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茶餘飯後聊閒天

    今天上班時和同事小聊了一下水滸傳和三國演義,三國演義的謀略早就是世界聞名,據說日本的商界人士都要研讀三國演義吸取其中的精華,在慘烈如戰場的商場上可以運籌帷幄。水滸傳給人的感覺就是打打殺殺的血氣方剛與快意恩仇。其實本筆者更喜歡讀水滸傳,因為三國演義的謀略都是那些成功人士,在獲得了相當雄厚勢力範圍之後運用的,都是聯合圍攻滅掉競爭者在相互進行算計爭權奪勢搶地盤掰手腕。我等普通吃瓜群眾根本不可能深入理解三國謀略其高深之莫測,水滸傳的很多勾心鬥角到是和生活略有相同。

    因此我認為我等草民更適合揣摩水滸傳,當然了,作為職場失敗的筆者,也只是拿來與身邊事情比較,做個事後諸葛亮而已。水滸傳筆者讀了很多遍,其實在打打殺殺的慘烈背後,水滸傳的更是一本平民的處事錦囊,當然了要運用好也是需要一定能力,我這樣的也就是徒增茶餘飯後的侃資而已。

    因為現在在網路上關於水滸的文章是在太多了,筆者最近受其感染又讀了幾遍原著,發現的確是以前看的過去淺薄了。當然了,網路上所有看到過的關於水滸傳的文章更是不堪入目,很多作者基本可以斷定是沒有接觸過原著只是看過電視劇而已。文章也是為了迎合讀者而不停的圍繞著武松使勁的吹其武功,不過這類寫法即使不尊重原著也是能大量獲得點選率和源源不斷的各種評論。偶爾見到一兩篇用心分析水滸傳文章基本上都是沒有流量,曲高和寡的狀態。但是倔強的筆者還是要不撞南牆不回頭的寫寫武松和電視劇以外的內容。

    聊水滸就要聊到八百里水泊,梁山大寨。水泊梁山的奠基人是誰?當然是白衣秀士王倫了,王倫在所有談論水滸傳話題中都是千篇一律的形容,那就是心胸狹窄,容不得有能耐的人。其實可有人換位思考一下?在現實中王倫少嗎?如果一個辦公室來了一個新人,一個行業內頗具名氣的人從別的公司跳槽來到了這個辦公室,你們說科長是大力提拔並且主動讓賢呢,還是竭盡全力進行打壓,讓其做些零碎小事不讓其參與到重要工作中呢?我想答案會比較統一吧!

    王倫的心胸狹窄是他的管理藝術決定的一種外在表現,即使他本人心胸開闊,他也會做出嫉賢妒能的事情來,因為他捨不得讓出頭把交椅,他不想在競爭中成為失敗者,唯一的做法就是不讓有本事的人前來競爭。王倫是一個落榜的文化人,也就是文不能安邦,有一定文化卻不能達到最高的水準。這等文化在江湖上可能是最高學歷了,但是進入體制內優勢絲毫不入流,甚至不能跨過門檻成為體制內的一名文員。文不能安邦,武呢?手無縛雞之力。不會武功怎麼可能成為山大王呢?這還是要拜小旋風柴進所賜。王倫在落魄到了無路可走的時候,也和那些武林人士一樣投靠了小孟嘗柴進,因為一個窮酸文人對於柴進真心是用處不大的,柴進不想把他久留在府上。像武松這樣的豪傑,柴進認為他沒啥用處依舊像對待一隻狗那樣對待武松,給他吃殘羹剩飯,衣不蔽體,飢寒交迫。於是柴進就資助王倫去梁山建立山寨成為寨主,佔山為王。

    其實柴進幫助王倫佔據水泊梁山也是很有私心的,這地方物產豐富,易守難攻,是一個大大的好去處,自己不佔有早晚也會被被人佔領。於是他就幫助了王倫成為了那裡的一山之主,他認為王倫沒有什麼本領,自己想要隨時就可以拿過來,自己不需要的時候王倫也只是相當於自己派去的一個白領管理者。但是王倫不這麼想,作為一個文人,雖然有人提供幫助,但是要成為佔山為王的寨主也是十分困難的,王倫在梁山建立山寨之初必定也是吃過很多苦受過很多罪的,梁山的一草一木都是含有他的辛苦的。當初具規模後,他對梁山充滿了感情,就像他的一個孩子一個作品一樣。

    於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地位,他開始招收新的成員,然後陸續的杜遷、宋萬、朱貴來到了梁山,這些人都是身有武功的,雖然不是高手,但是應付一般的戰況還是綽綽有餘的。梁山的發展開始步入正軌,開始迅速的積累財富,充實著實力。王倫是文化人,想的多也想的遠,他意識到自己在江湖上是沒有任何優勢的,現在梁山的規模和頭領的水平是正合適的,規模小了會被黑吃黑,規模大了會驚動朝廷征討,槍打出頭鳥。而且頭領的武功不高,野心不大,和自己能夠和平共處,自己的地位是很穩固的,這樣的生活他很滿足。於是為了維護自己頭把交椅的位置,維護梁山的安全,他決定不招收水平太高的人來入夥,也不打算在進一步擴充實力了,而且還逐步的和柴進疏遠,免得自己的心血被他突然拿了回去。

    其實不是王倫心胸狹隘,是他捨不得梁山被人搶了去,因為梁山是他是辛苦努力建設成的,也是他後半生的依靠。他知道,若是來了高水平的人來如何,很可能就會從自己手裡搶走這個位置,自己一旦丟失了頭把交椅的位置,手無縛雞之力並定無法在江湖上立足,自己會比小嘍囉還要慘,自己連養活自己的力氣都沒有。因此他的管理措施按照他的規劃是真的很合理的,不求發展只求穩定。看官不要笑,如果換成是你你會如何選擇呢?難道真能做到來了新人就讓位退出?千怕萬怕,該來的怎麼都會來,林沖的到來其實柴進故意安排的,因為他感覺自己對王倫越來越失控了,為了更好的讓梁山成為自己的資產,他要在梁山上安插得力的人手,於是他救下了林沖,並寫書信推薦他去梁山入夥。

    王倫一看來人是80萬禁軍教頭,他當時就知道了,如果收下對方,自己必將受到威脅,只要林沖願意隨時能取代自己,而且其身犯重罪還是高俅的眼中釘,很可能因此招來官兵的剿滅。就算林沖沒用雄心大志,官府也不來清剿,但是這裡也會成為柴進的附屬之地,受他背後掌控。因此王倫就鐵了心的打算趕林沖走。王倫的所作所為其實是遇到危機時最佳的方法,不這樣做還會有更好的解決辦法嗎?明顯沒有。各位可能都將王倫看成一個反派人物,恥笑其無能,但是換位思考一下,如果各位處於王倫的地位,你們會痛快的留下林沖嗎?留下林沖就是等於在身邊放了一枚定時炸彈啊!後來也印證了王倫最初判斷的正確。

    當晁蓋一夥人到來之後,王倫終於因為再次拒絕晁蓋一夥人入夥而慘遭林沖的弒主,王倫是死於自己的嫉賢妒能嗎?如果他痛快的收留了眾人自己的下場是完全不會更好的。其實即使晁蓋林沖不出手,王倫也早晚會是同樣下場的。因為他自身沒有本領卻霸佔了一個風水寶地,必將成為眾矢之的,躲得了初一逃不過初五,被人替代是早早晚晚的事情。就好比,你在虎狼豺豹橫行的野外,你沒有尖牙利爪,想守住一塊大大的肥肉,那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說,王倫的死不是自身的管理能力出現了紕漏和問題,而是一種發展的必然,要不交出肥肉,要不命喪豺狼之口,沒有第三種可能。如果王倫廣納賢士,後果會是如何?即使比王倫強很多的人成為治寨主,廣納賢士的後果也會是死的更慘,晁蓋就是這種結局。

  • 2 # 喬鞅人物誌

    《水滸傳》中水泊梁山的領導人先後有三任:王倫,率先佔山為王,屬於梁山的奠基人;晁蓋,發展壯大了梁山,屬於梁山的中興者;宋江,改革整頓了梁山,把梁山做大做強了,但最終也葬送了梁山,屬於梁山的傑出領導人,也是梁山的掘墓人。在此,就把水泊梁山第一任領導人也是奠基人王倫的管理弊端說一說,就算是拋磚引玉吧,期待後來者有更深刻、系統的論述。

    1、對梁山的前景缺乏有遠見的規劃,註定了王倫只能是短命的領導人。

    王倫才智平庸、胸無大志,對梁山的遠景缺乏規劃,在梁山的定位上,把梁山定位為“打家劫舍的土匪窩”,這注定了王倫這個領導人走不長遠。王倫出身草根,原本只是個落第的秀才,文不能文,武不能武,如今居然陰差陽錯地在梁山佔山為王,手下有杜遷、宋萬和朱貴三個小頭領,管理著七八百名嘍囉,經常打家劫舍、殺人越貨,倒也攢下了一些金銀財富,所以他的小日子過得很是快活、逍遙,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對於王倫而言,這已經是祖墳冒青煙了,所以他非常知足,也非常驕傲。

    王倫領導下的梁山看上去挺不錯的,這也讓王倫產生了錯覺:他以為梁山能有這麼“紅火”完全是拜他所賜,是他王倫的功勞。他卻忽視了柴進給梁山的舉薦、資助之功。忽視了杜遷、宋萬和朱貴三人付出的辛苦和努力。這讓王倫膨脹、自大和剛愎自用。為他日後在災禍埋下了伏筆。

    2、心胸狹隘,容不下優秀人才,註定了王倫勝任不了梁山的一把手。

    王倫這個落第秀才,文不能文、武不能武倒也罷了,偏偏還心胸狹隘,眼裡容不下優秀人才,他的意識裡,他這個領導人用人標準應該是這樣的:我長得醜,那我的手下應該比我更醜,如果你比我帥,對不起,我不歡迎你;我長得矮,那我的手下應該比我更矮,如果你比我高,對不起,我不歡迎你;我沒本事,那我的手下應該比我更沒本事,如果你比我有本事,對不起,我不歡迎你!這樣的思維怎麼能當領導人呢?

    所以,落魄又走投無路的林沖上梁山後,王倫第一反應就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脅:這個林沖,名氣比我響亮多了,武藝卓絕,能做得了八十萬禁軍教頭,才幹必是不在話下了。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所以,王倫毫不猶豫地拒絕林沖入夥的請求,哪怕會得罪梁山背後的靠山柴大官人。他想,林沖入夥了,我這一把手還當個球啊?

    3、缺乏自知之明,註定了王倫要死於非命。

    王倫最致命的短處就是缺乏自知之明:第一,他沒有柴進那樣高貴的出身,只是出身草根的平民百姓;第二,他沒有宋江、晁蓋那樣的名望和財力,只是個落地秀才;第三,他沒有宋江、吳用那樣的滿腹才學和謀略,連考個秀才都會落第;第四,他沒有林沖、武松那般高強的武藝和威風凜凜的身軀、儀表堂堂的相貌。這樣的王倫在林沖以及後來的晁蓋等人面前,怎麼當得了大哥呢?

    王倫之所以會被林沖火併,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怪自己沒有自知之明:他倘若依舊去讀書博取功名,即便是再次落第,也還不至於丟了性命;又或者他能夠識相一點,多一點自知之明,有更強的人來梁山入夥,便順時應勢讓出這寨主之位,倒可以成全了讓賢的美名,肯定能博個不錯的下場,萬萬不至於陡然身死。王倫沒有坐頭把交椅的實力,偏偏佔著頭把交椅,眷戀權勢,滿以為靠耍些小聰明便能鎮得住場子,殊不知,他這樣早晚得丟了性命,即便林沖不火併了他,也早晚有人會火併了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歷史上真正的諸葛亮到底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