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諮詢師張東明

    主要從4點判斷:

    1、公司現有的主營業務(產品)在維持公司運營之外是否還有盈餘;

    2、一旦現有主營業務(產品)斷崖式下跌,公司是否有其他業務能夠快速替代現有的主營業務(產品);

    3、公司是否在有計劃的研發未來的核心業務(產品。);

    4、公司的品牌在消費者和公眾中是否有足夠的影響力。

    當然,影響企業和行業的黑天鵝事件這樣的極端情況是小機率的,但是,如果一家公司沒有心理準備和預案,風險降臨時一定是扛不住的。

  • 2 # superZYR

    1、首先說一下什麼是持續盈利能力

    持續盈利能力並非一個單純的法律或財務概念,公司的一切經營運作都與持續盈利能力息息相關。它看似包羅永珍,無所不至。但作為監管機構的稽核標準,也具有具化的可能性,因此,券商、律師在實際判斷和掌握中也並非無章可循。優秀的持續盈利能力至少具有以下幾個方面要素:

    (1)朝陽產業,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人類的可持續發展;

    (2)具有經營所需的必備資源要素;

    (3)具有優秀領導團隊和核心人員;

    (4)在一定時期內,具有穩定增長性。

    2、如何判斷企業是否具有持續盈利能力

    上面談到持續盈利能力的四個要素較為抽象。哲學中講量變產生質變,抽象的事物在被解構、具化後,將變得較為容易理解。因此,在實際判斷中,我們將上述抽象的要素分解為以下具體的標準:綜合公眾公司資訊披露和反饋的資訊,持續盈利能力的構成要素至少包括以下方面:

    除此之外,根據行業和企業經營模式的特點,企業的持續盈利能力也包括其它構成要素。雖難以一一窮盡,但亦可遵循上述思路處理。

    3結論持續盈利能力是一個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體現。企業以此自查,能夠發現自身經營狀況的弊端,從而使經營者能夠有的放矢的提升自身競爭力;公眾據以審查,能夠判斷企業的投資價值,從而挖掘到具有真正投資價值的企業。

  • 3 # 灑脫辰辰

    對於企業來說,盈利能力說的是當前的賺錢能力。從統計的角度講,如果能獲得過去一段時間裡企業的真實經營資料,那麼投資者就可以比較準確地判斷企業的盈利能力。值得注意的是,一段時期裡的平均盈利狀況要比某一時點上的盈利狀況有效得多。

  • 4 # 浮誇的大樹

    盈利能力的分析是企業財務分析的重點,財務結構分析、償債能力分析等,其根本目的是透過分析及時發現問題,改善企業財務結構,提高企業償債能力、經營能力,最終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促進企業持續穩定地發展。對企業盈利能力的分析主要指對利潤率的分析。因為儘管利潤額的分析可以說明企業財務成果的增減變動狀況及其原因,為改善企業經營管理指明瞭方向,但是,由於利潤額受企業規模或投入總量的影響較大,—方面使不同規模的企業之間不便於對比;另一方面它也不能準確地反映企業的盈利能力和盈利水平。因此,僅進行利潤額分析一般不能滿足各方面對財務資訊的要求,還必須對利潤率進行分析。

      利潤率指標從不同角度或從不同的分析目的看,可有多種形式。在不同的所有制企業中,反映企業盈利能力的指標形式也不同。在這裡,我們對企業盈利能力的分析將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1.與投資有關的盈利能力分析

      與投資有關的盈利能力分析主要對總資產報酬率、淨資產收益率指標進行分析與評價。

      2.與銷售有關盈利能力分析

      商品經營盈利能力分析即利用損益表資料進行利潤率分析,包括收入利潤率分析和成本利潤率分析兩方面內容。而為了搞好利潤率因素分析,有必要對銷售利潤進行因素分析。

      3.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即對每股收益指標、普通股權益報酬率指標、股利發放率指標以及價格與收益比率指標進行分析。

      反映企業盈利能力的指標,主要有銷售利潤率、成本費用利潤率,資產總額利潤率、資本金利潤率、股東權益利潤率。

  • 5 # 小哥九塊九

    這個看你怎麼看了,我不建議你看企業所處的行業是否是朝陽產業、不建議你看一些行業相關的政策,當然這些東西對企業是有影響的,但絕對不是關鍵的,因為,生意是人做的,有的行業儘管利潤微薄,難以生存,但不妨礙有的牛人把生意做到全球!

    所以如果要真實的瞭解一個企業的情況,只有一個辦法,看報表,一是資產負債表、一是利潤表,一個規範的企業,財務每年都會做這個資料表,裡面有企業的經營情況、納稅情況、負債情況,由此可以測算企業的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利潤率、每年的增長情況、是否存在庫存積壓等。

  • 6 # 使用者黑格爾

    如何判斷企業的持續盈利能力?問出這個問題,一般也帶著一個前提了,就是對公眾公司或者說上市公司的持續盈利能力的判斷。判斷上市公司的持續盈利能力需要在瞭解該公司基本情況的基礎之上才能做出判斷。

    一般要基於以下幾項研究才能做出判斷:行業資訊,公司的盈利模式,公司執行情況。

    1.

    行業資訊

    Ø 行業趨勢

    就是我們常說的這個行業是夕陽行業還是朝陽行業。所謂朝陽行業就是社會對這個行業的未來發展有較高的預期,當前這個行業還處於不成熟階段,未來會有很大的發展。這種行業可塑性強,預期收益高,但是同時風險也高,比如十年前的光伏產業,比如2000年左右的網際網路行業。一般來講要準確判斷一個行業的未來走勢需要由非常深的認識和深入的分析。比如當年李開復就比較早的喊出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夕陽行業呢就相反,發展了很多年,該淘汰的公司也已經淘汰完了,剩下的公司拿著比較固定的利潤,未來增長空間不大,甚至有逐漸縮小的趨勢。

    Ø 與同行業其餘公司的對比

    就是說跟你這個公司在同一個航道中的其餘公司什麼情況。研究這個有什麼意義呢?說白了就是看你是不是龍頭企業。我們小時候上學都學過政治經濟學,資本主義的發展有一個自由主義向壟斷髮展的階段,我們現在比較時髦的說法叫頭部(集中)效應。龍頭企業有以下幾個特點:市場佔有率高,產品號召力大,擁有比其餘廠家更高的產品定價權,進而擁有比其餘廠家更高的利潤率。大A股裡面的例子:家電行業的格力,白酒行業裡的茅臺,這兩家擁有響噹噹的定價權。

    2. 公司的盈利模式

    公司的客戶是基於大客戶的還是基於多如牛毛的小客戶的。從持續性上來講,當然是後者更憂。一年不開單,開單吃一年,這種就不行,持續性就很差,大型基建啊,工程啊就是這種。而後者就有很好的持續性,不會受到某一個或者某一類客戶的影響很大。巴菲特原來選股就偏好這種,他把這種企業較“印鈔機”,比較成功的案例就是喜詩糖果和可口可樂,日常快消品,誰都離不開。上面說的格力和茅臺其實也屬於這類,但不是快消品,但是是面向普羅大眾的每個人或家庭都有購買的需求。像醫療器械就不是,這個市場比較狹窄,面向的是全國幾千家醫院和幾萬家診所。從持續性上來講就比不上消費品。再回到巴菲特,原來堅持不買科技股的,後來買入了蘋果,去年又買入了亞馬遜,就是看到了這兩家身上快消品的特色。

    3. 公司的執行情況

    我們瞭解上市公司的執行情況,一般沒有別的渠道,就是看財報。所以就變成了如何從財報判斷一家公司的持續盈利能力。財報呢,也沒有那麼複雜,我們往簡單裡說,就是三表一注: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一注即為報表附註。我們簡單說幾點比較關鍵的,因為完全展開說太複雜。

    Ø 主營業務收入佔營業收入的比例要高

    賣鞋的就是賣鞋的,如果你某一期財報營業收入或者利潤很高,但是仔細一看原來是賣房子賣出來的,那就不行,典型的不可持續。

    Ø 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要維持穩定或者有逐漸增高的趨勢

    一般來講看炒股軟體上的市盈率就可以,一般有市盈率、動態市盈率和ttm市盈率幾個,處於上升通道的公司最好是市盈率>ttm市盈率>動態市盈率。如果一直幾個季度都這樣,一般來講問題不大,因為非主營收入不會持續幾個季度的。

    Ø 現金流

    財務造假或者說報表粉飾,手段之一就是透過現金流製造出較高的營業收入和利潤。所以當期的現金流的正負情況很有意義,如果現金流當期淨流出,或者連續幾個週期淨流出,就要注意了,現在可能是拿錢砸市場,如果砸出來了,那可能在未來某一期現金流轉正,公司就此走上正軌了。但是也有可能是基於粉飾報表弄出來的,這種情況就要遠離了。

    好的公司經過多個週期現金流的流入,賬面資金都很充裕,比如騰訊,阿里,蘋果,google,格力等。

    Ø 研發投入

    在公司的成本中,研發投入是比較特殊的一項。比如銷售成本、管理成本我們希望是越低越好,應為成本低了,利潤就高了,也說明公司管理水平比較高超。但是研發投入不同,研發投入是拿現在的錢去換一個明朗的明天的,華為最讓人敬佩的就是每年超高的研發投入。建議在分析財報的時候能自己列個表,把研發投入從成本中扣除,看看什麼情況。

    Ø 資產負債情況

    這個放在最後並不是說這個最不重要,相反,這個是很重要的,好多貓膩也都在這裡。應收賬款過多,是不是存在壓貨公司給你吃貨,到時候一堆壞賬;債務是否過多,資金鍊到哪裡就斷了,都是可以在財報上推算出來的,tesla最近就聲稱如果沒有新的融資,只能支撐到今年10月份。預付賬款過多,是否有關聯交易。資產裡面商譽過多,也可能意味著資產貶值。

    綜上所述,在一個大眾消費領域的龍頭企業會比較容易找到持續盈利能力強的企業,這類企業還有一個名字,叫白馬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到亞洲四小龍未來經濟的發展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