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龍江車圈

    裸車價格一樣,但是落地的費用不一樣,這是完全有可能的!

    第一、保險的專案是否一樣?

    比如商業險,車損、三者、不計免賠、盜搶、涉水、無法找到第三方等,是否保了其中的某些專案還是全部都保了?保險專案不同導致保費也會有差別;還有車船稅是按排量收的,1.6以下,是一個價,1.6-1.8是一個價,1.8-2.0又是一個價格;

    第二、題主在算包牌價的時候,銷售顧問是否給您列舉了具體的收費專案?比如購置稅是多少?落牌費是多少?

    第三、不知題主所購車輛是貸款還是全款,如果是貸款,那麼手續費、GPS、抵押費用是否一樣?

    都搞清楚了,你自己就有數了!

  • 2 # 萬中財經

    比如十萬車價,購置稅10%(1.6以下減少一半),十萬除以扣除增值稅1.17X0.1=85OO元,加上500上牌手續費,四百左右車船稅,交強險一千,全部費用一萬零四百約等於一萬。

    當然,很多人要增加許多配置,買很多保險,這是上不封頂,下卻有底。

  • 3 # 汽車G值聯盟

    購車費用怎麼算?裸車價格一樣,落地價格怎麼還有差距?

    第一,你購車時是貸款還是全款。一款車裸車價格固定。不論是貸款還是全款,落地價格肯定不同。而貸款時,你首付多少?貸款幾年?手續費多少?這些也會影響你的落地價格。

    第二,你買的車是不是熱門車型,有沒有出庫費?有沒有變相加價?無論是不是熱門車型,都有可能存在這些附加費用。附加費用不同,落地價格肯定不同。

    第三,你的保險是在4S店買的?還是在熟人那買的?這其中的差距又是一個不小的數目。而一些強制在4S購買兩年的保險費用更是差距很大。

    第四,你買的車在購買購置稅的時候,有沒有產地地方稅費照顧的情況。同一款車,可能在不同的地方,購置稅也是有可能不同的。另外,你的車型是不是新能源車型,本地有沒有購置稅減免的政策?這也會導致落地價格的不同。

  • 4 # 昂首闊步莫回頭呀

    不請自來,大家好,我是有一點帥氣的汽車愛好者。

    導讀:購車費用怎麼算?裸車價格一樣,落地怎麼還有差距?

    裸車價格一樣,落地價格是有差異是很正常的現象。因為裸車價格雖然是落地價中最為重要的一部分,但是落地價還是由很多個方面所組成。

    首先如果是全款購車

    落地價=裸車價格+購置稅費用+上戶費+保險費+其它費用

    一:購置稅:

    首先可以確定的是,根據2019年實施的新購置稅有關規定,裸車價格一樣,代表著購置稅也相同。

    二:上戶費:

    因為汽車品牌和4s店的不同,所以代辦上戶的具體費用會有所不同,但是目前汽車市場的收費標準大概在300元-500元之前,區別不大。

    三:保險費:

    在購買新車時被4s店強制捆綁保險,似乎已經是汽車行業不成文的規定。之所以4s店如此重視汽車保險,是因為新車保險會給4s店帶來巨大的利潤。

    新車保險統一都是有8.55折的優惠,即使8.55折的優惠4s店也可以從中賺取大概30%-40%左右的保險返點(小保險公司會更高)。但是很多4s店為了自己能夠獲得更高的利益,不僅僅沒有一點折扣,甚至還會強制客戶購買全險。

    而有部分全款客戶會自己去保險公司購買,不僅僅可以享受新車保險8.55折的優惠,而且有會高額的汽車保險返點。

    以一臺12萬左右的汽車為例,保險大概會有3000元的價差,甚至更高。

    四:其它費用

    其它費用是指在你購車過程中,除上述費用外額外的花銷。最常見的是購車客戶有償加裝了一些汽車裝飾(車膜、行車記錄儀、發動機下護板等等)或者是購買了汽車保養套餐等等。

    購車小知識:在4s店買車是不會得到4s店贈送的任何禮品,買車所贈送的裝飾或者是保養等等其實都是折算在客戶的購車成本里,羊毛出在羊身上,4s店的任何服務都是有償提供的。

    如果是按揭購車

    按揭購車落地價=全款購車落地價+按揭服務費+預存保費+GPS費用(有些4s店會捆綁銷售)+利息(免息按揭則為0)

    一:按揭服務費:

    按揭購車客戶4s店會收取一定的按揭手續費,根據汽車品牌的不同會有所區別,行業平均標準大概是在3000元左右。

    一:按揭服務費:

    預存保費也會因汽車品牌的不同有所區別,行業平均標準大概是在1000左右。

    三:GPS費用

    友情提示:銀行是絕對不會要求客戶加裝GPS的,只有金融公司才會有可能要求,而廠家金融只有非常非常少的品牌會要求加裝,所以在4s店告知銀行或者金融公司強制要求加裝GPS時,請務必打電話到相關金融公司詢問落實。

    四:利息

    目前汽車市場大部分的車型都會有廠家提供的按揭免息政策,但是有些4s店為了謀取更大的利潤,雖然廠家會有免息或者是貼息政策,但不告知客戶。

    並且會誤導客戶說是沒有免息政策,按揭會有一部分利息,迫使客戶辦理有息車貸。

    以一臺售價為10萬元,按揭2年5成免息的車型為例:

    客戶如果辦理有息貸款,則首付5成按揭2年會有4000元的利息(有息貸款大概1年4個點,2年8個點的利息)

    總結:客戶在購車時除了注意裸車價格,還一定要了解車型是否免息,保險是否打折,按揭服務費是否會有下降空間,強制捆綁GPS是否符合規定等等。

    感謝閱讀, 我是有點帥氣的汽車愛好者!

  • 5 # 出現吧大魔王

    我是大魔王,我來分享

    購車費用我可以這麼說,現在的市場行情下一車一價都很正常,這裡說的一價就是你說的落地總價,至於為什麼會這樣我給你說說:

    因為現在市場行情競爭激烈,同城多家同品牌4S店的情況很正常,而且消費者在買車的時候也非常關注車價和優惠幅度,這就導致了同行之間在車價上壓價競爭不斷,但又不能做虧本的買賣,所以只能透過其他衍生業務和手段來收錢,彌補車價的虧空,也就造成了落地價會有差異的結果。

    車輛落地價格中哪些是固定的哪些是變化的?

    1,購車費用中固定不變的有:

    購置稅,根據發票價來交,有地地區根據車企在稅務局備案價來交

    交強險,統一都是950

    車管所掛牌費,150-200之間,各地車管所收費略有不同

    進口車商檢費,商檢局收,幾百塊錢吧

    2,變數有哪些?或者說衍生業務額外收費有哪些?

    裝潢費用,現在基本上你想裸車出店是不太可能的,都會換著花樣要求你在店內購買裝潢,裝潢利潤率一般在70%,你自己算吧。

    商業保險,一樣,現在買車都被要求再店內買保險,不買保險甚至車都不會賣給你。商業險上做的文章較多,首先很可能給你出小保險公司,因為對4S店返利高;其次,給你假如額外的險種,比如涉水險、自燃險、玻璃單獨破碎等等,這些都是沒什麼必要且對店方來說是高返利的險種;同價位的車保險的差異也會比較大,其實我個人覺得就買交強險、車損險、三者100萬、不計免賠這些就行了。

    其他雜費,一般4S店現在會以各種由頭收取雜費,例如什麼“PDI檢測費、出庫費、上牌費”這三個基本上是亂收費;做按揭還有金融手續費,一般是貸款額的3%就比較合理,還會向你推薦什麼延保業務、售後終身換油保養業務等等。這些費用4S店都是能蒙一個是一個,蒙上了賺回來一點,蒙不上那車價就高了。

    舉例環節:假如一款車4S店的最低成交價是10萬

    A買車裸車成交價是10.2萬,可能只需要買個保險店裡就同意了,也會向你推薦裝潢這些專案,但你要堅持不做他們也不會強逼,因為保險返利20%已經有利潤了,車子的利潤也有一點了。

    B買車狠砍價,4S店又不想損失銷量,好,車子9.5萬賣給你,但條件是你要在店裡購買8800的裝潢(利潤在5000左右),還要購買保險,可能還收你個掛牌代辦費之類的。

    所以說,落地價格不可能是一樣的,只是對於4S店來說,他們的利潤平衡點是一樣的。

    我是大魔王,感謝閱讀

  • 6 # 笑笑來侃車

    裸車價格和最後成交價格有很大差距,1、裸車價2、購置稅3、保險,車船稅4、貸款手續費、續保押金5、上牌費6、出庫費,PDI檢測費,各種巧立名目收費7、裝潢費、各種保養改裝套餐費問清楚4s店這些費用,才是在以後的車價,和汽車之家差距有10%

  • 7 # 愛車大家說

    裸車價一樣落地價不同這是很正常的現象,主要有這幾方面的原因:

    1、成交價格不同,雖然同一款車官方指導價一樣而且優惠政策也一樣,但是有些人就是會砍價或者有熟人,實際成交價會便宜幾千塊也是常有的事情。

    2、貸款購車和全款購車價格不同。貸款購車多了各種附加費用,因此實際成交價格是不一樣的。

    3、選裝件或者增值服務,有些車主買車時會在4S店購買一些選裝件,比如升級個車燈、升級個原廠導航。有些店還有保養套餐,買車時購買優惠力度更大。這也會造成實際成交價格不同。

    4、霸王條款,比如有些熱銷車加價提車,有些4S店強制在店裡購買保險,這也會導致最終成交價格不同。

    5、如果新車買來的價格都一樣那麼上牌時花的錢並不會有太大差距,因為這時候只要買了保險,繳納購置稅後就能上牌了。保險費用差距比較大,如果只有交強險的話價格也就一千左右,而買商業險的話新車價格會貴點。購置稅原則上是不含稅車價的10%,這個區別不大。上牌也是統一收費標準,也沒有什麼差別,最多也就某些車管所會收個照相費用。不過現在買車4S店都直接給你準備好照片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曹操生性多疑,手下大將為何死心塌地追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