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人將老

    我不贊同你這個問題的提法。首先,樓市不可能永遠上漲。其次是任何對抗通脹的手段都不是長久的靈丹妙藥。今天透過大量統計總結認為可以對抗通脹的手段,明天就可能就是失敗的。順勢而為,可能是上上之策。

  • 2 # 小袋鼠說經濟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中國目前的通貨膨脹率是多少?根據統計局公佈的資料顯示大約在3%左右,實際的民間非官方通貨膨脹率大約在6%-8%。為了更切合實際情況,在這裡我們採用非官方資料進行對比分析。

    從過去30多年的歷史資料來看,房地產確實跑贏了通貨膨脹,但這不代表著在未來房地產依然可以跑贏通貨膨脹,因為放開二胎政策並沒有使得人口出現預期的增長,相反人口出生率在2018年下降幅度很明顯(圖片收集來自網路)。因此,房地產作為過去保值增值的投資方式,很顯然在未來的投資收益並不是那麼樂觀。

    從圖中可以看出,除了房地產外,過去能夠跑贏通貨膨脹的主要投資方式是:上證指數(股票基金)。

    當然最好的戰勝通貨膨脹的投資方式其實是:組合投資。但組合投資非常複雜,在這裡也沒法一下子講清楚,這個需要自己多學習,勤積累。

  • 3 # 問與問

    從長期看,房產從來沒有跌過,只是偶爾短線回撥過,當下政策從緊遏制交易,房產市場出現下跌。但是一二線城市,人口保持持續增長的熱點城市,跑贏通脹還是大機率事件。三四線城市跑贏通脹機率不大,甚至會有長期低迷的情況。由於大城市群效應,人口流向決定需求不斷擴大。所以一二線城市房產跑贏通脹應該沒有問題。

  • 4 # 股海龍王888

    本人認為,當下社會環境,除了房地產外,能夠跑贏通貨膨脹的主要投資方式是:上證指數(股票基金)以及處於歷史底部區域的優質白馬股。

    當然最好的戰勝通貨膨脹的投資方式其實是:組合投資。所謂投資組合,說的簡單點,通俗易懂就是把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裡,這樣既能有效規避系統性風險,又能穩健跑贏CPI。至於具體怎麼組合,不同定位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執行方案,舉個例子,白領階層,年齡40歲左右,上有老下有小,夫妻二人年收入在50萬左右,生活在一二線城市的人群,除了要還房貸,還有子女教育支出,贍養老人,家庭保險支出,日常生活開支,汽車保養,等等,閒置資金可以用來購買股票,在二級市場博弈,尋求資金的保值增值,其次,購買家裡必需的保險和基金產品,最後,如果財力允許,可以收藏紀念幣紀念鈔,古董字畫,股權投資,都可以作為中長期投資,來尋求跑贏通貨膨脹,達到資產的保值增值目的。如果自己沒有時間精力操作,可以求助高階理財師的指導意見,他們會幫你制定最適合你的投資組合方案的。

  • 5 # 數字貨幣狄仁傑

    更高收益,那一定是更高風險的。

    2019年全球經濟緊縮,伴隨的一定是資產的貶值,現金為王,很有可能複製2018年股市,全國總體負債過高,人均負債12萬,很多人會詫異怎麼會有12萬負債,房貸車貸,也就是說你身邊的人一定大多都是房奴,揹負著房貸車貸。而美國經濟強國都避免不了的次貸危機,中國也一定會發生,中國國情還伴隨著房地產泡沫,泡沫正如2018年年末幾個月房價下跌的程度來說,未來一定還會下跌30%點左右,而如果你沒有負債,有淨資產,不著急,2019年你不投資,尊享躺贏的局面……

    現金為王,等待市場築底,或者投資數字貨幣,等多人不懂數字貨幣。簡單的介紹下比特幣或許大家都有所聽聞。比特幣,從發行之初幾毛錢一枚到2018年的13萬人民幣一枚,跌到現在的2萬多的價格,相信聽說過的一定不會去投資的。很多人不願意去投資比特幣,是因為他不認知區塊鏈的技術。不瞭解基於區塊鏈上的比特幣存在的價值。一個最簡單的道理——存在即合理!

    簡單的做個比喻,區塊鏈在未來十年就如同當年的網際網路,其所帶來的價值一定大於網際網路帶給我們的價值。而且未來一定有一個過來的法定數字貨幣,會在區塊鏈的技術上發行。因為它可以追蹤任何一筆的資金流向。也就是說,將來違法所得,和灰色資金都將被隨時監控。而現在的區塊鏈技術僅僅處於網際網路時代的撥號上網的階段。在未來,它會解決信任機制,和跨國貨幣流通的問題。並且有更多的生態建設會在區塊鏈的底層技術上發展。或者可以說將來所有需要記錄的,所有需要解決信任問題的行業。都離不開區塊鏈。

    所以現階段投資主流數字貨幣可以說風險很小,收益是無可限量的。2018年數字貨幣的泡沫又破了,所以現在的數字貨幣就像當年的網際網路股票,你可以少量的購買持有。花精力去學習瞭解下。因為將來一定會出現比騰訊,阿里巴巴,市值更大的貨幣。不排除出現比特幣之外,創新改革區塊鏈技術的數字貨幣。

  • 6 # 劉貴剛mark

    首先,通貨膨脹在中國永遠不會爆發(除非過節或者颱風時候時候,哄抬物價是有人乾的),因為中國不存在供不應求現象,我們為什麼要出口,有些產品生產能力很強,華人消費不完,當然不包含5-8億農民完全沒有消費能力,要是他們起來,消費能力大增加,供不應求可能會短暫出現,那時候大不了不出口了,加大生產。

    第二,房子佔用資金不是實際佔用資金,看不見資金,用不到資金,壓根沒有流通資金,他流通出來也不會一下子全部流通出來,我問你房價跌了,市場對房子需求也很少,買不起也多,這個套在房子裡錢怎麼流通出來,根本不可能把套在房子裡面流通不了資金拿出1/3,拿出1/3也會流到各行各業,對於這麼大中國市場,不存在出來了那家都是幾百萬幾千萬的,一口袋一口袋錢,再流通出來分散少數人手裡的,不管怎麼跌,房地產資金大部分是凍結起來給你看看。

    第三,房子再怎麼跌不可能跌到成本價格,中國房子是多了,但是還沒有到一家人3-5套樣子,還是有需求空間的,大多數城市不會跌到成本價格,並且房價虛高城市真的不多,一個省不會超過一半。就這樣說吧一般正常縣級2000-3000的肯定是正常,地級市在2500-3500也是正常的,省級在3500-5000也是正常。至於上萬的,中國也數不出幾個,上萬的城市哪裡月工資3萬以上隨便數一大推,人家也消費的起,這個和當地月工資和高收入有關係,人家有錢買的起,不費力氣就買,咋樣了?對於相對發達省級城市跌厲害也是那種偏遠點的,最多也不會低於5000吧,反正全國平均加起來最多不會跌超3/5吧,

    所以放心好了,金融危機,通貨膨脹,對於現在20歲以上的人,大多數一輩子都看不到的。中國一不像2008年美國全美房價都虛高,二不像日本,日本是國家小,沒有平均給你扯下來。中國大啊,房地產沒有到達全面虛高的情況,2018中國剎車還是踩下去了,

  • 7 # 我為大王來巡山

    房地產是對國民生存根本虧損最大的理財,那不是保值而是禍及生存根本模式。華人的生存,沒有什麼都可以忍受,唯有沒有糧食不能忍受。饑荒年長一些的人都經歷過,生產糧食的基礎是可耕地,進行生產的則是活勞動,當我們的耕地老本被融進的外資投資建設的鐵路和公路所佔據,糧食不能自給自足時,我們的生存根本已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了,因此,房地產對於華人的生存而言,是保值了還是損值了?大家自己判斷。美華人爆發的次貸危機和汽車製造產業過剩危機是不是在中國也存在?那麼什麼理財可以保護我們已經創造的價值?我認為能夠抑制住可耕地老本不被侵奪的理財才是真正的鞏固華人所創造價值的理財,房子不在於大和多,夠住就行,多了只是擠佔了本民族提供生存資料的糧食來源的基礎,民以食為天,當國民的生存根本被過剩的產能侵佔時,我們連生存的糧食都不能自給了,我們民族還如何的生存和繁衍?世界上就多華人嗎?

  • 8 # 卟愛財

    實際很簡單首先每個人都要結婚生子從2歲到18歲要接受教育如果建設階段性的房產只需要每對夫妻繳納每平米1--10萬元的押金免費租賃配套教育機構50平米的房子畢業季退回押金

  • 9 # 財經攻城獅

    如果單從傻瓜式理財,放著不管,能夠跑贏透過膨脹的理財基本沒有。

    近10年來看,投資房地產行業的人可謂是閉著眼睛把錢賺。如拋開房地產,我們還有哪些投資可以跑贏通脹?

    先來看一張近15年各類資產收益圖:

    我們分析一下這張表格的收益率。

    房價:收益肯定毋庸置疑,收益率老大哥,甩通貨膨脹幾條街。原油/上證50/創業板/滬深300:可謂大起大落,喜歡玩心跳的人,特別適合這項投資。企債指數/定期存款:企債指數雖然能跑贏通脹,但沒法投資。定期存卻款達不到收益率。黃金:除了2013年和2015年下跌以外,其他年份收益率還是挺可觀的。事事證明:一位普通投資者,在沒有自己熟悉的投資領域,掌握不了指數的漲跌,那就老老實實買房吧。除此之外,買黃金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廣州的10年投資收益表,也是買房一馬當先。

    對於這2張收益表我想說的是:先蒐藏著,穿越這件事,畢竟誰也說不好!

  • 10 # 沈啟群337

    從全球經濟下行己難以逆轉的大趨勢看,不能排除今年內發生全球經濟危機的可能,那麼比較保險的貨幣避險渠道是,購買黃金,其它投資渠道沒有誰可以保證穩妥。

    一般經濟原理認為即美元跌,黃金漲;大宗資源商品漲,黃金跌;目前各國都在增持黃金,主要是預測美元下跌。此刻在家庭資產組合中,增加實物黃金一般不會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火藍刀鋒》中經典臺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