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好看嗎?
6
回覆列表
  • 1 # 雜文趣事1314阿景

    1;首先本人想要分享和評價的是一部2016年上映的電影《海邊的曼徹斯特》(Manchester bythe Sea)。該片的介紹可以在豆瓣找到,與之相關的影評也十分豐富。最近又翻看了幾遍,可以說是我最近幾年最喜歡的電影。

    2;有關電影製作本身的成功,此處不做過多評價。今天想和大家探討的是這個故事背後的東西。很多人說這部影片最大的特點是真實,沒有眾人期待的溫馨結局,也沒有喪到極致的喘不過氣,全片就像一個從真實人生影像中擷取的片段,沒有過多的編排,也沒有濃重的渲染,就那麼直愣愣得鋪陳在觀眾面前。一向剋制隱忍的主人公Lee,有一次對自己侄子宣洩道:I can’t beat it! Ican’t beat it! 就在這一刻,深深感受到當有人對你說“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時,是多麼的無力。沒有一件事比“學會與自己和解”更難。任何試圖以此勸導他人的嘗試總是不成功的。沒有人能夠完全進入他人的世界,所謂設身處地、感同身受,總也隔著一層紗紙。這是我從這部影片中受到的衝擊。

    3;主人公Lee的人格設定,表明他並不是一個能夠很快從人生悲痛、自責中走出來的人。回到出事的當晚,因為妻子重感冒,為了不讓家裡太乾燥,Lee關掉了暖氣,打開了家裡的壁爐。又因為當晚磕了藥,決定出門買點飲料醒醒腦,然而,意外就這麼發生了。回到家門前,眼見著房子火光沖天,人聲鼎沸,妻子悲痛欲絕,三個可愛的女兒就這麼葬生火海,一切都緣於Lee出門前的一個小過失,沒有關掉壁爐的防火門。Lee陷入了深深的自責和愧疚,至此奠定了本片的基調,直至影片結束,Lee都沒有從中走出來。拋開Lee本人的性格特點,作為一個普通人,試想當我們遭遇因自身過失帶來的沉重打擊,應該如何自處?我們甚至可以進一步追問,當個人人生遭受重大打擊時,為什麼應該從中走出來?有什麼理由從中走出來?

    4;在思考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可以看看故事的另外一個線索,Lee的侄子帕特里克。影片首尾和中間的轉折,都是由Lee和帕特里克之間的關係完成的。開篇,Lee、哥哥和帕特里克三人愉快地在海上釣魚,叔侄倆諧謔的對話,展現了一對平凡而又溫情的關係。中間部分,Lee因其過失,失去了三個女兒,在其逃離故鄉之後,卻又因哥哥託付的撫養責任而重回故鄉,雖然Lee仍然沒能走出過去。影片結尾,叔侄二人修好了帕特里克父親的小船,一起坐在以前釣魚的地方。雖然整個影片都是灰暗的色調,但從Lee試圖逃避對侄子的監護身份,又試圖為侄子找到好的監護人開始,我們可以感受到,Lee心裡的堅冰已經開始融化,雖然很慢很慢。同時,當看似對父親離世毫不在意的帕特里克,看到冷櫃中的凍雞肉,回想起冷櫃中的父親遺體而情緒激動時,那個試圖躲避人生打擊的帕特里克,也終於從灰暗的過往中得到了稍許的解脫,他終究能夠不再隱忍和躲藏。最後,當叔侄二人決定修理好小船時,似乎也預示著美好的回憶,仍然存在於二人的心中,生活的希望終究沒有消散。作為觀眾來說,總算找到了一絲小小的慰藉。

    5;有人老年喪子,有人幼年喪父,人存活於世無非是相互依存的關係。Lee失去了女兒,帕特里克失去了父親,似乎不同的原由,但從遭受的打擊來看,分量卻是等同的。Lee看似因其過失而自責和羞愧,以致不能面對。抽離來看,實際上是對巨大打擊的不能承受。帕特里克還未成年,卻遭受到摯愛父親突然離世的打擊,面對無法回去的母親及其組建的新家庭,帕特里克儼然是個孤兒,於他而言,也是難以承受的。如果要回答前面的問題,或許就如影片中Lee和帕特里克遭遇的,沒有誰有從巨大打擊中走出來的理由,只是生活還在繼續,可以麻痺自己,也可以自我放逐,唯一能做的只是讓時間去消融一切。

    6;生活中有很多過不去的坎,為什麼一定要有希望或者一定要是美好的結局呢。海邊的曼徹斯特,之所以另類而褒貶不一,是因為它太過於真實,剔除掉那些美好的童話,溫情的雞湯,把生活中最平凡也最蒼白的一面,展示給觀眾。很多時候,正能量或者勵志話語,對於單個人的人生而言,是毫無意義的。說的再多,聽的再說,也只是另外一種稍顯高階的麻藥。當然,影片縱使再真實,也是一種藝術化的呈現,真實的生活遠比這些更殘酷。也許作為曼徹斯特小鎮的居民,當Lee重新回到鎮上,能夠做的,不是用惡毒的語言去攻擊他,也不是試圖用道理和溫情去感化他。任何生活的重擊,對於個人而言,都是極端私人性的。你無法奢望去理解,也不能從中獲得什麼。

  • 2 # 小小青年

    一部好的電影,要麼,絕對真實,要麼,絕對虛構。顯然,他屬於前者。

    名字一聽,有種淒涼蕭瑟之感,各種畫面,無需渲染,光是普通的拍攝也能達到高水平的效果。

    生活從不會因為個人,而變得善良。人們不願意面對現實,因為現實太殘酷,看了會心痛,還不如不看。 這世界上哪有那麼多的成功,海邊的曼徹斯特把你拉回現實。

    火災,孩子喪生,離婚,搬家,修水工,被顧客投訴,哥哥的離世,被迫成為撫養人。

    這才是現實啊,這也是曼徹斯特的現實,電影都分毫不差的向我們展示了出來。 生活很殘忍,在你破碎的心上不停地添刀,一刀,兩刀,無數刀,直到麻木。這個時候的任何行為,僅僅只是為了活著,而已。然而,就算是這樣,活著,在經歷過如此多傷痛的情況下,也顯得如此的不易。活著,也需要勇氣。

    然而,之前的一切,已經把所有的勇氣都耗盡了,這世界上哪有那麼多的救贖,沒有的,不存在的。

    像肖申克里最後奇蹟般地逃脫還附帶鉅額財產;

    像阿甘裡如猶如神助一般幹啥啥都行成為巨豪;

    像當幸福來敲門裡經過六個月的努力最終成功;

    像上述例子的,在現實中,能夠做到的,甚至還不足百分之一,可能千分之一都不到。

    喜劇有喜劇的意義,充滿正能量,能看到希望,這很好;

    然而,悲劇的意義卻更加深刻,是能夠在心底留下傷痕印記的,

    這一點從四大悲劇中可見一斑。

    海邊的曼徹斯特很現實,就連到最後,男主還是沒能做出什麼,

    I can’t beat it.

    打敗不了,大多數人絕對會像男主一樣藏在心裡,只當實在忍受不住才會爆發。

    結局並沒有反轉,他堅持之前的想法,放棄了撫養權,他還是無法做到,他無法生活在曼徹斯特,這個讓他傷痕累累的小鎮。

    時間並沒有改變什麼,破鏡並不能重圓,就算你再怎麼忽視,刀疤依舊在,每看一次,依然痛徹心扉。

    這是一部好影片,毋庸置疑。

    五顆星⭐推薦,在心情落寞時看一下,說不定有神奇的效果喲!當然,心情好時,可以致鬱,讓你感受人生的意義和每個人的價值所在。

  • 3 # 諸事順意

    《海邊的曼徹斯特》是一部冷徹心脾的影片。

    該電影敘述了主人公Lee因哥哥去世,而不得不暫時離開工作的城市波士頓,前往曼徹斯特照顧失去父親的侄子Patrick的故事。

    普通男人Lee做著各種雜事:修電燈、修馬桶、修水管、剷雪。但他因為沉默寡言、不會說好話,所以經常被人辱罵、投訴。他認真工作,肩負著幾個人的工作量,工錢都被僱傭他的人拿走他都不多說什麼。讓人一度以為他是個聖父,是傻子。他看起來好像沒有親人朋友,下班之後就會一個人去酒吧喝悶酒,有美人故意搭訕,他卻好像無動於衷。看起來沉默寡言卻因為別人多看他幾眼就敏感,一點就著,但其實被人看他,是因為他先看別人。他看起來他應該是沉穩冷靜的,可是又好像是衝動魯莽的。他的眼神是空洞的,總是透露著一種絕望,那種絕望卻是永遠也不會被拯救的。一個沉默寡言,但又易怒、木訥呆滯,但又敏感的孤獨靈魂的男人。

    一通電話打破了這一切。被醫院告知他的親哥joe病發,有生命危險,於是他不得不放下手頭的工作,前往曼徹斯特處理他哥的後事。當他得知哥哥的死亡、看著哥哥的遺體時,竟然沒有從他的眼神裡看到過多的悲傷,當然也沒有眼淚。他哥哥的兒子Patrick,比他還要顯得冷漠。根據哥哥joe的遺囑,Lee成為了侄子Patrick的法定監護人,要監護他到18歲成年。原本這是非常理所當然的事,沒有了父親就只有叔叔了。但Lee不願意並極其地激動。

    因為,Lee本來有一個很美好的家庭:漂亮的妻子,三個可愛的孩子。一場大火讓他失去了他們,更失去了一個美好的家庭。妻子無法原諒他,和他離婚了。於是他離開海邊的曼徹斯特,去了波士頓,開始一個人的生活。他選擇自我懲罰、自我放逐,拒絕世界的一切情感,讓自己就此沉淪孤獨。

    前妻已經再婚,並且有了小孩。再次相遇時,前妻對他說著對不起!

    他說:我知道你理解我的感受,但是你還是不明白,我的心裡已經什麼都沒有了。

    我的心裡什麼都沒有了。

    這是全片唯一的一句直白表達悲傷的臺詞。

    《海邊的曼徹斯特》對於災難給一人造成的創傷的描寫非常的獨特,它故意把煽情、悲痛隱藏,只放出一小部分。很多故事裡常有的痛徹心扉、難後救贖,它都沒有,僅有的最悲痛的一句就是:我的心裡什麼都沒有了。可還有比這句更令人心碎的了嗎!

    最後的Lee還是選擇了離開曼徹斯特,回到波士頓。他對侄子Patrick說:我擺脫不了往事,我走不出來。

    我們的一生裡都會有無法與自己和解的東西,痛楚本就是生活常態,只不過別人都將自己裝進了充滿快樂的盒子裡,我們不想成為異類,所以也隨同別人一起了。

    我們以為時間會是治癒一切痛楚的東西,但時間只不過是讓我們習慣了逃避,可逃避的一切還是存在,於是我們只有一直逃避。

    時間並不是藥,世間萬物裡,什麼都不是藥。那些災難不會隨時間過去,它依然存在;那些傷痛不會隨時間消失,它只會被逃避暫時封存。

    那些無法忘記的,就不要強行忘記,生活會繼續,你只需要活著就行了。至於快樂還是痛楚,隨它到來。要逃避還是面對,你自己決定便可,沒有對錯。

  • 4 # 極品娛樂

    曾經看過這麼一段話,人類能成為食物鏈的頂端,掌控世界,其實這背後也有自己的代價,人類有情感有感知還有記憶,所以我們並不能像植物那樣,沒有自己的心事和痛苦。電影《海邊的曼徹斯特》是讓很多人看完觸動很深的作品,其豆瓣評分高達8.6分,是被譽為鬼才導演肯尼斯羅納根的經典之作。

    該影片是一部十分真實的寫實佳片,它蘊含了成年人世界的疼痛之感,又蘊藏著生活人生百態的多面寫照。其講述了男主人公李錢德勒因為一場意外失去了自己的孩子,妻子與他離了婚,沉浸在人生痛苦之中的他從此在時光的陰霾之中過著一蹶不振的日子,隨著時間的流逝,他的人生也從此發生著改變的故事。

    這部影片結合友情愛情親情,細膩譜寫了人性之外那種情感投射。導演將故事圍繞著淒冷的海邊緩緩展開,冰冷的海風拉開了整個故事的序幕,這種具有空間感的鏡頭設計增強了電影的藝術之感。與傳統印象中的美式電影所不同的是。這部劇作的風格較為內斂,不張揚,角色之間的矛盾沒有西方影片的單刀直入,它用一種深邃而緩慢的腔調演繹著這個故事,由此可以看出導演細膩的拍攝方式格外的打動著人心。

    值得一提的是這部影片確實是展現了當今社會的一些現實問題,呼籲社會對於有過創傷的人群多一些理解和關心,不要讓輿論和自身的言論影響到他們本身的生活。電影《海邊的曼徹斯特》的主題和立場十分的鮮明,就是喚醒沉浸在陰霾中的人們,放下對於過去的執念,勇敢的突破重圍,走向光明的明日。或許信仰和樂觀是改善扭轉人生局面的唯一方式,人既然活著就要在自我救贖的同時,給自己一個重生的機會。

    對於導演肯尼斯羅納根而言,他的這部電影創作意外的展現了人性的那種自我包裹。片中很多人物對於情感都處於謹慎的態度,例如男主人公李錢德勒其實他十分渴望自己的妻子可以原諒自己,甚至他也一直沉浸在自責之中,可是當面對妻子的時候,他依舊用自己的沉默寡言來掩蓋真實的心情。由此說明,夫妻之間最重要的其實就是互相坦誠與傾訴,這種普遍的婚姻關係也是男主角鬱鬱寡歡的原因之一。

    生活始終都是一面多稜鏡,每一個人的心境都會隨著時間而發生著改變,過去已然過去,與其自怨自艾的度過餘生不如以樂觀的心態放自己一條生路。這部作品帶給人們的後勁十分的大,它很多具有深度哲學思維的鏡頭擊中了人們冷漠的內心,諾達的社會之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應該是冷漠的,溫暖的心態不僅會改變這個社會,還有就是人與人之間親情的深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這一生平凡普通,可以做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