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千千千里馬

    這個問題當然提的好。也是現代學者非常追索的一個問題。

    看了幾位大神以前的答題,我不能不談談我的看法。

    例如,有的朋友說:5000年前,中國就已經有過類似“百家爭鳴”的文化現象,加上北方氣候變暖,所以,中國發生了文化中心轉移,即,從良渚文化地區向仰韶文化中心轉移。

    中國文化有兩個大的分界。

    一個是分割槽域小範圍相對獨立穩定的部落自治時代。

    一個是大聯合大範圍大統一的帝制時代。

    大體來說,自治時代產生於史前,帝制產生於史後。

    我們說大體,是因為,例如黃帝時代,也是一個帝制時代。

    但是,對於皇帝的帝制時代究竟在什麼年代我們還沒有確切的文化考證。但是,這有什麼關係?一般來說,劃時代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

    所以說,5000年前的“百家爭鳴”根本就不可能。

    因為那個時代,基本就是部落張統一自治的社會形態,有什麼可以“百家爭鳴”的理由。給你一個超大公司,要不要公司內部也“百家爭鳴”?

    社會國家是一個發展過程。這是從古至今的規律。

    那麼,為什麼如題主提問“戰國時代”出現了“百家爭鳴”而不是夏朝,商朝,和西周?

    事實上,“百家爭鳴”是漢代“諸子百家”的另一種說法。

    戰國時代並沒有“諸子百家”,這個說法。諸子百家最早的是管子孔子,最晚的是荀子和韓非子。時間的跨度長達300餘年,你想想,與300多年的爭鳴嗎?

    不過,我們應該看到,中國文化的載體漢字,其實真正進入普遍使用的時代是周朝。所以,從周朝開始,文化典籍大量被創造出來,並且流傳社會。

    像孔子時代,已經有私人著書了,而周朝初,是沒有的。商朝就更不會有。

    到戰國時代,著書已經非常發達了。這樣,大量的思想就可以準確流傳,而沒有這樣一個時代,大量的思想,只能在開頭傳播。

    由於傳播的新發展,也促進了思想活躍。

    我們看《莊子》和他同時代《荀子》的作品,裡面的民間傳說非常多。《韓非子》的著作中,民間傳說也很豐富,這都是產生思想的火花。

  • 2 # 夜小紫

    之所以會出現百家爭鳴這一文化上的奇觀,原因是很複雜的,我從文化演變的角度簡單聊聊其中一個方面的原因。

    從尚無文明的蠻荒時代,到殷周之世,積累了非常豐富的宗教文化。東周之世,恰好到了文化演變的一個樞紐。

    《左傳》中記載了一些好玩的故事,比如說巫師裨灶曾準確預測了周靈王、楚康王、晉平公的死,也預言了陳國的亡國。公元前525年,他預言鄭國的火災,於是去找鄭國大夫子產,說有辦法消災。

    但是子產卻沒有搭理他,後來鄭國果然發生了火災。於是裨灶跟子產說,不聽我的,還是會發生火災,子產依舊不搭理他,後來也沒有發生火災。

    子產留下了一句又名的話:“天道遠,人道邇。”意思是老天這些事兒說不清,其實就是壓根不相信。

    也是在《左傳》中,曹劌說:“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意思是別拿這些神秘學的東西出來當作可以一戰的根據。

    《論語》中說:“未知生,焉知死。”說:“子不語怪、力、亂、神。”孔子不信鬼神麼?恐怕不是的,但他有個很明確的態度是“不說”。

    這些例子都表明了,在當時,大家開始走出宗教的束縛,於是對於之前的宗教文化,到了一個大總結的時候了。

    這是百家爭鳴之所以會產生的重要背景。

  • 3 # buku666

    春秋戰國是中國偉大的軸心時代。在那個時代,出現諸子百家,百家爭鳴局面。社會思潮激盪活躍,文化成就異彩紛呈。

    之所以出現這種局面:

    第一,社會處在轉型期,原有的社會階級結構遭到破壞,每個階級在經濟基礎激烈變化中跌宕起伏。

    春秋早期到戰國初期,鐵器牛耕出現,生產力迅速提高,一家一戶的農業生產成為可能,小農經濟出現,井田制逐漸瓦解。隨之社會上產生大量小生產者,新興地主階級出現。原有的奴隸主貴族也發生了分化,有的成為地主階級,有的沒落下去。面對錯綜複雜的社會狀況,文化精英們紛紛站在自己立場上提出政治主張或對社會的看法,於是百家爭鳴局面出現。

    第二,分裂割據的政治局面也有利於百家爭鳴的出現。

    東周末年,王室衰微,諸侯崛起。雖“挾天子以令諸侯”“尊王攘夷”,爭相建立霸權,但是畢竟不能完成對全國範圍強有力的統治。所以整個中國不可能在意識形態上統一起來,不可能建立統一的具有文化專制為特徵的思想體系。每個諸侯國也都有不同的文化思想需求。出於爭霸或者自保的需要,諸侯內部文化政策也比較開明。這就為諸子思想提供了肥沃的生存土壤,每個思想流派幾乎都能找到自己的市場,即使沒有官方認可,還有百姓的擁躉。

    第三,文化的歷史積澱。

    中國從夏朝進入文明時期,到商朝文字成熟,又經過漫長的周朝,經過廣大勞動人民的辛勤勞動和智慧的創造,私學的興起,知識分子隊伍擴大,文化成就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夏商對神的盲目崇拜到春秋戰國的對神的大膽質疑,可以看出,華人民正在走向新的覺醒。隨著文化的積累,思想解放運動也就呼之欲出。

    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決定意識形態;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西周到戰國,從木石耒耜到鐵器牛耕,從井田制到小農經濟,從奴隸主貴族到地主階級,從分封到郡縣,從世卿世祿制到獎勵軍功,幾乎所有領域都發生了質的變化。總之,社會存在全方位發生變化,導致“禮壞樂崩”,文化思想也隨之質變。

    孔子站在沒落奴隸主貴族立場上為舊制度舊階級唱輓歌,試圖恢復周初的“禮”“樂”;孟子希望新興地主階級珍惜剛剛來之不易的政權,小心對待農民階級,告誡統治者“民貴君輕”。

    墨家站在小農立場希望“兼愛”“非攻”,保證廣大農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也渴望透過“選賢”增強自己政治話語權。

    老子莊子本質是奴隸主的代表,但是消極避世,清靜無為,也從側面反映了不贊成社會變革的態度。是廣大中間階級不願意參與政治的願望。

    韓非子、商鞅,作為激進的新興地主階級,要求用非常的革命手段迅速建立封建地主階級的政權,實行專制主義中央集權。

    階級社會里,每個人無不打上階級的烙印。無論是多高的才學,多一流的智商,都不能超越自己的階級。作為後人,我們認為什麼才是進步的,是正確的?答曰:符合社會發展階段的和符合社會發展主流的就是正確的進步的。就當時看,法家無疑是這樣的流派。

    探究百家爭鳴的根源和狀況的現實意義在於,學會正確把握社會脈搏,自覺融入一個時代的主流中去。人只有思想行為最符合社會主流,才更能促進社會發展,自己才會更能發揮正能量,才更能實現自我價值。

  • 4 # 刀筆讀史

    百家爭鳴是發生在春秋戰國時代的思想大討論,針對各種社會和自然現象,人們提出了不同的觀點和解決辦法,思想主張相同或相似的人聚在一起,就是一個思想派別,當時出現了很多思想流派,沒有人能夠給出這些流派的具體數量,只能用百家來形容思想派別之多。

    透過古代留傳下來的史籍,我們可以知道當時的流派有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縱橫家、兵家、名家、農家、陰陽家等,還有一些名氣很小的流派,他們的思想和觀點沒有流傳下來。

    這些流派的思想對今天的華人影響很大,我們的傳統思想基本上都是由各個流派的思想演變而來。孔子、孟子、荀子、老子、莊子、商鞅、墨子、荀子、韓非子、鬼谷子、孫子是當時各個思想流派的代表人物,是我們中國最重要的文化思想名人。

    百家爭鳴發生在戰亂頻繁的春秋戰國時代,春秋戰國時代國家動盪,四分五裂,百姓吃夠了戰爭的苦,卻發生瞭如此偉大的思想運動。那麼,這是為什麼呢?

    第一,春秋戰國時代,人們種地的水平提高,鐵製農具和牛耕得到推廣,以前無法耕種的荒地得到了開墾,變成了良田,人們種地的糧食產糧大大增加,人類社會有了餘糧。可以去養活不種地的人。

    第二,秦朝統一天下後,焚書坑儒,控制思想和言論,人們再也不能隨便思考和說話。而在春秋戰國時代,中國分裂為大大小小的諸侯國,沒有一個帝王能夠控制住天下的思想,人們享受著思想上的自由。如果因為思想觸怒了甲國的國君,那麼這個人可以跑到另一個國家去,繼續堅持自己的思想,不必擔心生命受到傷害。

    第三,春秋戰國時代,各個國家都在努力強大自己,士是當時社會上最聰明的一群人,有權勢的貴族和國君需要“士”來幫助自己,給自己出謀劃策。各國對“士”採取了很友好的態度,很多國家的君主和貴族把士當作門客供養起來,給於各種良好待遇,解除他們生活上的困難,鼓勵士進行各種研究和討論。

    第四,在春秋戰國時代之前的夏商西周時代已經出現了很多偉大的人物,比如黃帝、伊尹、姜子牙、周文王、周公旦等,這些人的思想和言行給百家爭論中的大學問家們很大的啟發,前世留下的思想和書籍成為了研究的物件。比如儒家推崇西周的周禮,兵家學習姜子牙留下的兵書,道家多與黃帝和商朝的伊尹拉上關係,有了前代的積澱,才有春秋戰國時代百家思想的勃發。

    引起百家爭鳴的原因有很多,暫且提出這四條,供大家閱覽批評。

  • 5 # 塵埃讀歷史

    戰國時期, 諸侯紛立, 戰亂不已, 社會經濟基礎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即新興的地主階級 取代了奴隸主階級, 成為新的統治者, 這種變動也在思想文化方面反映出來。代表不同利 益集團的學派人物, 都在認真思考和分析劇烈動盪的社會形勢, 努力作出自己的解釋, 提 出治世的良方, 批駁別人的思想和主張。各諸侯國君王信奉不同的學派, 為各種學派的發 展提供了社會基礎。一時間, 各種學派如雨後春筍, 紛紛興起。歷史上把這種生動活潑的 局面稱為“百家爭鳴”。

    百家爭鳴的“百”, 是形容各種學派數目之多。實際上, 當時比較重要的學派有儒、墨、 道、 法、 陰、 陽六家。此外, 還有兵家、 農家、 縱橫家、 雜家等。各家之言, 互相爭辯, 各有所 用, 形成了中國歷史上罕見的百家爭鳴的局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皇馬準備1.2億買貝爾、如果他來了適合什麼位置?你有什麼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