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的輝煌
眾所周知,古印度文明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但一般所認為的古印度文明實際上是印度原住民創造的哈拉巴文化。學術界曾經長期普遍以為,在雅利安人建立古代文明前,印度地區並沒有出現顯著的文化跡象。上世紀20年代,考古學家在印度河流域發現了一處文化遺址,它遠遠早於後來的吠陀文化(約前2500~1750年),印度歷史因此提前了1500年左右。但由於發現的少量文字無法解讀,那段歷史至今十分模糊。
整個印度河流域目前已發現大小城鎮遺址200餘處,佔地約130萬平方公里,是古代世界目前已知面積最大的青銅文化,這一文化以南部的摩亨佐·達羅和北部的哈拉巴為中心,習慣上稱之為“哈拉巴文化”。可以肯定,哈拉巴文化鼎盛時期進入奴隸社會,財產不平等和階級對立已經成形,與同期的埃及、兩河流域水平相當。
哈拉巴文化的主體居民為達羅毗荼人,他們的農業已經初具規模,大麥和小麥是主要的農作物,胡麻、豆類、椰子、棗等作物也是人們常用的食物。當時的人們已經能夠飼養牛羊等牲畜。此外,從出土的各類手工藝品可看出,哈拉巴文明已經掌握了對金銀等金屬的加工技術,也能生產用象牙雕制的各類裝飾品。製陶和紡織則是哈拉巴文化的兩個重要手工業部門,考古學家在遺址中發現了染缸。車船製造業等也高度發達,這些對於改善古印度人的生存條件意義重大。
繁榮的工農業生產,使得哈拉巴文化的商業曾經盛極一時,不僅國內貿易活躍,國際貿易也特別發達。在遺址中發掘了大量來自中亞以及兩河流域的物件,這被認為是古印度與周邊地區進行經濟交往的證據。羅塔爾海港遺址的發現,反映了當時與蘇美爾的商業活動已經普遍化。
在發掘的數百座遺址中,哈拉巴城和摩亨佐·達羅城是規模最大、儲存最完整的兩處。已經出現了市區和街道的劃分,城堡和街區之間有人工的溝渠,城堡內工事堅固且設有各類活動區域,出現了排水裝置,功能齊備。城市中心設有公共浴池和集會大廳,整個城市有較強的實用性。
印度河流域文明來得突然,去得更突然,日後的印度文獻對它隻字不提。學術界對此提出了許多假想,一種說法為外族入侵說:公元前1750年前後,一批外族人出現在印度河流域,在激烈的對抗中城市遭到毀滅性打擊。摩亨佐·達羅遺址出土了大量被殺戮的男女老幼的遺骨,哈拉巴衛城同樣有被破壞的痕跡。多數學者目前仍然認為此次破壞為雅利安人所為,但缺乏令人信服的證據。另一種說法認為,文明的消失源於自然災害,例如大規模的地震、洪水等災害,都會引起生態環境的巨大變化。自然災害加劇了人民的苦難,階級矛盾尖銳,人民起義頻繁,給遊牧民族造成可乘之機,內外因互相影響,從而導致印度河文明的徹底滅亡。
印度文明的變遷
印度河文明的消逝之謎至今仍未被破解,不過城市的消亡並不意味著哈拉巴的社會文化傳統全部消失。來自其他社會的人們,出於各種目的不同程度地繼承了哈拉巴文化。哈拉巴人的宗教信仰也引起了外族的注意,其部分元素保留在後世的宗教思想(主要是印度教)當中。
雅利安人的到來
雅利安人侵入印度河流域後,集中居住在有大片草地供放牧牲畜的多雨地帶。值得注意的是,在古代史詩《梨俱吠陀》(四部吠陀之首)中,印度河經常被提到,而恆河僅被提到過一次。不過漸漸地,雅利安人開始擴散到森林茂密的恆河流域。他們的擴張最初很緩慢,因為手頭可用的工具只有石斧、青銅斧和銅斧。但是,約公元前800年時,鐵得到應用,擴張的步子大大加快了。這時,主要活動由畜牧業改為農業。此外,恆河流域的季風氣候也使栽稻成為可能。在旁遮普(印度河流域),栽稻比種小麥和大麥的產量要高很多。因而,人口密度的中心從西北部轉向東部,東部成為最初的強大王國的所在地。
進入古印度的印歐人即為雅利安人
從畜牧業轉向農業,促進了建立新村莊所必需的各種行業,如冶金業、紡織業和製革業等。隨著河流充當運輸剩餘糧食的天然交通幹線,農業也促進了貿易。貿易剛開始時,通常實行以貨易貨的辦法,母牛為大筆交易中的價值單位。這裡值得注意的是,當鑄幣出現時,最早的度量衡恰恰正是雅利安印度文明之前所實行的度量衡。而城市由原為貿易重地或專營某些行業的村莊發展而來。
古代印度許多帝國的核心地區在摩揭陀
經濟發展轉過來又促進政治上的合併。原先,雅利安人象他們西方的親族那樣,由得到長者議會和部落大會幫助的部落首領組織起來。隨著經濟的發展,恆河平原的部落讓位於王國,旁遮普和喜馬拉雅山山麓的部落則讓位於共和國。在這些早期國家中,恆河下游區的摩揭陀王國由於地處兩條主要的商隊路線上,又控制鐵礦豐富地區,故很快強盛起來,超越其他國家。摩揭陀憑藉自身的有利條件,後來成為孔雀帝國和笈多帝國形成時的基地。說到這裡,有必要提一下孔雀王朝最初兩個皇帝的首席大臣考底利耶說的一段名言。他說:"寶庫建立在開礦的基礎上,軍隊建立在寶庫的基礎上,擁有軍隊和寶庫的人可以征服整個地球。"
強悍的雅利安民族
公元前4世紀的難陀王朝是最早為建立國家,而有條不紊地開發摩揭陀資源的王朝。他們開築溝渠,織組灌溉工程,建立有效的徵稅管理制度。難陀王們現被說成是印度最早帝國的創造者。事實上,他們雖然為帝國奠定了基礎,但並沒有實際建成第一個帝國。完成這一歷史任務的是一個名叫旃陀羅笈多·孔雀的青年冒險家,他於公元前324年(或者前321年)奪取難陀王位,進而建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著名帝國(孔雀帝國的統治家族曾經飼養過孔雀)。
印度歷史上大名鼎鼎的孔雀帝國
等級森嚴的種姓制度
與這些經濟和政治的發展相平行的是社會結構方面的重大變革。最初,印度雅利安人跟其他雅利安人一樣,劃分為武士貴族、祭司和平民這三大等級。他們沒有與社會等級有關的種種限制,如世襲職業、限於同一等級內通婚的規定、宴請同伴時的禁忌,等等。但是,到公元前500年時,種姓等級制度連同它的所有基本特點開始起作用。關於種性等級制度的起源,雖然現已提出許多種理論,但普遍同意,膚色是一個基本因素。其實,梵文中的種姓——瓦爾納一詞,意即膚色。
雅利安移民非常清楚自己與當地土著在膚色上的差別,就稱土著為達塞人即奴隸。雅利安人由於有強烈的種族優越感,故極力阻止與受他們鄙視的臣民通婚,從而發展起四大世襲種姓的制度。前三個種姓由雅利安人自己的職業等級即教士(婆羅門)、武士貴族(剎帝利)和平民(吠舍)組成。第四種姓首陀羅留給達羅毗荼人。達羅毗荼人(原住民)不得參與宗教儀式,也沒有徵服者享有的種種社會權利。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種族上的劃分不再與現實相適應。雅利安部落常常與達塞部落結成聯盟,進行對其他雅利安部落的戰爭。而且,雅利安移民還同採納雅利安信仰和習俗的土著混合起來。在這種情況下,達塞人的祭司開始成為婆羅門,他們的首領成為剎帝利。由於上述原因,今天印度南部黑面板的婆羅門同樣具有貴族氣派,而印度北部某些地區的白面板、灰眼睛的賤民也不再因為他們的白面板而地位有所提高。為了切合這些現實,商人和某些地主被歸入吠舍,而耕種者和一般勞動者則成為首陀羅。
從膚色就可看出是低種姓人群
隨著歷史的發展,印度出現了令人迷惑的各式各樣的種姓,主要有四個基本特徵。一個特徵是具有獨特的職業,所以銀行家和商人常屬於吠會種姓。另一特徵是有世襲的原則,這體現在對婚姻的複雜的規定和限制中。此外,種姓對食物、水、接觸和禮儀的純潔還有更進一步的種種限制。每個種姓都有自己的"法",即道德準則,用以規定各種義務和責任,如贍養家庭,履行為結婚、出生和去世定下的儀式等等。如果低種姓的女子嫁給高種姓的男子,生下的孩子繼承高種姓;反之,高種姓的女子嫁給低種姓的男子,出生的孩子繼承低種姓。
在這個種姓等級制度之外的是賤民,即不可接觸之人,今天約佔印度人口的七分之一。他們註定只能從事商業或那些被認為是不潔的行業,因為這些行業或是玷汙了某些儀式,或是獲取人或動物的生命。這些職業包括獵人、漁夫、屠夫、劊子手、掘墓人、承辦喪葬者、皮革工人和清道夫等等,從事這些職業結果轉而導致社會隔離。賤民們居住在與世隔絕的村莊或城鎮外面的住房裡,只能使用他們自己的寺院和水井.還必須非常小心地避免玷汙各種姓中的成員,也就是說,不可與後者發生任何肉體上的接觸。在極端情況下,甚至不可進入後者的視線。到了最近幾十年,每當他們走出自己的住處或村莊時,就必須敲打一對拍板,以警告他人,他們正在走近。
賤民們今天還進一步遭受心理上的傷害,這種傷害同身體上的傷害一樣使人殘廢和退化。按照因果報應的學說,一個人在現世中的地位是由其前世的行為決定的。因此,賤民們應由於他們過去的罪孽而對他們現在的苦境負責。改善在來世中的地位是賤民們唯一的希望,而這隻有透過恭敬地履行現世中的責任和義務來實現。
有人說,一切當代史都是歷史的延續
社會法令和宗教法令的結合,使種姓制度至今仍在起作用。應該指出,種姓制度還有關於相互幫助的種種規定,使一個人只要遵守其規定便可獲得安全。由此種種,種姓制度至今仍是印度社會鋼鐵般的框架。雖然它現已受到改革者們的衝擊,並由於現代工業社會的種種需要而遭到破壞,但它實際上仍在印度四分之三人口居住的農村地區發揮作用。
尼格利陀人是印度最早的居民,也是目前印度人口最稀少的種族。他們屬於尼羅格人種尼格利陀型別,最初來自非洲。這一人種的特徵是:膚色暗黑,頭髮纖細捲曲,身材矮小,鼻子扁平,嘴唇寬厚。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國。全國共有100多個民族,其中印度斯坦族約佔總人口的30%,其餘分別為:泰盧固族8.6%,孟加拉族7.7%,馬拉地族7.6%,泰米爾族7.4%,古吉拉特族4.6%,坎納達族佔3.9%,馬拉雅拉姆族3.9%,奧裡雅族3.8%,旁遮普族2.3%。
原住民的輝煌
眾所周知,古印度文明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但一般所認為的古印度文明實際上是印度原住民創造的哈拉巴文化。學術界曾經長期普遍以為,在雅利安人建立古代文明前,印度地區並沒有出現顯著的文化跡象。上世紀20年代,考古學家在印度河流域發現了一處文化遺址,它遠遠早於後來的吠陀文化(約前2500~1750年),印度歷史因此提前了1500年左右。但由於發現的少量文字無法解讀,那段歷史至今十分模糊。
整個印度河流域目前已發現大小城鎮遺址200餘處,佔地約130萬平方公里,是古代世界目前已知面積最大的青銅文化,這一文化以南部的摩亨佐·達羅和北部的哈拉巴為中心,習慣上稱之為“哈拉巴文化”。可以肯定,哈拉巴文化鼎盛時期進入奴隸社會,財產不平等和階級對立已經成形,與同期的埃及、兩河流域水平相當。
哈拉巴文化的主體居民為達羅毗荼人,他們的農業已經初具規模,大麥和小麥是主要的農作物,胡麻、豆類、椰子、棗等作物也是人們常用的食物。當時的人們已經能夠飼養牛羊等牲畜。此外,從出土的各類手工藝品可看出,哈拉巴文明已經掌握了對金銀等金屬的加工技術,也能生產用象牙雕制的各類裝飾品。製陶和紡織則是哈拉巴文化的兩個重要手工業部門,考古學家在遺址中發現了染缸。車船製造業等也高度發達,這些對於改善古印度人的生存條件意義重大。
繁榮的工農業生產,使得哈拉巴文化的商業曾經盛極一時,不僅國內貿易活躍,國際貿易也特別發達。在遺址中發掘了大量來自中亞以及兩河流域的物件,這被認為是古印度與周邊地區進行經濟交往的證據。羅塔爾海港遺址的發現,反映了當時與蘇美爾的商業活動已經普遍化。
在發掘的數百座遺址中,哈拉巴城和摩亨佐·達羅城是規模最大、儲存最完整的兩處。已經出現了市區和街道的劃分,城堡和街區之間有人工的溝渠,城堡內工事堅固且設有各類活動區域,出現了排水裝置,功能齊備。城市中心設有公共浴池和集會大廳,整個城市有較強的實用性。
印度河流域文明來得突然,去得更突然,日後的印度文獻對它隻字不提。學術界對此提出了許多假想,一種說法為外族入侵說:公元前1750年前後,一批外族人出現在印度河流域,在激烈的對抗中城市遭到毀滅性打擊。摩亨佐·達羅遺址出土了大量被殺戮的男女老幼的遺骨,哈拉巴衛城同樣有被破壞的痕跡。多數學者目前仍然認為此次破壞為雅利安人所為,但缺乏令人信服的證據。另一種說法認為,文明的消失源於自然災害,例如大規模的地震、洪水等災害,都會引起生態環境的巨大變化。自然災害加劇了人民的苦難,階級矛盾尖銳,人民起義頻繁,給遊牧民族造成可乘之機,內外因互相影響,從而導致印度河文明的徹底滅亡。
印度文明的變遷
印度河文明的消逝之謎至今仍未被破解,不過城市的消亡並不意味著哈拉巴的社會文化傳統全部消失。來自其他社會的人們,出於各種目的不同程度地繼承了哈拉巴文化。哈拉巴人的宗教信仰也引起了外族的注意,其部分元素保留在後世的宗教思想(主要是印度教)當中。
雅利安人的到來
雅利安人侵入印度河流域後,集中居住在有大片草地供放牧牲畜的多雨地帶。值得注意的是,在古代史詩《梨俱吠陀》(四部吠陀之首)中,印度河經常被提到,而恆河僅被提到過一次。不過漸漸地,雅利安人開始擴散到森林茂密的恆河流域。他們的擴張最初很緩慢,因為手頭可用的工具只有石斧、青銅斧和銅斧。但是,約公元前800年時,鐵得到應用,擴張的步子大大加快了。這時,主要活動由畜牧業改為農業。此外,恆河流域的季風氣候也使栽稻成為可能。在旁遮普(印度河流域),栽稻比種小麥和大麥的產量要高很多。因而,人口密度的中心從西北部轉向東部,東部成為最初的強大王國的所在地。
進入古印度的印歐人即為雅利安人
從畜牧業轉向農業,促進了建立新村莊所必需的各種行業,如冶金業、紡織業和製革業等。隨著河流充當運輸剩餘糧食的天然交通幹線,農業也促進了貿易。貿易剛開始時,通常實行以貨易貨的辦法,母牛為大筆交易中的價值單位。這裡值得注意的是,當鑄幣出現時,最早的度量衡恰恰正是雅利安印度文明之前所實行的度量衡。而城市由原為貿易重地或專營某些行業的村莊發展而來。
古代印度許多帝國的核心地區在摩揭陀
經濟發展轉過來又促進政治上的合併。原先,雅利安人象他們西方的親族那樣,由得到長者議會和部落大會幫助的部落首領組織起來。隨著經濟的發展,恆河平原的部落讓位於王國,旁遮普和喜馬拉雅山山麓的部落則讓位於共和國。在這些早期國家中,恆河下游區的摩揭陀王國由於地處兩條主要的商隊路線上,又控制鐵礦豐富地區,故很快強盛起來,超越其他國家。摩揭陀憑藉自身的有利條件,後來成為孔雀帝國和笈多帝國形成時的基地。說到這裡,有必要提一下孔雀王朝最初兩個皇帝的首席大臣考底利耶說的一段名言。他說:"寶庫建立在開礦的基礎上,軍隊建立在寶庫的基礎上,擁有軍隊和寶庫的人可以征服整個地球。"
強悍的雅利安民族
公元前4世紀的難陀王朝是最早為建立國家,而有條不紊地開發摩揭陀資源的王朝。他們開築溝渠,織組灌溉工程,建立有效的徵稅管理制度。難陀王們現被說成是印度最早帝國的創造者。事實上,他們雖然為帝國奠定了基礎,但並沒有實際建成第一個帝國。完成這一歷史任務的是一個名叫旃陀羅笈多·孔雀的青年冒險家,他於公元前324年(或者前321年)奪取難陀王位,進而建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著名帝國(孔雀帝國的統治家族曾經飼養過孔雀)。
印度歷史上大名鼎鼎的孔雀帝國
等級森嚴的種姓制度
與這些經濟和政治的發展相平行的是社會結構方面的重大變革。最初,印度雅利安人跟其他雅利安人一樣,劃分為武士貴族、祭司和平民這三大等級。他們沒有與社會等級有關的種種限制,如世襲職業、限於同一等級內通婚的規定、宴請同伴時的禁忌,等等。但是,到公元前500年時,種姓等級制度連同它的所有基本特點開始起作用。關於種性等級制度的起源,雖然現已提出許多種理論,但普遍同意,膚色是一個基本因素。其實,梵文中的種姓——瓦爾納一詞,意即膚色。
雅利安移民非常清楚自己與當地土著在膚色上的差別,就稱土著為達塞人即奴隸。雅利安人由於有強烈的種族優越感,故極力阻止與受他們鄙視的臣民通婚,從而發展起四大世襲種姓的制度。前三個種姓由雅利安人自己的職業等級即教士(婆羅門)、武士貴族(剎帝利)和平民(吠舍)組成。第四種姓首陀羅留給達羅毗荼人。達羅毗荼人(原住民)不得參與宗教儀式,也沒有徵服者享有的種種社會權利。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種族上的劃分不再與現實相適應。雅利安部落常常與達塞部落結成聯盟,進行對其他雅利安部落的戰爭。而且,雅利安移民還同採納雅利安信仰和習俗的土著混合起來。在這種情況下,達塞人的祭司開始成為婆羅門,他們的首領成為剎帝利。由於上述原因,今天印度南部黑面板的婆羅門同樣具有貴族氣派,而印度北部某些地區的白面板、灰眼睛的賤民也不再因為他們的白面板而地位有所提高。為了切合這些現實,商人和某些地主被歸入吠舍,而耕種者和一般勞動者則成為首陀羅。
從膚色就可看出是低種姓人群
隨著歷史的發展,印度出現了令人迷惑的各式各樣的種姓,主要有四個基本特徵。一個特徵是具有獨特的職業,所以銀行家和商人常屬於吠會種姓。另一特徵是有世襲的原則,這體現在對婚姻的複雜的規定和限制中。此外,種姓對食物、水、接觸和禮儀的純潔還有更進一步的種種限制。每個種姓都有自己的"法",即道德準則,用以規定各種義務和責任,如贍養家庭,履行為結婚、出生和去世定下的儀式等等。如果低種姓的女子嫁給高種姓的男子,生下的孩子繼承高種姓;反之,高種姓的女子嫁給低種姓的男子,出生的孩子繼承低種姓。
在這個種姓等級制度之外的是賤民,即不可接觸之人,今天約佔印度人口的七分之一。他們註定只能從事商業或那些被認為是不潔的行業,因為這些行業或是玷汙了某些儀式,或是獲取人或動物的生命。這些職業包括獵人、漁夫、屠夫、劊子手、掘墓人、承辦喪葬者、皮革工人和清道夫等等,從事這些職業結果轉而導致社會隔離。賤民們居住在與世隔絕的村莊或城鎮外面的住房裡,只能使用他們自己的寺院和水井.還必須非常小心地避免玷汙各種姓中的成員,也就是說,不可與後者發生任何肉體上的接觸。在極端情況下,甚至不可進入後者的視線。到了最近幾十年,每當他們走出自己的住處或村莊時,就必須敲打一對拍板,以警告他人,他們正在走近。
賤民們今天還進一步遭受心理上的傷害,這種傷害同身體上的傷害一樣使人殘廢和退化。按照因果報應的學說,一個人在現世中的地位是由其前世的行為決定的。因此,賤民們應由於他們過去的罪孽而對他們現在的苦境負責。改善在來世中的地位是賤民們唯一的希望,而這隻有透過恭敬地履行現世中的責任和義務來實現。
有人說,一切當代史都是歷史的延續
社會法令和宗教法令的結合,使種姓制度至今仍在起作用。應該指出,種姓制度還有關於相互幫助的種種規定,使一個人只要遵守其規定便可獲得安全。由此種種,種姓制度至今仍是印度社會鋼鐵般的框架。雖然它現已受到改革者們的衝擊,並由於現代工業社會的種種需要而遭到破壞,但它實際上仍在印度四分之三人口居住的農村地區發揮作用。
尼格利陀人是印度最早的居民,也是目前印度人口最稀少的種族。他們屬於尼羅格人種尼格利陀型別,最初來自非洲。這一人種的特徵是:膚色暗黑,頭髮纖細捲曲,身材矮小,鼻子扁平,嘴唇寬厚。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國。全國共有100多個民族,其中印度斯坦族約佔總人口的30%,其餘分別為:泰盧固族8.6%,孟加拉族7.7%,馬拉地族7.6%,泰米爾族7.4%,古吉拉特族4.6%,坎納達族佔3.9%,馬拉雅拉姆族3.9%,奧裡雅族3.8%,旁遮普族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