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社保小達人

    樓主你好,視同繳費就是不拿錢給錢嗎?視同繳費年限的概念是,等同於實際繳費,但是又沒有實際繳費年限,所以被稱之為視同繳費年限。一般情況下作為企業在職員工,那麼在1992年之前參加工作的人群,都可以被認定為視同繳費年限,因為那個時候我們國家還沒有統一的建立社保的繳費制度,所以說大多數人群是沒有實際的繳費年限的,但是他又擁有相應的工作年限,就可以被認定為視同繳費年限。

    還有一種情形就是我們的機關事業單位人員。我們都知道機關事業單位人員是從2014年10月份以後開始繳納職工養老保險的,那麼在此之前2014年9月份之前的工作年限,如果是採用新的計算辦法來計算我們養老金的待遇,那麼實際上2014年9月份之前的工作年限也會被認定為視同繳費年限,這個就是視同繳費年限的,真實意義所在。

    他最終會計算到我們總的養老金當中去,最終可以有效地增加我們的養老金,所以說視同繳費年限跟我們的實際繳費年限,是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雖然我們的視同繳費年限沒有正常的去交納相應的費用。但畢竟你所付出的這個工作量付出的勞動量,實際上和正常交納基本養老保險,它是成正比關係的所以說給予發放,相應養老金的待遇也是理所應當的。

    感謝閱讀,請加我的關注。

  • 2 # 暖心人社

    人們在退休計算養老金的時候,很多人聽說過一個概念叫做“視同繳費”。很多人覺得視同繳費,就是不用繳費直接領錢。實際上,還是有些區解了。

    什麼是視同繳費?

    很多人可能並不瞭解我們國家的養老保險制度是何時建立的。實際上,養老保險建立的時間並不早。

    1986年以前,我們的退休養老制度採取的是用人單位支付養老待遇的模式。實際上,有點像僱工終身制,即使退休後都屬於這個單位的職工,各種福利待遇也要一應俱全。近年來,我們才逐漸推動一些國企退休人員的社會化管理,努力解開企業管理退休人員的包袱。

    1986年10月,國家在國營企業實施勞動合同制,要求新入職的職工簽訂勞動合同,繳納退休養老基金。退休養老基金實際上是我們養老保險基金的雛形。由於都是新職工,也不會存在直接可以領取退休待遇老人。

    1991年,當退休養老基金有一定的基礎以後,國家推動了全面的企業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要求企業和職工繳納養老保險,形成養老保險基金。

    1995年到1997年,國家推動統賬結合的養老方式,將養老保險分為統籌賬戶和個人賬戶,退休後分別領取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

    國家實施養老保險制度以前的國有企業固定工,他們的連續工齡可以視同繳費。除此以外,還有知青的上鄉下鄉時間。與此類似還有需要安置工作的復退軍人的軍齡和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連續工齡。

    2012年7月國家實施軍人保險法,2014年10月國家實施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相關時間以後,軍人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都開始繳納養老保險,不會出現視同繳費了。

    視同繳費的養老金待遇。

    視同繳費期間的社會保險費,社會保險法中明確規定,第十三條:

    國有企業、事業單位職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前,視同繳費年限期間應當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由政府承擔

    所以說,不用繳費也不是很確切,不過是個人不用繳費而已。不過由於視同繳費年限的時間比較早,養老金等於是如何計算呢?

    為了保證相應的老人不吃虧,國家明確規定1997年《國務院關於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以前,繳費年限可以計算過渡性養老金。

    過渡性養老金的計算公式是由各省市自行確定,一般都是跟社會平均工資相掛鉤,然後結合平均繳費指數。一些地方對於視同繳費年限的視同繳費指數是確定為1,有的地區則是參照後續實際繳費指數使用。

    過渡性養老金,設定的過渡係數是1%~1.4%,一般來說如果平均繳費指數是1,每年過渡性養老金可以領取1%~1.4%的社平工資。

    由於跟社會平均工資相掛鉤,所以過渡性養老金的保值增值能力非常強,不會因為過去社會平均工資低,領取的待遇就低,是相當划算的待遇。

    但是之前的視同繳費年限現在都已經確定了,不可能再增加了,相信有關過渡性養老金待遇就跟他的名字“過渡”一樣,最終會消失的。

    養老保險基金能撐下去嗎?

    有人說,雖然視同繳費年限由國家繳費,但是當時的繳費錢數那麼少,現在拿這麼多養老金,養老保險基金能支撐下去嗎

    社會保險法明確,當養老保險基金出現支付不足時,由政府財政予以補貼。國家對於過去視同繳費年限的老職工,實際上是擔任兜底責任的。現在每年國家補貼社保基金都達到2萬億元以上,佔整個社保費收入的1/4。而且國家從2018年開始將10%的國有企業股權劃轉社保基金,這也是對過去缺少的養老保險積累而做出的一種補償。

    所以,相信國家有能力維持養老保險基金長期穩定執行的,大家盡請放心。

  • 3 # 味哎兒

    視同交費以開始個人交退休養老金那年為界,採用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的方式,交養老退體金的。

    所以個人開始交費前的老職工,事實上沒交過這個養老退體金的,從而老人老辦法條件下,算為交過費了。因而照領退休養老金的。

    而個人交養老金那年參加工作的員工,必須月月交退休養老金,直到交滿15年後,視自願續交不續交,並且多交多得,少交少得了。

    介於老人新人之間的人,其開始交費那年以前不必補交,視同交過了,以後則必須交了。

    中國有在職職工退休金由1949年新中國成立開始的,那一年在單位工作的人都以工資條記名方式,為在冊職工入勞動局檔案庫,並達退休年限者退休領養老金了。

    勞動局只註冊:政府內在行政編制的人員,軍人,央企,國企,地方國企,公私合營,社群集體企業的員工。不包括城鎮鄉個體私人企業的從業人員在內的。從而城裡人未必全享退休金的。農民歸入個休經營私企內也不入冊的。

    簡約寫成:為公家勞做的人被勞動局註冊有檔案的,為自己自家的私人家勞做的不被勞動局註冊建檔案的。

    在年齡上呈,1950年前出生的人,若在公家勞做的人戶,其爺輩父輩自輩都是不交養老金而領退休金的。1950年後出生為公家工作的在38歲前的時間不交費,其後須交費了。而1972年出生的入公家工作就開始交費了。只不過此出生日交費否由本人估算出,不太準,僅提供大概年齡區辨。具體仍按國家公佈的開始個人交費的那年為據,大概是1992年前後。

    這個公佈前沒有國家級統一標準,全各省甚至地區自定的。

    因此視同交費是1992年前參加工作的人,雖沒交過退休金費而算交過,不必視交了的意思。由1992年以後開始交費了。

    順便述一下國家作出的國內私人的養老辦法。

    1996年前後有了務農老人的生活補貼費了。即60.70.80歲老人交些錢後,每月領65.75.85元補貼,亡故者其所交金額如數退還。後補貼略漲,僅各地漲幅不同。而城鎮私企從業人員享最低生活保障金頒發待遇,有些地區已達每月1200元左右的。

    全中國的國民全列出呈:

    國家公務員(幹部級),職員(含軍人),員工(工人);城鎮戶口(私企),農村戶口(自家戶)。

    由員工前是為公家勞做者,其後僅為自己自家勞做者。

  • 4 # 老炮說財經

    是的,就是你理解的那個意思。

    視同繳費是歷史產物,當然也會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所謂的視同交費就是指那些在社保改革之前已經上班的人,但是到社保改革的時候還沒有退休的這一批人。

    在1993年之前,當時的制度是實行退休制,也就是說他們那批人按照當時的制度是在達到退休年齡之後,直接拿退休工資。

    1993年之後,單位開始給員工交納社保,但是個人是不涉及交納的,直到1997年釋出《關於印發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勞辦發〔1997〕116號)之後,個人交費制度才逐步趨於完善。

    所以在1997年之前參加工作的人在1993年之前是沒有交納過社保的,在1997年之前可能是沒有個人賬戶的。而這些人現在都統一歸到社保管理,那麼如何計算就成了一個問題,所以就出現了視同交費這種現象。

    由於現在社保養老金領取分為基礎部分和個人賬戶部分,而沒有個人賬戶或者個人賬戶金額比較少的人就會出現養老金領取的金額比較少,所以就又出現了一個政策性的詞“過渡性養老金”。

    視同交費和過渡性養老金是歷史遺留問題,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步的推出歷史舞臺。

  • 5 # 手機使用者700正義之劍

    !從建國到92年以前,企業員工從工作第一天起。企業就從工資里扣除了養老基金,所以企業員工退休以後都是在原單位領取養老金。後來因為國家改革開放,一些公私合營,私人企業,集體企業,和小國營企業,無法應對由計劃經濟轉變為市場經濟的變化,他們無法滿足市場需求,特別是一些小型企業,紛紛倒閉破產,造成很多退休人員,無法找到原單位領取養老金,使他們的生活陷入絕境。後來政府為了避免企業動盪破產給退休老人造成災難性的後果。借鑑國外的一些先進養老方法,成立了國家的社保局,強制性要求所有企業在職員工和用人單位必須共同為員工繳納社保。可以說企業員工,是交了幾十年養老保險,這一筆從企業員工工資里扣除的,員工又必須繳納的保險費,無疑給企業員工生活帶來了很大影響。所以他們退休以後可以領取到保證衣食無憂的養老金,這是無可厚非的,因為這些本身就是他們幾十年的積蓄。

  • 6 # 琵琶賽賽

    不是。是以92年為限。92之前參加工作的。有招工檔案,有單位工資表證明的。95年國家統籌養老保險金後,單位給職工交保後。交保前,沒有統籌交保之前的實際工作年限才是視同交費。95年以後沒交錢的可以讓單位補。離開單位的自己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高血壓一旦確診就必須用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