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我和老公在11年前談朋友。剛開始談著談著就天天吵架,於是有了不想在一起的想法。後面彼此就分開了。無情的是沒多久我發現月經一直不來,去醫院驗確實懷孕了。然後就不得不又在一起。老公拖拖拉拉很久,到我懷孕6個月才跟我父母說。然後簡單的在我家裡辦了個婚禮。當時我父母也是極力反對我們的做法,不願意我們在一起。可是我老公當著他們的面說不在一起就不在一起,反正心想有孩子了在不在一起他都覺得沒所謂。父母沒辦法只好妥協了。 因和老公相差有9歲。老家都不在同一個地方。那時因為窮,沒有車,我孃家到老公家要10多小時才能到,還要乘汽車轉火車再轉汽車去到很遠的山區土房子,非常不便,轉眼肚子越來越大了,那時婆婆60歲天天就是說身體一直不好。我就一直都是在孃家待孕,生產,做月子,然後和自己的媽媽一起帶孩子。3歲後我們就一直是自己帶孩子了,每天工作,孩子,那幾年真的是非常累,孩子上幼兒園經常生病,而工作絲毫不敢懈怠,因為窮啊,導致現在對公婆有種不想理他們的想法。這麼多年錢的方面幫不到一分,還要倒貼給他們,出力就更不用說了。我真的是見證了一句話:,家庭越窮的,父母不僅出不到錢還出不到力;有錢的既能出錢還能出力。現在讓我產生這種想法不知道這種行為是不是欠妥? 面對以後養老的問題。公婆現在都70多歲了,我們現在生活有所改善,儘量就是給點錢他們,在外地工作,沒有辦法照顧到他們的生活。去年春節。婆婆用另外一種方式跟我交流。說她一起親戚生病住院多久了,都是她的兒媳婦兒子輪流去照顧的,好像在提醒我以後我也要照顧她。我沒有說什麼,聽聽就好了。我能做的可能就是能出錢就出錢。出力就只能等他的兒子了。我真的沒有辦法伺候一個在我年輕時候遇到困難沒有伸出任何援助的人。 圖片轉至網路,如有侵權聯絡刪除,謝謝。
6
回覆列表
  • 1 # Laura88476561

    人與人的關係都是相互的,就是親生父母也有遠近的,更別說即沒有血緣關係也沒有親密相處的婆媳關係了,硬要裝出一副關心愛護的模樣自己都覺得虛偽噁心做不到,文中提到的媳婦能做到出錢已經不錯了,病床前伺候是她老公的義務。這個世界上,我只對生我的和我生的人有義務。當然,也不排除好婆婆待兒媳如親女兒,另當別論。

  • 2 # 普通人968

    伺候?你這用詞?!!!美女,需要伺候你的: 是你的兒子和兒媳,你的子孫!或者你是大老闆,你的員工願意伺候你才伺候,標題這個詞用錯了啊。剛剛看了你的情況,說實話,我第一個要說的是你,這一切都是你的錯造成的,你還沒有了解對方的父母,家庭,也沒有真正信任你的丈夫,就把自己的身子貢獻出去,以導致自己變得不值錢,也過得辛苦和勞累。你的婆婆是農村人,老一輩農村人傳統的觀念是非常強的,給兒子娶了媳婦,就是指望兒子媳婦接棒,也指望兒子兒媳養老送終的,細節我們就不討論了,也不是一個模式,也有的婆婆雖然農村人,但非常開明也常替子孫著想的。就說從你這個角度來說說我的意見啊,公婆七十多歲了,他們不是陌生人,是你老公的父母,我們對陌生老人都且會善待,對自己的公婆不待見,就變成不孝了,如果你確實無法面對她去照顧她,讓老公去也是可以的,對的,但你作為一個善良的母親,在家給婆婆做做好吃的,補身子的,讓老公帶給婆婆吃也是可以的啊,都七十多了,就別跟他們計較了吧。

  • 3 # 快樂婆婆855

    年紀輕輕的為何要挑公婆理?公婆把兒子養大,在幫他結婚成家,一個普通人家很不容易了,他們沒有太多閒錢,人情禮往需要還,找你們小兩口要了嗎?雙方父母老了需要你們的關心幫助,哪是法律義務,是中華民族傳統,為何要帶怨氣?現在老人一般都是單過,你們無非是老人有病了或者有事了跑不動了,你們跑跑腿,張落一下,做個心地善良的好兒媳!給自己子女做個好榜樣!

  • 4 # 波西米亞的帥哥

    你公公婆婆 對你不好 你知道

    你對公公婆婆不好 你兒子兒媳婦 都知道 都看著 你覺得 這樣報復 對你有好處嗎

    兒子兒媳婦都看著呢

  • 5 # 情緒小毛刷

    看了你的詳細介紹,個人感覺“伺候”這詞用得確實太重了。但你應該只是為了表達強烈不滿,就如同說氣話一樣,所以沒有拿捏好分寸,我個人表示能理解。

    我認為,結婚生子本來就是兩夫妻的事,未婚先孕確實是你們夫妻之間的糊塗賬。你要試想一下,公婆那個年代的人,思想上很可能都比較牴觸這種現象,那麼他們不待見你這個人,似乎也合情合理。也許他們當時壓根就不覺得你是個正經女孩,跟你也沒什麼感情可言,即使刻意疏遠你,好像也是人之常情。你也不妨開心見誠的跟公婆溝通一下,聽聽他們當時的真實想法。

    相處的日子久了,他們對你有沒有改變,這方面你沒有描述,我就不得而知了,唯有留給你自己去思考。反正不是每個人都輕易能做到“自來熟”,感情是需要培養的。著眼於現在,他們跟你已然熟絡了,所謂“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想想他們是否依然如你印象中那麼差,這才是最值得參考的。

    最後,婆媳問題本來就是個極其難解的結。看著誰都有道理,各執一詞,卻偏偏忽視了,能解這個結的人,只有你們自己。公婆老了,你確實可以逞一時之快報復他們。氣不過,非要這樣做才解氣,誰又能阻止你呢?然而,尊老愛幼,以德報怨,贏的都是你自己的品格,你現在猶豫了,說明你的內心僅僅只是壓著一口氣,並非狠心之人。且不說要不要為下一代做榜樣這些沉重的束縛,經歷不一樣,就不能一概而論。衡量再三,做自己感覺無怨無悔的選擇就好,旁人既不能替你選擇什麼,也不能為你承受什麼。最終結果到底是什麼滋味,難道不是隻有你自己才能嚐到嗎?

  • 6 # 鄉村阿姐1500552

    我覺得負補的,不是有句老話嗎!父母慈愛,才能有小輩的盡愛,在她希要幫助的時候幫一把,做小輩會感激您的,會記住你的好

  • 7 # 陽陽燦燦

    怎麼能用伺候這個詞呢?

    其實你就是有個心結:怨恨家婆不幫你帶孩子!家婆沒在你需要老人幫忙的時候搭把手!

    更是因為後悔在這之前,繼續你的戀情,走入這段婚姻,還因為婚禮簡簡單單,達不到你的期望值!

    如此這般,種種不愉快,讓你心裡不平衡,你認為,他們沒有對你付出,你也不用回報!

    要怎麼面對?你想必心裡已經想好……

  • 8 # 壯壯乖孫子

    看見你的標題,十年公婆沒飼候兒媳一天,兒媳要怎麼面對,他們的老年生活,我且問你,你們夫妻還想再一起生活嗎,如不想,打算離婚,真離了婚,你可以不管你公婆,如果還想在一起,你應該為你夫分憂,孝順公輩,你想啊,你怎麼對待公婆,你丈夫怎麼對待你父母,將心比人,人人都是父母養的,人人都有雙層父母。

  • 9 # 76小孩兒

    兒女贍養老人天經地義,法律明文規定,供養老人不是根據他們對兒媳婦伺侯沒有,來決定給不給養老,你也是個母親當把孩子養大,你也老了生活不能自理時,不指望兒女還能指望誰呢?想過嗎?即使他們有養老錢但求醫問藥,顧人護理也得靠兒女張羅,你還年輕可千萬別說我晚年不指兒女。那是我曾經堅定的想法。如今80歲心裡什麼都不服氣。身體不做主耳聾眼花,交什麼費都孩子去因為不用現金。好多高科技的東西連自己都沒信心了就靠兒女幫助了。婆婆的今天,就是你的明天,媳婦:善良些吧!愛丈夫就請接受婆婆吧!你對婆婆應該是伺候孝敬,婆婆對你應是照顧關心,先分誰大誰小吧!

  • 10 # 梅蘭竹菊186798909

    公婆一般不是不幫兒子兒媳,也許那時他們真有困難幫不了你們,家庭的貧窮,也不是他們的錯。你也不用記仇,希望你還是要善待老人,人誰不會老呢。你現在還沒做婆婆,體諒不到婆婆對兒子兒媳的心情。婆婆都是希望兒子兒媳過得好,過得幸福。但願你也是兒子,你以後做婆婆能使你的兒媳滿意,你婆婆要健康長壽,看看你這個將來的好婆婆是怎麼做的。

  • 11 # 漫天迎雪

    看這兒媳婦說的,老人歲數大了,年輕的時候,那不照顧咱,做為父母,那也沒有錯,做老人那不管咱沒錯,可咱身為兒媳婦,不伺候公婆那不行,他們二老有個病災,咱做為媳婦,去的慢了,外人笑話咱。媳婦沒有兒子親,可也得以大局為重,做事不能過份,做錯了外人笑話,百事孝為先,伺候公婆是媳婦應該的。

  • 12 # 漠汐情感雜貨鋪

    看完樓主寫得,突然覺得樓主其實也是很不容易的,不過我想說所有的事情都有因果,而這樣的果也是你最初的猶豫不定造成的,那麼現在乃至以後的結果就是你們需要付出的代價,沒有人能夠替你承擔。

    1. 你跟老公談戀愛,天天吵架還一直在一起。雖說戀愛沒有不吵架的,但是你們一直吵,吵到分手最後又因為孩子又選擇在一起,這就是最開始的錯誤。

    明明知道在一起那麼久天天吵架,肯定是某種價值觀沒有達成到一致,可是因為有了孩子卻不選擇打掉孩子重新開始生活,卻選擇跟這個人繼續走下去。

    2. 老公的拖拉,導致懷孕6個月才跟父母說。這是第二錯。而你的錯也是不能夠有自己的主見,老公拖拉就拖拉,也沒有成功改變什麼。

    3. 父母極力反對你們在一起,可是因為孩子父母又不得不妥協。而老公竟然在父母面前說不在一起就不在一起,這樣賭氣的兩個人開開玩笑就算了,竟然當著父母的面說,這直接決定了你後面的生活地位,更加說明你太沒有主見了。如此輕視自己孩子,輕視你們的感情,無視你們的付出,那麼以後更是可想而知。 我相信這些話肯定沒有人說過,都會說懷孕了生下來,要不然打胎多傷身體。可是你做為女人,做為女兒 你要明白,生活 是自己的。孩子是自己的,如果不能夠重視你,重視 你的家裡人,其它的能夠重視嗎?

    4. 懷孕生產坐月子都在孃家,你老公呢,估計更是沒怎麼操心。這個孩子完全 成為了你一個人的孩子,不是你跟他的孩子。公婆這個人只是老公的兒子,對於這個家庭來說你是一個兒媳婦,那麼你就有義務贍養照顧老人。雖說家裡窮,老人幫不上忙,但是你做為他的兒媳婦就要想辦法照顧。這個是你推辭不了的義務。

    樓主不用再想著老人幫你什麼,只要你能夠讓你老公多幫幫你,讓他幫忙挑起家裡的重擔,難不成讓孩子跟老公一樣,以後對別人家的孩子不負責嗎?

    說句不該說的話,你問這麼多,你老公去哪裡了?在哪裡?希望你有所改變。

  • 13 # 蘭心123

    婆媳的情意是從月子開始的。

    月子是媳婦身體和情感最脆弱的時候,身體需要營養的調理,心理需要適應母親的角色。

    好婆婆應該為媳婦準備花樣多的營養餐,確保媳婦吃好;好婆婆還應該力所能及地幫助照料孩子,讓媳婦休息好。稱職的婆婆還可幫助媳婦迅速適應母親的角色。

    如果婆婆沒有參與到月子和看孩子這兩件事,可以說婆媳的情意就大打折扣。

    如果婆媳沒情意,只有稱呼上的關係,那麼,我覺得婆婆就不要期望老了媳婦伺候自己,媳婦只要不干涉兒子孝順就算仁至義盡了!

  • 14 # 夙願的星空

    人總要學會放過自己,或者你也可以叫放下過去的自己。

    選擇從來都是技術活,但恐怕不能熟能生巧。從大的角度看,大到關於人生的幾個重要階段,小時候學點藝術、初二初三努力點考個重點高中、大學不白白浪費時間多嘗試找到熱愛的專業方向、第一份工作就選擇自己真心喜歡的型別並一直做到現在、愛情剛來時,咳,不展開了;你住回看時,就會明白,重要的是總結過去的經驗,做好現在的選擇,過去的翻篇是現在的基礎與養分,才值得吧。

    先說現在的問題,你說你沒法親身伺候家公家婆,因為他們在你需要時沒有提供幫助,這是一個因果關係,情感上可以理解和認同的。但在理智上,就很容易陷入計較和衡量的迴圈裡。

    你試想一下父母關係,也許就能一眼看出問題點,當初你是因為孩子才結婚的,所以你所受的苦,你是否認為應由孩子償還,如果不是,哪你付出給孩子的,是否孩子先得對你有付出,你才會對他付出呢,如果不是,這個因果似乎不成立了對吧。

    你也許會說,這怎麼一樣呢,哪是自個的孩子,怎麼能比,為孩子我們都可以不計較,因為他是我們自己帶來的。為家婆家公,我們是否也可以不計較,因為是選了老公,而帶來的呢,都是家人,這麼想,或許就能少些計較了。

    你未來恐怕也會面臨一樣的問題,比如五六十歲得花至少三到五年時間伺候你的兒媳和孫輩,即使真心付出不求回報的哪種,到未來七老八十時,兒媳會不會也一樣給錢不給力,有可能是吧,所以你現在要做什麼樣的選擇,都沒有錯。

    只是現在種的因,以後也是自個吃的果,種善因不一定得善果,但你現在種善因,你現在就會得到平安喜樂的內心,不會為未來惶恐不安,不會為現在的選擇去找藉口。

    最後,決定權從來都在你自己手上,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放下過去努力做更好的自己,一起加油吧!

  • 15 # 秋漪

    親,你的心情我可以 理解,我個人覺得你的感受和想法都沒有錯,給你幾點建議:

    一、法律規定,兒媳對公婆沒有贍養的義務,從這個角度,你可以不用贍養公婆。從你的描述過程中,能幹體會到其實你還是一個心善的媳婦,真是完全不管,你是不會想到從經濟上去幫助他們的,從這一點,你就比很多媳婦好啦,給你點贊!但是你要明白一點,在這個問題上,你老公是第一責任人,他是怎麼想的?既然是在外地,作為兒子,他準備如何去贍養他的父母?你的所有想法和決定,應該是在你老公的決定基礎上做出來的。

    二、從你當年結婚的情況來看,你的婚姻基礎不牢靠。在對他父母的問題上,需要你多跟他溝通,只要他對父母的贍養付出沒有是在力所能及的範圍、沒有影響到你們小家庭的基礎上進行的,那麼,就支援他,畢竟,為人子女,他肯定也不願意成為一個忘恩負義的人吶。

    三、如果你們達成了一致,你也就不要糾結公婆對你的不周到的地方了,逢年過節,老人生日,還是可以問候問候,一聲問候暖人心吶,以心換心,你對他們笑臉相迎,支援老公去孝敬他們,石頭都會被捂熱的!

    四、如果你老公不願承擔自己的責任,同時對你又過分要求,就可以不管那麼多了。公婆說再多,請他先過他們兒子那一關,畢竟他們是血脈相連的一家人,兒子不管,媳婦也只能從道義上儘可能的去幫助他們了

  • 16 # 三姨老太太

    你年輕輕的,為嘛要公婆伺候你IO年?公婆是缺少老的伺候嗎?沒人可伺候了?得伺候你?你是誰呀?至於公婆老了,兒子必須伺候。兒子不孝敬爹孃,天理不容。至於你嘛應該有所擔當,應該協助老公照顧公婆,估計法律約束不了你。

  • 17 # 陽光籠罩下的都市

    我現在正跟沒照顧我:坐月子的婆婆一起生活,老公不在家,小叔子帶她過來的,剛開始還是很客氣的,畢竟是長輩,一次她曬的花生被車圧壞幾個,她回來看見,說是我家狗吃的,在那罵狗,後來又打了狗,我啥也沒說,第二天把狗帶回城裡的家,給他小兒子說了原因,她小兒子把她接走了,又把原因給她說了,八十歲的人了,現在還經常在這住,有問題我會跟她小兒子說,我們商量著解決,畢竟她小兒子還是很明白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處理顧客異議的原則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