘊含著細膩的情感,幾句平淡的話語,足以讓人一遍遍地反覆回味,這就是林清玄散文的魅力.我喜歡在床頭放著一本林清玄的書,睡覺前細細地閱讀幾篇,來一次心靈的洗滌方可安靜地睡去,一切禪理在夢中參透.
他說:“山谷的最低點正是山的起點,許多走進山谷的人之所以走不出來,正是他們停住雙腳,蹲在山谷煩惱哭泣的緣故.”無數的低谷,使我們在挫敗中流淚,不是說不允許哭泣,你可以蹲下來好好抱抱自己,但是,請不要放棄,山的明媚就在山的頂點,你需要做的是整理一下心情重新攀登,堅持不懈、努力追求,人生又是一片春光燦爛.
他說:“生命是在水上寫字,第二筆還未落下,第一筆已流到遠方.”時光如潺潺流水,抓不住的它一點點地在流逝,生命一點點地在逝去,再長也不過數十年,人生有多少個十年能讓我們揮霍呢?珍惜吧.大學,就這麼過了三個學期,我又做了什麼呢?當初的理想呢,我與它的距離又變小麼?我在思量著,也困惑著.
他說:“安靜無言並不是陷入空白,而是有一個更深廣、更澄明的所在;最好的表達是沉默,而不是語言.”面對誤解,請選擇沉默;面對挫折,請選擇沉默;面對辱罵,請選擇沉默.有時候,解釋是多餘的,那時候沉默,能是最有力量的語言.
他說:“‘世界光如水月,身心皎若琉璃’,這個世界的水月不再光明剔透了,做為一個渺小的人,只有維持自心的清明,才能在這五濁的世間唱一首琉璃之歌吧! ” 還是那個淡水河口,但是周圍的風景已經變了,不是以前那個美得單純的河口,“少年時代的情懷與往事,都已經去遠了,是鏡花,也是水月,由於一條河的敗壞,更感覺到那水月鏡花是虛幻不實的”.然而,心若仍然是純粹的,純淨如琉璃,這個世界的渾濁便不會將我們侵蝕,給自己的心留一片淨土吧,哪怕你已經看過太多的黑暗!
那一切的水月河歌,雖曾真實存在過,卻已默默流失,這就是無常.
是的,也許只有他——林清玄,才能寫出這樣的文字:
如果我們的內心就是一個花園,人生的哪一天不是最美的花季呢?
如果我們的內心春風洋溢,人生的哪一個時候不是最好的春天呢?
如果我們有著憐愛、珍惜、欣賞的心,即使在人生的無寸草處行走,也會看見那美麗神奇的一瞥.
默聲的溫柔——讀《林清玄散文集》有感
有些東西使你不得不靜下心來.——題記
翻看林清玄的散文之前,對它的最初印象是想到了周國平,暑假裡看過《周國平作品精選》,那本書讓我覺得,它靜靜地擺放在那裡的時候,它是平面的,使人想起時,腦中只有直直的平行線,那是一個沒有生機的,枯燥的,乾癟的存在.但當你翻開的時候,才會知曉這裡面到底是怎樣一個複雜的多維世界.林清玄的散文雖不至於留給人硬板呆滯的印象,在翻開之前在腦海浮現的卻也只是幾筆粗線條而已.
可是這樣的書就是要讓你去翻開,在閒暇的時刻,一杯咖啡或者清茶,一張搖椅,一點Sunny和幾朵白雲,捧著它,便是一生一世的永恆.它們不似櫃檯上的暢銷書,聲名浮躁間,街頭巷尾皆是議論.它們默默,默默地如白雲,似流水,不會有成為焦點的時刻,卻是常在不衰.
林清玄的散文就像是一副素描,簡單的幾筆,卻勾勒出一個人心底繁雜的世界.
親情與鄉情是必不可少的主題.他寫到浴著光輝的母親,雖不是他的母親,但天下的母親一般的愛子心.就是一句寶貝不怕,便透露出一個母親對孩子無限的關懷.某些感動就是從這些細枝末節衍生出來的,不必轟轟烈烈,就是那麼一句話,而生活中所見到的也許比一句話更簡短粗略,但卻實實在在.作者的眼睛就是如此善於抓住生活中的點滴,被人遺忘的點點滴滴,在他的筆下重現,帶給人真實的觸動.父母對子女的愛是永遠說不盡道不完的,作者的有一句話,我覺得說的很好——對於父母親的愛,我們也是“提得起來,就是我們的”,趁還提得動,行李箱還有空間,就多塞一點愛進去吧!在這些尚在的時間裡,也許我們應該對父母說出自己的心意,不帶半點羞澀地毫無保留地道明,正像他們給予我們毫無保留的愛.
對於故鄉,我其實是沒有太多的感慨與在意的,畢竟沒有出過遠門,沒有機會體會到思鄉的離愁別緒.但作者在文中將家鄉與親人聯絡起來,我忽然就覺得,也許它比我想的遠有意義的多.作者說,他出門旅行時總帶著一杯故鄉的水土,那會給他力量,因為那裡面承載的不只是故鄉之愛,還有母親的祝福.這是很實在的話,中國有句古話:兒行千里母擔憂,說的不就是如此麼?鄉情中,更多夾雜的是親情吧,對親人對故友的思念.
書中不經意間洩露出來的Sunny,也總讓人心安,舒適.那些是字裡行間的溫柔,那些Sunny是作者想要給予讀者的最神聖的禮物.散文中多有關於Sunny的字句,總帶給人一種如沐春風的享受,即便是周圍沒有Sunny,但是心中卻升起了一輪驕陽.那句“不論世事如何變幻,人世多少淒涼,即使你到了邊疆,Sunny也會灑在邊疆”總是讓人莫名地感動.Sunny何處不在,如心裡的念想一般,去往何處都不會消逝.在另一篇文章裡,作者借Sunny給了我們一個忠告,Sunny常在,歲月無改,但是屬於我們的年代卻不會停留,作者勸我們珍惜“Sunny照在我們身上的歲月”,Sunny不會為我們停留,再偉大的藝術家也留不住它.時光是我們一生中最珍貴的事物,但願我們不會讓身邊的一切成為記憶中匆匆而模糊的流年.
對於人生的見解也是不可或缺的.作者的人生觀念是不去追求虛茫的物質條件,只要每天都有一點甜美,有一點幸福的感情,就很好了.我喜歡這種知足常樂的心態,只有心靜的時候,想想每天發生的幸福的事情,哪怕你只有在某一時刻感受到了,那就是幸福.這也讓我想起了《瓦爾登湖》裡的意境,每天與自然為伴,每天都過得開心快樂.最原始的快樂,往往是最真實的.生活不過是那句“瓠仔也好,菜瓜也好”.而在社會上生命所要承擔的責任卻是不重亦不輕的.在對別人負責之前,我們要對自己負責,做我們自己.夢想,於人生是極為重要的一程,我們有努力就有收穫,哪怕那是戲劇性的終局.
世事離戲只有一步之遠.
人生離夢也只有一步之遙.
作者說,生命最有趣的部分,勝過演戲與做夢的部分,正是它沒有劇本、沒有彩排、不能重來.生命最有分量的部分,正是我們要做自己,承擔所有的責任.
這話分量極重.不在於人理解或不理解,只在於人是否想過要去理解.我一直認為,一個人的想望比他實際是否做過更重要,因為想望是未來的,而判斷一個人是否做過一件事,是看其過去.只要你想過要過好每一天,只要你的願望足夠強烈,它便會驅使你去行動,直至成功.
林清玄的散文裡總有一股清新的氣息,許是有流水的聲音,許是灑進了Sunny的溫暖,又許是有風吹過的清涼.總之,這一切都使你不得不安靜,在冬日人煙稀少的書店,當你坐下翻開這本書的時候,就已有彈奏琴絃飄出的琴音安撫了你浮躁的心.它讓你不知不覺地靜下心,不知不覺地專注於這字裡行間的溫柔.這便是一本書的魅力所在.像是一個禪師在向你說教,聲音低低的,柔柔地,卻絲毫不差地進入你的耳中,落入你的心裡.
所以,花季的時候,不要忘了在自己的心裡種花.
林清玄散文讀後感
最早讀過林先生的《桃花心木》,那時就被林先生的清新淡雅的文風,深厚的底蘊,以及對人生、對世界的參悟深深地吸引了.最近,我又特地購買了一本《林清玄散文集》,本書是從林清玄這位多產的臺灣作家數百萬字的作品中,遴選出的二十餘萬字的散文精華,令人百看不厭.過後,許多片段泊在記憶中,不時地熠熠閃光.對這本書,我更是愛不釋手,常放於枕邊,睡前不時拿來欣賞.
林先生的散文,最適合在平靜的夜晚,衝上一杯淡淡的金銀花,獨坐在發出溫和的光的檯燈下,靜靜地欣賞,享受散文帶給人的平和與智慧.曾經多少次,在自己心情煩亂的時候,《林清玄散文集》陪在我身邊,安撫我的心靈,讓我一次次平靜下來.這些文章,猶如一道道山泉,帶著它的淙淙流水聲緩緩地走到我們心中,讓我們去慢慢品味生活的甘辛.林清玄的散文總有一種哲學的意味和一點“禪”的味道.讀他的散文猶如一次心靈的洗禮,總能給人深深的啟迪.
林先生的文章總是遠離庸俗於汙穢,更沒有咄咄逼人的氣勢,而是清麗悠遠,沁人心脾.這些文字裡,有花的鮮美、月的皎潔、風的溫柔、自然的博大,更有人性的芬芳.它如同生長在人心中的一株樹,雖然孤獨,但忠實地為我們守住了天上皎潔的月,讓生活在紛繁世界中的我們看到,在世界上的某些地方,還存有一些純淨.他的散文是唯美的,淡淡地道來,慢慢地述說,絕少雕飾,猶如“清水出芙蓉”;而他的故事也是很平民的,就發生在我們身邊,他寫的就是我,就是你,就是他.這些是文章,初讀自是清新異常,再品更是心開意解.他的文字每每讀後都會讓我們的內心充滿寧靜與關愛.
文如其人,沒有高雅的品味和水晶般純淨的心,怎能寫出美得沁入人心的文章?
讀《林清玄散文集》有感
開始關注林清玄的作品,是從《有風格的小偷》一文開始,一篇文稿間出乎意料的善意的讚賞,改變一個人的人生軌道,從此,世上又多了一個善良的靈魂.確實,拿著放大鏡去看別人的缺點是件容易的事,但是,拿著顯微鏡去找一個劣跡斑斑的人身上的優點卻不是誰都可以做到,但是,林清玄做到了.恬淡自然,字間總不自覺透出禪味,小小的故事折射大大的哲理,這就是林清玄的文章,沒有華麗的辭藻,卻在不經意間讓人深思人生道理.讀林清玄的文章,我那原本浮躁不安的心會旋即安定下來,解開心鎖,放下心中的負擔.
簡單平實的生活故事,蘊含著細膩的情感,幾句平淡的話語,足以讓人一遍遍地反覆回味,這就是林清玄散文的魅力.我喜歡在床頭放著一本林清玄的書,睡覺前細細地閱讀幾篇,來一次心靈的洗滌方可安靜地睡去,一切禪理在夢中參透.
他說:“山谷的最低點正是山的起點,許多走進山谷的人之所以走不出來,正是他們停住雙腳,蹲在山谷煩惱哭泣的緣故.”無數的低谷,使我們在挫敗中流淚,不是說不允許哭泣,你可以蹲下來好好抱抱自己,但是,請不要放棄,山的明媚就在山的頂點,你需要做的是整理一下心情重新攀登,堅持不懈、努力追求,人生又是一片春光燦爛.
他說:“生命是在水上寫字,第二筆還未落下,第一筆已流到遠方.”時光如潺潺流水,抓不住的它一點點地在流逝,生命一點點地在逝去,再長也不過數十年,人生有多少個十年能讓我們揮霍呢?珍惜吧.大學,就這麼過了三個學期,我又做了什麼呢?當初的理想呢,我與它的距離又變小麼?我在思量著,也困惑著.
他說:“安靜無言並不是陷入空白,而是有一個更深廣、更澄明的所在;最好的表達是沉默,而不是語言.”面對誤解,請選擇沉默;面對挫折,請選擇沉默;面對辱罵,請選擇沉默.有時候,解釋是多餘的,那時候沉默,能是最有力量的語言.
他說:“‘世界光如水月,身心皎若琉璃’,這個世界的水月不再光明剔透了,做為一個渺小的人,只有維持自心的清明,才能在這五濁的世間唱一首琉璃之歌吧! ” 還是那個淡水河口,但是周圍的風景已經變了,不是以前那個美得單純的河口,“少年時代的情懷與往事,都已經去遠了,是鏡花,也是水月,由於一條河的敗壞,更感覺到那水月鏡花是虛幻不實的”.然而,心若仍然是純粹的,純淨如琉璃,這個世界的渾濁便不會將我們侵蝕,給自己的心留一片淨土吧,哪怕你已經看過太多的黑暗!
那一切的水月河歌,雖曾真實存在過,卻已默默流失,這就是無常.
是的,也許只有他——林清玄,才能寫出這樣的文字:
如果我們的內心就是一個花園,人生的哪一天不是最美的花季呢?
如果我們的內心春風洋溢,人生的哪一個時候不是最好的春天呢?
如果我們有著憐愛、珍惜、欣賞的心,即使在人生的無寸草處行走,也會看見那美麗神奇的一瞥.
默聲的溫柔——讀《林清玄散文集》有感
有些東西使你不得不靜下心來.——題記
翻看林清玄的散文之前,對它的最初印象是想到了周國平,暑假裡看過《周國平作品精選》,那本書讓我覺得,它靜靜地擺放在那裡的時候,它是平面的,使人想起時,腦中只有直直的平行線,那是一個沒有生機的,枯燥的,乾癟的存在.但當你翻開的時候,才會知曉這裡面到底是怎樣一個複雜的多維世界.林清玄的散文雖不至於留給人硬板呆滯的印象,在翻開之前在腦海浮現的卻也只是幾筆粗線條而已.
可是這樣的書就是要讓你去翻開,在閒暇的時刻,一杯咖啡或者清茶,一張搖椅,一點Sunny和幾朵白雲,捧著它,便是一生一世的永恆.它們不似櫃檯上的暢銷書,聲名浮躁間,街頭巷尾皆是議論.它們默默,默默地如白雲,似流水,不會有成為焦點的時刻,卻是常在不衰.
林清玄的散文就像是一副素描,簡單的幾筆,卻勾勒出一個人心底繁雜的世界.
親情與鄉情是必不可少的主題.他寫到浴著光輝的母親,雖不是他的母親,但天下的母親一般的愛子心.就是一句寶貝不怕,便透露出一個母親對孩子無限的關懷.某些感動就是從這些細枝末節衍生出來的,不必轟轟烈烈,就是那麼一句話,而生活中所見到的也許比一句話更簡短粗略,但卻實實在在.作者的眼睛就是如此善於抓住生活中的點滴,被人遺忘的點點滴滴,在他的筆下重現,帶給人真實的觸動.父母對子女的愛是永遠說不盡道不完的,作者的有一句話,我覺得說的很好——對於父母親的愛,我們也是“提得起來,就是我們的”,趁還提得動,行李箱還有空間,就多塞一點愛進去吧!在這些尚在的時間裡,也許我們應該對父母說出自己的心意,不帶半點羞澀地毫無保留地道明,正像他們給予我們毫無保留的愛.
對於故鄉,我其實是沒有太多的感慨與在意的,畢竟沒有出過遠門,沒有機會體會到思鄉的離愁別緒.但作者在文中將家鄉與親人聯絡起來,我忽然就覺得,也許它比我想的遠有意義的多.作者說,他出門旅行時總帶著一杯故鄉的水土,那會給他力量,因為那裡面承載的不只是故鄉之愛,還有母親的祝福.這是很實在的話,中國有句古話:兒行千里母擔憂,說的不就是如此麼?鄉情中,更多夾雜的是親情吧,對親人對故友的思念.
書中不經意間洩露出來的Sunny,也總讓人心安,舒適.那些是字裡行間的溫柔,那些Sunny是作者想要給予讀者的最神聖的禮物.散文中多有關於Sunny的字句,總帶給人一種如沐春風的享受,即便是周圍沒有Sunny,但是心中卻升起了一輪驕陽.那句“不論世事如何變幻,人世多少淒涼,即使你到了邊疆,Sunny也會灑在邊疆”總是讓人莫名地感動.Sunny何處不在,如心裡的念想一般,去往何處都不會消逝.在另一篇文章裡,作者借Sunny給了我們一個忠告,Sunny常在,歲月無改,但是屬於我們的年代卻不會停留,作者勸我們珍惜“Sunny照在我們身上的歲月”,Sunny不會為我們停留,再偉大的藝術家也留不住它.時光是我們一生中最珍貴的事物,但願我們不會讓身邊的一切成為記憶中匆匆而模糊的流年.
對於人生的見解也是不可或缺的.作者的人生觀念是不去追求虛茫的物質條件,只要每天都有一點甜美,有一點幸福的感情,就很好了.我喜歡這種知足常樂的心態,只有心靜的時候,想想每天發生的幸福的事情,哪怕你只有在某一時刻感受到了,那就是幸福.這也讓我想起了《瓦爾登湖》裡的意境,每天與自然為伴,每天都過得開心快樂.最原始的快樂,往往是最真實的.生活不過是那句“瓠仔也好,菜瓜也好”.而在社會上生命所要承擔的責任卻是不重亦不輕的.在對別人負責之前,我們要對自己負責,做我們自己.夢想,於人生是極為重要的一程,我們有努力就有收穫,哪怕那是戲劇性的終局.
世事離戲只有一步之遠.
人生離夢也只有一步之遙.
作者說,生命最有趣的部分,勝過演戲與做夢的部分,正是它沒有劇本、沒有彩排、不能重來.生命最有分量的部分,正是我們要做自己,承擔所有的責任.
這話分量極重.不在於人理解或不理解,只在於人是否想過要去理解.我一直認為,一個人的想望比他實際是否做過更重要,因為想望是未來的,而判斷一個人是否做過一件事,是看其過去.只要你想過要過好每一天,只要你的願望足夠強烈,它便會驅使你去行動,直至成功.
林清玄的散文裡總有一股清新的氣息,許是有流水的聲音,許是灑進了Sunny的溫暖,又許是有風吹過的清涼.總之,這一切都使你不得不安靜,在冬日人煙稀少的書店,當你坐下翻開這本書的時候,就已有彈奏琴絃飄出的琴音安撫了你浮躁的心.它讓你不知不覺地靜下心,不知不覺地專注於這字裡行間的溫柔.這便是一本書的魅力所在.像是一個禪師在向你說教,聲音低低的,柔柔地,卻絲毫不差地進入你的耳中,落入你的心裡.
所以,花季的時候,不要忘了在自己的心裡種花.
林清玄散文讀後感
最早讀過林先生的《桃花心木》,那時就被林先生的清新淡雅的文風,深厚的底蘊,以及對人生、對世界的參悟深深地吸引了.最近,我又特地購買了一本《林清玄散文集》,本書是從林清玄這位多產的臺灣作家數百萬字的作品中,遴選出的二十餘萬字的散文精華,令人百看不厭.過後,許多片段泊在記憶中,不時地熠熠閃光.對這本書,我更是愛不釋手,常放於枕邊,睡前不時拿來欣賞.
林先生的散文,最適合在平靜的夜晚,衝上一杯淡淡的金銀花,獨坐在發出溫和的光的檯燈下,靜靜地欣賞,享受散文帶給人的平和與智慧.曾經多少次,在自己心情煩亂的時候,《林清玄散文集》陪在我身邊,安撫我的心靈,讓我一次次平靜下來.這些文章,猶如一道道山泉,帶著它的淙淙流水聲緩緩地走到我們心中,讓我們去慢慢品味生活的甘辛.林清玄的散文總有一種哲學的意味和一點“禪”的味道.讀他的散文猶如一次心靈的洗禮,總能給人深深的啟迪.
林先生的文章總是遠離庸俗於汙穢,更沒有咄咄逼人的氣勢,而是清麗悠遠,沁人心脾.這些文字裡,有花的鮮美、月的皎潔、風的溫柔、自然的博大,更有人性的芬芳.它如同生長在人心中的一株樹,雖然孤獨,但忠實地為我們守住了天上皎潔的月,讓生活在紛繁世界中的我們看到,在世界上的某些地方,還存有一些純淨.他的散文是唯美的,淡淡地道來,慢慢地述說,絕少雕飾,猶如“清水出芙蓉”;而他的故事也是很平民的,就發生在我們身邊,他寫的就是我,就是你,就是他.這些是文章,初讀自是清新異常,再品更是心開意解.他的文字每每讀後都會讓我們的內心充滿寧靜與關愛.
文如其人,沒有高雅的品味和水晶般純淨的心,怎能寫出美得沁入人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