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Zh上善若水W

    雍正帝繼位,雷厲風行地整頓朝政,懲治貪官。為了穩固朝綱,一度重用曾經在奪位之爭中的對立黨派領袖人物八皇子胤禩。雍正曾說過只要胤禩放下過往,認真為朝廷為天下百姓做事,他絕不會追究之前對立的種種,畢竟立場不同談不上誰對誰錯。雍正雖說在朝政朝綱上是鐵腕強權的帝王,但私下裡他崇尚佛教,心底還是有很柔軟的一面的。

    雍正並非懦弱之人,他鐵腕強權,大公無私,有點冷血無情的架勢。這一點在他繼位之後,先後用權勢和封號來拉攏老八老九等,以達到朝政的穩固,然後再削爵圈進,改名阿奇那、塞斯黑就可見雍正的報復心理,在皇權面前,兄弟也沒得情分講,最終落得個折磨致死的下場。

    在1722年之前,雍親王在世人面前一直保持著和藹可親、平易近人、與世無爭的形象。他曾經親自出馬,扮演成一名辛苦勞作的農夫。同時讓妻子兒女登場扮演織布的農婦。這一幅“男耕女織”的溫馨畫面,被宮廷畫師繪製成由46張畫作組成的《耕織圖》。雍親王在每一幅畫上親筆題寫一首五言律詩,並鈐上“雍親王寶”“破塵居士”二印。雍親王與朝廷重臣年羹堯、隆科多的關係非常好。好到什麼程度?年羹堯、隆科多在他面前多有頂撞、失禮之處,雍親王也一笑置之。

    眾所周知,年羹堯的妹妹年氏被雍親王納為側福晉。年羹堯與雍親王書信來往很多。年羹堯是一個大大咧咧的人,在給雍親王寫信時,落款只稱職銜,不稱奴才。對於雍親王來說,這是一種相當嚴重的冒犯。同時,雍親王的母親德妃六十大壽、第三子弘時新婚之喜,年羹堯也沒有隨份子,送紅包,這也是一種失禮。雍親王心裡不舒服,還寫信罵了年羹堯一通——然後就沒有然後了。他們的關係,還是一如既往的親密。然而,在1722年之後,雍親王就迅速地換了一張面孔。

    1722年11月13日,康熙皇帝病逝於暢春園。緊接著,雍親王繼承了皇位,登基為帝,是為雍正皇帝。雍正皇帝即位之初,立即放下狠話:“朕在藩邸四十餘年,凡臣下之結黨懷奸,夤緣請託,欺罔矇蔽,陽奉陰違,假公濟私,面從背非,種種惡劣之習,皆朕之深知灼見可以屈指而數者,較之古來以藩王而入承大統,如漢文帝輩,朕之見聞更過之。”這是什麼意思呢?大意是,我當了40多年親王,你們乾的那些壞事,我都看在眼裡呢。

    雍正皇帝這一說,大臣們無不噤若寒蟬。正所謂“勿謂言之不預也”。雍親王即位後,短短几年內,就殺掉了一批大臣。這些大臣裡,既有年羹堯、隆科多這樣的封疆大吏、朝廷重臣,也有汪景祺、查嗣庭這樣的中層幹部汪景祺之所以被雍正皇帝殺掉,是因為寫文章吹捧過年羹堯;查嗣庭之所以被雍正皇帝殺掉,是因為他得到過隆科多賞識,與隆科多走得很近。他們兩人純屬受到年羹堯和隆科多的牽連。

    雍正皇帝為什麼要殺掉年羹堯和隆科多?年羹堯是康熙時期崛起的封疆大臣,雍正皇帝即位之初,也對他極為寵信。但是,年羹堯持寵而嬌,在雍正皇帝面前驕橫無禮,極大地刺傷了雍正皇帝的自尊心。因此,雍正皇帝找了一個藉口,將他拿下,賜其獄中自裁。

    隆科多與雍正皇帝的關係更是非同一般,是他的舅舅。而且,隆科多在雍正皇帝即位時,對他有擁戴之功,因而不斷加官進爵。但是,隆科多犯了年羹堯一樣的錯誤,恃寵獲罪,被雍正皇帝毫不客氣地拿下,幽禁至死。

    那麼,為什麼雍正皇帝在即位前對年羹堯、隆科多等人和藹可親,能夠容納他們的頂撞和失禮,即位後卻不能容忍他們的錯誤,大開殺戒?

    雍正皇帝在即位之前,的確千方百計拉攏年羹堯、隆科多等人。他需要培植自己的勢力。這時候,年羹堯、隆科多等人哪怕犯了一些錯誤,在他面前有頂撞、失禮的地方,也是可以容忍的。可是,當雍正皇帝即位後,作為一名皇帝,就再也不能放縱他們的頂撞、失禮。否則的話,雍正皇帝怎麼能夠面對所有的大臣,如何去維護皇帝的尊嚴、維繫皇權的穩固?

    因此,當年羹堯、隆科多還把雍正皇帝視為當年的雍親王時,他們就死定了。雍正皇帝是否是太過殘忍,不顧親兄弟,不念及親情關係,這些都難以定論了,但至少歷史上的雍正還是繼承了康熙的英明,繼續發展,壯大國力。

  • 2 # 紫城焉沙

    首先我先肯定一下雍正在位十三年,為加強對西南少數民族的統治,實行改土歸流。廢除賤籍制度,實行攤丁入畝,促進了人口增長。並且大力整頓財政,實行耗羨歸公,建立養廉銀製度平定羅卜藏丹津叛亂。在政治上,整頓吏治,創立密摺制度監視臣民,設立軍機處以專一事權。而且改善秘密立儲制度,使得皇位繼承辦法制度化,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康熙帝晚年諸皇子互相傾軋的局面。在文治武功方面,都不愧一代英主之名。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最後一個治世“康乾盛世”上面,實離不開雍正承前啟後的功用。

    但是呢,說雍正繼位前後態度的不同怎麼都離不開“九子奪嫡”,阿哥黨爭,殺機隱隱,龍庭易主,雍正險勝。改詔說,弒父說,繼位說?一段歷史,幾多疑雲,撲朔迷離,令人難解難分。雍正的繼位,歷來是清史研究中的重大謎案之一。最終都對雍正即位後態度的改變產生巨大影響。所以說早期:

    首先胤禛善於治國、懂得韜光養晦。他尊釋教道學,自稱“天下第一閒人”也就是說在早期還在康熙年間,雍正比較務實,韜光養晦,禮賢下士,在於八爺黨爭奪的過程中贏得不錯的名聲。

    2. 透過其不在意皇位,寄情山水,愛好佛書表現的與世無爭等等一系列措施,使得政敵八爺黨放鬆警惕,也讓康熙皇帝看到他想看到的一面,有治國之才,尊兄愛弟,不覬覦皇位。

    這些都是雍正即位前的表現,迷惑對手及康熙帝,暗地裡廣羅人才,都需要表現的很平和,穩重,這是政治鬥爭的需要,一招下錯,滿盤皆輸,由不得雍正自己的性子來。之後雍正皇帝即位後:

    1. 鞏固皇位。首先是消除異己,分化瓦解諸皇子集團,將胤禵從西北軍前召回,加以圈禁。晉封胤禩為廉親王和總理事務大臣。將胤禟發往青海西大通(今青海大通西北)。鑑於清朝沒有行之有效的立儲制度,常因皇位繼承權產生爭端,創立了秘密立儲制度。那時候雍正的兄弟也只有黃十三子有好下場,黨爭失敗的對胤禩黃八子本人聲罪致討,說他“肆行悖亂,幹犯法紀,朕雖欲包容寬宥,而國憲具在,亦無可如何,當與諸大臣共正其罪”。 削宗籍和圈禁,並被改名為“阿其那”(意為待宰的魚),皇九子胤禟被削宗籍和圈禁, 並被改名為“塞思黑”(意為討厭的人)。皇十子胤䄉被圈禁,康熙的皇十四子胤禎(胤禵)先是派去守陵,再後來受圈禁。康熙皇十二子胤祹被降爵,後康熙的皇三子胤祉也被革爵圈禁。

    2.中央集權的需要(我理解是狡兔死,走狗亨)雍正帝以作威作福、結黨營私之名,責令撫遠大將軍年羹堯自盡,同時削隆科多太保,後圈禁致死。

    3.整頓吏治。這勢必需要雷厲風行,殺斷果決,鎮壓措施十分嚴厲。不論具體情節,抗官者即以反叛論處,斬殺不赦。甚至拒捕時,有人“共在一處,雖非下手之人,在旁目觀,即系同惡共濟”,均斬立決。我們電視中見的“血滴子”就是雍正的特務組織粘杆處的獨門武器。粘杆處也是負責處理雍正明面上不方便處理的事情。

    4.大興文字獄,加強文化思想統治。我一直有一個說法就是“明朝把中國文人最後一點骨氣打斷了,那麼清朝徹底讓中國文人跪下了”可見文字獄的害處之大。雍正一朝最著名的“清風不識字”案,翰林院庶吉士徐駿,是康熙朝刑部尚書徐乾學的兒子,也是顧炎武的甥孫。雍正八年(1730年),徐駿在奏章裡,把“陛下”的“陛”字錯寫成“狴”字,雍正見了,馬上把徐駿革職。後來再派人一查,在徐駿的詩集裡找出瞭如下詩句“清風不識字,何事亂翻書”、“明月有情還顧我,清風無意不留人”,於是雍正認為這是存心誹謗,照大不敬律斬立決。

    總的來說雍正即位前後的變化大都是政治需要,前期還是皇子的時候韜光養晦,迷惑對手和康熙,表現的謙虛禮讓。即位後大權在握,維護統治,大開殺戒。有點我們今天職場上的一些人物特色。也確實啊,絕對的權力本身就是會讓人迷失自我的。

  • 3 # 一點點歷史

    雍正的和藹可親實為韜光養晦,在康熙晚年這場奪嫡大戰中,如果想要登上皇位就沒辦法真正的和藹可親,自古以來皇位爭奪戰就是一場生死大戲。

    從目前史書中的記錄中可見雍正皇帝自幼喜讀佛典,廣結善緣,不僅宗教俱通,而且顯密兼融他躬行禪修,並自稱自稱“天下第一閒人”,這讓他在諸多兄弟中顯得與世無爭,而實際上卻私下將隆科多、年羹堯收入自己帳下,為奪嫡之爭秘密籌備。

    在先後鬥敗了太子和八阿哥一黨之後,四阿哥終於突出重圍登上了皇位是為雍正皇帝。

    雍正是一位性情剛毅的帝王,也可以說是大清王朝的“天選之人”,康熙晚年吏治腐敗國庫空虛社會矛盾激化,雍正登基後面臨的實際是隱藏在“康熙盛世”之下的種種隱患,所以“改革”貫穿雍正的執政生涯。

    推行改革不易,最難的在於觸動了統治階層的利益,而康熙晚年的奪嫡之爭並沒有隨著雍正繼位而告終,政敵胤禩等人依舊是一股不容忽視的勢力,所以消除異己鞏固皇權成為了雍正繼位後的當務之急。

    所以隨著外部局勢的穩定(青海平叛),雍正開始大肆打壓政敵,除了死黨十三阿哥進封為和碩怡親王之外,其餘參與奪嫡的皇子都受到了打壓,八阿哥和九阿哥被削宗和圈禁,皇三子胤祉也被削宗圈禁,一母同胞親兄弟十四阿哥胤禵先是被派去守靈隨後又遭圈禁。

    不僅是爭奪皇位的親兄弟們遭到了打壓,當初奪嫡時的左膀右臂也沒有風光多久。

    先是智囊戴鐸被雍正處死,隨後統兵在外為雍正平定邊患的大將軍年羹堯也被定罪九十二款賜死在獄中,其族人或被處死或發配邊疆,曾被雍正奉為國舅的佟佳·隆科多也被抄家囚禁。

    對於雍正的做法可以說成是鞏固皇權統治,也可以說成是“鳥盡弓藏,兔死狗烹”,也正是因為雍正強硬的政治手腕力推的改革變法最終得以實行,也為“康雍乾”時期的繁榮起到了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看了電影《藏獒多吉》的觀後感怎麼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