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心術的核心就是隱蔽性。所謂“心術”,說到底其實就是帝王的心理活動。他的出發點是為了維護和鞏固自己的有效統治,消除和避免危害自己統治的人和事。這項 “帝王專屬技能”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在電視劇《慶餘年》第32集中,陳道明在原著的基礎上安排的演繹的這出精彩大戲,將“帝王心術”這一傳說中的神秘力量,淋漓盡致地展現在觀眾面前。一起跟白羽瞭解一下。
從範閒入座之後,二皇子就神秘兮兮擠眉弄眼地對範閒了一句說:“聖心如淵,難以揣測”。這句話,其實就是在向範閒透露今天的考試題目。吃飯這種小事,千萬不要當真,這是其實慶帝對咱們的一次面試。言下之意就是千萬要當心,皇帝不一定要做點什麼呢。
這番話從字面上看句句在理,既是提醒又拉攏,但是這話當著太子和姚太監的面前說,就有點太刻意了。更重要的是,這句話明顯帶著大不敬的意味。
而太子作為儲君,如果此刻不說話,就代表著默許,如果他轉頭問:“範閒,你怎麼看?”剛剛與範閒、林相才簽訂過的攻守同盟又要告吹。於是太子說了一句特別偉光正的話:“天子之心,豈能揣測”。這句看似庸常的官話和套話,其實就叫做政治正確。(範閒此時的人設被導演安排成了官場二愣子,他的這段狗血臺詞在此不做具體分析)
等菜上齊之後,兄弟三人正襟危坐,開始奉旨吃飯。慶帝有鑑於之前範閒的酒後表現,直接就把酒水給免除了。說明皇帝根本就不給他們酒後失態的臺階下,就是要面對面聽他們的"心裡話"。
慶帝先拿儀態端莊,斯文有禮拿著疊的規規矩矩的明黃色手帕夾菜的太子開刀。這句話說的是他像木頭一樣,其實用的是帝王心術中的“矛盾激勵法”。慶帝要製造一種人為的假象,朕對這個兒子不滿意,連看他吃飯都厭惡。
有太子這個參照物,二皇子根本就不裝了,可勁往嘴裡扒拉就往事了。大家可以看到,此時慶帝對太子說話的語氣是凝重的,對二皇子的時候,其實嘴角上含著笑意。
從二皇子熟門熟路,一上來埋頭乾飯的表現來說,這樣的“家宴”肯定不是第一次。慶帝對太子表情嚴肅並不是壞事,對二皇子春風滿面也不會是什麼好事。
帝王心術的重要方面就是“維持平衡”, 慶帝第一時間就拿太子開刀。這句話說的是什麼不重要,敲打很重要。這就像每次領導開會都會拿自己最心腹的狗腿子先開刀,殺雞儆猴一番,然後推行一番新的政策。領導反覆敲打的,往往都是和自己最親密的,同時也是最信得過的人,事後彌補一下即可,真正倒黴的往往都是最雞賊的那個。
在定下基調之後,慶帝首先問範閒:“他們兩個你看好誰?”在慶帝一再慫恿和鼓勵下,範閒給出了一個雖然可笑,卻合情合理的答案。其實範閒什麼都沒說,也就等於什麼都說了。在慶帝看來,範建這個男保姆帶的不錯,沒把這位流落民間的“皇子”帶跑偏。
此時的範閒只是進入了監察院的體系之內,不要說掌握了,就七個主辦的名字都叫不全。這時候他如果選擇哪一方,都會得罪另一方。這其實就是在隱藏自己的意圖。而此時的慶帝,透過監察院和內廷層層疊疊的特務網路,早就掌握了幾個兒子的動向,卻引而不發,採取這種迂迴策略,就是帝王深不可測的“定力”和“涵養”在促使自己隱藏意圖,實現自己的管理目的,實現朝堂的動態平衡。眼見得範閒這個小狐狸不上當,慶帝又生一計。
慶帝是典型的帝王代表,其帝王心術已經到了一個恩威莫測的地步。所謂宦海浮沉是古代大臣政治生涯的真實寫照,對於皇子來說,失敗就只有死路一條,他們的生死榮辱全繫於老爹的一念之間。
慶帝先讓兩位皇子評價範閒,太子的結論是“國之重臣”。二皇子話是:“忠臣奸臣常見,奸猾的忠臣少有”。這兩句話,孰優孰劣高下立判。原著中,範建早在範閒初入官場的時候教育過他:無論你是想當忠臣還是奸臣,都要看皇帝的選擇。
皇帝想你當忠臣,就把你安排在風清氣正的清水衙門;皇帝想你當奸臣麼就把你安排到位高權重,容易滋生腐敗的權利機關,看你的表現來判定你進入哪個陣營。二皇子給出答案是,奸在前忠在後,其實就是讓範閒當一個“忠於自己的奸臣”。這樣的答案,慶帝怎麼能滿意?何況愚蠢的二皇子還說了一句更加作死的話:“再高的評價,範閒也配得上”。此時,範閒的私生子身份只有慶帝知道,二皇子這句話,明顯是崽賣爺田不心疼的態度。這樣輕佻的舉止,在慶帝這種成精的老狐狸看來,根本不似仁君。
看過原著的都知道,慶帝一直到大東山之戰前都沒有動過易儲的心思。慶帝充分洞悉了二皇子的野心,用他急不可耐的上位心態去磨鍊繼位者。這樣一來,二皇子就養成了志滿意驕、得隴望蜀的心態。太子也時時刻刻覺得壓力山大,必須打起十二分精神,才能應付二皇子一派的挑釁。
二皇子本質上是慶帝一手打造的“磨刀石”,磨得久了“磨刀石”居然產生了我也可以的錯覺。他每次都拿太子當指路明燈,在後面各種挖溝子、使絆子,跟他的吃相一樣難看,慶帝會讓這種人當儲君嗎?所以慶帝對二皇子的微笑,其實是“你又上當了”的譏諷。可憐老二一直都以為自己胡吃海塞,多吃多佔的表現才是慶帝最想看到的。殊不知,這才是慶帝是為了防止太子手中權勢過盛,扶持自己用來平衡權術的傀儡而已。二皇子也是臨死之前才意識到,太子其實一直都超過自己,可笑自己身在局中,一直被慶帝鼓動著、慫恿下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白羽點評:所謂帝王心術其實是指帝王內心深處隱秘的方法和隱蔽的手段。因為皇帝獨裁統治是“帝王心術”排他性與支配性的始作俑者,即便是親生兒子也不能輕易傳授和流傳,全靠皇帝在日常勾心鬥角中自己領悟。一頓看似普通的家宴背後,隱藏著刀光劍影。皇帝從來都是至高無上的,在皇權之下沒有感情一說,也不會容忍別人的挑戰。對於有能力的皇帝而言,皇位是需要繼承的,他不能容忍儲君太過平庸,同時也不能容忍鋒芒太盛。在這一點上,太子一如既往,不忘初心地堅持自己的風度和儀表,其表現是遠超二皇子的。這頓飯還沒有吃完,那麼接下來太子又有哪些堪稱教科書般的操作值得借鑑呢?請看下回
帝王心術的核心就是隱蔽性。所謂“心術”,說到底其實就是帝王的心理活動。他的出發點是為了維護和鞏固自己的有效統治,消除和避免危害自己統治的人和事。這項 “帝王專屬技能”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在電視劇《慶餘年》第32集中,陳道明在原著的基礎上安排的演繹的這出精彩大戲,將“帝王心術”這一傳說中的神秘力量,淋漓盡致地展現在觀眾面前。一起跟白羽瞭解一下。
一、吃飯是個技術活從範閒入座之後,二皇子就神秘兮兮擠眉弄眼地對範閒了一句說:“聖心如淵,難以揣測”。這句話,其實就是在向範閒透露今天的考試題目。吃飯這種小事,千萬不要當真,這是其實慶帝對咱們的一次面試。言下之意就是千萬要當心,皇帝不一定要做點什麼呢。
這番話從字面上看句句在理,既是提醒又拉攏,但是這話當著太子和姚太監的面前說,就有點太刻意了。更重要的是,這句話明顯帶著大不敬的意味。
而太子作為儲君,如果此刻不說話,就代表著默許,如果他轉頭問:“範閒,你怎麼看?”剛剛與範閒、林相才簽訂過的攻守同盟又要告吹。於是太子說了一句特別偉光正的話:“天子之心,豈能揣測”。這句看似庸常的官話和套話,其實就叫做政治正確。(範閒此時的人設被導演安排成了官場二愣子,他的這段狗血臺詞在此不做具體分析)
等菜上齊之後,兄弟三人正襟危坐,開始奉旨吃飯。慶帝有鑑於之前範閒的酒後表現,直接就把酒水給免除了。說明皇帝根本就不給他們酒後失態的臺階下,就是要面對面聽他們的"心裡話"。
慶帝先拿儀態端莊,斯文有禮拿著疊的規規矩矩的明黃色手帕夾菜的太子開刀。這句話說的是他像木頭一樣,其實用的是帝王心術中的“矛盾激勵法”。慶帝要製造一種人為的假象,朕對這個兒子不滿意,連看他吃飯都厭惡。
有太子這個參照物,二皇子根本就不裝了,可勁往嘴裡扒拉就往事了。大家可以看到,此時慶帝對太子說話的語氣是凝重的,對二皇子的時候,其實嘴角上含著笑意。
從二皇子熟門熟路,一上來埋頭乾飯的表現來說,這樣的“家宴”肯定不是第一次。慶帝對太子表情嚴肅並不是壞事,對二皇子春風滿面也不會是什麼好事。
二、各懷心思帝王心術的重要方面就是“維持平衡”, 慶帝第一時間就拿太子開刀。這句話說的是什麼不重要,敲打很重要。這就像每次領導開會都會拿自己最心腹的狗腿子先開刀,殺雞儆猴一番,然後推行一番新的政策。領導反覆敲打的,往往都是和自己最親密的,同時也是最信得過的人,事後彌補一下即可,真正倒黴的往往都是最雞賊的那個。
在定下基調之後,慶帝首先問範閒:“他們兩個你看好誰?”在慶帝一再慫恿和鼓勵下,範閒給出了一個雖然可笑,卻合情合理的答案。其實範閒什麼都沒說,也就等於什麼都說了。在慶帝看來,範建這個男保姆帶的不錯,沒把這位流落民間的“皇子”帶跑偏。
此時的範閒只是進入了監察院的體系之內,不要說掌握了,就七個主辦的名字都叫不全。這時候他如果選擇哪一方,都會得罪另一方。這其實就是在隱藏自己的意圖。而此時的慶帝,透過監察院和內廷層層疊疊的特務網路,早就掌握了幾個兒子的動向,卻引而不發,採取這種迂迴策略,就是帝王深不可測的“定力”和“涵養”在促使自己隱藏意圖,實現自己的管理目的,實現朝堂的動態平衡。眼見得範閒這個小狐狸不上當,慶帝又生一計。
三、小丑是誰?慶帝是典型的帝王代表,其帝王心術已經到了一個恩威莫測的地步。所謂宦海浮沉是古代大臣政治生涯的真實寫照,對於皇子來說,失敗就只有死路一條,他們的生死榮辱全繫於老爹的一念之間。
慶帝先讓兩位皇子評價範閒,太子的結論是“國之重臣”。二皇子話是:“忠臣奸臣常見,奸猾的忠臣少有”。這兩句話,孰優孰劣高下立判。原著中,範建早在範閒初入官場的時候教育過他:無論你是想當忠臣還是奸臣,都要看皇帝的選擇。
皇帝想你當忠臣,就把你安排在風清氣正的清水衙門;皇帝想你當奸臣麼就把你安排到位高權重,容易滋生腐敗的權利機關,看你的表現來判定你進入哪個陣營。二皇子給出答案是,奸在前忠在後,其實就是讓範閒當一個“忠於自己的奸臣”。這樣的答案,慶帝怎麼能滿意?何況愚蠢的二皇子還說了一句更加作死的話:“再高的評價,範閒也配得上”。此時,範閒的私生子身份只有慶帝知道,二皇子這句話,明顯是崽賣爺田不心疼的態度。這樣輕佻的舉止,在慶帝這種成精的老狐狸看來,根本不似仁君。
看過原著的都知道,慶帝一直到大東山之戰前都沒有動過易儲的心思。慶帝充分洞悉了二皇子的野心,用他急不可耐的上位心態去磨鍊繼位者。這樣一來,二皇子就養成了志滿意驕、得隴望蜀的心態。太子也時時刻刻覺得壓力山大,必須打起十二分精神,才能應付二皇子一派的挑釁。
二皇子本質上是慶帝一手打造的“磨刀石”,磨得久了“磨刀石”居然產生了我也可以的錯覺。他每次都拿太子當指路明燈,在後面各種挖溝子、使絆子,跟他的吃相一樣難看,慶帝會讓這種人當儲君嗎?所以慶帝對二皇子的微笑,其實是“你又上當了”的譏諷。可憐老二一直都以為自己胡吃海塞,多吃多佔的表現才是慶帝最想看到的。殊不知,這才是慶帝是為了防止太子手中權勢過盛,扶持自己用來平衡權術的傀儡而已。二皇子也是臨死之前才意識到,太子其實一直都超過自己,可笑自己身在局中,一直被慶帝鼓動著、慫恿下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白羽點評:所謂帝王心術其實是指帝王內心深處隱秘的方法和隱蔽的手段。因為皇帝獨裁統治是“帝王心術”排他性與支配性的始作俑者,即便是親生兒子也不能輕易傳授和流傳,全靠皇帝在日常勾心鬥角中自己領悟。一頓看似普通的家宴背後,隱藏著刀光劍影。皇帝從來都是至高無上的,在皇權之下沒有感情一說,也不會容忍別人的挑戰。對於有能力的皇帝而言,皇位是需要繼承的,他不能容忍儲君太過平庸,同時也不能容忍鋒芒太盛。在這一點上,太子一如既往,不忘初心地堅持自己的風度和儀表,其表現是遠超二皇子的。這頓飯還沒有吃完,那麼接下來太子又有哪些堪稱教科書般的操作值得借鑑呢?請看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