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週刊
-
2 # 地外天使講科學
對於太陽在天文學中是如何稱呼的?50億年後地球還在嗎之話題,我個人認為,太陽在天文學中通常是有如下五個稱呼的:一是太陽是太陽系中的恆星;二是太陽是宇宙數之不盡的恆星之一;三是太陽是太陽系中的核體;四是太陽是太陽系中的火球;五是太陽是太陽系中的主體。太陽上述的五個稱呼,通常都會在天文學中出現,處於不同題目的闡述過程,都會有相應不同的表述選擇,但用得最多的還是恆星及核體的表述。
此外,至於50億年後地球還在嗎的問題,我認為,到那時地球是不存在的,為什麼會這樣說呢?因為,到50億年之後,是太陽系本週期物質迴圈運動終結的同時,也是太陽系下一個週期物質迴圈運動的起點,太陽系完成了一個週期物質的迴圈運動過程,太陽系範圍目前在太空中所有執行的衛體物質,受太陽強大磁場的控制作用,最終都會迴歸到太陽的殘骸之中,能將地球透過生命圈近95億年持續生存的手段,所積累在地核和地幔圈層中巨大的核能物質,加進到太陽系後期太陽的殘骸中去,
共同組成了太陽系下一週期一個巨大的物質迴圈輪迴的新太陽,與此同時,又能實現太陽系下一週期物質迴圈運動新的開始,實現太陽和太陽系物質週期運動的無限迴圈。由此可見,太陽系的物質是一個週期接著再一個週期進行無限迴圈之輪迴運動與變化的,這個物質週期迴圈運動之輪迴過程,能實現太陽(恆星)的再生再再生的輪迴過程。所以說,地球到50億年太陽系本週期終結之後是不存在的,當時地球上所形成擁有的一切物質,都會與太陽的殘骸物質合二為一,迴歸和還原到太陽中去。不知這樣的回答是否準確?!如讀者閱後覺得我說的有道理,希給個點贊並關注我,歡迎大家加入相關討論或發表己見。宇明於東莞市。(原創作品,版權所有,抄襲必究。)
-
3 # 貓先生內涵科普
六月科普,貓先僧給你擼一擼。
這問題太好擼了吧。本貓直接上張圖再跟吃瓜群眾嘮嘮嗑。
太陽就叫恆星啊。個頭在宇宙中,挺小的,年紀也不大,正值青壯年時期,是人類的好朋友也是守護神。至於童鞋們還關心的五十億年後的問題,再來一波!
按這個模型,科學界告訴大家,五十億年後,太陽就得飄,膨脹了!紅巨星的大氣層範圍,得覆蓋到地球的執行軌道上,這時候,無論地球上還有沒人類的存在,地球都得被太陽像吃豆人一樣,給吞到肚子裡面去了。
至於大家怎麼辦?跑路吧,還能怎麼辦。
回覆列表
我們都知道,太陽屬於恆星,這就是天文學中的稱呼方式。
當然,恆星並不是完全一個樣。在恆星的統稱裡,也有很多細化分類。
恆星分類按照恆星大小(半徑或質量)分:一般有矮星、巨星、超巨星三大類。
按照恆星光線顏色(即溫度)分:黑矮星、棕矮星(褐矮星)、紅矮星、黃矮星、白矮星。紅巨星、藍巨星、紅超巨星。
其中黑矮星是冷卻後不再發光的白矮星。藍巨星是初生的大質量恆星。棕矮星是質量太小,只能發出紅外線和微弱紅光的恆星。按照恆星演化階段(或壽命)分:原恆星、主序星、紅巨星或紅超巨星,白矮星,中子星,黑洞。
其中,原恆星是剛剛形成的恆星;主序星是恆星的青年期到中年期;紅巨星和紅超巨星是開始接近老年的恆星;白矮星,中子星,黑洞則是晚年到死亡過程中出現的三種形態之一。按照所在星系恆星數量劃分:單星、雙星、三合星、四合星、星團。
按照恆星的光譜型分:從O型星、B型星、A型星、F型星,到G型星、K型星、M型星。
其表面溫度由高到低排列。以及與K型星光譜類似的S型星、與G型星光譜類似的R型和N型星。此外,還有變星、新星、超新星、脈衝星、X-射線星......其中變星有食變星、脈動變星(不是脈衝星)、爆發變星等。脈衝星就是高速旋轉的中子星。當恆星光譜中有較強的X射線時,就叫X-射線星,其形成機理有多種。新星和超新星都屬於爆發變星。所以,太陽作為恆星,在天文學中又可以根據不同分類方法,將其稱之為:單星,黃矮星,主序星,G型星(光譜為G2V)。
科學家的主流觀點,黃矮星的壽命一般是100億年。目前,太陽大約45.7億歲,正值青壯年時期。也就是說,在大約45-50億年後,太陽將不再是主序星,將成為一顆紅巨星,然後成為一顆白矮星,最終會成為一顆黑矮星,慢慢失去光澤。
地球的過去與未來·地球生命的誕生,大約在35億年前(地球上最早的生物證據來自西格陵蘭發現的37億年前變質岩中的生物物質石墨,及西澳洲34.8億年前砂岩中的遠古生物化石。)。·地球爬行動物的興起,要追溯到大約3億年前二疊紀至7,000多萬年前的三疊紀時期。(盾皮魚,這是一類已滅絕的原始頜魚類,4億年前開始出現,直到3億年前滅絕,早於恐龍)·地球上人類的出現,從有據可查的能直立行走的早期“湖濱南猿”起算,大約500萬年。地球對於我們來說,既陌生,又熟悉。
熟悉,是因為我們生於地球,長於地球,天天踩在地球的一方土地之上。
陌生,毫無疑問,我們對於它的形成、演化和未來的命運都不瞭解,只能從一代又一代偉人的不懈探索中,獲取有限的資訊,並加以推測。
畢竟人類短短百十年的壽命,相對於星系動輒億年的演化週期,堪比人生中的一次眨眼瞬間,太過於短暫。
在基於科學界主流觀點上,我們認為地球的形成,大約於46億年前,比太陽略晚。在生命誕生之初到泥盆紀早期(距今約4.05億年前),地球生物並沒有太大進化,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基於海洋中的單細胞生命體、藻類、遠古魚類為主,猶如黎明前長長的夜晚。而當太陽露臉的那一刻,光明隨著到來,溫度逐步攀升,生命被喚醒,安靜大地上短時間內充滿生氣。
地球,是太陽系中重要且獨特的一員。假如人類能共同維護環境,合理開發和利用資源,那麼理論上地球可以與太陽為伴,壽終正寢,至少還有50億年的週期。直到太陽耗盡其核心能源的最後一程,超級膨脹(100~10,000倍),變成一顆紅巨星,吞噬包括地球在內的類地行星。
雖然那時候的太陽釋放出來的能量遠遠不及現在的威力,但在紅巨星的直接包裹之下,其溫度也能達到2,000~4,000K,地球上絕大部分物質將被熔化或氣化,屆時生命的說法將不再有意義。
K(開爾文)是熱力學國際溫標單位,與常用的攝氏度單位相差273.15,換算關係為:K=℃+273.15然而,這只是樂觀的理想狀態。存在於宇宙中,地球不僅要接受對所承載生命體的哺乳,還要面對來自太陽系內/外星體對太陽,對周邊恆星,對地球自身的重重考驗。
暫且不考慮偶發性的隕石、彗星及小行星碰撞所帶來的災難,單就地球的幾次生命週期迴圈所推斷的設想,當他們來臨時,對於地球的生命體來說,每一次都像按了重啟鍵。
1、太陽系繞銀河系週期旋轉
我們知道,地球帶著月亮繞太陽公轉一週為一年,而正是這樣的一週公轉產生了春夏秋冬四季,並伴隨著溫度的冷熱峰值交替。同樣的,太陽也帶領著太陽系一眾小弟,圍繞銀河系中心做著週期的旋轉,這一旋轉週期大約為2.2~2.5億年。
那麼這一公轉週期內,是否也會來帶溫度的峰值(及峰值上下限的大小)交替呢?是否會靠近其他大型星系或星體(巨大潮汐效應),及彗星及隕石碎片的密集區域呢?對此,我們現在能考證的資訊還知之甚少。
至少,2017年中國古生物學會第十二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對2017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進行的表彰中,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謝樹成教授團隊對2.5億年前“地質微生物記錄了極端環境事件”的研究成果入選了。
2、地球曾出現至少5次物種大滅絕
我們都知道,地球上曾經的霸主——恐龍,已經滅絕了。滅絕時間大約發生在三疊紀來臨,距今7,000萬年前。然而地球生命自誕生,至少發生了5次類似的大滅絕,而每次滅絕的發生,至少有大半以上的物種消失。
我們對這些名詞也並不陌生,分別是奧陶紀(估測月85%物種滅絕),泥盆紀(估測月75%物種滅絕),二疊紀(估測月95%物種滅絕),三疊紀(估測月76%物種滅絕),白堊紀(估測月80%物種滅絕)。
其實,地球上的生命時時刻刻都在進行著滅絕與新生。拒統計,全球現今每天約有75個物種滅絕,平均每個小時有3個物種從地球上消失。按照這個速度發展下去,到2050年,地球上將有37%的物種一去不復返了。那麼,從長遠來看,這會不會示意為第6次大滅絕正在發生中呢?
造成前5次大滅絕的成因,有隕石碰撞的,有氣候變化,有造山運動的,說法不一,也都沒有絕對有利的證據支撐。但有人初步估算,這幾次的大滅絕週期間隔約在6,500萬年左右。
3、其他週期性變化及可能的災難
科學家認為,太陽可能有一個兄弟(太陽的伴星),這顆伴星2,600萬年一個週期貼近太陽,其強大的引力將擾動太陽系現有的平靜,自身也可能攜帶數十億彗星及碎片穿越太陽系,參與“射靶”活動。
另還有11年一週期的太陽耀斑,能在幾分鐘到幾十分鐘內釋放相當於上百億顆巨型氫彈同時爆炸釋放的能量,如果太陽風暴拋射的物質過多或速度過快的抵達地球,或許大氣層也有招架不住的時候。當然,我們並不需要為這一事件而有任何擔憂,畢竟歷史長河中記錄的耀斑事件,對人類幾乎沒有什麼影響。
太多的考驗等待著我們,地球及地球上的生命,最終將在哪一場考驗中失去溫床不得而知。也或許,會如科幻片經常出現的片段,在災難來臨之前,人類已發展到可以飛離地球或太陽系,尋找到更舒適的藍天。
百十年光陰,對我們來說是一輩子,對地球的歷史長河,這又是何其短暫。讓我們拋去心裡負擔,抱著對大自然的崇敬,盡情享受今天的美好!
明天依然要繼續努力,正是大家每一天的努力付出,人類才會在智慧文明的高地,越來越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