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搖滾騎士
-
2 # OneWeekSnooker
強烈推薦Adidas boost
為什麼呢?到底有什麼黑科技?一說到Boost,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adidas公司的王牌產品。其實Boost技術作為當下球鞋領域如日中天最重要的黑科技之一,不過它算不上是adidas的獨門絕技,它是 adidas 與全球化學產業巨頭德國巴斯夫化學公司於 2007 就開始合作研發的技術。類似當年adidas的“天足概念”技術。而puma在這中間也插了一腳。這項技術,還讓adidas和puma這兩家出自同一血脈的兄弟公司對簿公堂。
adidas公司的Boost技術支援下的,ultra boost跑鞋
puma公司"boost"技術支援下的NRGY技術跑鞋,是不是很繞?
咱們一點一點說。
巴斯夫(BASF)作為德國乃至全世界最大的化工公司,這家黑科技公司研發了不少的新材料。而被adidas和puma這兩家用在跑鞋上的,是一種叫做發泡微球(Infinergy)的材料,這種材料將普通的 TPU 材料進行了發泡處理,每一個大小 5mm 左右的 TPU 顆粒像爆米花一樣膨脹到原來的 10 倍大小
而這些由膨脹的 TPU 小球組成的材料,相較於傳統中底材質 EVA 有著彈性更足、更輕質、緩衝更強以及更耐久的特點。而這些特性,使得 Infinergy 非常適合作為跑鞋的中底材料。
作為長期的合作伙伴,巴斯夫的新材料自然引起了同為德國企業的 puma 的注意,並先於 adidas 與巴斯夫合作,開始嘗試把 Infinergy 應用到跑鞋技術中去。而這自然是逃不過競爭對手 adidas 的注意,而adidas在 2011 年與巴斯夫簽訂了獨佔的專利合作協議,並最先開發出了 Boost 緩震科技。有點繞是不是?一女嫁二夫。
這時,前戲進行到欲罷不能的 puma不得不選擇換個女朋友,轉頭與全世界最大的私營化工企業美國亨斯曼公司(HUNTSMAN)合作,繼續研製開發由發泡熱塑性聚氨酯(E-TPU)構成的中底材料的市場化應用,最終在 2014 年推出了自家的 NRGY 緩震科技。自此,adidas 的Boost就死磕上了 puma 的 NRGY,adidas透過智慧財產權保護法案使得puma公司多款搭載了 NRGY 科技的跑鞋推遲上市。
Boost 鞋底
最終,經過一系列的官司,在2016年上半年,adidas 訴 puma NRGY 侵犯 Boost 智慧財產權的案子終於塵埃落定,德國杜塞爾多夫當地法院判決puma不構成侵權,puma可以繼續售賣自家搭載 NRGY 緩震科技的跑鞋。puma的小顆粒終於也是合法化了,所以puma的"boost"就叫NRGY了!
在puma還忙著和adidas打官司的工夫,adidas可沒閒著,在這期間,adidas拉入時尚潮人侃爺。
侃爺本人在 Instagram 上的粉絲數量有 74 萬,而老婆金卡戴珊的粉絲有 5160 萬(C羅3000多萬.....)。因為後者粉絲群體過於龐大,時尚娛樂圈的媒體也時刻關注著這家人的動向,侃爺的鞋子新款發售都是透過卡戴珊的賬號來發送——前不久還推送了一張童鞋版,據稱是給下月即將出生的第二個小朋友的,這條推送獲得了 100 萬個贊。
如果Boost技術光是作為潮鞋出現,那麼可能不會這麼受到體育圈粉絲們的追捧,Boost自問世以來,有越來越多的跑者開始脫離了四大跑鞋家族的懷抱,選擇轉頭adidas boost的懷抱。
2014年肯亞選手鄧尼斯·基梅託(Kimetto)穿著它奪得柏林馬拉松的金牌,同時還創下了2小時2分57秒的男子馬拉松世界記錄。他穿著的正是Boost中底的Adidas adiZero Adios Boost 2跑鞋。 自此Boost技術跑鞋也從此變成了冠軍跑鞋。
Adidas adiZero Adios Boost系列誕生至今,已幫助多達70位馬拉松選手勇奪桂冠........
初見 Boost 時,不得不承認這個看上去其貌不揚並顯得異常廉價的“泡沫”,和裝電視機、洗衣機的“白泡沫”極其類似,但是就是這個外觀再平常不過一顆顆“爆米花”真真切切改變了運動鞋屆的市場格局!
穿上Boost的感覺,和asics KAYANO系列或NIMBUS系列的腳感有很大的差別。Boost更軟,“踩屎感”更強,而KAYANO和NIMBUS勝在“支撐”更好,各有優劣。
在過去的20年,運動鞋基本的中底技術都是EVA發泡材料,當然,隨著技術的發展,對於EVA發泡材料的結構調整,也使得現在很多EVA中底比之前的更加舒適,但無論怎麼調整,EVA材料本身偏軟,長期穿著,中底的彈性還是會慢慢衰減。
而Boost技術由於其結構的獨特性,每一粒TPU 顆粒都能在運動中隨著每一次腳的落地,進行有效的擠壓、膨脹、反彈,從而積聚並釋放能量,Boost的彈性相對EVA不容易衰減。經測試, Boost 在長期(500公里)使用後磨損程度和衰減程度極低,在穩定性及耐用度上是標準的 EVA 材質的三倍之多,始終展現出前所未有緩震及回彈效果
是不是讓你們想起了asics的黑科技GEL的經典影片。小編感覺,Boost勝在彈性,而GEL勝在減震。試穿Boost,其強大的彈性,獨特的腳感,是小編前所未遇的。隨著每一次落地、蹬地,腳都能感受一種幸福十足的彈性,有一種“跑起來”的慾望。
一隻 Boost 中底大約內含 3000 顆TPU 顆粒,每一顆TPU 顆粒都是極富彈性的個體,結合在一起,又是更富彈力的整體!adidas之前的 Boost 中底會有 EVA 材質進行包裹,這樣的好處是可以讓 Boost 更加穩定,但新的 Ultra Boost 中底已經去掉了 EVA 的包裹,新的工藝讓 Ultra Boost 的中底穩定性不輸於之前,並且還能提供更好的回彈。
由於整個 Ultra Boost 中底的工藝要求十分複雜,所以目前所有的TPU 顆粒均在德國工廠生產。所以,boost目前也是adidas看家的黑科技。
adidas公司表示,經過測試表明無論是零下 20℃ 的嚴寒還是高達 40℃ 的高溫,Boost 都能持續高效的進行能量反饋,不會因氣候的變化而降低能效,使其可以運用到更多領域的鞋款之中。
adidas公司是這麼解釋的:把 Boost 顆粒做成其他顏色在技術層面上是可以執行的。但為什麼現在市面上的 Boost 鞋款的中底都是白色的呢?因為 Boost 是 adidas 現有的最強最新的 Performance 科技, Ultra Boost 、 Pure Boost 、 Energy Boost 都是白色的 Boost 中底,因此最新的一個科技選用了白色這個最容易讓大家接受的顏色,然而讓更多的人認識 Boost 這個科技,先把注意力放在科技上邊,然後再去考慮其他的顏色問題。
Boost 所給我們帶來的,不僅僅是軟到踩“屎”的極致腳感,更重要的是為我們提供了猶如永動機般的能量回饋體驗,讓我們雙腳在自然律動中得到充分的保護和享受。
-
3 # 足球愛好推建者
首先介紹女性,針對1000米跑步鞋推薦adidas Pure Boost X跑鞋,這是Adidas專門為廣大女性朋友所打造的一款減震跑步鞋。它的結構完全針對女生腳掌,中底中央懸空更是業界首發,鞋面以彈性Adaptive Stretch Mesh製作,穿上感覺如穿襪子,完全包著跑者腳掌,對應各種足弓。跑動時充滿彈性的Boost中底會有Custom-made緩震。 男性的話首先推薦愛世克斯(現在有的叫亞瑟士)。Asics是全球四大跑鞋品牌之一,有著許多1000米跑鞋。比如這款ASICS亞瑟士GEL-GALAXY 8男子跑步鞋是亞瑟士新一代入門緩衝跑鞋,後跟GEL系統減輕地面對腳部的衝擊力,適合各類消費者慢跑或低強度訓練。在保持歷來橡膠同等輕量...”
回覆列表
跑1000米的話, 題主所描述的Adidas Ultra Boost 3.0和Nike VaporMax兩款鞋中,我會選擇前者,即Ultra Boost 3.0,儘管VaporMax看起來更酷。
1000米是爆發力與耐力的綜合考驗:對於一般人來說,1000米如果要跑出較好的成績,是需要爆發力與耐力相結合的——參加過體育中考的朋友都知道,這樣的距離,是需要你用全力去拼一拼,且對耐力也是有一定考驗的。
Nike的Max Air並不是1000米的好幫手:雖然Max Air是Nike引以為豪的中底緩震技術,但它更適合應用於籃球這種起跳頻繁,對震動吸收依賴較強的運動。Max Air能夠有效吸收落地時地面對於身體的衝擊,但是對於跑步來說,它卻顯得過厚——我個人穿著VaporMax的第一感覺是舒服,但過軟過厚的腳感,會感覺腳底有些發飄,讓你在跑步中產生洩力,無法提供良好的地面反饋,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爆發力。
Nike的專業中短距離跑鞋,如果使用氣墊技術,都會在中底中嵌入較薄,且回彈效能較好的Zoom Air,而非開窗可見的Max Air。
Boost緩震系統更適合1000米跑:Adidas的Boost中底緩震技術,在吸收震動的同時,能夠給予一定的回彈,踩上去之後地面的反饋比VaporMax更加直接,這對於剛才所說的1000米跑的需求特性來說,是更具針對性的,腳感更加紮實。
VaporMax更適合日常穿著,或進行跑動較小的運動:VaporMax看起來非常酷,雖然定位於跑步,但個人並不認為它並不是一雙非常出色的跑鞋——在長跑中,Max Air會讓你感到勞累,但在日常穿著中,分體開窗氣墊的舒適性,則非常值得稱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