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畢大費

    舉個栗子吧。

    一箇中國曆史上最重量級的文人,

    他曾經在2200多年前創造了一種新文體,叫做辭賦體。

    他明明可以靠祖先吃飯,非要靠才華。

    他明明可以另投明主,非要在一棵樹上吊死。

    62歲那年,他抱了塊石頭,縱身一躍,跳進一條江中自殺。

    從此那條江出了名。

    他死後,他名字中的一個字,從此有了一個固定的含義。

    他死後這麼多年,人們仍然在紀念他,不過是用吃貨的方式。

    他的名字叫屈原。

    屈原作為一個極其有文采的人,他活得為什麼那麼不如意呢?原因大概4點:

    一是太傲驕。

    屈原21歲便當上了楚國左徒,相當於楚國國務院副總理,權力僅次於楚國令尹、楚王,二人之下,萬人之上。

    有人要問屈原不是有背景的嗎?他的左徒不是世襲的嗎?NO、NO、NO,雖然楚國王族都姓“羋”,楚國三大姓“屈”、“景”、“昭”也姓“羋”,是楚國大貴族,但並非所有貴族子弟都能走上領導崗位,貴族子弟不過是生下來國家就給分房子、發工資,不需要親自掙錢養家餬口而已。但是權力寶座的金字塔頂就那麼幾個位置,還是要靠真本領去爭取。

    屈原在19歲那年,就開始帶領老百姓抗擊秦軍入侵,初露才華;20歲那年被楚王看中,當上了縣長;21歲,才升至左徒,走到了他的人生巔峰。

    很顯然,年輕、有才、有家族背景、又被楚王親自賞識和任命的屈原,這樣的一條成功之路,是很令人傲驕的,也容易使屈原非常自信、目中無人、孤芳自賞、恃才放曠,指望他與周圍粗鄙庸俗、碌碌無為、整日花天酒地的官員打成一片?才怪。

    二是遭嫉妒。

    歷史上記載,楚王每次在朝堂上提問了一個問題,別人還在腦子裡轉啊轉,屈原這樣的高智商青年,已經說出答案,一次二次就罷了,每次都這樣,還讓不讓別人活?別人在楚王面前如何刷存在感?

    一般來說,孤芳自賞、恃才放曠的人,都容易遭人嫉恨。在屈原之前,一個著名的例子,是孔子,這麼一個有才華的人,到哪裡都不受重用;屈原之後,有賈誼、楊修、孔融等等,都是被嫉妒、被放逐的經典案例。

    屈原也不例外。

    某種程度上說,人類的智商是大致相平的,當你的智商比別人明顯高出一大截,如果是搞搞科研、搞搞文學創作就算了;如果是走仕途,很容易讓別人受傷害,感覺到不公平競爭,只能依靠不公平手段將你擺平,比如在領導面前進讒言、搞陰謀陷害、挖個坑讓你跳進去等等。

    最初嫉妒和陷害屈原的人,是楚國一位叫做上官的大夫,大夫相當於現在的部級領導。

    當時楚王讓屈原制訂一部法令,屈原很快寫好了,屈原的同事,這位上官大夫的文才比屈原差得遠,但年齡資歷都比屈原老,他找屈原商量,想要將文章佔為己有,在楚王面前刷一下存在感。屈原怎麼能理會他?上官大夫心裡那個嫉恨啊,於是跑到楚王面前說,“大王您讓屈原制訂法令的事,所有人都知道,每次法令公佈之後,屈原就會誇耀自己的功勞,他說除了他之外,沒人能夠寫出來!”

    這個陷害簡直太惡毒了,處在楚王這個天王老子第一的位置,應該比屈原更加傲驕,哪裡容得下屈原的狂妄自大?你目中無人就算了,好歹要將本王擺在眼裡嘛!二話沒說,就降了屈原的職,改為三閭大夫,主要負責王族的宗廟祭祀工作,雖然仍然享受部級領導待遇,但比起左徒,權力小多了,基本是個閒差。

    這是屈原第一次受處分,時年26歲,還是很年輕,仍有大把的機會。

    三是被流放。

    縱觀屈原不平凡的一生,雖然21歲就走到了他的人生巔峰,但是離開巔峰,並不是一次完成的。

    公元前314年,26歲的屈原因為被上官大夫陷害,第一次受到降職處分,從副國級降為正部級。

    公元前312年,28歲的屈原再次被楚王啟用,出使齊國,但這次啟用卻是一次性的,回國後馬上被疏遠。

    被遠離權力核心的屈原,志向仍然高遠,他的偉大志向,就是想讓楚國富強,讓楚華人民過上獨立自主的小康生活,但是不能參與國家管理,想得再多也白搭,於是屈原就開始寫文章,寫了很多文章,每篇文章儘管內容不一,但總是要夾帶自己憂國憂民的思想。

    但是在一個君主昏暗、小人當政的國度裡,文章寫得再好,也改變不了自身命運。

    公元前304年,36歲的屈原被流放到了漢北,大概是今天的河南南陽一帶。被流放的原因,主要是他一向痛恨秦國,不肯與秦國妥協,但是楚國貴族們迫於秦國的強大軍事壓力,不得不和秦國搞合作,由於屈原的政治理念與楚國基本國策發生嚴重衝突,自然要讓他遠離首都。這次流放事件,被屈原寫進了他的原創文章《九章·抽思》中。

    公元前299年,41歲的屈原再度被啟用,繼續當他的三閭大夫。

    這年發生了一個重大歷史事件,曾經於屈原知遇之恩、後來又放逐他的楚懷王,收到秦王的會晤邀請,當時屈原在內的很多人都勸說楚懷王不要前往,未遂。後果果然很糟糕,楚懷王一進到秦國境內,就被扣押了,成為人質。楚懷王這個人是一個非常複雜又非常悲劇的人物,以後還要說到他。

    楚懷王此次成行並最終上當的重要原因,因為他的小兒子子蘭說了一句“奈何絕秦歡?”意思是說,“如果不去,秦王會很不高興!”看到此句,有沒有想起幾千年後,慈禧太后一句著名賣國言論,“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可見,賣國者的心情都是相近的。

    公元前296年,人質楚懷王死在了秦國,此處要說明,並非秦國撕票,楚懷王是自然死亡,但是由於被秦國囚禁,楚懷王肯定死得比自然壽命要早。

    前文說過,賣國的楚國公子子蘭曾經勸說楚懷王赴秦,導致楚懷王被囚。當年,楚懷王的兒子楚頃襄王上位,不知道他腦子裡哪根筋搭錯,居然任命了他的子蘭弟弟做了令尹,楚華人知道子蘭的不良行為,當然很怨恨,屈原也怨恨,但別人的怨恨說說就算了,而屈原喜歡寫文章,他將對子蘭的怨恨寫進了文章裡,子蘭是令尹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看到文章,自然勃然大怒,慫恿之前陷害過屈原的上官大夫,再接再厲,到楚頃襄王面前繼續給屈原挖坑,很成功,很順利,44歲的屈原再次被免官、流放。

    這是一次漫長的流放,長達17年之久,屈原一直到死,也沒有回過他的家鄉。

    也正是這17年,逐漸步入中老年時期的屈原,進入了文學創作最為旺盛的時期,由於對國家和民族的憂慮、對個人命運多舛的嘆息、對人世間種種不公平的無奈,讓這位憂鬱的文學家,寫下了一篇又一篇華麗而浪漫、憂鬱而傷感的作品。

    直到公元前278年,當聽說秦國名將白起——就是那位坑殺趙國40萬大軍的罪魁禍首,率軍攻下楚國首都,楚頃襄王一行狼狽不堪逃難的訊息,在極度苦悶、完全絕望的心情下,屈原投江自盡,終年62歲。

    四是不背叛。

    有人要問,屈原身處的時代,不是戰國嗎?齊楚燕韓趙魏秦,那麼多國,為什麼多國,為什麼屈原非要守在楚國,不到國外打工呢?

    事實上,戰國時代,國與國之間的邊境管理遠沒有現在嚴格,也沒有一部國際法來約束各華人的流動。常常是一個國家的人在本國捱了整、犯了法、混不下去了,就跑另一個國家去打工,別的國家並不在乎此人是否政治清白,是否殺過人、販過毒,只要有才能,來了就用,有的人甚至混到非常高的職位。

    略舉幾個例子,都是與屈原同時代的:

    陳軫,齊華人,在本國發展未遂,跑到了魏國;在魏國開始混得不錯,後來又不如意,又去了秦國;在秦國與著名的張儀爭寵未遂,又跑到了楚國。基本上在每個國家都享受到了部級領導待遇。

    公孫衍,也叫做犀首,魏華人,在本國發展未遂,跑到了秦國,曾官拜大良造,相當於秦國國家總理;後來因為秦國國家領導人更替,不受信任,又跑到了魏國,繼續擔任國家總理;幾年後因為政治目標沒有兌現,不受信任,再度出奔,跑到了南韓,還能出任國家總理。

    張儀,魏華人,先跑到秦國發展,擔任國家總理;後來因為工作需要,分別在魏國、楚國擔任國家總理;幾年後回到秦國繼續當總理;再後來發生國家領導人更替,繼任的秦武王不喜歡張儀,於是他又跑回魏國當總理,一年後死在魏國。

    惠施,宋華人,在國內發展受阻,跑到了魏國,擔任國家總理;幾年後受到張儀排擠,總理的崗位讓給了張儀,自己跑到楚國擔任客卿,享受部級領導待遇。

    但是,屈原沒有。

    屈原,在他自己土生土長的楚國,儘管屢受打擊,儘管鬱郁不得志,儘管浮浮沉沉,儘管人生各種不如意,但是他從來沒有想過要離開自己的祖國,到其它國家去發展、進步。

    所謂“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何處不青山”,何必在一棵樹上吊死?哪片黃土不埋人?屈原卻將自己的一生,都繫結在生他養他的那片土地之上,從來沒有想過要為自己的人生解綁,換一個域名,換一種生活空間,換一個發展思路。

    偉大的愛國者屈原,就象後來鄭板橋的一首詩寫的那樣,“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屈原將自己的一切,都獻給了自己的祖國,並且從來沒過背叛過自己的祖國,從頭到尾,從生到死,都沒有。

    五是最終結論。

    最後,回到問題:

    古代有文采的人為什麼過得都不怎麼如意?

    因為,他們是有追求,有信仰,有底線,有原則。

    他們不願意投身世俗。

    他們自己信守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與社會大眾的三觀無法取得一致。

    他們又不肯妥協,只能碰得頭破血流。

    他們,是一群值得尊重的人!

  • 2 # 知足便是仙

    不如意是士民的常態。只是有文彩的人借文彩舒發內心苦楚,或記與書畫,把有些事蹟留了下來。而普通百姓不善詞令,再多的呻吟也不躍於紙上。所以會錯覺古代文人多不如意。就放眼當下,不如意也會十有二三。識字不多,請多多指教。

  • 3 # 畢大費

    舉個栗子吧。

    一箇中國曆史上最重量級的文人,

    他曾經在2200多年前創造了一種新文體,叫做辭賦體。

    他明明可以靠祖先吃飯,非要靠才華。

    他明明可以另投明主,非要在一棵樹上吊死。

    62歲那年,他抱了塊石頭,縱身一躍,跳進一條江中自殺。

    從此那條江出了名。

    他死後,他名字中的一個字,從此有了一個固定的含義。

    他死後這麼多年,人們仍然在紀念他,不過是用吃貨的方式。

    他的名字叫屈原。

    屈原作為一個極其有文采的人,他活得為什麼那麼不如意呢?原因大概4點:

    一是太傲驕。

    屈原21歲便當上了楚國左徒,相當於楚國國務院副總理,權力僅次於楚國令尹、楚王,二人之下,萬人之上。

    有人要問屈原不是有背景的嗎?他的左徒不是世襲的嗎?NO、NO、NO,雖然楚國王族都姓“羋”,楚國三大姓“屈”、“景”、“昭”也姓“羋”,是楚國大貴族,但並非所有貴族子弟都能走上領導崗位,貴族子弟不過是生下來國家就給分房子、發工資,不需要親自掙錢養家餬口而已。但是權力寶座的金字塔頂就那麼幾個位置,還是要靠真本領去爭取。

    屈原在19歲那年,就開始帶領老百姓抗擊秦軍入侵,初露才華;20歲那年被楚王看中,當上了縣長;21歲,才升至左徒,走到了他的人生巔峰。

    很顯然,年輕、有才、有家族背景、又被楚王親自賞識和任命的屈原,這樣的一條成功之路,是很令人傲驕的,也容易使屈原非常自信、目中無人、孤芳自賞、恃才放曠,指望他與周圍粗鄙庸俗、碌碌無為、整日花天酒地的官員打成一片?才怪。

    二是遭嫉妒。

    歷史上記載,楚王每次在朝堂上提問了一個問題,別人還在腦子裡轉啊轉,屈原這樣的高智商青年,已經說出答案,一次二次就罷了,每次都這樣,還讓不讓別人活?別人在楚王面前如何刷存在感?

    一般來說,孤芳自賞、恃才放曠的人,都容易遭人嫉恨。在屈原之前,一個著名的例子,是孔子,這麼一個有才華的人,到哪裡都不受重用;屈原之後,有賈誼、楊修、孔融等等,都是被嫉妒、被放逐的經典案例。

    屈原也不例外。

    某種程度上說,人類的智商是大致相平的,當你的智商比別人明顯高出一大截,如果是搞搞科研、搞搞文學創作就算了;如果是走仕途,很容易讓別人受傷害,感覺到不公平競爭,只能依靠不公平手段將你擺平,比如在領導面前進讒言、搞陰謀陷害、挖個坑讓你跳進去等等。

    最初嫉妒和陷害屈原的人,是楚國一位叫做上官的大夫,大夫相當於現在的部級領導。

    當時楚王讓屈原制訂一部法令,屈原很快寫好了,屈原的同事,這位上官大夫的文才比屈原差得遠,但年齡資歷都比屈原老,他找屈原商量,想要將文章佔為己有,在楚王面前刷一下存在感。屈原怎麼能理會他?上官大夫心裡那個嫉恨啊,於是跑到楚王面前說,“大王您讓屈原制訂法令的事,所有人都知道,每次法令公佈之後,屈原就會誇耀自己的功勞,他說除了他之外,沒人能夠寫出來!”

    這個陷害簡直太惡毒了,處在楚王這個天王老子第一的位置,應該比屈原更加傲驕,哪裡容得下屈原的狂妄自大?你目中無人就算了,好歹要將本王擺在眼裡嘛!二話沒說,就降了屈原的職,改為三閭大夫,主要負責王族的宗廟祭祀工作,雖然仍然享受部級領導待遇,但比起左徒,權力小多了,基本是個閒差。

    這是屈原第一次受處分,時年26歲,還是很年輕,仍有大把的機會。

    三是被流放。

    縱觀屈原不平凡的一生,雖然21歲就走到了他的人生巔峰,但是離開巔峰,並不是一次完成的。

    公元前314年,26歲的屈原因為被上官大夫陷害,第一次受到降職處分,從副國級降為正部級。

    公元前312年,28歲的屈原再次被楚王啟用,出使齊國,但這次啟用卻是一次性的,回國後馬上被疏遠。

    被遠離權力核心的屈原,志向仍然高遠,他的偉大志向,就是想讓楚國富強,讓楚華人民過上獨立自主的小康生活,但是不能參與國家管理,想得再多也白搭,於是屈原就開始寫文章,寫了很多文章,每篇文章儘管內容不一,但總是要夾帶自己憂國憂民的思想。

    但是在一個君主昏暗、小人當政的國度裡,文章寫得再好,也改變不了自身命運。

    公元前304年,36歲的屈原被流放到了漢北,大概是今天的河南南陽一帶。被流放的原因,主要是他一向痛恨秦國,不肯與秦國妥協,但是楚國貴族們迫於秦國的強大軍事壓力,不得不和秦國搞合作,由於屈原的政治理念與楚國基本國策發生嚴重衝突,自然要讓他遠離首都。這次流放事件,被屈原寫進了他的原創文章《九章·抽思》中。

    公元前299年,41歲的屈原再度被啟用,繼續當他的三閭大夫。

    這年發生了一個重大歷史事件,曾經於屈原知遇之恩、後來又放逐他的楚懷王,收到秦王的會晤邀請,當時屈原在內的很多人都勸說楚懷王不要前往,未遂。後果果然很糟糕,楚懷王一進到秦國境內,就被扣押了,成為人質。楚懷王這個人是一個非常複雜又非常悲劇的人物,以後還要說到他。

    楚懷王此次成行並最終上當的重要原因,因為他的小兒子子蘭說了一句“奈何絕秦歡?”意思是說,“如果不去,秦王會很不高興!”看到此句,有沒有想起幾千年後,慈禧太后一句著名賣國言論,“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可見,賣國者的心情都是相近的。

    公元前296年,人質楚懷王死在了秦國,此處要說明,並非秦國撕票,楚懷王是自然死亡,但是由於被秦國囚禁,楚懷王肯定死得比自然壽命要早。

    前文說過,賣國的楚國公子子蘭曾經勸說楚懷王赴秦,導致楚懷王被囚。當年,楚懷王的兒子楚頃襄王上位,不知道他腦子裡哪根筋搭錯,居然任命了他的子蘭弟弟做了令尹,楚華人知道子蘭的不良行為,當然很怨恨,屈原也怨恨,但別人的怨恨說說就算了,而屈原喜歡寫文章,他將對子蘭的怨恨寫進了文章裡,子蘭是令尹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看到文章,自然勃然大怒,慫恿之前陷害過屈原的上官大夫,再接再厲,到楚頃襄王面前繼續給屈原挖坑,很成功,很順利,44歲的屈原再次被免官、流放。

    這是一次漫長的流放,長達17年之久,屈原一直到死,也沒有回過他的家鄉。

    也正是這17年,逐漸步入中老年時期的屈原,進入了文學創作最為旺盛的時期,由於對國家和民族的憂慮、對個人命運多舛的嘆息、對人世間種種不公平的無奈,讓這位憂鬱的文學家,寫下了一篇又一篇華麗而浪漫、憂鬱而傷感的作品。

    直到公元前278年,當聽說秦國名將白起——就是那位坑殺趙國40萬大軍的罪魁禍首,率軍攻下楚國首都,楚頃襄王一行狼狽不堪逃難的訊息,在極度苦悶、完全絕望的心情下,屈原投江自盡,終年62歲。

    四是不背叛。

    有人要問,屈原身處的時代,不是戰國嗎?齊楚燕韓趙魏秦,那麼多國,為什麼多國,為什麼屈原非要守在楚國,不到國外打工呢?

    事實上,戰國時代,國與國之間的邊境管理遠沒有現在嚴格,也沒有一部國際法來約束各華人的流動。常常是一個國家的人在本國捱了整、犯了法、混不下去了,就跑另一個國家去打工,別的國家並不在乎此人是否政治清白,是否殺過人、販過毒,只要有才能,來了就用,有的人甚至混到非常高的職位。

    略舉幾個例子,都是與屈原同時代的:

    陳軫,齊華人,在本國發展未遂,跑到了魏國;在魏國開始混得不錯,後來又不如意,又去了秦國;在秦國與著名的張儀爭寵未遂,又跑到了楚國。基本上在每個國家都享受到了部級領導待遇。

    公孫衍,也叫做犀首,魏華人,在本國發展未遂,跑到了秦國,曾官拜大良造,相當於秦國國家總理;後來因為秦國國家領導人更替,不受信任,又跑到了魏國,繼續擔任國家總理;幾年後因為政治目標沒有兌現,不受信任,再度出奔,跑到了南韓,還能出任國家總理。

    張儀,魏華人,先跑到秦國發展,擔任國家總理;後來因為工作需要,分別在魏國、楚國擔任國家總理;幾年後回到秦國繼續當總理;再後來發生國家領導人更替,繼任的秦武王不喜歡張儀,於是他又跑回魏國當總理,一年後死在魏國。

    惠施,宋華人,在國內發展受阻,跑到了魏國,擔任國家總理;幾年後受到張儀排擠,總理的崗位讓給了張儀,自己跑到楚國擔任客卿,享受部級領導待遇。

    但是,屈原沒有。

    屈原,在他自己土生土長的楚國,儘管屢受打擊,儘管鬱郁不得志,儘管浮浮沉沉,儘管人生各種不如意,但是他從來沒有想過要離開自己的祖國,到其它國家去發展、進步。

    所謂“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何處不青山”,何必在一棵樹上吊死?哪片黃土不埋人?屈原卻將自己的一生,都繫結在生他養他的那片土地之上,從來沒有想過要為自己的人生解綁,換一個域名,換一種生活空間,換一個發展思路。

    偉大的愛國者屈原,就象後來鄭板橋的一首詩寫的那樣,“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屈原將自己的一切,都獻給了自己的祖國,並且從來沒過背叛過自己的祖國,從頭到尾,從生到死,都沒有。

    五是最終結論。

    最後,回到問題:

    古代有文采的人為什麼過得都不怎麼如意?

    因為,他們是有追求,有信仰,有底線,有原則。

    他們不願意投身世俗。

    他們自己信守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與社會大眾的三觀無法取得一致。

    他們又不肯妥協,只能碰得頭破血流。

    他們,是一群值得尊重的人!

  • 4 # 知足便是仙

    不如意是士民的常態。只是有文彩的人借文彩舒發內心苦楚,或記與書畫,把有些事蹟留了下來。而普通百姓不善詞令,再多的呻吟也不躍於紙上。所以會錯覺古代文人多不如意。就放眼當下,不如意也會十有二三。識字不多,請多多指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寶寶11月了很怕生,我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