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冬日暖陽ABC
-
2 # 民族詩人
一個人是否是詩人或作家,有沒有作品是一個重要的指標。在中國目前在寫作方面的習慣,如果你的寫作,已經達到了可以在各個公開發行的報刊上發表或獲獎了,並且有一定數量的作品發表或獲獎,同時,你自己感覺作品質量很好,讀者和評論家也覺得好的情況下,一般來說,人們會稱你為詩人或作家。這個稱號,也沒有什麼國家標準,但你手頭有作品,有發表或獲獎的能力,這個時候,稱你為作家或詩人,沒什麼毛病。
當然,社會上也有這麼一類人,作品是有,但是基本上沒有達到能夠發表的水平。於是他們自己花錢買了很多“大賽獲獎證書”,然後又是結集出書,又是加入各個作家協會,然後就認識很多文友,當越來越多的人稱讚他的作品“很棒”的時候,他也會覺得,哦,當作家真好,當詩人真好。去哪裡,都會有人稱他為“老師”。他也漫漫地把自己當“老師”自居了。這類人,也會時常稱自己為作家或詩人。但事實上,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充其量只能算是“詩文活動家”。當然,也有少部分作家或詩人有過這樣的階段,但後來真的潛心研究文學創作,真的創作出能夠令人信服的作品,於是這作家或詩人的稱號,也稱得上是名實相符了。這是好事。
也還有一類文學愛好者,態度很好。但作品離發表或獲獎,或者能夠推敲還是差上那麼一大截。這一類的朋友,如果有人稱他是作家、詩人,清醒一些的或謙虛一點的會說,我只是個文學愛好者呢,作家詩人不敢當啊,我還正在學習中。而另一些朋友,則會大大方方地接受,然後在心裡暗暗做決定:一定要早點寫出名堂來,讓這個稱號真正有份量!這也是好事。
-
3 # 蘇樂愛寫作
我是蘇樂,碼字百萬,發表文字七十萬,從事文字工作,根據我的經驗來談談這個問題,寫作到底要達到什麼程度才能成為詩人作家呢!
一、持續輸出寫作必須有持續輸出的能力,就拿很多知名作家來說,許多都留下了無數的作品,才讓我們深深銘記著他們的文字。
一個作家倘若只有寫幾千字的能力,從而再無作品面世,這樣的寫作者才華還是有限的,只有持續不斷地輸出,一生筆耕不輟,才算得上一位合格的作家。
就好像唱歌的人,為什麼翻唱的人只能紅一時,卻無法紅一世,就因為他們沒有連載作品,無法做專輯。
二、有拿得出手的作品每個作家都有自己的成名作,或者比較有名氣的作品,如果作品只有數量,卻沒有質量,依然稱不上作家。
當然,想要寫出有質量的作品,還是從數量累計而成的,只有量變才能促成質變。
三、成為別人的光喜歡一本書或者一篇作品,都是因為文字能夠帶給我們能量和動力,也可以說是打雞血吧。
好的作家,他的作品一定可以帶別人的生活帶來光明和力量,照亮別人的前路,成為讀者的指明燈。
作家之所以是作家,不僅僅是因為他能夠大筆一揮成就驚世之作,更因為他是一個榜樣,一個標杆,能夠成為我們學習的物件。
所以,能夠擔得起作家稱號的人,一定是個有許多好作品,能夠給別人光明和希望的作者。
-
4 # 大悔憶智周
作家是以寫作為生命的人。
曹雪芹用一生寫出未完成的《紅樓夢》,至今沒有誰的小說能夠超越,甚至沒有誰的小說能與之比肩,包括魯迅、莫言。
他是在“繩床瓦灶”、“舉家食粥酒常賒”的窮困和愛子夭折的悲慘裡寫作的。
寫作是人類的表達,不是追名逐利的職業。
作家不是職稱,因為寫作不是技術。
作家不是作假,“一句真話的分量 抵得上整個世界”(索爾仁尼琴)。
作家不是教師爺,因為“傻瓜往往喜歡教導別人”(苔菲)。
如果你的生命主要耗費在寫作上了,並且你的作品可以傳之後世而不朽了,不管作品出版不出版,你是否加入作家協會了,你都是作家了。
假如作家卻這一點都不能看破,還是作家嗎?
作家是人類裡感覺最敏銳、見識最高明的人啊!
那非常十年,有一個全國流傳的作品——《三張五線譜》,非常精彩,非常優美,非常悲壯,卻至今沒人出來認領。還有《梅花黨》、《恐怖的腳步聲》,當年也是全華人民不辭辛苦,爭相傳抄,也是至今沒人認領。
這些作品的作者,才是真正的作家啊!
至於詩人,他們是精神世界的富翁,是出離物質世界的傻瓜,會在乎一個稱號嗎?有很多詩人其實是無法擺脫他們詩人命運的笨人啊!例如杜甫,如曹雪芹一樣,愛子夭折,並且是餓死的。這個與物質的貧富無關。列夫·托爾斯泰是富翁,但他總是不好意思享受,老是和農奴一起耕種,晚年出走,凍死車站。他還是最該得諾貝爾文學獎卻沒得到的大作家之一。海明威一戰英雄,二戰英雄,諾貝爾文學獎獲獎者,擱有些人,會幸福得發瘋,但他用獵槍打掉了自己大半個腦袋!
有人很反感我這種作家悲慘說,認為也有幸福的作家,可是我要說,幸福的作家永遠沒有悲慘的作家深刻。
-
5 # 亦有所思
如果你指的是真正意義上的詩人或作家,那麼倒有一個程度可以做為標準。
你的作品讓人感覺到天大的差距!
必須是天大的差距,差距大到明目張膽,讓人不得不面對現實,拋開所謂的文人相輕,從而心悅誠服。比如李白的蜀道難,王勃的騰王閣序,王之渙的涼州詞,錢鍾書的圍城,張愛玲的傾城之戀,陳忠實的白鹿原。你無論如何都不得面對自己的自卑,因為當對方太過強大和醒目,你連酸葡萄效應都產生不了。
文人相輕是一種很微妙的心理,為何相輕?其實就是因為差距很小,小到認為自己若是適逢其會一樣可以寫得出來!
因為相近,所以相輕!
假如我是他,給我同樣的努力與勤奮,給我同樣的平臺和機遇,我一樣可以取得他的成就,但這些話只能針對那些二三流的詩人和作家。
面對宗師,我們可能會認定,給我十倍的時和努力,也未必寫得出來。比如李杜,比如稼軒易安,比如莎士比亞,因為距離太遠了,遠到連背景都看不到。
很多時候,我們習慣於自欺欺人或自我安慰,給我一個支點,可以撬起一個星球。是的,但是這個支點卻撬不起一個神!
但是,如果把標準降低,定位成二三流,甚至是九流的詩人或作家,那簡直輕而易舉,無非是多露露臉,再來一波自費出書,反正沒有多少人看,或者沒有多少人知道多少人看。
因為,根據《中華人民著作權法》,只要是你寫的文字,引用或摘抄不超過一定限制,那麼你就擁有了這篇文字的著作權,是的,把權字去掉,就是著作。
所以,你說是詩,他就是詩。你說是小說,他就是小說。沒有第二種可能。
既然是詩,你當然是詩人。既然是小說,你當然是作家。
要麼星空,要麼塵埃。
這個時代,在星空和塵埃之間,無論任何存在,有還不如沒有!
-
6 # 茫茫長夜1
寫詩尊平仄,
現代詩,好像是自由的多了點。如果意境能夠達到,挨批評的也許會得到網開一面的可能性。
寫小說與寫詩一樣,尊重的都是反映社會現實的真實性。在創作中失去了語法、修辭的底氣,好像是也沒必要寫了。
至於、……………………………………
-
7 # 紅塵彌勒
一個人從事了寫作這個行業,寄望於獲得認可,被人們稱之為詩人或者作家,原是無可厚非的。
問題的關鍵是你自己有沒有可以被稱之為詩人或作家的資本。
無論是詩人也好,還是作家也罷,綜歸是要用文字來說話的。文字的功夫才是你能夠成為詩人或作家的最大保障。
關於這個問題,關注的人很多,都希望透過文字的奇妙組合來使自家躋身詩人或作家的行列。不獨在你,更多的人也是同樣的想法和期待。
還有的人寫了一輩子,作品得到很多人的推崇和普及,自身卻對文字以外的名聲不感冒不在乎,甚至被人熱呼為詩人或作家都不以為然,這也是一種狀態。
我們至今仍津津樂道的文學著作,比如四大名著之類的文學典籍,那些人一輩子也不知道作家協會是個什麼物件,也不會孜孜以求的去撈取所謂作家、詩人的名望資本,只是埋頭在書山籍海當中,執迷不悟,樂不知返——當然了,那個時代也沒有作家協會這樣的組織機構。
怕就怕有些人明明稀鬆平常,寫出來的文字僅僅是差強人意,甚至是被排斥和貶損,卻依舊大言不慚的到處搖唇鼓舌,說自己有多少多少作品,發表了某某成名作,某某代表作,說得金碧輝煌天花亂墜,不明就裡的人還以為真的遇到了真神,其實就是被對方嚴重忽悠了,智商被惡意強姦了。
這樣的人在如今文字滿天飛的網路世界裡多如牛毛,大多厚顏無恥自吹自擂,總是逢人便炫耀自己的詩人或作家身份,殊不知反倒是倒人胃口,不僅噁心了別人,也貶低了自己,這才是得不償失的自降身價勾當。
能夠成為一名詩人或作家,最主要的就是你的作品。如果你的作品傳頌度非常廣,得到了社會上很多人士的認可,人們對你肅然起敬,不停的向你學習問詢,那你就真的是他人眼裡的詩人或作家了。
這就像司馬遷評價飛將軍李廣的那句話——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
8 # 語見
對於喜歡寫作的人來說,很多人都有一個作家夢。
那如何才能稱得上算是一個作家或詩人呢?
通俗意義上講,當然還是要看作品了,至少出版過幾本書籍,不管是散文集、詩歌還是小說,只要出版過幾本書也算得上是作家了。
當然,是否加入過作家協會,也是另一個考慮因素。但是能加入作協前提,至少也是出版過幾本書籍的。
在中國有個不成為的規定,作家一定是寫過長篇小說的,才能算得上是真正意義上作家,當然這只是一部分人的看法。
不管是作家還是詩人,作品透過正規的出版社出版,才能算得上是真正作家或詩人。
回覆列表
其它不論……只看結果
標準只一條——作品可傳世!可吟詠傳誦五百年以上,至少……不能少於倆朝代!✌
好詩文未必皆能傳世,能傳世的必已大浪淘沙!
當代遍地詩人、作家……雞毛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