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蛋總說事

    抱歉,我沒有經歷過邁克爾傑克遜的演唱會,但我可以分享給你一位臺灣歌迷對邁克爾傑克遜演唱會的回憶,他也曾親身經歷感受了流行之王的舞臺風采,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麥可.傑克森有兩次來臺開演唱會的紀錄,一場是 1993 年(民 82)的「危險之旅」,另一場則是 1996 年(民 85)的「歷史之旅」。這兩場我都有去聽,第二場還特地拉了老媽去捧場呢!第一次的演唱會雖然事隔十五、六年,但印象依然深刻,不過詳細的曲目順序倒是不記得了。我之所以會想要聽演唱會是因為好奇心使然:除了那個超級無敵有名的「月球漫步」之外,「 Smooth Crimina 」的那招近 45 度角向前傾斜的舞步是怎麼辦到的?因此第一場演唱會就毫不考慮的買了四千元的搖滾區門票,想說可以藉此機會好好的觀察一下。(四千元已經是最高價位啦!)不過我參加的那場演唱會卻因為舞臺的聲光道具從新加坡演唱完畢後立刻得拆卸、打包、整裝運臺的時間過於緊湊,再加上繁瑣的通關作業和運抵臺北組裝不及,而從第一場( 1993.09.03 )延後到第二場,也是最後一場( 1993.09.06 )。這場轟動國內流行樂壇,許多知名的當紅歌手和演藝圈的大哥大、大姊大都紛紛趕來「朝聖」,甚至國外的死忠樂迷也跟著蜂擁而至的演唱會,是在目前已經變成小巨蛋的中華體育場舉行。我還記得當初進場時候大家還挺守規矩的排隊入場,在舞臺下也是乖乖的站著、坐著,三五成群的聊著天。不過演唱會開始之後,大家就開始拼命地往舞臺下方的中間擠,口中還「麥可、麥可」的尖叫、嘶吼著,加上現場震耳欲聾的音響音量,不但把我的耳朵幾乎震聾,身體也快被這些夾心餅乾擠扁,汗流浹背得像是剛從浴室洗完澡出來的時候一樣,難怪這兩場演唱會下來有許多歌迷因體力不支而昏倒,被送進在現場外圍臨時搭建的急救站裡。

    演唱會在一連串的聲光絢麗的爆破特效、強烈的強光銀幕,以及如瀑布般落下的煙火中,麥可彷佛從地下突然現身開始,經典歌曲當然不會少,「 Jan 」、「 Billie Jean 」、「 Thrillr 」、「 Beat It 」、「 Smooth Crimina 」、「 Black or White 」…… 等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歌曲。不過在舞臺區下的我,雖然就近親眼見識到了有名的「月球漫步」和那個近 45 度角的絕招(這個絕招只秀一次,錯過就看不到啦!),卻還是猜不透那是怎麼弄出來的。當時有人猜測說是工作人員事先在他的鞋子裡或是舞臺下動了手腳,例如裝了什麼有重量的磁鐵之類的,還有他秀出這招的時候總在舞臺的中央偏右一點的地方……等,可是我在看過之後覺得好像不至於,因為他的舞步輕盈利落,不像是有什麼負擔的樣子。至於舞臺下真的有什麼機關,那就是屬於商業機密的範圍了。能做到這樣的天衣無縫,我只能說麥可能夠贏得「流行天王」之名,可真的不是浪得虛名的。後來因為被擠到熱得受不了,發現再不「脫身」大概也會落到被抬出去的下場,於是我就往後面擠了出去,站在搖滾區的人群邊緣。不過大家都過於聚集在中央,所以與這些人有一段距離的我,還是能夠把那著名的「 Thriller 」殭屍,和其它精采的片段看得清清楚楚,心裡真的很佩服他們在舞臺上的「瞬間化妝術」以及用燈光效果所營造出來的特殊氣氛。演唱會最後在「 Heal the World 」,麥可與兒童合唱團合唱的歌聲中,手牽著一群孩子和大人們圍繞著在舞臺中央升起的大地球之後結束。還記得在接近尾聲的時候,麥可對歌迷們大喊三聲「我愛你」,又兩句「我愛臺北!」時,全場的觀眾簡直 HI 到最高點!當時現場還有( 忘了是傳送還是販賣)這本 30.5 X 39 cm 、共 34 頁的特刊,封面的正與背面特刊的頭兩頁特刊的中間頁是麥可的簽名,可拆開來當海報貼特刊的最後兩頁第二場演唱會是近三年後的「歷史之旅」,1996 年 10 月中旬在中山足球場舉行,我還是買最後一場(10.22 )的票。這次想讓老媽開開眼界,所以特地選在看臺區,位置偏向視野不算最佳的VIP ∕ 搖滾特區右方區域( 上方門票後面的場地簡圖右邊),所以票價稍微便宜了一些( 2000 ~~ @@),但兩張加起來也等於第一次的票價啦!這次的表演依舊讓令人目眩神迷,現場的音響和樂迷的激動吼叫還是一樣的震耳欲聾,甚至勝過空中正要降落的客機噪音。麥可以宇宙飛船降落為開場:「我是麥可,我將在目的地臺北降落」的戲劇效果,化身為航天員、穿上金光閃閃的宇宙飛行服,高歌「 Scream 」登場。但是最令我難忘的是在「 They Don"t Care About Us 」歌聲中,我們的國旗和美國國旗並列在舞臺中飄揚。這次的道具很精采,除了開頭的火箭,還有坦克車和飛彈、升降機也都出籠了。不過此行純屬帶領老媽前來觀賞的,總不能真的帶著她老人家衝進搖滾區吧?那可是真的會擠死人,因為這次的看臺區看似空位很多,但是下面的搖滾區卻是大爆滿,真的比我參加過的前一場還要誇張。所以在這視野不算最好的位置上觀看,比較沒有第一次那樣產生身歷其境的深刻印象。順帶一提:根據第二天的報導統計,此次在臺北的最後一場的演唱會,全場一共擠進了約三萬兩千人,而第一場不過只有大約兩萬多人而已。民生報贈送的特刊。第一次的演唱會有也傳送,不過我沒拿到。這是經過計算機加工修復過後的圖檔。

    之後港臺等亞洲歌手的大型演唱會也紛紛出現了酷又炫的爆破特效與燈光效果,以及戲劇性的氣氛營造、搭配大量乾冰的運用…… 這些嶄新的舞臺設計和排場,我相信必是受到麥可演唱會的啟發。就好比現在的好萊塢某些型別的電影,如果少了 3D 動畫的輔助與計算機後製等等特殊效果的噱頭,觀眾就不買帳一樣。90 年代的因特網並沒有像今天這樣的發達,所以這兩場「轟動(臺灣)舞林、驚動萬教」的演唱會報紙報導在歷經多次搬家後居然還能保留下來,也算是奇蹟了。現在整理出來這些早已發黃的報紙回顧,當時的回憶頓時一幕幕地鮮明瞭起來。例如第一場演唱會舉行期間發生了一段小插曲:麥可去玩具反斗城購物時,身邊的保鑣與周圍維持秩序的警察發生肢體衝突而引起了軒然大波;麥可的座車、下榻的飯店附近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和我們的熱情歌迷瘋狂追逐和守候、尖叫;舉辦麥可模仿大賽的盛況…… 等等。還有,我覺得部分記者針對演唱會本身的報導評論真是「酸溜溜 」。例如第一場「 危險之旅 」的演唱會在進行中間確實有些「 特效電影」,其中更有一段是以 MV 的片段串場銜接,卻被評為「 經營得有些漫不經心 」、「 怪異 」,而觀眾則是「 善良地照單全收 」、「 瘋狂尖叫 」。天哪!辦一場這類又唱又跳、耗時約兩個小時的演唱會,對於歌手和舞群、樂隊等工作團隊而言,都是在挑戰體力的極限。我認為這不失為一種可以讓他們趁隙補充體力、做好下一場的準備,也能夠持續炒熱現場氣氛的好點子。況且臺北這兩場並不是特例,在國外舉辦的場次亦是相同的橋段。另外也有批評說,麥可的歌聲只有 20 % 是現場唱的,其它 80 % 則是事先錄好的聲音,利用音控和混音天衣無縫地予以結合,加上體育場周邊為大樓所圍繞,形成很大的迴音,佔此地利之便,讓觀眾難以分辨真假 …… 我真的不想再多說啥了,只是覺得如果這位提出評論者能夠在兩個小時內「真材實料 」地邊唱邊跳還臉不紅、氣不喘,我就服了他。三年後「 歷史之旅」的相關報導,演唱會本身的批判已有減少,但也不外是 MV 的串場稍嫌過多,缺乏驚奇感之類的。比較特別的是這次在「 Heal the World 」中出現的坦克與飛彈道具,居然被指為「 暴力暗示 」或煽情!哇咧 ~ 到底有沒有看懂這首歌所要表達的意涵啊?其次是針對臺北最後一場的觀眾人數控管的問題。主辦單位真的是很誇張,假票( 影印票 )、黃牛票 ( 便宜大拋售 )、假公濟私 ( 連維持秩序的警察都在混水摸魚,藉機帶著女友免費看戲)、 VIP 票滿天飛 ( 主辦單位發的免費「慰勞票 」)等情況,讓搖滾區的秩序險些失控。高雄場更發生了演唱會進行到中場時慘遭「破門而入 」的離譜事件 —— 入口門被撞歪,湧入更多白看戲的觀眾。…… 不論如何,我相信這是老媽看過唯一一場最接近年輕人的酷炫演唱會。如今麥可.傑克森那不斷創新的舞步以及精彩的現場表演已成絕響。不論他真正的死因為何,相信他都將會像貓王一樣,永遠讓世人懷念。1993 年危險之旅臺北演唱會的相關圖片。此次麥可第一次來臺的演唱會,主辦單位是餘光音樂雜誌(第二次不是 )。圖片出自於光音樂雜誌第129期 1993 年 10 月。

    餘光音樂雜誌贈送的演唱會專刊與當期雜誌封面和中間頁。專刊有許多精采內容:演唱會曲目、歷年冠軍歌曲排行、白金唱片紀錄、暢銷單曲一覽表、麥可的生平記事、「 Heal the World 」 原文歌詞與中譯、公益紀錄、歷年獲得的獎項等,當然也少不了圖片和成名經過與剖析 MJ 的內心世界等專文介紹囉!餘光音樂雜誌是我學生時代的記憶之一。從前除了麥可之外也聽過許多團體或個人的演唱會,而且當時的門票至今多半都還保留著哩!( 2009.11.26 增加內容 )009.07.01 補充:以前看過許多關於麥可的負面新聞,但是在當時我對他並沒有任何強烈的好惡觀感,所以這些負面新聞也就沒有進一步的去關心或證實,因為我只是單純喜歡聽他的經典歌曲而已。直到最近隨著他的逝去,與之有關的話題也就跟著多了起來。為了這篇回憶文章的需要,我在房間裡找到了當時意外留下來的演唱會報導,也才開始關注這位被世人認為是個「怪胎 」的天才歌手從以前到現在的媒體訊息。我不禁捫心自問:從過去到現在,大家對於他的新聞真相到底真正瞭解了多少?難道那些被揭露的新聞都是千真萬確的嗎?(就如我在下面的回覆一樣,真真假假誰知道? )今天剛好看到幾篇連結文章,終於發現媒體的可怕又可惡之處。在此之前,愚鈍的我可以老實的告訴各位:光是從這幾天新聞訊息當中,我還是沒有能力分辨出虛實。但在積極仔細地深入查詢、瞭解麥可過去受邀訪談的訊息,加上今日各種新聞的反覆的推敲之後,這位音樂奇才在我的心目中終於定了調:麥可.傑克森其實並沒有那麼多怪異的色彩,他比你我想象的都要單純多了!

  • 2 # 瀚海簽名設計

    不用我介紹,大家都知道,邁克爾.傑克遜是一位世界級的藝術家!他的演唱會據說每次都要踩死了。你們說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我沒條件看他的演唱會(出國很麻煩.票價又高),以後也不再有機會了。大家都知道他己經離開我們很久了。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憾事!我只能幻想體驗了:有哭的,有笑的,有踩死別人的,有被別人踩死的等等。總之,觀眾們心情很愉悅、享受,身體很遭罪。所謂的"痛便快樂著"是也!還有啥體驗,實在想不出來了!有在過現場的朋友談談好嗎……謝謝大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描寫雨打芭蕉的詩句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