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國平軍史

    丁偉,是小說《亮劍》中的重要角色,八路軍第129師第386旅新編第1團團長,與新編第2團團長孔捷、獨立團團長李雲龍,三人組成了晉西北戰場抗日隊伍中著名的鐵三角。

    丁偉、孔捷、李雲龍這三個八路軍主力團團長,作戰時密切配合,導致日偽軍的多次圍剿均宣告失敗,尤其是當年李雲龍率所部攻打日偽軍佔據的平安縣城時,丁偉用地雷阻擊了日軍的援軍,只用很小的代價就達到了作戰目的。

    而同為八路軍團長的孔捷,則是直接依靠兵力硬碰硬來阻擊,可以說付出了不小的代價,僅憑此點就可窺知丁偉的獨到之處,頗有靈活作戰的頭腦,畢竟丁偉念過小學,在那個年代算是有文化的知識分子了,自然比從大別山出來沒什麼文化的孔捷和李雲龍要強許多。

    即使面對李雲龍的胡攪蠻纏,丁偉應付起來也是得心應手,當平安縣城槍炮聲響起時,丁偉就馬上判斷是李雲龍率部所為,很快就做出了反應,阻擊了其中增援的一路日軍,有力配合了李雲龍所部攻破縣城,全殲山本一木大佐的日軍特戰隊。

    解決戰爭時期,丁偉成了東北野戰軍某縱隊司令員,第4野戰軍某軍軍長,率所部打仗時冒尖,但繳獲戰利品時,打劫兄弟部隊也毫不含糊,為此沒少捱上司罵。

    解放後,丁偉、孔捷、李雲龍當年晉西北戰場上的鐵三角,又相逢在華人民解放軍南京軍事學院,成了高階指揮系的學員,其畢業論文是論中國的國土防禦政策,體現了丁偉的敏銳意識和戰略眼光,提到北方某國未來將危險中國安全時,可謂聲驚四座,讓滿腦意識形態政治掛帥的教員們目瞪口呆。

    丁偉認為中國與蒙古、某國相接壤,尤其是中國的北部多是平原,適合機械化大兵團作戰,而這恰恰就是某國的強項,如果某國運用大兵團作戰,中國將無險可據,所以中國應該把近年間的防禦重點放在西北、北部和東北部。

    1955年9月,華人民解放軍首次舉行了全軍授銜儀式,丁偉、孔捷、李雲龍三位當年八路軍團長,昔日晉西北抗戰鐵三角,同為解放軍軍長,在南京軍事學院被授予少將軍銜。

    丁偉儘管有文化,打仗也勇猛,是員鐵血戰將,且有戰略眼光,但正如李雲龍所說,就沒有你丁偉不敢幹的,錯誤沒少犯,福也沒少享。

    在東北的時候,丁偉偷偷釀酒,不但自己喝,還拿來倒賣,這當然是小事了,關鍵這丁偉,和李雲龍一樣,是軍中的刺頭,打仗是把好手,但錯誤也沒少犯,檔案中處分紀錄都不會少。

    授銜評估時,總政治部軍銜評估人員儘管也注重軍中戰績,但那是個講究政治正確的年代,對丁偉等檔案中的處分之多,一定也會感到非常驚訝,經綜合評估,決定建議上級授予丁偉同志少將。

    授銜評估小組領導同意,關於建議授予丁偉同志少將軍銜,報請中央軍委首長批准,於是,丁偉同志就被授予了少將軍銜。

    其實,正軍級幹部中,1955年9月,有多人被授予中將軍銜,賀炳炎則以第1野戰軍第1軍軍長職務,成都軍區司令員任上,被授予上將軍銜。

  • 2 # 魂舞大漠

    ▲丁偉到底怨不怨?很雞賊的李雲龍,在劇中的原話是,你丁偉錯誤沒少犯,如偷開燒鍋釀酒,但是運氣好,(幸虧沒發現或沒受追究),福沒少享,(比如撿了新一團的便宜),在李雲龍看來,無論資歷,還是戰功,丁偉都跟自己比不了。孔捷也講,丁偉就不是委屈自己的主,有什麼事不敢幹呢?扯來說去,這三人誰也說服不了誰,都覺得自己怪怨得慌。自古仗好打戰功難評,當其時,總政無論怎麼權衡,都難以做到沒意見,只能儘量客觀公正,身為共和國締造者的毛澤東沒有效法斯大林,堅持不穿大元帥服;身為36位軍事家的周恩來和鄧小平也沒有參與評銜,總理勸耿飆脫下將軍服去當大使,將軍不願意,總理一句能詳,這樣的將軍服,我還沒穿過呢,耿將軍聞聽動容,立馬就把軍裝給脫了。軍銜是極大的榮譽,誰評啥銜正是對將軍們打江山的蓋棺論定,所以劇中情節設計,大致反映了此種情緒,但在領袖們的高風亮節感召下,全軍授銜沒再發生大的風波。

    ▲是否超越了李雲龍?說到丁偉的戰略意識,劇中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其畢業論文,看到了未來的實事,眼光遠大,按理這樣的將軍應該得以重用,以保國家無虞,可是作為劇中主角的李雲龍,其亮劍精神光采照人,這才是我軍永遠強大的魂魄,任未來軍隊無論如何變化,傳統不能丟。二者相比的話,又孰輕孰重?都蠻重要,都是大關鍵,丁偉搶不了李雲龍的戲,這也成為丁佩帶少將銜的原因之一。出操時,王寶勝政委一番話,給他們上了課,雖然三人嘴上不認同,但把評銜劇情猛地就給顛倒過來,一是令出必行,二是身為將軍理應以身作責,這才是我軍的優良作風,一句話,不打仗了,寶貴的傳統和精神不能變,也不能丟,東漢尚有個大樹將軍馮異,何況只為人民利益而謀的我軍呢?電視劇是藝術,一波接著一波,矛盾向更深的劇情發展,三人的內心世界正發生著微妙的變化。出操風波,給老師長的點名正做了很好的鋪墊。

    ▲老師長的一次點名。好你們一個個的,現在有地位有身份有臉面,都成精了不是,批評不了你們了不是,但是話不好這樣明說,我們的劉帥都知道,那是帥中至為儒雅的一個,做老下屬的思想工作,不能動粗來硬的,也不符合其風格。拿畢業論文來說事,批評老部下以大老粗自居,佔著茅坑不拉屎,不思進取,為芝麻綠豆的事,吵吵得驚動了軍委,現在張口閉口老首長,與無數犧牲的烈士們相比,如左權、彭雪楓、羅炳輝、黃公略、方誌敏、劉志丹等人,還覺得屈嗎?不拔高,沒有那麼多的說教,這一段來得妙,得到了觀眾的認可,也說到了評銜的根本,把評銜劇情發展到一個小高潮。三個人個個不凡,就是那個孔二楞子,指揮風格勇猛至極,像極了我們的彭帥,李雲龍就是小號的粟裕,從來打得神仙仗,丁偉呢善能以智慧運兵,有點像林彪,仨人有著不同的範兒,都是傑出的,說不上誰高誰低,鋪墊些矛盾的情結,正為影視劇表現的需要罷了。

  • 3 # 葉元元154

    李雲龍實戰,鬼計多,只要能取勝,不吃虧,繳獲多,就打。跟他打扙痛快。喜歡李團長。訓練有方,不可多得的團長之一。

  • 4 # 愛影片的小叮噹

    確實是丁偉很具有戰略眼光,亮劍書中有一段,在書末期的時候,丁偉被打倒了。後來孔二愣子說起來,中國的軍事佈防基本都是按照丁偉當時畢業論文裡來做的。肅然對丁偉起了敬意。

  • 5 # ta是狗子

    從整部劇的角度來看,丁偉展示的能力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很厲害。從某種角度上來說,要比李雲龍強很多。最後,在授予軍銜時,丁偉、李雲龍、孔捷他們三個人都被授予少將軍銜。我們首先來重點說說李雲龍和孔捷。在著名的淮海戰役中,李雲龍受了嚴重的傷。從這以後,就沒有再上過大戰役。然而,在領導眼裡,孔捷就是一個沒有什麼太大能力的人,所以在抗戰期間也沒什麼驚人的表現。還被戲稱為“發麵團”。那麼,這二人被授予少將軍銜再正常不過了。然而,丁偉不同,他是一個非常有能力的人。他所帶領的二十八團,那是佔有絕對地位的主力團。再後來厲害的他又被提升為司令員。所以和李、孔比起來,他是厲害多了。可是為什麼丁偉和他倆一樣也只是一個少將軍銜呢?這原因何在呢?那是因為受丁偉那個時候犯的錯誤的影響。因為丁偉曾經在東北地區駐守過,這個期間,他有空,沒事的時候。就有個愛好,對釀酒感興趣。但是他釀了酒,在自己喝的同時,還把他所釀的酒,弄去賣。他還以為這件事情做得很隱蔽,沒誰知道,更不可能傳到領導的耳朵裡去了。但事實上,他賣酒的事情傳的沸沸揚揚的,領導已經瞭如指掌了。只是領導愛惜人才,覺得他非常出色。所以,一直沒有處罰他。但是,賣酒這事給他帶來了不利的影響。只是他被蒙到鼓裡而已.

    還有一件事,電視劇沒有披露,但是在原著裡有詳細描述。當然,這件事還是發生在丁偉在東北期間。大概是丁偉休息的時候,他跑到哪裡去了?誰都不知道。後來時間長了,才聽別人說,他嘴饞,出去偷吃去了。只要在他有空的時候,就跑到館子裡喝酒的同時,經常和一群俄羅斯美女在一起,並向她們學習俄語。天下就沒有不透風的牆。同樣這件事情也被領導知道了。但領導也寬容了他。那是因為他在抗戰期間立下的功勞,挽救了他。

  • 6 # 我就喜歡你看過來吧

    從整部句來說,丁偉的思想比李雲龍和孔傑都要前衛,為什麼是少將軍銜,那個時候講的是後臺和文化,他們三個文化都不高,而且就是打仗出生,正是權利誘惑的時候,他們的內心黨派問題

  • 7 # 李三萬的三萬裡

    丁偉性格比李雲龍,孔二愣子更內斂一些,從智謀上講,也是鐵三角里最出眾的。但是按電視以及原著的路數,丁偉在上級眼裡,其實是比李雲龍和孔捷更需要壓一壓的人,李雲龍犯過的事,他丁偉那個也都沒拉下過,還比李雲龍多了些彎彎繞繞。李雲龍看著火爆,兩頭冒尖,一個旅長也足夠收拾他,壓制他,事情犯的再大點,鬧到老總面前,也就到頭了。丁偉不同,他作的那個朝北防禦老大哥的戰略規劃,絕對是要鬧到決策層裡面去的。他提出的時機,也非常敏感,很多東西對後世的眼光看,只要是正確的,就因該沒問題,這一點,對改革開放前的社會氛圍沒有感受過的人,很難理解再正確的思想,也抵擋不住路線錯誤,你想想,後來可以公開喊出寧要什麼的草,不要什麼的苗。那麼建國之初,積極向老大哥靠攏,誓要讓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的大氛圍下,丁偉提出防禦老大哥的戰略,是什麼性質的問題?問題本身的對錯,很重要嗎?電視後來的故事沒拍,原著裡是軍校劉校長暫時幫他壓下來的,但是後來丁偉還是因為這一問題的原因,倒黴身死,死前喊自己孩子去投保李雲龍的。所以說在那個時代,丁偉提的出那個戰略規劃可不是我們看電視時,感覺的那麼簡單,那麼輕飄容易,原著中李雲龍和孔捷是本能的覺得這東西發不得,勸過丁偉別發的。後來果然有風波,給校長壓下來,三人以為事情就到此為止,實際是尚未發酵呢!這個簍子,肯定是會一直捅到最高決策層去的,這樣的一個丁偉,確實也需要壓一壓!

  • 8 # 立志成蟲

    《亮劍》裡的丁偉被授予軍銜基本上說的過去,畢竟資歷戰功在那兒擺著呢。但是丁偉在軍事科學院畢業論文的內容與其說有戰略眼光不如說誰親身經歷了都會有這些準確的判斷。解放戰爭時期丁偉在東北,到東北的頭一年恐怕親眼目睹了不少“老大哥”是如何洗劫東北和禍害民眾的,最嚴重的一件事是紅二方面軍創始人之一時任松江軍區司令員的盧冬生被違紀的蘇軍士兵開槍殺害,蘇聯方面居然查不出來兇手!當時和丁偉有相同看法的人肯定多的很,只是當時的因為政治外交的大環境不能明說罷了

    順便補幾句,剛才看了別的回答,提到丁偉在東北喝酒做買賣,丁偉幹這個根本不用偷偷摸摸,自己賺錢充足軍費物資當時上級是允許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生意失敗欠了25萬,孩子還小家裡負擔也大,感覺自己快垮了,我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