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Mnbcxs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報國之心,死而後已報國行赴難,古來皆共然感時思報國,拔劍起蒿萊與其忍辱生,毋寧報國死生平未報國,留作忠魂補。 報國名言明代大臣 楊繼盛青山埋白骨,綠水吊忠魂。朱德平生鐵石心,忘家思報國。南宋愛國詩人 陸游男兒鐵石志,總是報國心。明代抗倭將領,軍事家 戚繼光會當報國恥,豈必懷封侯。 關於報國的名言明末文學家 陳子龍當須徇忠義,身死報國恩。唐朝詩人 李希仲但令身未死,隨力報乾坤。南宋民族英雄 文天祥白眼觀天下,丹心報國家。中國民主革命先行者 宋教仁鏡裡朱顫都變盡,只有丹心難滅。 報國名言宋·文天祥《酹江月》[乾坤能大]。這兩句大意是:從鏡子裡看到我年輕時紅潤的面容都已變盡,只有我的丹心難以磨滅。這首詞是文天祥因叛徒出賣,被俘後押趕燕京途中的作品。當時,腥風血雨的孤軍奮戰和難以忍受的囚徒生活已經使他的容貌完全改變,可是,“朱顏”“變盡”,“丹心難滅”。這兩句用反襯手法表明自己的忠貞不渝,與陸游的“雙鬢多年作雪,寸心至死如丹”有異曲同工之妙。不同的是,陸游的雙鬢作雪,主要是歲月流逝的結果;而文天祥的朱顏變盡,主要是人為的折磨造成,更顯出作者歷盡磨難,丹心不變的英雄氣概。這兩句詞所表現的堅定不移的報國熱忱光照千古,永遠值得後人效法。南宋民族英雄 文天祥 《酹江月》赤心報國無片賞,白首還家有幾人。唐·劉長卿《疲兵行》。片賞:一點賞賜。這兩句大意是:赤膽忠心報效國家的,得不到一點賞賜;長年征戍在外的,又有幾人能在頭白時回家?此二句抒發了詩人對社會現實的不滿情緒。前句是說忠心報國者卻得不到皇帝的賞賜,言外之意是得到賞賜的是那些慣會阿諛逢迎、諂媚取寵的小人。後句說自首征戰者沒有幾人能生還故多,寫得更是淒涼悲切,戍守邊塞的將士是愛國的,獻身沙場是他們的義務。他們傷心的是受到的待遇太不公平了,沒有人能理解他們,同情他們。可用以抒寫愛國將士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唐代詩人 劉長卿 《疲兵行》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唐·戴叔倫《塞上曲二首》其二.玉門關:在今甘肅省敦煌縣西南.是漢唐時西北重要的邊防要塞。這兩句大意是:願意長期轉戰邊塞以生命報效祖國.何必一定要活著進入五門關返回家回!這兩句語言鏗鏘,格調豪邁,充盈著愛國主義熱情。可用於表現邊防將士昂揚雄放的情懷。唐代詩人 戴叔倫 《塞上曲二首》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宋·陸游《夜泊水村》。青:這裡指黑色。這兩句大意是:我誓以一身報國,不辭萬死,而今呈現在人們面前卻是不能轉黑的斑自雙鬢。這是陸游五十八歲閒居山陰時的作品,作者立志殺敵報國,萬死不辭,可是朝廷卻棄置不用,以至雙鬢斑自,一事無成。這裡前一句寫壯志,音調高亢,氣概豪邁;後一句寫現狀,音調低沉,意境悲涼。在壯和悲的對比映襯中,作者壯志未酬的悲憤心情得到了充分的抒發。南宋愛國詩人 陸游 《夜泊水村》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巳先斑。 關於報國的名言宋·陸游《書憤》。塞上長城:史載南朝名將檀道濟曾自比為“萬里長城”,唐代名將李績也曾被唐太宗比作“長城”,陸游年青時也以可以捍衛國家,防禦強敵的“塞上長城”自比,許:期望。衰鬢:衰老的鬢角。斑:斑白,花白。這兩句大意是:我白白地期望自己成為保衛國家的名將,現在功業未就,鏡中衰老的鬢角已經先斑白了。這首詩是陸游六十二歲時的作品,當時他因主張抗金而被罷官,已在家鄉山陰閒居了六年。壯志成“空”,兩鬢“先”斑,這正是作者“憤”之所在。一個“空”字,一個“先”字,作者內心的悲愴可見。南宋愛國詩人 陸游 《書憤》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宋·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二首》其二。夜闌:夜深。闌,將盡。這兩句大意是:深更半夜躺在床上聽著風雨交加的聲音,千軍萬馬跨越冰河的北征景象闖進夢境來。這是這首七絕詩的後兩句。這一夜風雨大作,陸游“僵臥孤村”,還念念不忘“為國戍輪臺”。此時,急風吹雨的聲響不斷傳入耳中,陸游邊聽邊思,朦朧入睡。在作者耳中,那風雨交加的聲音竟轉化為鐵馬奔騰的聲音,於是作者在夢境中見到了“鐵馬冰河”的北征景象,實現了“為國戍輪臺”的壯志。這兩句把現實和夢境結合起來,使臥、思、聽、見(夢見)融為一體,將北征景象寫得有聲有色,顯得十分壯觀,讀後給人以豪邁之感。但作者的報國壯志只能在夢境中實現,又使人感到餘味悲涼。南宋愛國詩人 陸游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二首》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宋·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二首》其二。戍:守衛。輪臺:今新疆輪臺縣,借指宋代北方邊疆。這兩句大意是:我僵臥在這偏僻的村莊並不自引為悲傷,還想為國家去戍守邊疆。這是陸游六十八歲家居山陰時所作。陸游因堅持抗金復國的立場,屢官屢貶,兩年前又以“嘲弄風月”的罪名被黜,此時他年近古稀,時常臥病,連翻身都感到困難,所以說“僵臥”床榻。“孤村”不僅指地處偏僻,也指朝廷棄置,門庭冷落。如此淒涼的晚景,是很容易使人感傷的。可是作者偏偏不以個人處境、個人得失為念,不僅“不白哀”,還想去戍守邊疆,報效國家。這種雄心壯志在“僵臥孤村”的反襯下,更顯得生死不渝,百折不回。詩人的報國赤忱,確實感人肺腑。南宋愛國詩人 陸游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二首》辭家戰士無旋踵,報國將軍有斷頭。清·李重華《書周遇吉傳》。旋踵(zhǒng腫):轉過腳跟,此處為返回之意。這兩句大意是:辭家而去的戰士就沒有想活著回來,以身報國的將軍早就準備著獻身。兩句寫將士們視死如歸,義無反顧的報國精神。表現今日反擊侵略,保家衛國的將士們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也可引此名句。清代文人 李重華 《書周遇吉傳》英雄已盡中原淚,臣主元無北伐心。 報國名言明·張以寧《過辛稼軒神道》。英雄:指辛棄疾,也泛指南宋主張抗金的愛國志士。元:本來。這兩句大意是:主張抗金的愛國志士已經流盡了不能收復中原的沉痛之淚,而皇帝卻本來就投有北伐金人收復失地的決心。詩句抒發了對辛棄疾等愛國志士北伐無望,報國無門,空流英雄淚的惋惜,和對南宋最高統治者苟且愉安,不思北伐,誤國誤民的痛恨。弔古傷懷之情甚濃。兩句將“英雄”的壯志與“臣主”的庸碌進行對比,突出了各自不同的立場和感情,使頌英雄之情與譴庸主之意更為濃烈。可化以寫在腐朽的朝代,國破家亡之時,統治者與志士仁人對待救國救民的不同態度。元末明初文學家 張以寧 《過辛稼軒神道》國色天香人詠盡,丹心獨抱更誰知。明·俞大猷《詠牡丹》。國色天香:指牡丹,語出唐人李正封“天香夜染衣,國色朝酣酒”。這兩句大意是:人們歌詠牡丹,盡都以“國色天香”讚美它的美麗,可是有誰知道它丹心獨抱的姿質呢?這首詩全文是:“閒花眼底千千種,此種人間擅最奇。~?”詩人借牡丹自況,比喻自已報國濟世的赤子之心不為人理解。明代民族英雄、抗倭名將 俞大猷 《詠牡丹》夜視太白收光芒,報國欲死無戰場。見宋·陸游《隴頭水》。太白:星名,即金星,也叫啟明星、長庚星。傳說太白星主殺伐,詩文中多用以比喻兵戎。南宋小朝廷主張對金“和親”,以屈辱求苟安,故以“太白收光芒”喻之。這兩句大意是:夜間觀察天象,太白星收起了光芒,國家不會有軍事行動,我想以死報國.已沒有了戰場。陸游畢生以馳騁疆場、殺敵報國為素志,以委身鋒鏑、裹屍馬革為樂事,由於甫宋小朝廷以屈辱投降為國策,以至詩人壯志成空。在這首詩中,詩人以“太白收光芒”比喻朝廷不修武備,不圖光復,頗為確切。由此引出“報國欲死無戰場”的慨嘆,也十分自然。確實,對一個滿懷壯志的愛國志士來說,沒有比“報國欲死無戰場”更可悲的了。南宋愛國詩人 陸游 《隴頭水》夜視太白收光芒,報國欲死無戰場。見宋·陸游《隴頭水》。太白:星名,即金星,也叫啟明星、長庚星。傳說太白星主殺伐,詩文中多用以比喻兵戎。南宋小朝廷主張對金“和親”,以屈辱求苟安,故以“太白收光芒”喻之。這兩句大意是:夜間觀察天象,太白星收起了光芒,國家不會有軍事行動,我想以死報國.已沒有了戰場。陸游畢生以馳騁疆場、殺敵報國為素志,以委身鋒鏑、裹屍馬革為樂事,由於甫宋小朝廷以屈辱投降為國策,以至詩人壯志成空。在這首詩中,詩人以“太白收光芒”比喻朝廷不修武備,不圖光復,頗為確切。由此引出“報國欲死無戰場”的慨嘆,也十分自然。確實,對一個滿懷壯志的愛國志士來說,沒有比“報國欲死無戰場”更可悲的了。南宋愛國詩人 陸游 《隴頭水》一片丹心圖報國,兩行清舊為忠家。 關於報國的名言明代明臣 于謙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北宋軍事家、民族英雄、抗金名將 岳飛憑將士氣扶中夏,淚灑山河對北風。近代政治家、思想家、社會改革家 康有為離家自身尋常事,報國慚無尺寸功。明代明臣 于謙辭家壯志憑孤劍,報國先聲震兩河。 報國名言清代狀元 彭定求許國雖堅,朝天無路,萬里淒涼誰寄音。宋·陸游《沁園春》[粉破梅梢]。許國:報效國寡的志願。朝天:朝見皇帝。這幾句大意是:報國之心雖然堅定,朝見天子卻沒有門路,萬里遙遠,心境淒涼,有誰給我寄個音訊?這是陸游五十一歲時寫的詞。“當時豈料如今,漫一事無成霜鬢侵”,詞的過片兩句,反映了陸游當時的心境。歲月流逝,壯志成空,年過半百的詩人撫今追昔,不勝感慨,詞中反映許多老朋友都在朝內飛黃騰達,自己卻遠在蜀中,不僅“朝天無路”,連個問訊的人都沒有,心情的悲涼可想而知。幾句詞直抒胸臆,寫出了報國無路的悲憤。南宋愛國詩人 陸游 《沁園春》浩氣還太虛,丹心照千古。平生未報國,留作忠魂補。明代大臣 楊繼盛名在壯士藉,不得中顧私。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三國文學家 曹植龍圖包公,生平若何?肺肝冰雪,胸次山河;報國盡忠。臨政無阿。 關於報國的名言《孝肅包公遺像贊》。龍圖包公:包拯曾任龍圖閣直學士,故稱“龍圖”。肺肝冰雪:內心像冰雪一樣純淨。胸次山河:胸中懷著國家河山。阿(e婀):曲從。這幾句大意是:包拯一生清正廉潔,內心像冰雷般潔淨.胸中裝著祖國山河,一心想報效國家,施政時剛直不阿。可化用以形容一生為國效忠,正直清廉,無私無畏,執法如山的人。《孝肅包公遺像贊》 《孝肅包公遺像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離婚是遺傳病還是傳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