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教育秀秀看

    家長你好,你的這個問題能普遍反映出這一個階段孩子的一些問題。

    您描述的第一個現象是愛看電視,不愛學習,沒有什麼耐性,想象力好就是表達不出來。這類孩子由於家庭中,教養模式不統一造成。一般都是老人帶孩子的比較多。建議第一,在家庭教養方面,父母與老人達成一致,多由父母來承擔。第二,在家中,要和孩子,約定好學習時間,和看電視的時間。堅決按照規定執行,比如只能看半小時,那到時間我們共同遵守,關掉電視,長期建立秩序感。第三家長要做帶頭作用,注意自己平時的言行舉止。給孩子做一個好的榜樣。同時,愛看電視是每個孩子有的習慣,家長可以多增加和孩子的互動,比如玩棋類,打羽毛球、踢足球,鍛鍊孩子的思維能力,增加親子關係同時可以減少他看電視的時間。

    第二種現象,是孩子平時溺愛過多,滿足過於及時,造成孩子現在性格不好,不喜歡說話,不愛叫人。由於孩子性格培養是在零到六歲最好,現在孩子七歲了,性格基本上已經定型了。但是我們還是可以在一些方面多下功夫,逐漸調整。第一家長要多陪孩子出去玩,做一些親子互動的遊戲,比如體育運動方面。第二就是家長要以身作則,帶動影響孩子平時的禮貌方面。第三就是讓孩子承擔一些孩子力所能及的勞動,培養孩子責任感。比如家裡掃地、幫爺爺奶奶拿東西等。

    第三種現象是孩子不愛寫字,畫畫沒有耐心,塗顏色不到位。孩子塗顏色不到位要考慮孩子的手部精細動作需要增加鍛鍊,動作不到位也會導致孩子寫字有困難,就會出現孩子不愛寫字。鍛鍊孩子的手部精細動作可以讓孩子多做些手工,比如串珠子,撿豆子等。

    馬秀老師:長頸鹿幼兒園園長,兒童心理行為諮詢師

  • 2 # 使用者6012481507

    這都定溺愛慣出來的壞毛病!趕緊得治治了。不然就把孩子給毀了!小孩子不要怕哭,胡亂鬧。別給他搗蛋的機會,沒機會了自然就好了!

  • 3 # 冷卻咖啡裡的淚

    我們遇到了同樣的問題,就是爺爺奶奶慣養的,首先要父母帶孩子,和孩子約定好時間,父母也要養成好習慣帶動孩子看書寫字,慢慢就改過來了。

  • 4 # 媽媽咪呀之有娃以後

    感謝邀約!我是媛媛媽,寶寶一歲了。我跟我寶寶是兩個極端。我寶寶比較外向,從小喜歡和人打招呼,即使是素未謀面的,她也非常熱情伸出手讓別人抱!因為她不會說話,所以每次和你打招呼都說的是:噠噠!但是那種熱情勁,被打招呼的人看著也特別可心!舉個例子,我寶寶從小寄養在舅舅那裡,平時我媽會在店裡活動,寶寶也在。有一個陌生的叔叔來做招牌,我崽崽就給這位叔叔打招呼:噠噠!叔叔看她可愛就伸手抱抱,她立馬就伸手過去了!人家叔叔很開心的就抱著她了!而且抱了很久,因為看著這小姑娘特別可愛。但是我小時候據我媽說,是不讓陌生人抱的,特別討厭陌生人。表現和你兒子一樣,不愛說話,不愛叫人,也會悶聲發脾氣。

    男孩和女孩由於個體的差異,一般都是不善言辭一點,性格比較皮。尤其是7歲這麼小的年紀,更加的任性,而且埋頭於自己的世界。

    其實大人可以有意引導,從小沉迷於電視確實不太好,我的小表弟就是,他從小不愛學習,只愛玩,導致他不到16,就各種在學校搗蛋,也不上進學習,爸媽也無可奈何。

    正確的做法是:培養孩子更多的興趣愛好,比如和小朋友滑滑梯。和孩子一起玩玩具,搭積木。不至於讓孩子透過電視作為打發時間的唯一渠道。

    從這些身邊的前輩及我自己的經驗,我總結如下:

    孩子不愛寫字,沒耐心。這一點,我覺得大人可以好好引導,需要持之以恆。比如你可以帶著寶寶一起畫,陪著寶寶一起寫。父母的言傳身教是最好的帶動作用。

    我媽是農村婦女,談懂教育倒說不上。但我媽很樸實的陪著我一起學習,尤其是我小的時候。那時候我媽媽基本上要求我默寫課本,不僅僅是背下來。她就陪著我們做一些針線活兒。每一個晚上,我默寫課文,她做針線。這不僅培養了我小時候紮實的語文功底,而且基本上我認字速度比較快。當然啦,面對媽媽的要求,我大部分都還算乖巧的完成了。因為那是任務,必須完成的。

    我媽媽的教育比較機械,但在我們那個年代,倒是使得我的功課比同齡人要好一些。每次考試什麼的,我都能取得較好的成績。而且大一點的時候,我們就知道自己去預習和複習功課,合理安排時間。

    小時候,我們家也是有電視的,不過是黑白的那種。但基本上很少開啟過。除了爸爸7:30喜歡的新聞聯播,大部分都沒機會看電視。其實我們也很眼饞。常常會偷偷的看,趁著爸媽出去,我們就會偷偷看自己喜歡的節目,然後把聲音調為0。那種小心翼翼的樣子,我現在還記得。

    至於寶寶的想象力好卻做不出來,可能是方法不太對,這個時候咱們可以和寶寶一起想辦法,你可以提供一些建議或者幫助,或者給寶寶找一個可以請教的老師,可以是一些大一點的孩子或者有藝術細胞的家長也可以給寶寶請個興趣老師,培養寶寶的興趣。只有方法對了,寶寶越做才會越開心。不然長期以往,寶寶會被自己給戳敗的。

    至於寶寶脾氣大,不愛說話,不叫人。這完全可以透過讓寶寶接觸更多的夥伴,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和情緒管理能力。

    可以帶寶寶參加更多的親子活動也可以帶寶寶去公園玩,認識更多的孩子,同齡人。一般寶寶和同齡人話會更多一些。假如寶寶不喜歡說話,不愛叫人。這都是和爸媽有關的。假如你們經常互相問候,給長輩,鄰居,同事打招呼,家庭關係和睦。寶寶會透過觀察,身邊因為你的禮貌而得到別人迴應的樂趣,自然而然,喜歡和人打招呼了。

    就像我寶寶,每次和人打招呼,人家都很熱情的迴應了她,還誇她乖巧。這她當然就有了打招呼的自信了。

    至於寶寶脾氣大,那麼做家長的是不是平時也會有急眼的時候,有些時候寶寶的脾氣是逼出來的。比如爸媽的教育總是那種急性子,孩子還沒表達完,家長就不耐煩了。這樣長此以往,寶寶自然就直接以簡單粗暴的脾氣來發洩他的不滿。所以大人首先要控制情緒。接著就是耐心的引導。凡事要先聽寶寶說,然後再建議性的表達。比如說,你是不是想這樣,是不是會比較好之類的引導語。只要他有一點進步,你都要誇誇他,別吝嗇你的誇獎。孩子會往後會按照正方向引導的。

  • 5 # 活過100sui

    首先,加強孩子的營養。如果孩子偏食,會導致身體和心理都不健康。如缺鈣鎂,人脾氣暴躁,愛發火;缺乏相應B族,人會抑鬱自閉等;同時缺乏鈣與B族,人會精神失常;缺乏鐵,孩子多動,注意力不集中等;缺乏VC,抵抗力差 ,易感冒,甚至有暴力傾向,或反社會行動。因此,營養與人的性格關係密切。

    其次,多讚美,不打罵,儘量滿足孩子的要求 ,有時間多陪陪孩子,與其打成一片。讓他對你有一種依戀。

    心肝高興,我們快樂。有耐心,真正成為朋友,平等對待。當感情融洽之時 ,教導學習的重要性,及學歷對人生影響,使孩子走上正軌。願您心想事成。致謝!

  • 6 # 育己

    孩子多多戶外運動,和小朋友遊戲,真正在現實中生活,身心發育才健全,脾氣好,心態平和。

    如果孩子迷戀電視,大人需要適當引導,讓孩子對電視以外的其他事物感興趣。具體建議如下:

    1、領孩子戶外運動,在噴泉處玩水槍,在草地上玩球,盪鞦韆,觀察動植物,孩子天生對大自然非常感興趣,非常好奇,事實上這些也比電視更愉悅身心。

    2、引導孩子閱讀,文字裡的世界也非常精彩,而且開發孩子的想象力。

    3、不要讓電視成為託管孩子的工具,否則孩子迷戀上電視,有諸多負面影響。

    4、告訴孩子電視要休息了,電視裡的角色要吃飯了,要睡覺了等,以此更自然的方式關上電視。

    (插圖請勿商用)

  • 7 # 輕鬆育兒學堂

    孩子在7歲前,是行為習慣,性格培養,思維模式形成的關鍵期。 無論是好的習慣,還是壞的習慣,都不是一天養成的。

    在家庭教育中如果不注重孩子0-7歲間各種成長問題,孩子日後就更容易出現各種讓父母焦頭爛額的問題。

    比如,不愛寫字,畫畫沒耐心,愛看電視,不買玩具愛哭鬧的問題,都是孩子身上經常出現的問題。都可以追溯到早期教育中。

    一.不愛寫字,畫畫?

    讓孩子愛上一件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慢慢培養。寫字如此,畫畫也如此。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讓孩子喜歡做什麼事,就要從培養興趣開始。

    從亂寫亂畫開始,不要給孩子固定的任務,也不要求結果,想寫什麼寫什麼,想畫什麼畫什麼。

    二.畫畫沒有耐心?

    1.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父母做事是不是有耐心?

    2.孩子有自己的世界,不要輕易打斷。

    孩子在獨處時,不要總是打斷。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做事才有耐心。

    3.慢是孩子的特性,在早期教育中,不要總是催促孩子。

    孩子做什麼事都催促,指指點點,孩子自然不能形成自己的一套行為模式和正確處事的態度。

    三.愛看電視?

    父母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缺少陪伴,沒有父母的高質量陪伴,電視自然成為孩子的夥伴。

    如果你總是透過讓孩子看電視來保持大人世界的安靜,來贏得大人充足的時間自由,有一天孩子愛上電視,就不要只責備孩子。

    從現在開始,父母多抽些時間陪孩子,每天慢慢減少看電視的時間,比如陪孩子玩玩具,做遊戲,看書等。

    四.脾氣大,不買玩具就哭?

    父母滿足孩子的方式不對,不能建立統一的教子觀念。

    在家庭教育中,要給建議立規矩,最忌父母的態度不一致。

    一方堅決不買玩具,一方因為哭鬧妥協,結果就是孩子會認為,規矩可以打破,只要哭鬧就可以達到目的。

    孩子身上的每一個問題,都可以追溯到幼年時期,一旦形成,改變就不是容易的事,父母態度要堅決,有足夠的耐心和毅力去幫助孩子制定計劃,協助孩子慢慢改變!

  • 8 # 風輕雲淡1029

    我覺得孩子愛看電視除了自身的好奇心外,更多的是作為家長沒有做到很好的陪伴!無論在日常生活,啟蒙教育,玩具娛樂,都要時時刻刻陪伴孩子。大人們時常為了能做自己的事,時常會找些東西吸引孩子,例如電視,遊戲,玩具讓他獨自玩耍。孩子對玩具的新鮮感很快就過了,而電視時常變化的內容更能吸引孩子,久而久之讓孩子產生依賴感,不給看就哭鬧,作為一個2歲牛娃的父親,深有體會!孩子的性格愛好離不開父母的教育培養,業餘時間裡,還是離開手機,電視,多陪陪孩子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安徒生的身世有怎樣的不解之謎?他真的是王宮裡的私生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