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知識就是力量啊

    首先f22的一些技術肯定是已經淘汰了,比如它的兩維推力向量噴管, 隱身塗層以及各種航空電子裝置。

    目前最先進的技術都整合在f35上,但是f35不具備f22的推力向量和超音速巡航能力。

    如果把f35上的電子裝置技術,整合到f22身上。雖然說f22會得到戰鬥力的大部分提升。其實樓主的想法都在殲20上已經實現了,哪怕差一點點的發動機也要跟上了,我們對比一下殲20的圖就可以知曉。

    那麼好,我們下面總結一下目前最先進的五代機主要的技術特點:

    1、大推力發動機使其超音速巡航。

    2、發動機兩維向量和三維向量技術。

    3、AESA主動相控陣雷達並且具有側掃雷達(殲20和蘇57)以及L長波雷達(蘇57)

    4、整機隱身設計(f117一代、f22二代、f35三代,殲20XX代)

    5、內建武器彈倉

    6、遠端空對空導彈(霹靂15、AIM-120D)

    7、EOTS綜合光電偵察瞄準系統

    8、拖拽式誘餌(F35)

    9、機身框架鈦合金鍛造成型技術,造就更加輕量化機身,殲20和fc31傳說採用了更先進的鐳射鍛打3d列印鈦合金一體成型技術。

    10、隱身化的加密C4I系統,戰場網路化。

    11、自帶電子戰系統。

    我們綜合以上簡略的5代機先進技術來看看f22,f35,殲20和蘇57看看,那個專案有,那個專案沒有,就很清楚明瞭的知道,孰優孰劣了!

    最先進五代機這種結果,我們直接看殲20就可以了!!!

    我說這話肯定有很多人不服。但是沒關係,我們開啟圖片看一下。f35身上有的感測器,咱們的殲二零都有。f22的發動機雖然好但是他已經很多年沒有更新了,恐怕過不了兩三年渦扇15推力向量版的裝備,會使殲20整體的作戰實力全面超越f22和f35!

    就像中國的055驅逐艦,全面超越阿里波克級一樣。

  • 2 # 利刃號

    近日,美國軍工巨頭向美國國防部提交了一份軍事備忘錄,表示在2022年將推出一款擁有F-22戰鬥機外形效能,並擁有F-35航電系統的新型戰鬥機,整個過程與90年代末期開發生產的戰機F-18“超級大黃蜂”如出一轍。訊息一出輿論譁然,此前傳聞F22技術落後的訊息似乎得到了證實,美軍又要砸錢看法新型五代機了。

    這個計劃雖然被國防部看好,但是“合體”戰機依舊會面臨大量的窘境,兩架戰機擁有高科技的血統,但是不屬於同一套戰機系統(不同於F-18與F-15的傳接性質,F18按照海軍需求,大量整合了已有戰機的效能和技術),在控制、資訊分析方面,將產生大量的排異反應。

    保留舊式裝備的成熟外形和控制結構,融合新式裝備的先進技術,這是美國軍隊管用的手法,就好比為一個服役多年的職業摔跤手進行了換腦手術,美軍這麼多年的裝備技術領先,從很大程度上來說就是依賴這種設計生產方式,因此,美國空軍部門以及國防部隊此次馬丁公司提出的“合體”計劃抱有很大希望,但也表達了自己的擔憂。

    類似的現象早在二戰時代就已經普遍存在了,美軍海航的艦載機從F-4F野貓、F-6F地獄貓到F-8F雄貓,都是在原有戰機的技術基礎上更顯新技術裝備,逐漸演化升級而來的,每一代艦載機之前的技術借鑑和傳承非常明顯,看外形就能明白三者之間存在血緣關係。相似的手段放到F-22與F-35的融合上似乎也是可以實現的。但是難度肯定比二戰時代大得多。

    首先,F-22戰機的單機造價高達1.8億美元(2000資料),而平攤上設計成本高達每架4億美元,F-35隱身戰鬥機的設計生產單價也將近1億美元(同比通貨),而融合戰機是兩款型號中最燒資金的部分,F-22的零反射點隱身外形和F-35多機資料及時共享分析的自動化航電被譽為美軍制霸世界領空的兩大標誌。

    將兩者集合的產物,造價假問題是不能忽視的麻煩。另外,F-35的航電系統擁有超過100項輔助缺陷以及800初可容忍設計缺陷,大大多於F-22,美軍對兩款戰機是否融合後能正常戰鬥表達了自己打擔憂。在不久的未來,獲得第一份設計圖紙之後會進行驗證機生產,只有驗證機試飛後的資料能說明一切。

  • 3 # 沉140769451

    F35是F22減配的多用途通用型,它倆加一塊,也不超過F22,談不上新代機。所謂新代機,不過是加強資訊化,改進推進技術,具體什麼樣子,還沒確定,目前改進而己,劃不了代。智慧無人化、無人與有人駕駛相容是個方向,或空天一體,或革命性的動力方式改變。第一種可能較為現實。我以為熱核聚變動力是動力方式革命性改變的發展發向之一,還有無線能源傳輸,載體平臺不必攜帶能源,只攜帶能源轉換器,轉換為電能,實現全電動力。無線能源傳輸本身己可實現。

  • 4 # 射飛琴科

    問這個問題的人從本質上講是個巨童,因為這種想象力源於本就淺薄的飛機制造常識,再加上形而上地理解,覺著模組化的拼搭就是製造飛機的想法。從功能上講設計理念直接決定了飛機的佈局,35的設計理念是聯合攻擊,意思就是多兵種共用一種飛機平臺,飛機最大化的開放和適應各兵種的作戰特點,你比如陸軍要求飛機支援地面作戰,那就必須解決飛機在低速低空環境下的設計佈局,海軍要求飛機要具備短距起降、空滯巡航和搜尋預警的功能,空軍則要求飛行機動、超音巡航和超視距作戰,所以35的最大特點是一種平臺去滿足各兵種的需求,這也必然造成35命運多舛的服役經歷,現實情況也是如此。反觀22的設計初衷就是對抗蘇27的絕對制空優勢而設計佈局的,這就是為什麼22為了飛行機動性而採用了向量噴口,向量噴口並沒有什麼技術含量,大多數戰鬥機之所以不去設計使用向量噴口的原因在於,向量噴口的工程機械結構複雜、可靠性差、維護成本高,同時向量機動會造成燃油的額外消耗,以及對發動機可靠性和效能的要求很高,這也是22航程短的原因所在,22的設計佈局就是空優,強調難發現、看得遠、躲得快、速戰速決,而且有可靠的資訊佈局才有可能派出22,這是他跟B2的最大特點,因為他的容錯量低及其依賴大資料的支援。所以我們可以看到35和22從設計佈局上就分道揚鑣了,雖然35也要求空優,但相較22的空優佈局,35是妥協的產物,現在說把兩者的特點結合起來行不行呢?也就是既具備多功能的戰術適應性又具有優秀的絕對制空權行不行呢?不行。因為飛機的設計和製造不是堆大山,你要機動性要空優就會犧牲功能性的空間,你要塞進多功能性就要擴大體積,就要增大體積就需要更強的發動機更多的儲油量,而這種難度都是數量級的,這次不包括功能間的干擾排除和佈局安排,像是震動啊、熱輻射啊、電磁干擾啊等等,為什麼預警機要那麼大的載機,因為預警機的功能實力就是那麼強大,但又沒有妥協的比較完美的現役飛機呢?有就是我們的20,你看20大不大,又大又長是不是,為什麼辣麼長呢?因為一方面功能的入住需要空間,另一方面越長飛地越快,這就是我們說20很了不起的原因,它是功能性上沒有35那麼全面但比22強,絕對制空權比35強但和22比就差很多,而我們之所以有向量技術但無法使用是因為我們的發動機還不行,現在你是不是對我們20有了理性的認識了,這也是我說他是4.5代的原因,它離理想的5代總是差辣麼一點,但是,但是,但是,這是一個田忌賽馬式的戰略優勢,這個美華人不懂,俄華人也不懂,是我們結合自己的製造能力想出來完美戰機。

  • 5 # 尖端防務

    將F22和F35的技術融合起來,從技術上講當然可以,這麼融合起來搞出來的五代機效能當然可以超過F35和F22,但是放在當下的環境中看技術上也已經落後了。從氣動設計上看,F35和F22都是常規氣動佈局,無論升力特性還是機動性跟鴨式佈局相比都已經落後很多。六代機將普遍採用無垂尾設計,可以大大減少雷達反射面和飛行阻力,再把垂尾用下去已經不合時宜了。兩架飛機的航電系統架構最好的是F35的先進綜合航電,還不算落後,F22是綜合航電,是上一代的,已經嚴重落後了。F35已經裝備EODAS和EOTS光電系統,但F22受航電系統架構限制,根本沒條件裝備,J20和蘇57也都已裝備EODAS和EOTS光電系統,融合在一起也沒法取得技術優勢。兩架飛機的雷達都是主動有源相控陣雷達,技術上也落後了,中國的J20已經裝備數字陣列雷達,雷達技術架構上要比F35和F22領先一代。F35和F22雷達所用收發元件都是砷化鎵器件,技術上比中國J20用的氮化鎵器件也落後一代,造成整個雷達技術水平上已經落後中國一代。動力上情況稍好點,但是仍然不會取得什麼優勢,等研製出來的時候俄羅斯和中國的發動機也已經越過推比十階段該出改進型了。機載武器上,F35不外掛就沒法使用空空格鬥彈,F22沒了EODAS和EOTS光電系統,除了GPS彈藥,紅外和鐳射制導武器都用不了,合起來算是勉強補齊了。但是面對中國機載武器的效能和俄羅斯機載武器的載彈量仍然沒有優勢。從隱形技術上來說,F35和F22採用的雷達吸波材料技術上已經落後了,容易脫落,而且雷達隱身頻段比較窄已無法覆蓋UHF和VHF頻段,而中國已經透過採用超材料將雷達隱身頻段擴充套件到了L波段。中國的先進米波雷達在2013年就已經可以連續跟蹤F22了。所以總的來說,F35和F22的技術水平已經相對落後,因此在低水平上進行重複是沒有意義的。

    另外不要忘了,戰鬥機的研發週期是很長的,即使能夠將F35和F22的技術融合起來開發一型新的五代機也至少需要十年左右的時間。目前世界各航空強國都在研發六代機,等你搞出來的時候還是五代機,在技術上仍然比六代機落後一代,這樣做顯然是沒有意義的。

  • 6 # 皖江邊的一顆古柏

    人家出個五代機的標準給你,讓你們都按照這個標準去造,其實人家6代機沒準早有了,而且可能是專門針對五代機指標,玩虐現在的五代機的!就像海灣戰爭後,各有實力的國家紛紛效仿美軍當時的戰略戰術思想建軍或者改制。但是現在,美軍能沒有新的戰略戰術來專門對付自己幾十年前的戰略戰術?

    海軍上將劉亞洲說過:“我們和美軍在戰略意識上差距100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房子住幾年賣,最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