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117956353079

    《左傳》的語言特色 《左傳》的語言,是歷代文人學者推崇的典範。從唐宋至明清,如劉知幾、陳騤、蘇軾、劉熙載、馮李驊等有過許多精當的評論。《左傳》敘述語言的特點是準確和精練,生動而富於色彩,同時因簡潔凝鍊而蘊藉含蓄。蘇軾說:“意盡而言止者,天下之至言也。然而言止而意不盡,尤為極致,如《禮記》、《左傳》可見。”(《蘇文忠公全集》)劉知幾的評論是:“言近而旨遠,辭淺而意深,雖發語已殫,而含意未盡,使讀者望表而知裡,捫毛而辨骨,睹一事於句中,反三隅於句外。”(《史通·敘事》)《左傳》敘述語言的這些特點,說明它在語言方面已獲得了超越於當時許多經典著作的成就,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左傳》人物語言同樣富有文學特色。《左傳》所記之“言”,主要為人物對話、外交辭令和諫說、議論之辭。人物的對話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徵。作者常常透過記錄一兩句性格化的語言,以突現人物的形象。例如鄭莊公在制勝公叔段的過程中,說了三句有典型特徵的話:“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毋庸,將自及”;“可矣”。在作者筆下,鄭莊公老謀深算、虛偽陰險的個性特點躍然紙上,在整個事件中他複雜的心理活動亦昭然可辨。僖公二十三年所記重耳避難至楚,與楚成王的一段對話,將楚成王施恩望報、乘機敲詐的心理和重耳自重自信、不亢不卑的態度,都表現得淋漓盡致。《左傳》中的外交辭令和議論、諫說之辭,是歷來為人們稱道的。記寫行人辭令,尤為《左傳》獨擅之處。例如書中有許多膾炙人口的篇章:僖公四年屈完對齊侯,僖公二十六年展喜犒秦師,僖公三十年燭之武退秦師,宣公三年王孫滿論鼎至輕重,成公二年國佐對郤克,成公三年呂相絕秦,襄公二十二年子產對晉人徵朝,襄公三十一年子產毀館垣答士文伯等等。它們有的委曲婉轉,陳述利害,有的辭氣激切、語挾風霜。能夠緊緊抓住矛盾的焦點,從分析利害入手,說理透闢、用辭雅正,是這些辭令的共同特點。特別是一些小國使者應對大國的言辭,更是充滿機警和智慧。如子產獻捷於晉,晉人三問,子產三答,“士莊伯不能詰”;子產壞晉館垣,但他理直氣壯的回答使士文伯無言以對,只好“謝不敏焉”;燭之武對秦穆公曉以利害的一番話,終於解除了鄭國的危難,這些文字已是千載傳誦。劉知幾說:“尋左氏載諸大夫詞令,行人應答,其文典而美,其語博而奧。述遠古則委曲如存,徵近代則迴圈可覆。必料其功用厚薄,指意深淺。諒非經營草創,出自一時,琢磨潤色,獨成一手。”(《史通·申左》)《左傳》中富有文采的行人辭令,顯然是經過加工和潤色的,與《國語》中所記大段辭令相比,論理的邏輯更為嚴密,已經有剪裁和選擇性,用詞洗練,更有說服力和感染力。《左傳》的行人辭令開啟了戰國時代縱橫馳驟、酣暢淋漓的文風,是歷代文人諷誦和學習的楷模。在《左傳》一書中,無論是敘述語言還是人物語言,於修辭方面都大量地運用了比喻的手法,並採用生動的俗語、諺語和民謠。其中有許多語言具有警句的性質,後世演化為成語。現代語言中的“唇亡齒寒”、“貪天之功”、“數典忘祖”、“退避三舍”、“政出多門”、“餘勇可賈”、“一鼓作氣”、“上下其手”、“食肉寢皮”、“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風馬牛不相及”等皆源於《左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cad中 “建立圖層block,線型設定為細實線”,線型是怎麼設定為細實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