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就“風”字來講,它確實有“牝牡相誘”的意思。(簡單的說牝牡就是公母的意思)比如《左傳 僖公四年》”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為是風馬牛不相及。“唐朝學者孔穎達疏引東漢服虔:”風,放也。牝牡相誘謂之風。“但是風的這個義項在古文中並不常見,所以在王力先生(語言學大家)的古漢語詞典中只把這個義項列為備考。同時,也有學者認為風馬牛不相及的風應解釋為”走失“,這句話可以理解為”走失的牛馬都不能到達“。當然這也是有依據的,”走失,奔逸“是風比較常見的義項。如《書 費誓》”馬牛其風,臣妾逋逃,勿敢越逐。“我個人是比較贊同這個說法的。
《詩經》中“國風”的“風”的意思,歷來解釋都有很多種,說法不一。但是”交配”這個意思,我認為是不可能的。這裡姑且列舉幾種比較有說服力的說法。我們知道,詩經是上古的書,經歷過戰亂和焚書坑儒之後,其原本已不可考。漢代有四家詩的說法, 齊詩,魯詩,韓詩和毛詩。 三家詩均為今文詩學(今文經學的一支),即用當時通行的隸書(時稱今文)記錄,而沒有先秦的古文舊本的詩學。秦火(焚書坑儒)以後,許多典籍尤其是儒家典籍失傳,而《詩經》以其口耳相傳、易於記誦的特點,得以儲存,在漢代流傳甚廣,出現了今文的魯、齊、韓三家詩。魯詩出自魯人申培,齊詩出自齊人轅固,韓詩出自燕人韓嬰。三家詩在西漢被立為博士,成為官學,興盛一時。 “毛詩”晚出,卻屬古文詩學:“毛詩”相傳為魯人毛亨和趙人毛萇所傳,據稱其學出於孔子弟子子夏(宋以後一般認為為偽託)。“毛詩”在西漢雖未被立為學官,但在民間廣泛傳授,並最終壓倒了三家詩,東漢時始盛行於世,當時的大學者鄭眾、賈逵、馬融、鄭玄都治毛詩。三家詩自魏晉後即無傳者,並最終先後亡佚-而毛詩獨盛。
今本《詩經》,就是“毛詩”。
毛詩傳《詩·大序》:“故詩有六義焉: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一般認為,風、雅、頌是詩的種類;賦、比、興是詩的表現方法。孔穎達在《毛詩正義》(卷一)中是這樣解釋的:“風、雅、頌者,《詩》篇之異體。”
鄭樵雲:“風土之音曰風,朝廷之音曰雅,宗廟之音曰頌。”(《通志序》)
風,即國風,是各地的民歌,詩經中共有十五國風。比較常見的篇目如《關雎》、《蒹葭》、《氓》、《七月》等。
這裡我們可以把風作為一種分類的總稱,大意就是指那些各國民間的民謠民歌,反應當時當地的風俗,具有教化和諷諫的作用。
風字本身,就有“教化”的意思。《尚書 說命》篇下“王曰,嗚呼!說,四海之內,鹹仰朕德,時乃風。”
風也有風俗,風土的意思。《荀子 樂論》 “移風易俗,天下皆寧。”
我認為,在詩經中的風,它是作為一種分類的名稱存在的,並且是基於其本身的“教化”“風土”含義而來的。
ps:昨天看到這個題就想答一下,今天翻了翻字典和阮元本十三經注疏裡詩經註疏(毛傳 唐孔穎達疏)的部分,試試看能不能說的比較清楚。基本是自己手打的,如有疏漏或是不嚴謹之處,請各位知友批評指正。書名和篇章之間的間隔號打不出來,大家將就看吧,能懂就行。
單就“風”字來講,它確實有“牝牡相誘”的意思。(簡單的說牝牡就是公母的意思)比如《左傳 僖公四年》”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為是風馬牛不相及。“唐朝學者孔穎達疏引東漢服虔:”風,放也。牝牡相誘謂之風。“但是風的這個義項在古文中並不常見,所以在王力先生(語言學大家)的古漢語詞典中只把這個義項列為備考。同時,也有學者認為風馬牛不相及的風應解釋為”走失“,這句話可以理解為”走失的牛馬都不能到達“。當然這也是有依據的,”走失,奔逸“是風比較常見的義項。如《書 費誓》”馬牛其風,臣妾逋逃,勿敢越逐。“我個人是比較贊同這個說法的。
《詩經》中“國風”的“風”的意思,歷來解釋都有很多種,說法不一。但是”交配”這個意思,我認為是不可能的。這裡姑且列舉幾種比較有說服力的說法。我們知道,詩經是上古的書,經歷過戰亂和焚書坑儒之後,其原本已不可考。漢代有四家詩的說法, 齊詩,魯詩,韓詩和毛詩。 三家詩均為今文詩學(今文經學的一支),即用當時通行的隸書(時稱今文)記錄,而沒有先秦的古文舊本的詩學。秦火(焚書坑儒)以後,許多典籍尤其是儒家典籍失傳,而《詩經》以其口耳相傳、易於記誦的特點,得以儲存,在漢代流傳甚廣,出現了今文的魯、齊、韓三家詩。魯詩出自魯人申培,齊詩出自齊人轅固,韓詩出自燕人韓嬰。三家詩在西漢被立為博士,成為官學,興盛一時。 “毛詩”晚出,卻屬古文詩學:“毛詩”相傳為魯人毛亨和趙人毛萇所傳,據稱其學出於孔子弟子子夏(宋以後一般認為為偽託)。“毛詩”在西漢雖未被立為學官,但在民間廣泛傳授,並最終壓倒了三家詩,東漢時始盛行於世,當時的大學者鄭眾、賈逵、馬融、鄭玄都治毛詩。三家詩自魏晉後即無傳者,並最終先後亡佚-而毛詩獨盛。
今本《詩經》,就是“毛詩”。
毛詩傳《詩·大序》:“故詩有六義焉: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一般認為,風、雅、頌是詩的種類;賦、比、興是詩的表現方法。孔穎達在《毛詩正義》(卷一)中是這樣解釋的:“風、雅、頌者,《詩》篇之異體。”
鄭樵雲:“風土之音曰風,朝廷之音曰雅,宗廟之音曰頌。”(《通志序》)
風,即國風,是各地的民歌,詩經中共有十五國風。比較常見的篇目如《關雎》、《蒹葭》、《氓》、《七月》等。
這裡我們可以把風作為一種分類的總稱,大意就是指那些各國民間的民謠民歌,反應當時當地的風俗,具有教化和諷諫的作用。
風字本身,就有“教化”的意思。《尚書 說命》篇下“王曰,嗚呼!說,四海之內,鹹仰朕德,時乃風。”
風也有風俗,風土的意思。《荀子 樂論》 “移風易俗,天下皆寧。”
我認為,在詩經中的風,它是作為一種分類的名稱存在的,並且是基於其本身的“教化”“風土”含義而來的。
ps:昨天看到這個題就想答一下,今天翻了翻字典和阮元本十三經注疏裡詩經註疏(毛傳 唐孔穎達疏)的部分,試試看能不能說的比較清楚。基本是自己手打的,如有疏漏或是不嚴謹之處,請各位知友批評指正。書名和篇章之間的間隔號打不出來,大家將就看吧,能懂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