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馳騁天下102043188

    清朝的皇帝並沒有因為岳飛抗金,金是滿族的祖先,就不喜歡岳飛,相反是比較尊崇岳飛的。

    乾隆帝對岳飛名言“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怕死”非常讚賞,親自題詞讚頌為“兩言臣則師千古,百戰兵威震一時”。既然岳飛是如此忠臣,那麼秦檜一定是大大的奸臣。如此作為岳飛當年敵人,秦檜當年朋友的後代,不斷重鑄秦檜等四人跪像就不難解釋了。

    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八年(1513),都指揮使李隆在杭州岳墳前鑄秦檜、王氏、万俟卣三人反綁銅像。神宗朱翊鈞萬曆二十二年(1594),浙江按察副使範淶認為銅得質地不夠堅硬,改用鐵重鑄秦檜、王氏、万俟卨等像,並增鑄張俊像,成為四跪像。此後,因民眾憎恨奸臣秦檜,跪像屢毀屢建共計8次。其中,清代重鑄了5次,是重鑄秦檜等四人跪像最多的朝代:

    檢視全部3個回答

    打折機票退票 需要多少錢?攜程在手...

    手機訂機票,優惠享不停。攜程機票特惠中,六重保障,安心之選!

    攜程旅遊資訊科技廣告 

    相關問題全部

    清朝的皇帝為什麼不喜歡岳飛?

    清朝的皇帝並沒有因為岳飛抗金,金是滿族的祖先,就不喜歡岳飛,相反是比較尊崇岳飛的。 乾隆帝對岳飛名言“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怕死”非常讚賞,親自題詞讚頌為“兩言臣則師千古,百戰兵威震一時”。既然岳飛是如此忠臣,那麼秦檜一定是大大的奸臣。如此作為岳飛當年敵人,秦檜當年朋友的後代,不斷重鑄秦檜等四人跪像就不難解釋了。     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八年(1513),都指揮使李隆在杭州岳墳前鑄秦檜、王氏、万俟卣三人反綁銅像。神宗朱翊鈞萬曆二十二年(1594),浙江按察副使範淶認為銅得質地不夠堅硬,改用鐵重鑄秦檜、王氏、万俟卨等像,並增鑄張俊像,成為四跪像。此後,因民眾憎恨奸臣秦檜,跪像屢毀屢建共計8次。其中,清代重鑄了5次,是重鑄秦檜等四人跪像最多的朝代:      清雍正9年(1731),李衛重修岳飛祠墓,錢塘知縣李惺重鑄四跪像,並立碑記之;      乾隆12年(1747),布政使唐模重鑄四跪像;      嘉慶7年(1802),巡撫阮元用收繳的外國海盜鐵炮兵器改鑄四跪像;      同治4年(1865)布政使蔣益澧重修岳飛祠墓,又重鑄四跪像;      光緒23年(1987)布政使張祖翼又重鑄四跪像,並刻碑記之。此組跪像在文革時期的1966年秋,岳飛墓遭破壞時不知去向,現在的鐵跪像為1979年根據河南湯陰岳飛廟的鐵跪像重鑄的。      李衛是雍正皇帝最器重的疆臣,巡撫、布政使均為朝廷二品大員。他們在近三百年的時間裡,不斷重鑄秦檜等四人跪像,說明了清廷對岳飛的肯定和對秦檜的否定。      清朝皇帝對岳飛的崇敬最早源於努爾哈赤,他曾經讓他的兩個子孫改姓為嶽。康熙帝曾欽賜給岳飛23世裔孫、刑部掌印嶽鎮九伴朝鑾駕和蟒服。乾隆帝對岳飛的尊重和對秦檜的鄙視更是十分突出,曾多次到杭州岳飛祠墓造訪,並親自撰寫《嶽武穆論》,文曰:“夫武穆之用兵馭將,勇敢無敵,若韓信彭越輩,類皆能之。乃如以文武兼備,仁智並施,精忠無二,則雖古名將亦有所未逮焉。知有君而不知有身,知有君命而不知惜己命,知班師必為秦檜所構,而君命在身,不敢久握垂權於封疆之外。嗚呼!以公之精誠,雖死於秦檜之手,而天下後世而仰望風烈,實可與日月爭光矣”。乾隆帝對岳飛名言“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怕死”非常讚賞,親自題詞讚頌為“兩言臣則師千古,百戰兵威震一時”。既然岳飛是如此忠臣,那麼秦檜一定是大大的奸臣。如此作為岳飛當年敵人,秦檜當年朋友的後代,不斷重鑄秦檜等四人跪像就不難解釋了。      附乾隆詩《經嶽武穆祠》      翠柏紅垣見葆詞,羔豚命祭復過之。      兩言臣則師千古,百戰兵威震一時。      道濟長城誰自壞?臨安一本幸猶支。      故鄉俎豆夫何恨,

    清朝的皇帝為什麼不喜歡岳飛?

    乾隆帝對岳飛名言“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怕死”非常讚賞,親自題詞讚頌為“兩言臣則師千古,百戰兵威震一時”。既然岳飛是如此忠臣,那麼秦檜一定是大大的奸臣。如此作為岳飛當年敵人,秦檜當年朋友的後代,不斷重鑄秦檜等四人跪像就不難解釋了。 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八年(1513),都指揮使李隆在杭州岳墳前鑄秦檜、王氏、万俟卣三人反綁銅像。神宗朱翊鈞萬曆二十二年(1594),浙江按察副使範淶認為銅得質地不夠堅硬,改用鐵重鑄秦檜、王氏、万俟卨等像,並增鑄張俊像,成為四跪像。此後,因民眾憎恨奸臣秦檜,跪像屢毀屢建共計8次。其中,清代重鑄了5次,是重鑄秦檜等四人跪像最多的朝代: 清雍正9年(1731),李衛重修岳飛祠墓,錢塘知縣李惺重鑄四跪像,並立碑記之; 乾隆12年(1747),布政使唐模重鑄四跪像; 嘉慶7年(1802),巡撫阮元用收繳的外國海盜鐵炮兵器改鑄四跪像; 同治4年(1865)布政使蔣益澧重修岳飛祠墓,又重鑄四跪像; 光緒23年(1987)布政使張祖翼又重鑄四跪像,並刻碑記之。此組跪像在文革時期的1966年秋,岳飛墓遭破壞時不知去向,現在的鐵跪像為1979年根據河南湯陰岳飛廟的鐵跪像重鑄的。 李衛是雍正皇帝最器重的疆臣,巡撫、布政使均為朝廷二品大員。他們在近三百年的時間裡,不斷重鑄秦檜等四人跪像,說明了清廷對岳飛的肯定和對秦檜的否定。 清朝皇帝對岳飛的崇敬最早源於努爾哈赤,他曾經讓他的兩個子孫改姓為嶽。康熙帝曾欽賜給岳飛23世裔孫、刑部掌印嶽鎮九伴朝鑾駕和蟒服。乾隆帝對岳飛的尊重和對秦檜的鄙視更是十分突出,曾多次到杭州岳飛祠墓造訪,並親自撰寫《嶽武穆論》,文曰:“夫武穆之用兵馭將,勇敢無敵,若韓信彭越輩,類皆能之。乃如以文武兼備,仁智並施,精忠無二,則雖古名將亦有所未逮焉。知有君而不知有身,知有君命而不知惜己命,知班師必為秦檜所構,而君命在身,不敢久握垂權於封疆之外。嗚呼!以公之精誠,雖死於秦檜之手,而天下後世而仰望風烈,實可與日月爭光矣”。乾隆帝對岳飛名言“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怕死”非常讚賞,親自題詞讚頌為“兩言臣則師千古,百戰兵威震一時”。既然岳飛是如此忠臣,那麼秦檜一定是大大的奸臣。如此作為岳飛當年敵人,秦檜當年朋友的後代,不斷重鑄秦檜等四人跪像就不難解釋了。 附乾隆詩《經嶽武穆祠》 翠柏紅垣見葆詞,羔豚命祭復過之。 兩言臣則師千古,百戰兵威震一時。 道濟長城誰自壞?臨安一本幸猶支。故鄉俎豆夫何恨,恨是金牌太促期

    6

    清朝是如何評價岳飛的?

    清朝入關後的順治八年範承謨重修杭州岳廟,以後康熙廿一年(羅文瑜),雍正九年(李衛)逐漸擴大規模。乾隆題的匾“偉烈純忠”至今還在。 乾隆帝對岳飛名言“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怕死”非常讚賞,親自題詞讚頌為“兩言臣則師千古,百戰兵威震一時”。既然岳飛是如此忠臣,那麼秦檜一定是大大的奸臣。如此作為岳飛當年敵人,秦檜當年朋友的後代,不斷重鑄秦檜等四人跪像就不難解釋了。因民眾憎恨奸臣秦檜,跪像屢毀屢建共計8次。其中,清代重鑄了5次,是重鑄秦檜等四人跪像最多的朝代: 清雍正9年(1731),李衛重修岳飛祠墓,錢塘知縣李惺重鑄四跪像,並立碑記之; 乾隆12年(1747),布政使唐模重鑄四跪像; 嘉慶7年(1802),巡撫阮元用收繳的外國海盜鐵炮兵器改鑄四跪像; 同治4年(1865)布政使蔣益澧重修岳飛祠墓,又重鑄四跪像; 光緒23年(1987)布政使張祖翼又重鑄四跪像,並刻碑記之。 同時,清朝康熙給袁重煥平反和乾隆為史可法立祠,無論歷史上還是現實中,人們維護英雄、抨擊叛徒的言論和行為,本質都是在維護本民族的精神信仰,這種精神信仰對於維護當前民族的現實利益至上

    岳飛為什麼被皇帝所殺?

    岳飛被殺原因:抗金戰爭中,宋高宗趙構和宰相秦檜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催令班師。在宋金議和過程中,岳飛遭受秦檜、張俊等人誣陷入獄。1142年1月,以莫須有的罪名,與長子岳雲、部將張憲一同遇害。 岳飛從二十歲起,曾先後四次從軍。自建炎二年(1128年)遇宗澤至紹興十一年(1141年)止,先後參與、指揮大小戰鬥數百次。金軍攻打江南時,獨樹一幟,力主抗金,收復建康。紹興四年(1134年),收復襄陽六郡。紹興六年(1136年),率師北伐,順利攻取商州、虢州等地。 紹興十年(1140年),完顏宗弼毀盟攻宋,岳飛揮師北伐,兩河人民奔走相告,各地義軍紛紛響應,夾擊金軍。岳家軍先後收復鄭州、洛陽等地,在郾城、潁昌大敗金軍,進軍朱仙鎮。宋高宗趙構和宰相秦檜卻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催令班師。 在宋金議和過程中,岳飛遭受秦檜、張俊等人誣陷入獄。1142年1月,以莫須有的罪名,與長子岳雲、部將張憲一同遇害。宋孝宗時,平反昭雪,改葬於西湖畔棲霞嶺,追諡武穆,後又追諡忠武,封鄂王。 擴充套件資料 岳飛被害的一大罪人便是秦檜: 政和五年(1115年),秦檜進士及第,中詞學兼茂科,任太學學正。宋欽宗時,歷任左司諫、御史中丞。靖康二年(1127年),因上書金帥反對立張邦昌,隨徽、欽二帝被俘至金,為撻懶信用。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秦檜逃回臨安,力主宋金議和。 紹興元年(1131年),擢參知政事,隨後拜相,次年被劾落職,紹興八年(1138年)再相,前後執政十九年,歷封秦、魏二國公,深得高宗寵信。紹興二十五年(1155年),秦檜病逝,時年66歲,追贈申王,諡忠獻。開禧二年(1206年),宋寧宗追奪其王爵,改諡謬醜。嘉定元年(1208年),史彌遠執政後又恢復其王爵和諡號。 秦檜在南宋朝廷內屬於主和派,奉行割地、稱臣、納貢的議和政策。第二次拜相期間,他極力貶斥抗金將士,阻止恢復;同時結納私黨,斥逐異己,屢興大獄,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判斷一頂頭盔的好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