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元芳有看法

    大家都知道,老人帶孩子最大的弊端就是溺愛,特別是毫無原則的無節制溺愛,會給孩子性格的形成和成長過程帶來很大的風險,特別是長期處於老人看慣的孩子,我們在現實當中也聽聞過很多類似例子,留守兒童的犯罪率要明顯高於在父母身邊的孩子。

    另外就是對孩子的文化教育,會因為自身的知識條件的限制受到影響。而在其它方面,我認為老人帶孩子也沒什麼不妥,甚至在有些方面還會比父母強一些。

    老年人帶孩子,會比年輕家長缺少功利心,他們懂得讓孩子獲得更多的快樂,而不是讓孩子天天泡在學業當中,其實年輕家長拼孩子學習,一方面是為孩子前途著想,一方面或多或少也是在為自己的面子努力。不要不承認,很多家長就是這種心態。

    老年人帶的孩子會更善良,這樣講並不是說年輕父母帶孩子就不善良。老人的閱歷和心態,要比年輕人更寬容豁達,待人處事要單純的多,而父母則不一樣,他們潛意識當中會教會孩子很多世俗的東西。

    另外還有一個爭議最大的,年輕父母看不慣老人對孩子一些行為的放縱,比如說衛生、比如說吃飯、比如玩樂等很多方面衝突很大,不要讓孩子這也不讓動那也不讓摸,就怕髒了似的。我倒感覺,孩子不必太金貴,皮實一點沒什麼不好。

  • 2 # 簡大樹

    要是認同那些所謂的育兒專家講的關於老人幫忙給帶孩子存在的弊端,就不必問這個問題了。

    老人帶孩子怎麼了?是理所當然嗎?我認為不是,咱們這一代人從小到大,缺胳膊斷腿了,還是給餓著了?不一樣都長大成人了?混的好不好,錢掙多掙少,書念多念少,難道都與自己個兒小時候父母待你如何有關係嗎?老人一把屎一把尿養大自己,怎麼有了下一代幫忙給帶孩子,讓我們有更多時間工作,還有弊端了?要不就自己帶,就保準兒能帶出個絕對優秀的孩子來嘛?有可能受某些因素的影響,自己沒有時間帶,還得讓老人幫忙帶,又在擔心這個擔心那個,從家庭角度講,合理嗎?

    是,現在的社會發展了,各方面觀念也進步了,老人的思想意識可能沒有跟得上步伐,但是有哪一個家庭裡的老人一輩子不都是為了子女好呢?話說回來,有這種上述問題意識的年輕人,他們的觀念真的隨著社會的進步而進步了嗎?未必就見得!

  • 3 # 好鄉音

    老人變小孩子,這句話你聽說過了嗎?

    老人當到了一定的年齡,她的性格就像小孩子一樣,有時天真的甚,想法與你的想法會有很大的距離。

    由於老人年老,行動有時不方便,讓她帶小孩,當小孩子不聽話,調皮亂動的時候,老人常常是用大聲喊來代替行動,這樣就會讓小孩形成一種愛聽不聽的性格。你喊你的,我玩我的。

    小孩任性撤嬌的時候,老人常常給予滿足來哄小孩,比喻小孩要什麼,不給的話,就會哭鬧,老人是沒有耐心去說教,而是要什麼就給什麼,只要你不哭不鬧就行,這樣讓小孩總是在滿足的環境和氣氛下成長。當離開這樣的環境,就會使用暴力來滿足自己了。

    還有一點,隔代難相處。老人由於說教的思維沒有跟上時代,小孩又是對什麼都好奇,老人的說法和教法很難讓小孩得到知識的灌注,長久就會扼殺了小孩的興趣。

    當然,不是所有的老人都是這樣的,有的老人比年齡人更有經驗,所以你要認真地瞭解一下自己的父母,覺得父母比自己行的話,大大可以放心。

  • 4 # 阿珠16888888

    謝謝好鄉音友邀請!老人帶小孩有利有弊。(1)利的是有優越的生活環境,如果再加上老人有文化的話,他會教育孩子當文明人,做文明事,從小養成不丟扔垃圾,不隨地大小便,不講髒話和周圍小朋友一起玩,互相幫助,團結友愛。(2)弊端是:老人弱愛小孩,一點點好東西都要留給小孩吃,怕小孩吃苦受累。

  • 5 # 2020特殊年

    老人最大弊端就是太弱愛孩子,誰家爺爺奶奶不疼,自己的孫子孫女,只是疼的方法要適當,我也是帶孫子的人,理解有些老人帶孩子的習慣。

    孩子很小的時候可以老人帶一段時間,因為老人心疼孩子的方法,有些不妥。

    建議自己帶,生活和教育方式不同。孩子正在長身體和學習的時候,需要一個良好的家庭。

    主要是學習方面,養成良好習慣,我看過年輕人與老人帶的孩子不一樣,不是說老人無能,而是方法不同,我也是老人帶個孫子的人,希望老人別誤會。

    年輕人文化高,在學習方面佔優勢,孩子的學習不能耽誤,有句古話,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小時候,要努力學習,必須要有個良好的家長輔導。

    孩子一天天的長大,時間一天天的過去,如果不把握好機會,時光不會倒流,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孩子的時間是多麼的寶貴。今後沒文化,怎麼立足?希望老人們能理解。讓子孫們健康成長,給予他們良好的學習,讓他們成為國家的棟樑。

  • 6 # 王弟458

    要是認同那些所謂的育兒專家講的關於老人幫忙給帶孩子存在的弊端,就不必問這個問題了。

    老人帶孩子怎麼了?是理所當然嗎?我認為不是,咱們這一代人從小到大,缺胳膊斷腿了,還是給餓著了?不一樣都長大成人了?混的好不好,錢掙多掙少,書念多念少,難道都與自己個兒小時候父母待你如何有關係嗎?老人一把屎一把尿養大自己,怎麼有了下一代幫忙給帶孩子,讓我們有更多時間工作,還有弊端了?要不就自己帶,就保準兒能帶出個絕對優秀的孩子來嘛?有可能受某些因素的影響,自己沒有時間帶,還得讓老人幫忙帶,又在擔心這個擔心那個,從家庭角度講,合理嗎?

    是,現在的社會發展了,各方面觀念也進步了,老人的思想意識可能沒有跟得上步伐,但是有哪一個家庭裡的老人一輩子不都是為了子女好呢?話說回來,有這種上述問題意識的年輕人,他們的觀念真的隨著社會的進步而進步了嗎?未必就見得!

  • 7 # 卓理超人

    #樸貨研究所#

    1、老人有迷信思想而且還很重

    這種老人總是有各種各樣奇奇怪怪的“歪理”和“經驗之談”,寶寶生下來他就要“綁腿”,說是可以讓孩子腿長得又長又直;孩子屁股上長點斑,他不在意,還說是孩子出生前只是被閻王爺踹了一腳,這種孩子智商更高。還有孩子生病,他們做不到科學育兒,總是用民間的一些奇奇怪怪的“秘方”幫孩子治病,而且這種老人還特別固執,別人的勸解根本聽不進去,說不定哪天就害了孩子。

    2、追著孩子餵飯

    一些老人總覺得讓孩子多吃就是愛孩子。經常可以看到老人們端著碗,四處追趕孫兒餵飯,或者開啟電視放動畫片,趁孩子不注意就撬開嘴,塞一勺飯進去。總之,不管用什麼辦法,就是要使勁喂!哪怕孩子把飯吐出來,也要想各種辦法再喂進去,一定要喂到自己心目中的量。有的老人不讓寶寶用手抓飯 怕把桌子和地板弄髒。

    其實以上的行為都會害了孩子,孩子不但容易吃多,還容易形成不好的吃飯習慣。而且更嚴重的是這些行為還破壞了孩子專注力的發展。有些孩子上學的時候,為什麼他的注意力不好?實際上就跟他小時候一點一滴的這種“被打擾”有關。 

    3、孩子碰到桌子,不追究孩子自己的責任而是怪桌子

    孩子撞在桌子摔倒了,老人趕緊將哇哇大哭的孩子抱起來,“打它,桌子不乖,撞到寶寶,打它……”。每當看到孩子因此破泣為笑,老人總會覺得這招特別管用。但是這樣做同樣會給孩子一個錯誤的暗示,認為摔倒並不是自己的問題。長此以往,對於任何事情,孩子都會認為不是自己的責任,逐步養成推卸責任的習慣。

    4、有一種冷,叫奶奶覺得我冷

    給孩子穿得過多,經常發生在由中老年女性比如奶奶姥姥或阿姨帶養的孩子身上。一般中老年女性體質寒涼,畏寒怕冷,穿得比較多,因此也覺得孩子冷,總是給孩子增加衣服。

    但是孩子新陳代謝旺盛,怕熱不怕冷,而且孩子經常處於停不下的活動狀態,所以孩子一定要比大人穿的少。要知道,孩子的病十有八九是捂出來的!中國古代醫書上就有“要想小兒安,三分飢與寒”話。

    5、限制孩子運動

    老人最常跟孩子說,慢點跑,別摔著。一歲半以後,其實經常是爺爺奶奶稍不注意,孩子一溜煙就沒有了。於是老人害怕:我乾脆就抱著他好了。經常抱著孩子會導致什麼情況?一旦會走路的孩子,反而不願意走路了,老想讓大人抱著。孩子也會形成了不敢冒險的意識,前面有危險,還是呆奶奶身邊好了。這樣很容易養出膽小的孩子。

    6、老人聽力不好

    有些老人聽力不好,所以總是對孩子大聲說話,而且看電視習慣放大聲,但是長期這樣對孩子的聽力是有損傷的。

    7、亂給孩子吃零食

    很多老人都會無限制的給孩子吃零食。豈不知,香、脆、甜、酸、鹹等多味的小食品,如話梅,奶糖,巧克力等是小孩最喜歡吃的食品。往往正餐時飯不吃,而這些食品不離口,結果孩子越吃越瘦小。

    另外,不時的攝取零食,勢必使腸胃得不到充分休息,消化液的分泌減少,引起腸胃功能失調。同時,過多地吃甜食,糖在腸道中容易發酵產氣,使肚子產生飽脹感,食慾便大受影響。這樣孩子就處在似飽非飽的飢餓狀態,所需營養不足,阻礙了孩子正常的發育。

    8、代替孩子做事情

    孩子吃飯前喜歡幫媽媽端飯,家裡老人就很擔心飯碗會摔掉,一般都是孩子還沒端起來,就被老人接過去了。老人說孩子小,大人應該幫忙,或者說孩子穿得不對,出去會讓人笑大人沒盡責,所以經常幫著孩子穿衣服。這些行為,其實是減少了孩子自己學習的機會,對孩子語言發育和動作協調能力的發展都是有影響的。

    9、教唆孩子撒謊

    貓爸有個親戚就是這樣,由於父母不讓她給孩子吃零食,結果晚上接孩子回家的時候奶奶就在外面偷偷的給孩子買。還告訴孩子不準告訴爸爸媽媽,如果爸爸媽媽問起來就說沒吃。我們都知道誠實的重要性,如果這麼小的孩子就學會撒謊,長大了又會怎麼樣呢!  

    10、寵愛孩子

    長期生活在爺爺奶奶的呵護寵溺下,孩子從小不知道什麼是困難。而這樣的孩子一旦遇到困難就會手足無措,性格變得懦弱,根本無法成事,經受不了任何一點小小的困難,就像溫室裡的花朵,一旦離開溫室就必然被暴風雨摧毀。

    另外,由於老人的過度寵溺,對於孩子的一些不良行為和不禮貌行為不忍心阻止,孩子根本不知道什麼是禮貌,目無長輩,口無遮攔,更沒有基本的做人禮節,因為他壓根兒不知道禮節禮貌到底為何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權健在亞冠和聯賽好像是兩支球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