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守護生命光彩

    胃癌的發病呈現年輕化的趨勢,想比較年紀大的胃癌患者,年輕胃癌有一些特點,如:惡性程度高、病情發展快、預後差;漏診率高;易發生出血,且還有一點,女性比例相較老年胃癌高。

    詢問胃癌患者的病史及生活習慣,會發現有一些特點,很多胃癌都是作出來的結果,那麼誰是胃癌的高危人群呢,一起來看看哪些你已中招:

    心態消極,壓力大,常熬夜,飲食不規律,長期食用鹽醃食品,常吃煙燻和油煎食物,偏好辛辣飲食,不愛吃新鮮蔬菜和水果,有吸菸的習慣,愛喝酒,不定期體檢。

    除了上述不良生活習慣外,哪些人群是胃癌的高危人群呢:

    1、有腫瘤的相關家族史。

    2、很多胃癌患者還有慢性胃病的病史,如胃炎、胃潰瘍、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但未接受規範化的治療

    3、有長時間服用損傷胃粘膜藥物的病史,容易損傷胃粘膜的藥物主要有三類:一是乙醯水楊酸類,如阿斯匹林;二是保泰松、消炎痛、布洛芬等非甾體抗炎藥物;三是皮質類固醇等激素類藥物。故應儘量避免服用這些藥物,如必須使用時,則要控制劑量和療程,或用長效腸溶等劑型。

    很多年輕人就是因為忽視胃部的健康,才導致了不良後果。年輕是本錢,但請理解,它不是一劑“疫苗”。不要以年輕為藉口,忽視一切身體發出的警報。那麼,針對高危人群,如何識別胃癌的早期訊號呢?

    一旦出現上腹部不適、心窩隱痛、食後飽脹感,食慾不振、消瘦、乏力,經常嘔吐或大便呈黑色柏油樣等症狀者,應及早就醫,不可延誤,也不要擅自用藥。不要抗拒看起來很痛苦的胃鏡檢查,它是及時揪出胃部病變的功臣。另外,已患慢性胃炎、胃潰瘍等疾病的青年男女,要進行正規的內科藥物治療並定期複查。年輕女性如出現異常的“妊娠反應”,也要多留心,做有關排除胃部惡性病變的檢查。

    總之,平時要多關注胃的健康,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一旦出現上述的不適症狀,則應該儘快去醫院就診。

  • 2 # 練磊醫生

    中國是胃癌的新發、高發大戶,全世界一半以上的新發胃癌在中國;據統計,中國每年死於胃癌人數高達17萬人,且以40-60歲多見,約7成患者首診時已是晚期,早期的檢出率僅有5%-10%左右,應提高警惕,特別是胃癌高危人群。

    胃癌的高危人群:

    1) 40歲以上人群;

    2) 長期食用醃製品(酸菜、酸豆角、鹹菜等)、燒烤、熏製品(燻肉)、高鹽食物(鹹魚)者;

    3) 長期飲食、作息不規律者;

    4) 長期吸菸飲酒者;

    5) 有胃癌家族史者;

    6) 有萎縮性胃炎、胃息肉、胃潰瘍者;

    7) 幽門螺桿菌感染者等。

    由於早期胃癌的症狀無特異性,與胃炎、胃潰瘍等疾病出現的症狀相符,上述胃癌的高危人群當出現以下幾種情況時,應提高警惕。

    1) 消瘦:短時間內出現不明原因的消瘦,營養狀況變差,體重明顯下降,出現貧血等情況。

    2) 食慾減退:早期胃癌患者無吃飯慾望,變現出厭食,或餐後飽脹噯氣,特別在進食肉類食物時無食慾。

    3) 疼痛性質改變:胃潰瘍的患者一般是進餐後兩小時出現疼痛,下次進食後消失;當疼痛的型別發生了變化時,變為持續性的疼痛,則需留心。

    4) 出血:一般情況下出血量少,患者難以覺察,需透過糞便潛血或胃鏡檢查來確定。

    早期胃癌訊號無特異性,建議胃癌高危人群應定期進行胃鏡檢查,發現病變組織及時處理,從源頭上杜絕胃癌的發生。

  • 3 # 康愛線上

    胃癌是發病率、死亡率都較高的癌症之一,而早期胃癌其治療價值和預後都十分喜人,故儘早的發現胃癌或者提早預防胃癌的發生十分必要。

    1.Hp感染:由Hp感染髮展為淺表性胃炎,繼續發展為萎縮性胃炎、腸化生,進而發展為不典型增生,最終發展為胃癌,這一發展過程已經得到眾多學者的肯定。顯然,Hp感染是影響胃癌發病率的因素之一。

    2.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胃蛋白酶原反映胃黏膜上細胞與腺體的數量,透過檢測胃蛋白酶原及胃蛋白酶原Ⅰ和胃蛋白酶原Ⅱ的比值,可有效篩查早期胃癌風險因素——萎縮性胃炎,對於早發現早治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3. 胃癌相關抗原MG7:近年來研究證明,胃癌相關抗原MG7可特異性診斷胃癌,對於篩查胃癌高危人群具有重要意義。

    4.胃癌家族史、嗜食高鹽發酵燒烤類食物、吸菸飲酒史、生活飲食不規律都是胃癌的危險因素之一。

    5.同時,資料表明在罹患胃癌的機率上,男性高於女性,高發年齡段為50-70歲之間。

  • 4 # 湖南醫聊

    胃癌是全球常見的惡性腫瘤,預後相對較差,嚴重威脅人類健康。根據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的統計資料,2012年全球胃癌新發病例約95.1萬例,因胃癌死亡病例約72.3萬例,分別位於惡性腫瘤發病率第5位、死亡率第3位。超過70%的胃癌新發病例發生在發展中國家,約50%的病例發生在亞洲東部,主要集中在中國。中國是胃癌的高發地區,胃癌年患病率和死亡率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多。早期胃癌經足夠的治療後90%以上患者能生存5年以上或治癒;而晚期胃癌患者,治療後5年生存率不足5%。因此,早預防、早發現、早診斷是降低胃癌發病率和死亡率的關鍵。

    (網路圖,僅供參考)

    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腫瘤二科鄧天好博士為您整理,該如何早期預防和診斷胃癌?

    一、疑似人群的症狀

    存在以下表現的人群屬於疑似人群,可能存在胃癌風險。

    1.胃痛:初起時僅感胃區不適,或心窩部隱隱作痛;進一步發展,疼痛發作頻繁和加重。按胃炎、潰瘍病治療症狀緩解後,短期內又發作。

    2.食慾減退、消瘦乏力:食慾減退可伴有或不伴有胃痛,在飯後出現飽脹、噯氣而自動限制飲食。進而日益消瘦乏力,精神萎糜。

    3.噁心、嘔吐:此症狀常因腫瘤引起梗阻或胃功能紊亂所致。賁門癌可引起進食不順利,甚至吞嚥困難;胃竇癌可引起幽門梗阻及嘔吐,吐出物有腐臭味或隔夜宿食。

    4.出血和黑便:小量出血時僅有大便潛血(隱血)陽性,當出血量較大時可以有嘔血及黑便。當發現有黑便時,必須警惕有發生胃癌的可能。

    5.其他症狀:腹瀉或便秘、下腹部不適、鎖骨上淋巴結腫大、腹部腫塊等也有可能是胃癌引起。

    如上所述疑似人群應即時檢查。

    (網路圖,僅供參考)

    二、檢查方式

    1.實驗室檢查:早期血檢多正常,中、晚期可有不同程度的貧血、糞便潛血試驗陽性。CEA、CA199等標記物的連續監測對胃癌的診療有一定的價值。

    2.胃鏡和超聲內鏡:胃鏡結合病理活檢一般可以診斷是否有胃癌;對於明確診斷為胃癌者,可作超聲內鏡檢查確定其是否為早期或進展期;胃鏡發現可疑胃癌但病理活檢又不能確診,可用超聲內鏡判斷而不需要病人反覆胃鏡檢查活檢。

    3.上消化道X線鋇餐造影:有助於判斷病灶範圍。但早期病變仍需結合胃鏡證實;進展期胃癌主要X線徵象有龕影、充盈缺損、粘膜皺襞改變、蠕動異常及梗阻性改變。

    4.腹部超聲:如有胃癌,可以用於觀察胃的鄰近臟器(特別是肝、胰)受浸潤及淋巴結轉移的情況,必要時候行超聲內鏡、增強CT、磁共振等檢查。

    因此,在高發區積極開展胃癌篩查工作的同時,重視以胃癌危險因素宣傳教育為基礎的一級預防,加強一級預防和二級預防聯合作用,使胃癌能夠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率。總之,只要人們注意順應四時氣候變化,生活起居有節,生活環境良好,勞逸結合,合理膳食,不吸菸,不酗酒,不吃黴變食物,保持身體內環境的平衡,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就能有效地預防胃癌發生。

  • 5 # 133137687

    7類人是胃癌高危人群

    1、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

    幽門螺旋桿菌是經過世界衛生組織確認導致胃癌高發的因素,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人群更容易患有胃癌。

    2、經常喝酒、酗酒的人群

    酒精屬於脂溶性物質,酒精對胃黏膜的刺激非常大,頻繁喝酒酗酒的人群,胃食管反流以及膽汁反流都會比較嚴重,長期如此會引發胃竇以及食管下段的損傷,從而導致胃癌。

    3、胃癌家族史和胃病人群

    有胃癌家族史或胃病多的人群更容易發生胃癌,胃癌不是一朝一夕就會患上的,癌症的形成可能需要數年甚至數十年,胃病會發展成胃炎,胃炎會逐漸發展為異型增生,從而導致胃癌。

    4、食鹽量過重的人群

    長期攝入高鹽食物會導致胃黏膜受損,從而引起胃炎或胃潰瘍,患有胃炎和胃潰瘍的人群更容易患上胃癌,另外,高鹽食物中還含有大量的亞硝酸,亞硝酸會形成具有極強致癌作用的亞硝酸胺,亞硝酸胺會導致癌症。

    5、長期食用醃製食品的人群

    根據調查顯示,山東省臨朐縣、福建省長樂縣等縣是胃癌高發地區,這些地區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喜歡食用醃製食品,比如肉類醃製品、鹹魚、醃製蔬菜和海產品之類的,醃製食品中含有亞硝酸胺,亞硝酸胺會導致胃癌。

    胃癌早期症狀表現

    1、消瘦。胃癌早期最明顯的症狀就是消瘦,短期內體重出現明顯減輕,同時伴有噁心、嘔吐或是消化道症狀,就要警惕胃癌了。

    2、上腹部腹痛。胃癌早期常常會感到上腹部不適,剛吃沒幾口就飽了,出現噯氣等症狀,隨著胃癌的逐漸發展,上腹部疼痛加重,同時出現食慾下降、乏力等症狀。

    3、消化道出血。消化道出血:胃癌腫瘤隨著慢慢生長,腫瘤會破壞血管引起後嘔血、黑便、便血等症狀。

    4、腫塊。腫塊:當身體出現淋巴結腫大、腹水、黃疸、腹部包塊等症狀時,應該高度警惕胃癌。

    當出現以上症狀時應該及時就醫去醫院進行檢查,尤其是胃癌高發人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當年日俄對馬海戰,俄國的艦隊為什麼不走北部,而往南繞一大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