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882566089773

    老大 - 允禔 (1672-1732) 63歲

    26歲時被封為直郡王,後來因爭奪儲位企圖謀害太子允礽,然而被老三允祉揭發,最後康熙張他革去王爵給予監禁,胤禛即位後也沒有給這位大哥好的待遇,仍然讓他過著無天日的囚徒生活,於雍正十二年卒,以貝子禮殯葬,胤禛的對待態度不同的是:同樣是參與儲位之爭而被康熙革爵監禁的老十三允祥,胤禛即位後可以讓他重開天日,當然,允祥一直都是胤禛政治夥伴,胤禛讓他出來是有這個必要的,

    老二 - 允礽 (1674-1724) 51歲

    康熙的嫡長子,為孝誠仁皇后所生,在生允礽當天就難產而死,因此康熙非常寵愛這個兒子,在他還是個一歲多的嬰兒時,就被立為太子。但在康熙四十七年九月以行為不軌而被廢;四十八年復立;五十一年十月再廢,之後受禁錮;胤禛剛即位時曾將廢太子允礽放出禁所允許他去哭靈,可是在他號啕一陣子、掉了幾把眼淚之後,又把他禁錮起來,雍正二年卒,追封理親王,諡號密。

    老三 - 允祉 (1677-1732) 56歲

    康熙時封為誠親王,雖然他屬於那種文化人,但也曾經請過文人楊道升算過命看看是否有當太子的機會。雍正八年,胤禛譴責的兄長允祉曾企圖奪取皇太子之位,在皇父廢黜允礽後以繼位人自居,有搶班奪權野心,並在允祉頭上扣上一個“臨喪無壯”的罪名,命他去守景陵,最後裁定將他革爵圈禁,十年卒。

    老五 - 允祺 (1679-1732) 54歲

    允祺對皇位沒有什麼野心,也沒有參與結黨任何的活動,也為康熙所喜歡,康熙三十七年封貝勒,四十八晉封恆親王,而且其子弘升為世子,地位在康熙孫輩中除太子之子外高出一頭,胤禛即位後藉故消其子的封爵,胤禛這樣做無非是給允祺看的,警告允祺醒覺一點,雍正十年死。

    老七 - 允佑 (1680-1730) 51歲

    康熙四十七年封為淳郡王,雍正元年晉淳親王,由於胤禛即位後對大部分年長的兄弟都十分敏感,允佑曾竟被嚇得膽戰心驚,寢食不寧,表示惟求能夠好端端活下去,允佑一直未受胤禛重用過,雍正八年卒。

    老八 - 允禩 (1681-1726) 46歲

    允禩很有才幹,少時很受康熙喜愛,18歲就封為歲貝勒,後署內務府總管事。因爭儲位謀害太子敗露,被革爵並受拘禁,因此而失寵,後來釋放復為貝勒,但是康熙對他從此變得很反感,太子允礽倒臺後允禩成為最強大的一股勢力,而且很得人心,在朝野威望極高,老九允禟,老十允俄,老十四允禵都是允禩的支持者,老大允禔也曾經支援過他,令康熙很擔心,不得不承認要防範允禩這個陰險悖子,胤禛即位,為穩定其情緒,命總理事務,進封廉親王,授理藩院尚書。元年,命辦理工部事務。雍正四年,胤禛穩定帝位後大翻老帳,以允禩結黨妄行等罪削其王爵,圈禁,並削宗籍,更名為“阿其那”,“阿其那”滿語有人說是狗的意思,反正這是一個汙辱性的名字,可以看出胤禛對允禩這位弟弟恨之入骨,同年允禩慘死於圈禁中,時年46歲。

    老九 - 允禟 (1683-1726) 44歲

    允禟先是追隨老八允禩,後來又支援大將軍王的老十四允禵,始終站在胤禛的對立面,26歲時被封為貝子,胤禛即位後對允禟評價極差,說他"文才武略,一無是處"。雍正元年,胤禛以西北前線急需人才為藉口命其出駐西寧,後以其違法肆行,與允禩等結黨營私為由,於雍正三年奪爵,幽禁於西大通縣。四年削宗籍,被押到保定圈禁,令改名為“塞思黑”,有的人說其意為豬或討厭等等,同年允禟死於囚牢中,與允禩死期只相差一個月。

    老十 - 允俄 (1683-1741) 59歲

    26歲,被封為敦郡王,因黨附允禩,為胤禛所恨。雍正元年,哲布尊丹巴胡圖克圖來京病故,胤禛下令送靈龕還回喀爾喀,命允俄印冊賜奠隨同前行,允俄料知這決不是什麼好事稱病不能前行,胤禛堅決要允俄動身,而允俄抵達張家口後竟然居留了下來,胤禛藉故將其奪爵並抄家,逮回京師下令永遠予以拘禁,直到乾隆二年才開釋,乾隆五年卒。

    老十二 - 允祹 (1685-1763) 79歲

    康熙四十八年封為貝子,允祹很受康熙重用,令當時的胤禛所妒忌。胤禛即位後進封他為履郡王,雍正二年,宗人府彈劾他“治事不能敬謹”,胤禛逮住這個由頭消去他郡王之爵,降為固山貝子,之後又降為輔國公,而且罷免他一切職務,乾隆即位後進封為履親王,乾隆二十八年卒,享年79歲。

    老十四 - 允禵 (1688-1755) 68歲

    為胤禛同母親兄弟,但先黨附允禩,後以繼位人自居,始終與胤禛對立,康熙四十八年封貝子。五十七年任撫遠大將軍征討策妄阿拉布坦。六十年率師駐甘州,進次吐魯番,胤禛即位令允禵極為不滿,認為兄長搶走了他的皇位,面對新君胤禛言語不順,因此胤禛消去允禵爵位令守景陵,傳說皇太后未能勸服胤禛善待親弟氣急敗壞,頭撞鐵柱而死,然而皇太后去世後,胤禛晉封允禵為恂郡王,但仍然讓他枯守陵園,雍正三年,胤禛在打擊允禩的過程中 胤禛在打擊允禩的過程中允禵被渦及,又降爵為貝子,四年革爵被押送幽禁於京城景山壽皇殿,一直到乾隆即位才釋放,初封為輔國公,乾隆十二年晉貝勒。十三年晉回恂郡王,二十年卒。

    老十五 - 允禑 (1693-1731) 39歲

    雍正四年封為貝勒,但是不知道什麼原因,同年老十四允禵被押回京城拘禁,胤禛就命他去代守景陵,實際上被幽禁了起來,直到八年,老三允祉被懲治又去守景陵才釋放回京,後晉封愉郡王。九年卒,時年39歲。

    老二十 - 允褘 (1706-1755) 50歲

    雍正四年封貝子,八年晉貝勒,為胤禛的幼弟,這位皇子先後被雍正父子整頓過,雍正十二年胤禛命其祭陵,允褘有意稱病不能前行,因此降為輔國公,乾隆即位後復封貝勒,但命守泰陵,二十年死,50歲。

    2008-06-12 20:18 回覆飄眩翼泓72位粉絲3樓被胤禛善待過的兄弟只有4位,他們分別是:

    老十三 - 允祥 (1686-1730) 45歲

    胤禛最信賴的兄弟,原本也是康熙得意的兒子,但為了支援四阿哥胤禛被捲入了爭奪儲位的政治漩渦,因此失寵於皇父,康熙毫不客氣地予以打擊,革爵並圈禁起來,直到康熙去世前一直活在灰暗和痛苦之中,胤禛上臺後雲開天日,封為怡親王,命總理戶部三庫,允祥為人“敬謹廉潔”,雍正照例賜錢糧、官物,但允祥均辭而不受;對雍正“克盡臣弟之道”,總理事務“謹慎忠誠”,為雍正所賞識。三年,從優議敘,復加封郡王任由允祥於諸子中隨意指封一個,但允祥再三辭謝沒接受這份隆恩。後總理京畿水利多有建樹。又辦理西北兩路軍機。八年卒,享年45歲,允祥之死為胤禛所痛心,而不幸的是老三允祉因此成了胤禛的發洩物件。

    老十六 - 允祿 (1695-1767) 73歲

    為老十五允禑同母弟,允祿是比較幸運的一個,康熙末年,年老的莊親王博果鐸(皇太極孫)臥病在身,且無子伴隨,康熙命允祿繼嗣為後,雍正元年,莊親王博果鐸去世,允祿承襲莊親王爵位,這王爵允許世襲罔替,這是清初八十鐵帽王的榮譽,竟然讓允祿佔光了,這是康熙生前賜給允祿的待遇,雍正後期允祿也受到胤禛重用,可是步入乾隆朝頗有起伏,於三十二卒,享年73歲。

    老十七 - 允禮 (1697-1738) 42歲

    其實允禮在康熙時就黨附胤禛,雍正元年封果郡王,六年晉親王,胤禛即位後一直很被受重用,曾任過多個要職,信任僅次於允祥,雍正去世時而且受遺詔輔政,於乾隆三年卒,享年42歲。

    老二十四 - 允秘 (1716-1773) 58歲

    允秘稟性忠厚平和,有學識。胤禛很喜歡這位最小的弟弟,雍正十一年,17歲的他就被為封緘親王,地位比他年長一些的好幾位哥哥還要高,胤禛要是長命一點的話允秘被受重用可能性很大,胤禛冊封年小的弟弟為親王,或許這是他的政治手段吧,允秘於乾隆三十八年死,享年58歲。

    2008-06-12 20:19 回覆飄眩翼泓72位粉絲5樓胤禛在對待幼弟方面一般還算是可以的,或許在雍正朝時他們的年齡還不算大,胤禛無心為難他們,剩餘沒介紹胤禛的那幾位弟弟分別是:

    老二十一 - 允禧 (1711-1758) 48歲

    允禧立志向上,頗有文才。雍正八年,封貝子,晉貝勒。乾隆即位,晉慎郡王,乾隆二十三年死。

    老二十二 - 允祜 (1711-1743) 33歲

    雍正八年,封貝子;十二年,晉貝勒。乾隆八年死。

    老二十三 - 允祁 (1713-1785) 73歲

    雍正八年封鎮國公。乾隆元年晉貝勒,後降鎮國公。乾隆四十五年復封貝子,兩年後晉貝勒。四十九年加郡王銜。50年死。

    ======================================================================================

    未成年夭折的有4位,他們分別是:

    老六 - 允祚 (1680-1685) 6歲

    康熙二十四年夭折。

    老十一 - 允禌 (1685-1696) 12歲

    康熙三十五年夭折

    老十八 - 允衸 (1701-1708) 8歲

    康熙四十七年,夭折,他的死就是各皇子之間爭奪儲位的導火線。

    老十九 - 允稷 (1702-1704) 3歲

    康熙四十一年生,母襄嬪高氏。康熙四十三年,夭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家裡的橫樑、木杉被蟲蛀掉了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