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好評數碼
-
2 # 揚州微笑的草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父母玩手機,對孩子肯定有影響,而且負面影響居多。
第一,視力受損。對著亮屏看,和對著書啦植物啦玩具啦看是不一樣的,對越小的孩子影響越大,引起近視弱視是常事。
第二,上學之後不愛看書。成年人都因為有了手機不怎麼讀書看報了,何況孩子。對孩子來說,手機上好玩的實在太多了,相比較書本來說,尤其是學校發的課本。如今不愛讀書的孩子九成是痴迷手機,還有一成是傻瓜。
第三,對孩子智力發育沒有好處。同樣是講故事,對著書本看的可能是文字加圖畫,孩子要在腦子裡進行加工,這樣的過程有利於智力發育;而對著手機,有可能被直接改成動畫片,形象直觀,無需二次加工,被動接受。
2017年底,法國總統曾呼籲兒童禁玩智慧手機,中國是手機大國,更有必要。
-
3 # 蘇小妮
影響太大了。以前課餘帶了個孩子,本來上讓我給他輔導作業的。結果那孩子每天到家書包剛開啟,書本才拿出來,嗨還沒有拿齊全,就趴在桌子上睡著了。三分鐘不到,小鼾聲起,口水斜溢,怎麼喊都喊不醒。課自然也就人上不下去了。
後來孩子爺爺跟我說,孩子的父母都是夜貓子,天天晚上要過了十二點多才睡。父母不睡,孩子也興奮,跟著一起玩手機。天天如此,白天打瞌衝,晚上打衝鋒。哪有精力好好讀書?父母還一味地責怪孩子,缺卻不知道根源其實就在他們自己身上。
要想孩子好好讀書,自己先讀書吧。父母都是孩子的榜樣,同時也是孩子的鏡子。孩子從父母眼裡看到自己。
-
4 # 孩事兒
曾經熱播的一檔親子真人秀節目中,父子單獨相處一小時,劉燁與兒子諾一的相處溝通方式就受到網友的吐槽,特別是其中兩個場景,劉燁只顧自己玩手機,完全無視兒子的話語,被網友稱為“網癮爸爸”。
隨著手機、平板電腦等智慧裝置的普及,到處都能看到孩子自顧自的玩耍,父母在一邊玩手機的場景。甚至父母為了讓孩子不要吵鬧,扔給孩子一臺電子裝置,讓孩子自己玩耍的例子也屢見不鮮。
父母是“手機控”,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美國波士頓大學醫學院發育行為兒科學專家珍妮·拉德斯基曾經對一些“手機迷”父母的孩子進行過跟蹤調查。拉德斯基認為,相比起父母少玩手機的孩子,父母是“手機控”的孩子性格會受到極大的影響!
前期輕微影響
煩躁
▼
這些孩子的煩躁,可能表現在做事情缺乏耐心,並且容易出現衝動行為,比如不肯等待、容易生氣。父母的注意力集中在手機,對孩子的忽視讓孩子感覺安全感缺乏,長期以往容易造就孩子煩躁性格。
後期嚴重影響
冷漠
▼
手機迷”父母經常專注手機,造成忽略孩子,減少親子互動,在孩子看來,“手機迷”父母愛手機多於愛自己,慢慢地會讓孩子變得不愛跟人交流,對他人漠不關心,容易造成孩子性格孤僻冷漠。
父母在陪伴孩子的時候玩手機其實是一種“冷暴力”,是對孩子感情上的冷漠,當孩子有溝通慾望的時候,父母只顧玩手機,孩子就有被忽略的感覺,甚至認為在父母眼中,自己沒有手機重要。
為了彌補這種傷害,孩子可能以哭鬧、亂砸東西等的方式吸引父母的注意,也可能用玩手機、打遊戲等方式來自娛自樂。
心理學家認為,在家庭教育中,長期遭受冷漠的孩子容易產生孤僻性格,不願和別人交流溝通,心理不能健康地發展;孩子也會在潛移默化中變得很冷漠,對他人也是漠不關心,甚至有可能成為冷暴力這個“接力棒”的傳遞者,尤其是他們在處理自己家庭問題時也可能出現障礙。
父母應該怎麼做?
陪寶寶時不拿手機
這種陪伴並不是時間上的問題,而是家長如何滿足孩子心靈需求。因為缺少兒伴,寶寶在很多時候都是一個人玩,如果忽視了陪伴孩子玩樂、分享快樂與煩惱,那麼很容易讓孩子在心靈上產生孤獨感。這樣一來零食、電視、網路便成了他們最好的陪伴者。
作為寶寶最親近的人,不管工作有多忙,爸爸媽媽一定要抽出時間陪寶寶,做寶寶最親近、最信任的人。每天哪怕只有下班後的一兩個小時,也要放下手機,好好跟孩子玩。
孩子鬧時不拿手機哄
有時大人在忙,而寶寶不斷哭鬧,就把手機塞給孩子,讓他自己玩。還有的父母會用炫耀的語氣給人描述寶寶玩手機的情景。這樣的做法實際上就助長了孩子玩手機、搶手機的氣焰。
如果媽媽有事要忙,可以用玩具轉移寶寶注意力,又或者能帶著寶寶一起做事,讓孩子做你的小幫手,這樣一來不僅能防止寶寶玩手機,還能培養寶寶幫助他人的責任心。
父母做好榜樣
不想讓寶寶玩手機,那首先寶爸寶媽自己就要做個好榜樣,不要總是在寶寶面前玩手機,給孩子做了不好的示範。
寶寶要手機時,給還是不給,決定權完全在於家長,所以父母一定要立場堅定。如果不能給,就一定不給。不要把玩手機與否作為獎勵或懲罰寶寶的標準,讓他明確的知道自己不可以玩手機。
-
5 # 寒石冷月
父母痴迷於手機,對孩子的影響不是一般的大的呢,那是非常大!甚至有些是災難性的後果。我先舉兩個事例吧:
例一:2015年10月,深圳寶安區松崗鎮某市場門口,一位母親手裡牽著三歲寶寶走在路邊,只見那位媽媽另一隻手拿著手機,不停地看著手機螢幕,不曾想,寶寶趁媽媽不注意掙脫,就在那一瞬間,寶寶被身後車速並不是很快的一輛轎車碾於車輪下,當場失去生命。
例二:網報某市一媽媽帶孩子去游泳館游泳,媽媽站在淺水區手裡拿著手機,背對著孩子長時間用手機聊天,結果孩子在淺水區就溺亡。而離溺亡孩子幾米遠處有好位大人也在遊戲,無一人發覺。
上述兩個事例,皆是家長痴迷於手機導致看護孩子不利,導致孩子喪命,相信對於幼兒家長看後一定會有危機感吧?請今後在看護孩子時,把你的手機關成靜音,專注於陪伴孩子吧。
對於兒童和少年來講,如果父母整天痴迷於手機,無異於你給孩子樹立了一個非常“棒”的榜樣,你都可以這樣迷戀手機,孩子焉能不模仿你,最後成為一個手機迷?同時還要看到因為家長手機放不下,在教育孩子時你會錯過哪些機會。
1、孩子和父母說話時,如果父母眼睛只盯著手機,而不看著孩子眼睛,會讓孩子很失落,時間長了,孩子會和大人無話可說。
2、孩子寫作業時,大人旁邊陪伴,手裡擺弄著手機,會讓孩子分心,根本靜不心來學習。
3、孩子需要父母陪伴做親子游戲時,如果家長手機放不下,孩子根本沒有興趣和大人玩耍,相反可能會更願意關注大人手裡手機,可能旁觀,也可能朝你要手機玩兒,你給還是不給?
4、當孩子進入初中以後,會因為過度依賴手機,沉迷於手機遊戲,從而荒廢學業。
以上這幾點,身為家長的你,會不會有危機感?所以,韓老師勸誡家長朋友們,在陪伴孩子時,一定要把手機放下,別讓手機成為你的“孩子”,別讓手機佔用了你們的親情時間,長點心吧,你是在培養祖國的花朵呢。
-
6 # 大賽爸爸說
我認為父母沉迷於手機這個現象真的是很多家庭都在面臨的嚴峻問題,並且已經嚴重影響了家庭生活的正常秩序,尤其是從80後、90後的青年父母們,這樣的情況更是尤為普遍。
而當下很多人並沒有真正瞭解到自己玩手機對身邊孩子的影響到底是什麼,甚至於有些還把藉助手機來哄孩子作為一種創新方式來炫耀,不禁讓人感嘆真是無知者無畏。
那麼,作為父母的我們如果沉迷於手機,到底對自己的孩子有什麼影響呢?孩子們的一些不好的表現是否與此有關呢?趕緊來看看,也許就是這一二年的時間會讓你後悔一輩子。
首先,影響親子關係。俗話說孩子誰陪著是誰的,而親子關係的建立完全只能依賴於一個行為,這就是陪伴。我強烈建議孩子二歲之前,請父母們放下手機,全身心投入到陪伴之中。
因為這是孩子與父母建立親密關係的重要時期,錯過了將永遠無法再重建,孩子和父母不親的感覺真的會讓人崩潰。身邊不少朋友都一直在後悔當初沒有珍惜這個時間,如果再有一次機會他們都說一定扔了手機選擇和孩子一起玩。
其次,影響語言發育。孩子一般都是在1-2歲進入語言敏感時期,這個時候需要大量的語言輸入和詞彙的訓練才能快速提高能力,而且語言本身就是一種積累的過程需要不斷的學習和運用。
而這個時候父母們埋頭於手機上必然會忽略了與孩子的語言交流與對話,導致孩子因為沒有足夠的語言環境造成嚴重的能力發育遲緩,而語言表達與理解能力則直接關係到孩子的智力發展。
再次,影響社交能力。孩子與父母的互動交流是陪養孩子的社交能力的重要途徑,父母做為孩子的第一社交人選,言行舉止都將成為孩子的榜樣。父母如何對待孩子,孩子就會如何對待他人。
如果父母沉迷於手機,而不在乎不關心別人,那麼以後孩子也會如此。孩子總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不與他人交往,不會與人溝通交流,更不會顧及別人的感受,很多自閉的孩子也都是存在缺乏父母陪伴的情況。
最後,影響性格形成。長期的語言表達不出來以及自我封閉的環境會造成孩子的性格向二個極端發展,一種是特別內向沉悶不語,膽子很小,性格懦弱,一種則是極不聽指令不管不顧無法無天,這都是缺乏父母陪伴的典型問題。
總之,對孩子的各種不利影響同時也將影響到整個家庭環境和氛圍,父子關係、母子關係、夫妻雙方及與上輩之間的關係,都會因為這一點而引發關聯受到傷害,而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更加容易受到負面情緒的影響,導致更多問題的出現。因此,我們一定要珍惜自己的家庭時間,給孩子一個溫暖的環境。
回覆列表
大人是小孩的榜樣!沉迷手機,會導致很多事情沒有時間去做,不光家庭事業方面受影響,對小孩的學習教育也有影響的!
所以不要沉迷手機,有時有度,讓科技帶給我們便利,享受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