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檸檬愛跳舞
-
2 # 牡丹梅花鑫森淼
因為這是趙雲的責任。趙雲負責保護老小,劉備把老婆孩子交給趙雲保護,所以趙雲必須保證甘、糜二夫人和阿斗的安全。當時張飛斷後,關羽和孫乾去江夏向劉琦求救,劉備和諸葛亮看見關羽沒有迴音,劉備叫諸葛亮再去求劉琦相助,所以,長坂坡、長板橋只有趙雲和張飛死戰。
曹操大軍勢力太猛,張飛保護劉備逃脫。趙雲因為保護老小,速度沒那麼快,落在後面,和甘夫人糜夫人阿斗都衝散了,趙雲迴轉身到後面找,糜芳誤會趙雲背反劉備,投靠曹操,劉備不相信,張飛不聽劉備的話,轉身來到長坂橋,不久看到簡雍,簡雍得趙雲所救,他受傷倒地,趙雲把簡雍扶上馬,讓兩個兵護著簡雍找劉備,張飛聽了簡雍的話,知道趙雲沒有背叛劉備。
趙雲在長坂坡還救了糜竺,甘夫人,殺了抓住糜竺的曹仁部將淳于導,把糜竺、甘夫人送到長板橋,然後接著找糜夫人和阿斗。在這過程中,趙雲殺了夏侯恩,奪了“青釭劍”,找到糜夫人,因糜夫人重傷不肯上馬,她怕拖累趙雲,讓趙雲帶著阿斗突出重圍,她自己投入枯井而死,趙雲怕曹軍盜屍,推到土牆掩蓋枯井,把阿斗抱在懷中,殺死曹洪部將晏明等五十多名曹營名將。曹操看見趙雲勇不可擋,下令活捉趙雲,他想要趙雲投到他的隊伍。
趙雲殺透重圍,殺了追趕而來的鐘縉、鍾紳兩兄弟,終於擺脫曹操大軍的追擊和重圍,來到長坂橋,張飛斷後。
趙雲神勇而且對劉備忠心耿耿。
-
3 # 中孚鑑
劉備是三國時期蜀漢政權的開國皇帝,其本為漢室宗親,以仁義聞名,其早年曾四處漂泊、多次依附於別人,不過在他堅持不懈的努力下、最終得以和曹魏、孫吳鼎足而立三分天下。
劉備在赤壁之戰之前,實力其實並不大,曾和曹操交戰失利。在《三國演義》中,曹操率大軍追趕劉備,劉備因攜民同退,所以行軍速度很慢。而主要的是劉備部屬和家眷亦被打散。
那時趙雲是負責保護劉備家眷的,因為戰亂,趙雲則和劉備家眷失散,趙雲作為負責保護之人,於是就返回去尋找。
在趙雲的努力下,得以找到劉禪。之後趙雲在長坂坡顯威,最終得以突出曹軍重重包圍帶劉禪安全而回。
《三國演義》中長坂坡時劉備的實力而不大,趙雲為什麼要拼死保護劉備的兒子,是知道他以後能當皇帝嗎?
其實,趙雲之所以拼死保護劉備之子,就是因為他是劉備之子,劉備是他主公,那劉禪就是他的少主。古代對忠字看的很重,何況像趙雲這樣的忠義之士。對主忠心本無可厚非,劉禪雖然只是少主,但卻是主公劉備的親子,少主有難又怎可不救。
再則,那時趙雲是負責保護劉備家眷之人,那保護劉禪本是理所當然的事。當劉禪有難之時,他拼死保護則是理所當然的。至於劉禪後來當不當的了皇帝則是另外的事了,畢竟趙雲雖勇,卻不是能掐會算。
當然,《三國演義》中趙雲拼死保護劉禪、於長坂坡顯威衝殺曹營,是作為小說的文學藝術的需要,是突顯出趙雲之忠勇。
-
4 # 乒乓球804
當時,劉備趙雲他們正在敗逃途中,連吃口熱乎飯、睡個安生覺都是一種奢望,哪裡還能想到阿斗將來會當什麼皇帝!
趙雲救阿斗,只是為主盡忠,恪盡職守,不會預測到小主人的未來。
-
5 # 小小的酸奶
沒有人能預測的料未來會發生什麼?
《三國志·趙雲傳》:及先主為曹公所追於當陽長阪,棄妻子南走,雲身抱弱子,即後主也,保護甘夫人,即後主母也,皆得免難。在我看來趙雲這份表現更多的是為了盡到他的職責。
《三國演義》雖然是小說,但是還是尊重歷史的,在長坂坡這一段歷史幾乎與正史相同。我們都知道當時劉備麾下將領主要是關羽、張飛、趙雲,其他如關平、劉封、糜芳等人基本都是從屬於前面三人或者劉備自己。
而任務分配,關羽先被派去向劉琦求取援軍,那麼關平周倉作為關羽的副將必定是同去的。諸葛亮見關羽還沒帶來援軍提出親自去江夏,於是帶著劉封也走了。也就是說當時劉備身邊的將領就只剩張飛、趙雲、糜芳了。最後安排張飛斷後,趙雲保護家眷。
《三國演義》第四十一回:趙雲保護老小,張飛斷後。因此,可以得知趙雲的職責就是保護家眷。
而經過曹軍騎兵衝擊,使得家眷與軍隊走失,這其實就要算趙雲的失職了。而趙雲為了彌補過失,就需要進入曹軍陣中,將劉備的家眷救出。
《三國演義》第四十一回:雲自思曰:“主公將甘、糜二夫人與小主人阿斗,託付在我身上;今日軍中失散,有何面目去見主人?不如去決一死戰,好歹要尋主母與小主人下落!”羅貫中在這裡對趙雲進行了心理活動的描寫,可見羅貫中是認為趙雲是為了彌補過失才衝進曹軍中的。
士為知己者死,劉備雖然不重用趙雲,但是一直將趙雲放在自己的身邊作為保鏢,可以說最值得劉備相信的人,這點正如曹操對待典韋、許褚是一樣的。因此,宛城之戰,典韋為了曹操而戰死,既是一種職責,也是一種報答。
而趙雲衝進曹營同樣如此,既是為了完成自己的職責,也是想到了一旦沒能完成,就只好以死來報答劉備的恩情。
-
6 # 綠葉小杏
劉備是一代梟雄,這是毫無疑義的,連曹操在青梅煮酒時都對劉備說,“當今天下之英雄,唯吾與使君耳。”這也許是給劉備的最有分量的評價,把個劉備嚇得筷子都扔了。俗話說“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劉備既然是梟雄,就要有幾個幫手,少了還不行,不能像楚霸王那樣,把人得罪光了,自己一人扛著刀去逞匹夫之勇。
劉備能讓手下死心塌地地為他賣命,首先得益於“大漢皇叔”的稱號,這是他人生的第一桶金,雖然漢室在當時衰微了,畢竟存在了四百多年,大漢的“雄風”在人們頭腦中根深蒂固,粉絲還不少。劉備打著這個招牌(也不知真假),到處“招搖撞騙“,積累了不少資本。
但光靠漢室宗親的身份,絕對不行。那劉璋,劉表不都是漢室宗親嗎?守著現成的基業也沒弄成個氣候。劉備是個“公眾人物”,經常活躍在電視熒屏上,大家對他那些籠絡人心的套路爛熟於心。記得《厚黑學》裡給劉備的總結是:臉皮厚,心不黑,(曹操是臉皮厚心黑,孫權是兩方面都介於二者之間,)我認為有點道理,一個窩囊廢能當梟雄嗎?你看劉備不論到什麼地方或者場合,都落落大方,像到自己家一樣,從不發怵。無論求什麼人,從不畏畏縮縮,擔心害怕。不論見什麼人,都應付自如,言行舉止都非常得體,頗有大家風度。這些素質不是任何人都具有的。現在的宅男宅女們,行嗎?
說白了,就是劉備有卓越的交際能力,這使他積累了很高的人氣,在漢末亂世裡獲得了崇高的威望,加上他剛毅不屈的氣質,信義卓著的品行,一腔報國安民的壯志,使他具有無窮的人格魅力。
大家熟知的一個故事就是“劉備摔孩子。”不管是出於真心還是作秀,這都會讓趙雲感激涕零,當時滿臉汙血的趙雲絲毫都不會懷疑劉備的作為,因為劉備平時就是這麼做的,有人說劉備虛偽,是騙子,用一句現代話來說,“要騙,就騙一輩子!”在部下眼裡,劉備就像一位慈祥的父親,有極強的感召力,不然也不會出現即使死了,也要讓諸葛亮“鞠躬盡瘁”的為他的遺志賣命的感人故事。劉備沒別的本事,就靠這超一流的表演技巧,加上他那絕世無雙的“哭技”,征服了眾人的心。
-
7 # 使用者94738516596
這就是忠義。
對於我們現在的人來說,別說是對別人了,就是對自己的父母能夠做到真心實意的有幾個呢?
在古代來說長期受到儒家思想的影響,三綱五常這就是硬道理。可以看到在古代有一些大臣對於國家,對於君主的忠臣,真的是我們現代人很難想象的,就像現在的我們去想象西藏藏民三拜九叩幾百公里甚至是上千公里的去朝聖的一樣都是很難理解的。比如說在戰國時期的白起,為大秦帝國立下了多少功勞,可以說大秦最後能夠統一天下,白起功不可沒。最後還是被賜死,但是白起反了嗎?沒有!!!!李牧帶領趙軍守衛邊疆,在趙國最危難的時刻抵禦秦軍,最後被殺,也沒有造反。蒙恬被賜死造反了嗎?
當然不是說沒有造反的人,在古代造反的人還是很多的。但是忠義 的人還是很多的。
趙雲對於劉備的忠臣,當時趙雲跟隨劉備的時候,劉備的實力在各路諸侯裡面根本都排不上號。但是一旦認定一個主子之後,就不會再有二心。
趙雲在後代的評價總體來說還算是很高的。長坂坡七進七出,當然這些都是小說《三國演義》裡的,其實在《三國志》裡面記載趙雲在長坂坡七進七出,《三國志》只是說了趙雲救出了阿斗。但是具體是怎麼救出來的就靠後人自己來想象了,可能是一路東躲西藏的過來的,也可能是一路殺出來的。
雖然說當時長坂坡的時候曹操只有五千人馬去追擊劉備,但是劉備當時也是敗軍,一路只顧撤退,兵敗如山倒,當時能夠保住自己的命就不錯了,趙雲最後能夠救出劉禪還有甘夫人,不管是東躲西藏還是一路殺過來的,就趙雲這一番忠義就足以在《三國演義》上有一段七進七出的故事。
劉備當時確實就劉禪一個兒子,不過後來還有劉理等等,但是當時劉備的實力確實很弱小,比他實力大的諸侯太多了說不定哪天就被滅了,所以趙雲是不可能知道以後還有劉備稱帝的一天,從這點就更加的說明了趙雲的忠義。
回覆列表
趙雲在長坂坡七進七出,救下了阿斗,在三國的歷史中非常有名,正是這一個做法讓他受到重用。可當時不僅是阿斗被俘獲,還有劉備的兩個女兒也慘遭毒手,趙雲卻並沒有救她們。因為阿斗是男的,自古重男輕女,阿斗還是蜀漢未來的希望,身為蜀漢的大將趙雲自然知道這一點,而劉備的兩個女兒就顯得不那麼重要了。建安十三年,劉表去世,劉琮繼位,這個時候曹軍壓境,劉琮眼看小命不保,這場仗都沒有開始打就投降。劉備不知道這件事,當曹軍打進來的時候劉備都沒有做準備,只能和老百姓們一同逃跑。可是人數這麼多肯定逃不快,很快就被後來的曹軍追上了,為了幫助劉備順利逃跑張飛主動帶兵引開曹軍。可是劉備是逃跑了,他的妻子和女兒還有一個兒子都被曹軍抓了,幸虧趙雲勇猛,將還在襁褓之中的阿斗救下,可惜的是劉備的女兒卻被劉備拋下了。之後劉備也沒有足夠的實力對戰曹軍去救自己的兩個女兒,可憐的兩個如花少女才16歲,就被曹操賞賜給了年過半百的曹純。曹純死了之後,據說她們就被送到了銅雀臺,從此以後就淪為曹操後宮中的一員,可是具體下落如何卻無人知。也沒有人清楚劉備有沒有想起過這兩個女兒,想過救她們出苦海。從這兩個女孩的身上也明白了一點,三國是這些英雄的戰場,而美人終究只是犧牲品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