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今年的厄爾尼諾指數和大氣環流指標,夏季陝西及周邊地區高溫乾旱的可能性偏大,蘋果依然存在減產風險,夏季有望出現天氣因素帶來的上漲行情。不過,相對其他果樹,蘋果樹還是比較抗旱的,今年再次大幅減產的可能性不大,建議在夏季上漲行情出現後,進場空單。
去年花期果樹遭受兩次天氣災害
去年清明節期間,北方大部分地區出現寒潮,蘋果受到霜凍災害。之後,4月中下旬,北方遭遇連續暴雨,部分地區降水超過200mm。5月,減產傳言愈演愈烈,市場人士對蘋果產區的調研一波又一波。考察的深入,他們發現,鄭商所制定的蘋果交割質量要求嚴格,市面上大部分蘋果要經過再分揀才能進入交割環節,蘋果期貨的交割成本高於市場上一、二級通貨的收購價。最後,在8月早熟品種和9月富士上市後,減產情況被證實,蘋果開秤價超過4元/斤,蘋果期貨價也升到12000元/噸。
中國多數產區的蘋果樹在3月下旬萌芽,4月中旬始花,4月底終花,5月上旬開始坐果,5月中下旬進行疏果和套袋,其中山東地區比山西地區的生長進度提早一週左右。在套袋完成後,這一年的蘋果產量就基本確定,而質量要看整個生長過程中,尤其是去袋之後的氣象狀況。
在回顧了去年的行情和了解了蘋果的生長週期後,可以清楚看到,3月底到6月初是決定蘋果產量的最關鍵時期,其間,產區的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對蘋果期貨價格產生影響。
該階段蘋果喜歡怎樣的氣象條件呢?蘋果花期的適宜溫度在15℃—25℃,花粉發芽期適宜溫度在15℃—22℃,超過26℃即受影響,而蜜蜂等昆蟲在14℃以下幾乎不活動,21℃左右最活潑,因而花期溫度以15℃—25℃最為適宜。天氣條件中,微風、和風及晴好天氣利於果樹授粉,提高果實授粉結實率,進而增加產量。土壤最大含水量宜保持在60%。在開花期,若遇風速6—7m/s的大風,會影響昆蟲活動和傳粉,導致空氣溼度降低,柱頭變幹,花粉不能發芽。花期遇到5天以上連陰雨或陰雨過多天氣,會導致授粉不良、花葯不裂,出現有花無果的現象,最終下一年結果過多,引起大小年。
去年清明節期間,受較強冷空氣影響,全國大面積降溫,北方部分地區氣溫驟降,前一天最高溫度超過30℃,後一天最低溫度直接回到0℃以下。蘋果的幼果、花蕾、花芽、葉片受傷害明顯。在經歷了大範圍的凍害後,4月13—23日,北方大部分地區再次出現暴雨天氣。在不到10天的時間內,山東中北部、山西中東部降水超過100mm,陝西和山西西部降水超過50mm。去年,蘋果在花期受到兩次天氣災害,且範圍波及整個北方地區,最終的結果就是蘋果大面積減產。減產行情在6月上旬套袋完成後坐實,之後價格開始高位振盪。
今年,由於大小年的生長特性,且花期並未遭遇大範圍的自然災害,3—4月1910合約始終在7500—8500元/噸的範圍內徘徊。進入5月,蘋果樹進入坐果期,對新一年產量和質量的考察也陸續開啟。市場傳言,今年蘋果的坐果情況依然較差,雖較去年明顯提升,但較前年差5%—15%。與此同時,蘋果期貨開始了新一輪的上漲,1910合約漲幅超過2000元/噸。5月底,蘋果套袋量基本確定,市場預計較去年大幅增加,與前年相當,蘋果期貨價格有所回落。
今年主要產區氣象條件好壞不一
與套袋相關的減產行情已經告一段落,今年花期的氣象條件是否適宜蘋果生長?未來產區天氣又會如何?
根據中央氣象臺釋出的月均氣溫距平圖,今年4—5月,陝西及周邊地區的平均氣溫先高後低,其中陝西西南和甘肅運城4月氣溫距平高出2℃—4℃,而5月氣溫距平低2℃—4℃。4月,陝西中北部和西南部高出1℃—2℃,5月則低1℃—2℃。山西運城和河南三門峽則與平均氣溫接近。和西部產區不同,山東的氣溫先低後高,4月氣溫距平偏低約1℃,5月略高1℃—2℃。從花期的氣溫情況看,今年西部產區的蘋果生長稍稍提前,而山東產區可能延後,最終,兩個產區的蘋果下樹時間更加接近。
選取延安、渭南、慶陽、運城、煙臺5個站點代表陝西北部、中部、甘肅西部、山西+河南和山東5個產區,可以看到,運城和渭南的日最高氣溫偏高,特別是4月中上旬,有幾天都超過30℃。受到寒潮影響,煙臺在4月上旬氣溫偏低,最高氣溫普遍低於10℃、最低氣溫低於5℃。同樣是經歷了兩次寒潮,延安則在4月上中旬和5月中旬出現兩次明顯的降溫過程,最低氣溫低於5℃,4月13日當天甚至為-1℃。
總體而言,陝西北部在4月和5月的兩次寒潮中受到了一定影響,但情況好於去年,陝西中部、山西運城、河南三門峽一帶除了4月上旬出現幾天高溫天氣外,其他時段的氣溫條件均較好。同時,甘肅慶陽整體氣溫條件良好,氣溫變化都在適宜蘋果生長的區間內。不過,山東的氣溫條件相對偏差,長時間處於低溫狀態。
降水方面,4月,大部分蘋果產區都有25mm以上的降水,其中甘肅慶陽和陝西中部降水較多,在50—100mm,其他產區在25—50mm。
連陰雨天數方面,上述5個產區僅運城在5月上旬出現過一次連續5天的連陰雨,其他產區均未出現,對授粉相對有利。
大風災害方面,4月1日—5月20日,煙臺和延安大風天數較多,分別有24天和21天;運城的大風天相對適中,共10天;渭南和慶陽的大風天數較少,只有3天和1天。
總結來說,4—5月,甘肅慶陽天氣良好,適宜蘋果開花坐果,陝西中部到山西運城、河南三門峽一帶氣象條件一般,陝西北部和山東煙臺氣象條件相對較差,整個花期氣溫不足,風力較大,存在一定的減產風險,但相對去年好一些。
6月初,蘋果套袋調研結果紛紛出爐,陝西中部、北部和山東煙臺部分產區套袋數量相對前年偏低,其他地區相對前年持平或略高,總體套袋數量與前年相當。
6—9月,蘋果樹來到果實膨大期。在這一階段,需要一定的氣溫、日溫差和降水。其中,大於20℃的積溫以1000℃左右最為適宜,但最高溫最好不要超過35℃,日溫差大於或接近10℃,降水量在350mm左右。
根據今年到目前為止的資料,厄爾尼諾—南方濤動始終處於弱厄爾尼諾狀態。在厄爾尼諾年的夏季,西太平洋海溫降低,大氣對流活動減弱,使副高位置偏南,夏季風偏弱,暖溼氣流北上勢力不強。因此,冷暖空氣交匯產生的季風雨帶也隨之偏南,從而導致長江中下游地區多雨,甚至發生洪澇,而華北、黃淮一帶少雨並形成乾旱。
蘋果逆市堅挺在於優質果源短缺
根據農業農村部發布的水果批發平均價,今年3—6月,蘋果價格從8元/千克漲至12.7元/千克,香梨價格從10.2元/千克漲至13.3元/千克,蜜橘價格從3.3漲至4.8元/千克,菠蘿價格從2.8漲至4.5元/千克。
水果價格漲幅較大的主要原因在於4—5月正值春夏交替時節。春季食用的水果大多在去年秋冬產出,包括蘋果、梨和柑橘類,其中蘋果和梨均遭受去年上半年的霜凍災害而出現減產,雖然柑橘類豐產,但無法彌補水果總體產量的缺失。到了春季,水果總體庫存已經處於較低水平。與此同時,夏季水果桃、瓜類還未上量,市場青黃不接。
隨著瓜類集中上市,特別是西瓜,中國西瓜產量在8000萬噸/年,幾乎是蘋果、梨和柑橘類水果的總和,國內水果供應青黃不接的時期基本結束。未來兩個月,西瓜價格更能反映水果市場的總體價格。目前,西瓜價格逐步回落,與過去幾年相當,前兩個月的水果價格普漲行情告一段落。
雖然水果價格普漲行情終結,但蘋果價格依然堅挺。觀察蘋果和蘋果汁的出口情況,5月,蘋果出口量急速下滑,為3.6萬噸,同比減少60%,出口單價小幅上漲至1429美元/噸。去年8月開始,蘋果出口量下滑,同比減少近40%,但價格居高不下。與此同時,5月,濃縮果汁出口2萬噸,平均出口單價為1138美元/噸。同蘋果一樣,去年8月開始,蘋果汁出口量也大幅下滑,累計減少60%。蘋果出口多為優質果,而蘋果汁主要由低等級的蘋果製作而成,蘋果出口單價大幅提升的同時,蘋果汁價格變化不大,反映了市場上優質和劣質蘋果供求關係的分化,正是優質蘋果的供不應求促使蘋果現貨價格不斷上漲。
交割成本大機率在8200—9200元/噸
中秋節和國慶節是蘋果現貨銷售旺季,該階段的蘋果價格一定程度上影響新一年度富士蘋果的開秤價。就今年的雙節行情而言,一方面,水果價格的普遍漲勢在夏季瓜類大量上市後結束;另一方面,調研顯示,今年早熟蘋果套袋情況較好,市場供應相對充足,故蘋果價格仍將上漲,但漲幅有限。
每年10月,根據當年蘋果的總產量和質量、早熟品種的價格,果農和貿易商經過協商,會得到蘋果的開秤價,進而開啟新一年蘋果的收購和銷售工作,1910合約的價格基本由當年的開秤價決定。前年,延安地區優質蘋果開秤價在3.7元/斤,其他地區開秤價在2.8—3.2元/斤。若今年較去年大幅增產、較前年稍稍減產(部分地區增產),則一、二級通貨開秤價很難達到3.8元/斤,預計在3—3.5元/斤。
除了開秤價,盤面成本還要考慮優果率。在目前的收購體系中,果商從果農處收購的通常是一、二級混合果,若想進入交割,則需要進一步分揀。當符合交割標準的優質蘋果進入交割後,其他稍差的或者有瑕疵的蘋果只能以較低價格賣出。
從1910合約開始,蘋果交割標準調整,增加了替代品及質量容許度,降低倉單成本約400元/噸。同時,交割標準更加貼近現貨,既可減少交割費用,又可提高貿易商交割意願。
根據估算,若今年的開秤價在3.5元/斤,則質量偏差、優果率較低的倉單成本預計為9200元/噸,而質量較好的話,倉單成本預計為8200元/噸。若開秤價降低至3.0元/斤或是上漲至3.8元/斤,則倉單成本最低預計為7000元/噸,最高預計為10000元/噸。根據厄爾尼諾指數和大氣環流指標,今年夏季,陝西及周邊地區恐出現高溫乾旱天氣,蘋果依然存在減產風險,夏季有望出現天氣因素帶來的上漲行情。但是,蘋果樹相對抗旱,今年再次大幅減產的可能性不大。所以,建議在夏季上漲行情出現後,進場空單。
根據今年的厄爾尼諾指數和大氣環流指標,夏季陝西及周邊地區高溫乾旱的可能性偏大,蘋果依然存在減產風險,夏季有望出現天氣因素帶來的上漲行情。不過,相對其他果樹,蘋果樹還是比較抗旱的,今年再次大幅減產的可能性不大,建議在夏季上漲行情出現後,進場空單。
去年花期果樹遭受兩次天氣災害
去年清明節期間,北方大部分地區出現寒潮,蘋果受到霜凍災害。之後,4月中下旬,北方遭遇連續暴雨,部分地區降水超過200mm。5月,減產傳言愈演愈烈,市場人士對蘋果產區的調研一波又一波。考察的深入,他們發現,鄭商所制定的蘋果交割質量要求嚴格,市面上大部分蘋果要經過再分揀才能進入交割環節,蘋果期貨的交割成本高於市場上一、二級通貨的收購價。最後,在8月早熟品種和9月富士上市後,減產情況被證實,蘋果開秤價超過4元/斤,蘋果期貨價也升到12000元/噸。
中國多數產區的蘋果樹在3月下旬萌芽,4月中旬始花,4月底終花,5月上旬開始坐果,5月中下旬進行疏果和套袋,其中山東地區比山西地區的生長進度提早一週左右。在套袋完成後,這一年的蘋果產量就基本確定,而質量要看整個生長過程中,尤其是去袋之後的氣象狀況。
在回顧了去年的行情和了解了蘋果的生長週期後,可以清楚看到,3月底到6月初是決定蘋果產量的最關鍵時期,其間,產區的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對蘋果期貨價格產生影響。
該階段蘋果喜歡怎樣的氣象條件呢?蘋果花期的適宜溫度在15℃—25℃,花粉發芽期適宜溫度在15℃—22℃,超過26℃即受影響,而蜜蜂等昆蟲在14℃以下幾乎不活動,21℃左右最活潑,因而花期溫度以15℃—25℃最為適宜。天氣條件中,微風、和風及晴好天氣利於果樹授粉,提高果實授粉結實率,進而增加產量。土壤最大含水量宜保持在60%。在開花期,若遇風速6—7m/s的大風,會影響昆蟲活動和傳粉,導致空氣溼度降低,柱頭變幹,花粉不能發芽。花期遇到5天以上連陰雨或陰雨過多天氣,會導致授粉不良、花葯不裂,出現有花無果的現象,最終下一年結果過多,引起大小年。
去年清明節期間,受較強冷空氣影響,全國大面積降溫,北方部分地區氣溫驟降,前一天最高溫度超過30℃,後一天最低溫度直接回到0℃以下。蘋果的幼果、花蕾、花芽、葉片受傷害明顯。在經歷了大範圍的凍害後,4月13—23日,北方大部分地區再次出現暴雨天氣。在不到10天的時間內,山東中北部、山西中東部降水超過100mm,陝西和山西西部降水超過50mm。去年,蘋果在花期受到兩次天氣災害,且範圍波及整個北方地區,最終的結果就是蘋果大面積減產。減產行情在6月上旬套袋完成後坐實,之後價格開始高位振盪。
今年,由於大小年的生長特性,且花期並未遭遇大範圍的自然災害,3—4月1910合約始終在7500—8500元/噸的範圍內徘徊。進入5月,蘋果樹進入坐果期,對新一年產量和質量的考察也陸續開啟。市場傳言,今年蘋果的坐果情況依然較差,雖較去年明顯提升,但較前年差5%—15%。與此同時,蘋果期貨開始了新一輪的上漲,1910合約漲幅超過2000元/噸。5月底,蘋果套袋量基本確定,市場預計較去年大幅增加,與前年相當,蘋果期貨價格有所回落。
今年主要產區氣象條件好壞不一
與套袋相關的減產行情已經告一段落,今年花期的氣象條件是否適宜蘋果生長?未來產區天氣又會如何?
根據中央氣象臺釋出的月均氣溫距平圖,今年4—5月,陝西及周邊地區的平均氣溫先高後低,其中陝西西南和甘肅運城4月氣溫距平高出2℃—4℃,而5月氣溫距平低2℃—4℃。4月,陝西中北部和西南部高出1℃—2℃,5月則低1℃—2℃。山西運城和河南三門峽則與平均氣溫接近。和西部產區不同,山東的氣溫先低後高,4月氣溫距平偏低約1℃,5月略高1℃—2℃。從花期的氣溫情況看,今年西部產區的蘋果生長稍稍提前,而山東產區可能延後,最終,兩個產區的蘋果下樹時間更加接近。
選取延安、渭南、慶陽、運城、煙臺5個站點代表陝西北部、中部、甘肅西部、山西+河南和山東5個產區,可以看到,運城和渭南的日最高氣溫偏高,特別是4月中上旬,有幾天都超過30℃。受到寒潮影響,煙臺在4月上旬氣溫偏低,最高氣溫普遍低於10℃、最低氣溫低於5℃。同樣是經歷了兩次寒潮,延安則在4月上中旬和5月中旬出現兩次明顯的降溫過程,最低氣溫低於5℃,4月13日當天甚至為-1℃。
總體而言,陝西北部在4月和5月的兩次寒潮中受到了一定影響,但情況好於去年,陝西中部、山西運城、河南三門峽一帶除了4月上旬出現幾天高溫天氣外,其他時段的氣溫條件均較好。同時,甘肅慶陽整體氣溫條件良好,氣溫變化都在適宜蘋果生長的區間內。不過,山東的氣溫條件相對偏差,長時間處於低溫狀態。
降水方面,4月,大部分蘋果產區都有25mm以上的降水,其中甘肅慶陽和陝西中部降水較多,在50—100mm,其他產區在25—50mm。
連陰雨天數方面,上述5個產區僅運城在5月上旬出現過一次連續5天的連陰雨,其他產區均未出現,對授粉相對有利。
大風災害方面,4月1日—5月20日,煙臺和延安大風天數較多,分別有24天和21天;運城的大風天相對適中,共10天;渭南和慶陽的大風天數較少,只有3天和1天。
總結來說,4—5月,甘肅慶陽天氣良好,適宜蘋果開花坐果,陝西中部到山西運城、河南三門峽一帶氣象條件一般,陝西北部和山東煙臺氣象條件相對較差,整個花期氣溫不足,風力較大,存在一定的減產風險,但相對去年好一些。
6月初,蘋果套袋調研結果紛紛出爐,陝西中部、北部和山東煙臺部分產區套袋數量相對前年偏低,其他地區相對前年持平或略高,總體套袋數量與前年相當。
6—9月,蘋果樹來到果實膨大期。在這一階段,需要一定的氣溫、日溫差和降水。其中,大於20℃的積溫以1000℃左右最為適宜,但最高溫最好不要超過35℃,日溫差大於或接近10℃,降水量在350mm左右。
根據今年到目前為止的資料,厄爾尼諾—南方濤動始終處於弱厄爾尼諾狀態。在厄爾尼諾年的夏季,西太平洋海溫降低,大氣對流活動減弱,使副高位置偏南,夏季風偏弱,暖溼氣流北上勢力不強。因此,冷暖空氣交匯產生的季風雨帶也隨之偏南,從而導致長江中下游地區多雨,甚至發生洪澇,而華北、黃淮一帶少雨並形成乾旱。
蘋果逆市堅挺在於優質果源短缺
根據農業農村部發布的水果批發平均價,今年3—6月,蘋果價格從8元/千克漲至12.7元/千克,香梨價格從10.2元/千克漲至13.3元/千克,蜜橘價格從3.3漲至4.8元/千克,菠蘿價格從2.8漲至4.5元/千克。
水果價格漲幅較大的主要原因在於4—5月正值春夏交替時節。春季食用的水果大多在去年秋冬產出,包括蘋果、梨和柑橘類,其中蘋果和梨均遭受去年上半年的霜凍災害而出現減產,雖然柑橘類豐產,但無法彌補水果總體產量的缺失。到了春季,水果總體庫存已經處於較低水平。與此同時,夏季水果桃、瓜類還未上量,市場青黃不接。
隨著瓜類集中上市,特別是西瓜,中國西瓜產量在8000萬噸/年,幾乎是蘋果、梨和柑橘類水果的總和,國內水果供應青黃不接的時期基本結束。未來兩個月,西瓜價格更能反映水果市場的總體價格。目前,西瓜價格逐步回落,與過去幾年相當,前兩個月的水果價格普漲行情告一段落。
雖然水果價格普漲行情終結,但蘋果價格依然堅挺。觀察蘋果和蘋果汁的出口情況,5月,蘋果出口量急速下滑,為3.6萬噸,同比減少60%,出口單價小幅上漲至1429美元/噸。去年8月開始,蘋果出口量下滑,同比減少近40%,但價格居高不下。與此同時,5月,濃縮果汁出口2萬噸,平均出口單價為1138美元/噸。同蘋果一樣,去年8月開始,蘋果汁出口量也大幅下滑,累計減少60%。蘋果出口多為優質果,而蘋果汁主要由低等級的蘋果製作而成,蘋果出口單價大幅提升的同時,蘋果汁價格變化不大,反映了市場上優質和劣質蘋果供求關係的分化,正是優質蘋果的供不應求促使蘋果現貨價格不斷上漲。
交割成本大機率在8200—9200元/噸
中秋節和國慶節是蘋果現貨銷售旺季,該階段的蘋果價格一定程度上影響新一年度富士蘋果的開秤價。就今年的雙節行情而言,一方面,水果價格的普遍漲勢在夏季瓜類大量上市後結束;另一方面,調研顯示,今年早熟蘋果套袋情況較好,市場供應相對充足,故蘋果價格仍將上漲,但漲幅有限。
每年10月,根據當年蘋果的總產量和質量、早熟品種的價格,果農和貿易商經過協商,會得到蘋果的開秤價,進而開啟新一年蘋果的收購和銷售工作,1910合約的價格基本由當年的開秤價決定。前年,延安地區優質蘋果開秤價在3.7元/斤,其他地區開秤價在2.8—3.2元/斤。若今年較去年大幅增產、較前年稍稍減產(部分地區增產),則一、二級通貨開秤價很難達到3.8元/斤,預計在3—3.5元/斤。
除了開秤價,盤面成本還要考慮優果率。在目前的收購體系中,果商從果農處收購的通常是一、二級混合果,若想進入交割,則需要進一步分揀。當符合交割標準的優質蘋果進入交割後,其他稍差的或者有瑕疵的蘋果只能以較低價格賣出。
從1910合約開始,蘋果交割標準調整,增加了替代品及質量容許度,降低倉單成本約400元/噸。同時,交割標準更加貼近現貨,既可減少交割費用,又可提高貿易商交割意願。
根據估算,若今年的開秤價在3.5元/斤,則質量偏差、優果率較低的倉單成本預計為9200元/噸,而質量較好的話,倉單成本預計為8200元/噸。若開秤價降低至3.0元/斤或是上漲至3.8元/斤,則倉單成本最低預計為7000元/噸,最高預計為10000元/噸。根據厄爾尼諾指數和大氣環流指標,今年夏季,陝西及周邊地區恐出現高溫乾旱天氣,蘋果依然存在減產風險,夏季有望出現天氣因素帶來的上漲行情。但是,蘋果樹相對抗旱,今年再次大幅減產的可能性不大。所以,建議在夏季上漲行情出現後,進場空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