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蝦扯蛋你會嗎
-
2 # 布魯斯登
一減省點畫
為了書寫簡便,行書對楷書的某些部位作了簡化,或減省點畫,或併合線條。如“話”字的“言”字旁,原楷書繁寫為七畫,寫行書就只有兩畫,省去了五畫;“然”字的四點水,由四點變為一橫,省去了三畫;“近”字的游水,由一點三彎折加一平捺,簡化為一豎橫折,也省掉若干彎曲波捺;“佛”字中間原是變形的“弓”字,現用橫折彎勾代替,一下子省去了兩彎。減省點畫,大都在字的部首偏旁方面用得最多,這同它經常書寫有關。
二筆勢流動
1.增加勾挑與牽絲寫楷書是一筆一畫地寫,要求點畫分明,寫行書則可點畫連起來寫,在點畫之間增加勾挑與牽絲。勾挑是在沒有勾挑的點畫上,順勢寫出短勾,如“古”字的橫畫,“好”字的撇畫;牽絲是在前後不相連的點畫之間順勢用細細的牽絲相連,如“絲‟宇中間的點畫,“心”字的中右兩點。行書的點畫之間有了勾挑與牽絲,便顯得筆勢流動,意態活發.但勾挑與牽絲不能太多,太多了,用筆就顯得不乾淨,造
-
3 # 雷順淼
輕重大細有講究,
長短斷連要分明。
快慢中和在其中,
心感魂靈是真求。
-
4 # 嶺聯梁十五
建立於楷的基本筆劃之上,顧名思義以:靈活飄逸為主;忌楷法之呆板,延化草書之基本。通用於日常寫作之便利!其審美價值應高於楷。
特點在於:起勢雄渾而不彊,行筆鋪墨多變,點畫間呼應明朗!筆斷而意連,牽絲細且巧。
-
5 # 鄉村裡的中國
行書的特點主要是楷書和草書的恰當結合,書法在古代主要用於書信交流使用。寫的太規整速度跟不上,寫的太草書不容易認識。所以我們看到的行書墨跡就比較多,從這裡就可以看到就是實用。
行書的點畫吸取了草書的靈動,楷書的結構規整,規範了草書的放縱,放縱了楷書的規規矩矩。
-
6 # 兩山堂
● 行書筆畫的特點是:以勢為主,因勢生形。
——筆勢是具有聯絡性的筆畫趨向,在行書中主要透過收筆的牽絲引帶和回筆過渡、起筆的順筆尖入、筆畫之間的連綿等來體現。
——由於筆勢不同,具體的筆畫形狀、結構體勢、書寫方向、筆順有所變化。(如“平”字兩個橫的不同收筆、“卉”字的撇寫為左弧豎、“耳”“取”兩字中下橫和右豎的不同筆順和勢態等。)
——學習行書筆畫,要把握好筆畫與筆畫之間呼應聯絡的筆勢趨向。
——筆畫的收筆要“送勢”(向下一筆的起筆處引帶);下一筆的起筆要“借勢”(承接上一筆的引帶筆勢)和“順勢”(順著上一筆的引帶方向而入筆)。
——臨習行書時,要“得勢”,有生動的書寫性筆勢。不能片面追求筆畫、結構的形,似,更不能小心描畫以求逼真。尤其是原帖中那些引帶性的連筆,不完全連上也可以;那些引帶性的牽絲,也是可長可短的。
(參見拙著《二王行書要領精講》《米芾行書要領精講》《王鐸行書要領精講》。江西美術出版社,2019)
-
7 # 李明友書法
行書是雅俗共賞、最有群眾的書體。行書的主要特點在於“行”,他不像草書那樣奔放,也不同於楷書那樣嚴整,他是動靜兼有的書體。
一是行書強化疏密對比關係,造成疏能走馬、密不透風的效果,打破了楷書以嚴整為主的結字方法。
二是行書的橫不平,豎不直,橫斜豎歪,斜正相輔,筆畫粗細長短對比強烈,富有變化。
三是為了書寫連貫,行書不藏鋒起筆,收筆也不縮鋒,常常把筆畫之間的聯絡用牽絲細線表現出來。
四是行書更注意開合和俯仰向背關係,注意筆畫之間的呼應,常常以轉代折,化方為圓。
五是行書為了加強節律感的表現,通篇字的大小不同,大者是小者的幾倍和十幾倍,造成了鮮明的對比,用筆更強調輕重緩急。
六是行書用筆中鋒為主,側鋒偶爾用之,在墨法上千變萬化,燥潤相間,濃淡相映。
下面是我臨寫的顏真卿的行書,請朋友們批評指正!非常感謝!
回覆列表
行書的技法特點: 筆法方面: 順勢入筆:行書筆法中不再如楷書那樣,要求逆入回出,藏頭護尾。而是落筆便順鋒而入,行筆中鋒行走,收筆多是順勢帶出,或牽連下筆,或鉤挑出鋒。不再回鋒作頓。這樣很多筆畫發生了變異。 這樣筆畫多為露鋒。筆勢明顯地流暢起來。也使行書中更多地形成了曲筆,筆畫不可過於平直,增加了點畫的動感,使之不至僵滯。筆法上的這些變化,就自然使書寫的速度加快了許多。 點畫呼應:由於行書收筆不再回鋒作頓,而多是將筆鋒提出,所以形成了點畫的附鉤和挑趯,即上筆終了時順勢帶下,而下筆自然承上,使點畫之間雖斷似連,筆斷意連,產生了明顯的顧盼呼應關係。 顯然這些顧盼揖讓和呼應使字型增加了生動活潑的意趣。 牽絲引帶:點畫間的勾挑使之顧盼呼應,有時將這種呼應透過筆鋒提寫出遊絲,連線起來形成兩筆或幾筆,連續寫出,一氣呵成,使字顯得連貫、瀟灑。如:一般情況是凡字的固有筆畫則重些,而兩畫之間的連線相應輕些,但不可截然跳動,否則呆板無神。牽絲形成連的效果是行書的主要特徵之一,但卻要運用得當。一味的牽連纏繞,當斷不斷,反而弄巧成拙,形成浮滑薄弱之病,是行書書寫中的大忌。一位書法家講過“連與斷效果不同,連易斷難,故當知斷”。因此將牽絲引帶與點畫呼應分開來講以區別它們的不同功用,這是行書的又一重要特徵。 簡括省略:前面談到連能把兩筆或幾筆連成一筆寫下來,這其實已起到了簡化的作用,加快了書寫的速度,但其原有筆畫並未減少,只是筆畫之間有牽絲相連,不單獨存在而已。在行書中還有更省簡的情況,那就是索性合併了原來的點畫,形成行書中獨有的寫法。 如其中“無”字中間四豎和下邊四點被一組相連的豎撇橫代替了,既保持了原字的面貌又起到了簡化作用。其餘各字也是用這種方式形成了現在的寫 法。有時為了行筆的便利,行書字書寫時,甚至可以改變原來的筆畫順序,如:收放變化:比較楷、隸、篆等規整嚴謹的字型,行書有一個與草書共同的特點。即它可根據章法的需要和某字的特徵,隨時調整它的字形和筆畫形態。例如:王羲之《蘭亭集序》中的之字,如:既可收斂些又可放縱些,可以任意屈伸、收放,即可使之長,如亦可使之方如:扁如:這就是行書可收可放的特性。 離方遁圓:楷書方多圓少,折筆處多為方,即如趙孟頫的圓轉為主的書寫也時露方意,這無疑是需要也使字增加了一定的力度。而行書則隨筆順勢轉折,變化無窮,方圓兼用,靈活生動。如:因此注意到方圓的變化,使之自然融匯,使書寫的效果既有方筆的雄勁力度,又富圓筆的通暢靈動。若一味方折,則顯板滯、生硬,純用圓轉則又俗滑、疲軟。總之臨習中要多觀察,創作中要多思索。 重按輕提:楷書中的一些筆法,如頓筆回鋒挫逆等,在行書的運筆中已經不再應用或很少應用了,更多運用的是順勢提、按的運用。凡輕細之處需 收筆輕提起,速度稍快。而粗重處則需將筆重按下,速度稍緩,當然,筆畫輕重粗細的交替要有合理的起浮過程,不可大起大落,忽輕驟重,應使其自然。提按處在行書中幾乎隨處可見,一字之內的提按變化如《集字聖教序》中的:一畫之內也當有輕重之別,如: 至於一篇之內的根據章法的需要而出現的輕重佈局,也是行書作品中屢見不鮮的。歷代書家對此各有體會,我們仔細品味後面作品即可領會提按在行書書寫中的妙用。 運腕得宜:“書法之妙,全在用筆。”今天看來,有人以為前人這個論斷未免偏頗。其他如章法、墨法之類固然也很重要。但書法是線條的造型藝術,提高線的表現力往往是書法家畢生追求探索的。章法、墨法之類也離不開線條去完成表現,而線條的表現力全在於筆的運用,因此,前人的說法可謂一語中的,不容忽視。 談到用筆,不能不提到運腕,二者是不可分。這一點初學書法的人往往容易忽略或不甚明確。 前面提到筆的運動可以組合出秀美、雄強、古樸、稚拙等不同風格的作品,那麼用筆的關鍵是什麼呢?當然,是大腦,但大腦的設想是靠指、腕、臂的合理配合來完成的,指過於細弱,精巧處或許尚可,總體上卻力不從心。誰也不能運指寫出盈尺大字來。臂又過於粗大,寫榜書或許差強人意,然要精到完美卻難盡如人意。那麼只有腕居中承啟,能兼領二者的功能。尤其是行書的靈動精妙處,有時全憑腕的運動來完成。 運腕是指在書寫過程中腕要有意識地指揮毛筆左右揮灑,疾徐提按,使轉變幻。以使書寫效果靈動流暢。舉例來說:寫百字時百筆落紙後腕須往左傾推筆向右,至橫的末端即刻腕須轉向右擺,提筆帶過再向懷內壓至小豎折處提鋒向右上,使轉帶下向內提筆作點收,這一系列的運動都是腕的左右推移轉動,如果光靠臂來運動則顯然難以準確地使筆恰到好處地寫出輕重變幻的線條,一些靈巧之處更難準確地表現出來,寫半尺以內的字則顯得費力不討好了。當然如果寫檗窠大字,則需臂的協助運動,而控制筆還靠腕來完成。 因此,運腕是行草至關緊要的練習課程。當然,腕與臂、指的相互配合亦是不容忽視的。 選帖與臨摹 有的朋友練字,喜歡隨意揮灑,盡情抒發,這就創作而言是無可厚非的, 但練習字則不應如此。因為書法的練習,應是將前人好的字借鑑過來,掌握它,使之變成自己的技藝,克服自己的不足,也是鑽研任何一門學問應取的 態度。為什麼要練呢?肯定是認識到自己有不足之處,但練習時不講究方法還是達不到目的的。常看到有的朋友抱一本帖寫了很長時間,字的變化不大,究其原因,不外是臨習的方法問題。寫字要臨帖,這是常識。臨就是對照字帖上的字型會它的運筆方法和結字規律,必要時還要用薄紙收一些字鉤摹影拓下來熟記於心,運用於筆,從而改變自己的書寫習慣,而不只是抄寫帖上的文字內容,有些同志臨了一遍又一遍,枉費了許多時間和精力,到頭來還是自己原來的模樣,並無進展,這恐怕就不是臨帖而是抄書所致。 在臨帖練習中,對初學者或對原帖體會不深的同志,以選字放大為宜,這樣可以更好更清楚地體會分析原帖字的筆法與結構。對有些基礎掌握了臨習方法的人則以原大通篇為宜,因為對他們來說,筆法與結字規律已經不是問題,更重要的是體會原帖的氣韻、章法或神采與風格了。 對初學行書者來說,臨習中對原帖字形的外觀、大小、聚散、攲正,筆畫的提按、收放、長短、角度、方圓、呼應等都是要仔細觀察、分析、體會的。我的體會是先選出一些結構與筆畫均有代表性的字,按照以上方面進行分析,有了印象之後即可動筆臨習,臨一遍後即對照原字進行比較,找出不合原帖處再對照臨習,這樣反覆幾遍,逐漸與原帖接近或相似了,即可移開原帖,背臨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