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步入空性,脫離煩惱,才是高階感的人生。
什麼叫空?看一切諸法皆空。空字,很多人說一入佛門就空了,什麼都沒有了,這是片面的認識。比喻一切是從哪裡來的呢,比喻所有的物質包括我們的身體必然會空,會虛無,但我們還有一個不生不滅的存在。
佛教講的空是什麼空?真空。所謂真空者,別於頑空和斷滅空,以妙有故,空而不空,不空而空;所謂妙有者,別於妄有或實有,以真空故,有而不有,不有而有也。空,指空性,即真空妙有。
《心經》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是說色空不二,非有非無。以一切色相皆是真空妙體之所顯現,而真空妙體亦不能離開色相而顯其用,更非離色相而別有。譬如水起之波,水即是波,波即是水,離波即不可得水,離水亦不可得波。我們既不可執色相為實有而粘著不捨,更不能偏離色相,廢有而著空。
空,可以不變隨緣顯現為色受想行識萬法,空就是真空,為空如來藏。我們要找到這個空如來藏,這個不生不滅的存在。證得空性,即得真心,心即真空。這是指導我們的心要如如不動,在相離相,在空離空,不執著於空,不執著於有,一切隨緣,哪裡還會有妄想我執分別呢?
佛教說,四大皆空,步入空性,是解脫苦難的法門。破掉我執,達到空性,與世事合二為一,是《金剛經》給我們的啟示。
作為我們凡夫俗子,在現實生活中如何“空”呢?
一,不怨天怪命,不怨地恨人,只怪自己,只記得他人的好,這是空。
1,知命者不怨天,知己者不尤人。不怨恨,這是知止。只怪自己,這是修行無眾生相。
2,寬恕別人就是善待自己,凡事斤斤計較不會給自己帶來任何好處;無法寬恕別人,最吃虧的就是你自己,因為你無法快樂。以恨對恨,恨永遠存在;以愛對恨,恨自然消失。唯寬可以容人,所以叫寬容,有容乃大,心量無限大,則是空。
3,《聖方濟和平禱詞》:主啊,讓我做你的工具,去締造和平……願我不求他人的安慰,只求安慰他人;不求他人的諒解,只求諒解他人;不求他人的愛護,只求愛護他人……在寬恕時,我們得到寬恕……。我特喜歡這禱詞,如果將“我”當成工具,即是人空啊。寬恕,能解開一切憂鬱,才知道這個世界原來沒什麼可怕,煩惱當下空去。
二,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任何事情、任何人面前,我沒有任何理由生任何煩惱,這是空。
1,時時念叨這句話,時時覺知這句話,是不斷告誡自己,提醒自己不要生煩惱,其實是在戒貪嗔痴。煩惱來自於貪嗔痴,一切法皆是空,有什麼可貪的。戒,就是守住“空”,讓煩惱無從生起。
2,煩惱,是用自己的情緒來折磨自己,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再用自己的錯誤讓自己下地獄。一切煩惱皆因果所致,無迷則無嗔。煩惱是自己找的,本是緣起緣滅,必定虛無,為什麼跟虛無計較呢。
3,我沒有任何理由生任何煩惱,是告誡個人的渺小,渺小到空無,生謙卑之心,然後以“空”的心態對待一切,哪裡還會沾染上煩惱呢,煩惱本是空啊。
4,怎樣能沒有煩惱?方法非常簡單,就是時時提醒自己,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任何事情,任何人面前,我沒有任何理由生住何煩惱,然後不爭、不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打妄語。能這樣子,煩惱對我們而言即是空。
三,真實,真實自己,真實地面對一切,這是空。
1,心若簡單,世間紛擾皆成空。真實自己,真實地面對一切,簡單到只有真實,真實對於計較分別就是零,就是空。真實自己,哪裡還有什麼可縛住自己的,哪裡還會心累。
2,楊絳先生教導我們: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我們只是活在自己的一念之中而已,這是真實。
我們的一切感受,都是附著於種種事物上的。我們的悲歡苦樂,必是與某些人事物相關聯。我們的歡喜必然關聯著讓我們歡喜的人事物,我們的悲傷也必定關聯著讓我們悲傷的人事物,剝離這層附著聯絡,割斷其中的攀緣關係,迴歸內心體會,所有的感受就僅僅是一種抽象的感覺而已,都是我們的一念,都是空。那麼,我們還有必要執著一念,計較自己的這一念呢,一念是什麼,空!
3,真實自己,就是要活在當下。時間就是由每一個當下組合而成的,每個當下串聯起來就是過去現在未來,就是我們的一生。所以我們不回憶過去,不期盼未來,只管當下。你看住了當下的每一個念頭,所有的念頭你都能看到。沒有當下,我們把握什麼呀?把握當下一念,心中無一掛礙,這是空。
4,真實,是不撒謊、不做作、不違背良心,純乎心性而行。真實之人,不會做假,必定能持五戒修十善業。必定以健康長壽光明智慧為人生的目標:人生對於他來說:一,為了報恩,為了還債。報恩就多報一些,還債就多還一些,一切都是因緣。二,體驗生活,享受生活。體驗就全然經歷,享受就盡情感受,一切都是無常。真實,無所謂面子,不在乎評價,輕鬆自由,哪裡還有什麼妄想和煩惱呢。
真實,真誠地分享,不藏著,不捂著,不虛著,不假著,一點也不累,絕對Sunny燦爛……
四,清淨,心內外清淨,這是空。
1,管住自己的身口意,不亂想不亂說不亂做是清淨。
首要的是將身上身下、屋裡屋外搞乾淨,是清淨身心。如果連外在的清淨都不在乎,怎麼可能在意內心的清淨呢?我們所處環境是內心的體現,心外不乾淨,心內怎會清淨。
工作生活中做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一一你能非禮勿視,你的眼根就清淨;你能非禮勿聽,你的耳根就清淨;你能非禮勿言,你的舌根就清淨;你能非禮勿動,你的身根就清淨。
2,不染不亂是清淨心。什麼是染?心有所住,念念不忘,被色聲香味觸法所轉,就是染。眼耳鼻舌身意迷失了方向,失去了覺知,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做什麼,叫亂。 如何不染不亂,我們要練習定力。什麼是定力?不被境轉,不被物牽,不被人相左右,不取不捨,不隨不亂,是定力。再簡單點,不思不想為定力,對一切相不概念不判斷不分別。
3,懺悔,將心中的罪業懺悔清淨。虔誠懺悔,忘掉自己,感悟到人空心空,則罪空。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心滅罪亡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一切萬法都是我,功德也是我,罪過也是我,你受誰的報應啊?明白了這個道理,就真正做到[不二過]。
如果心是清淨的,那麼看到的一切將會是清淨的;如果看到的是髒亂的,表示心當下就是髒亂的。當一件事、一個人不如你意,不順你心的時候,要記得檢討自己的內心世界,以這樣的方式來自省是最好的方式。
4,清淨,即是一切萬法本來清淨的,因為萬法依靠因緣而生,因緣又依於心,心清淨則一切皆清淨,心不淨則一切皆不淨。
‘萬緣放下,一念不生’是清淨。所有這身子的痛癢苦樂、飢寒飽暖、榮辱生死、禍福吉凶、譭譽得喪、安危險夷,一概置之度外,這樣才算放下。一放下;一切放下,永久放下,叫做萬緣放下;萬緣放下了妄想自消,分別不起執著遠離,至此一念不生,自性清淨顯露。
智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心既除矣,境豈實有。我自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 無心於萬物,就是清淨。
五,腦空,事空,始終空不空狀態,這是空。
1,大腦始終是空的,時時清零,事來則應,事去則空,了無痕跡。過去的事不能在內心當中有任何的糾纏,不執著,即是空。
2,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想通了,悟明白了,這世上哪有什麼事,是我們的心複雜了。事都是緣起性空,都是空的,都將虛無,不在意,即是空。
3,事空,腦空,事入腦,空入空,一切皆空,這是始終處在空不空狀態,輕鬆自在,哪裡會有煩惱?無妄念,始終空不空,只有當下,即是空。
空不空,是“不住”,心不住在一切相上,不停留在唸頭上。無論什麼現象,都不停留在上面,無論出現什麼,不在意,不概念,不執著,都只是自己一個念變現而已,當然都不會執著一切相,不會喜歡,也不會恐懼,不會被色迷,不會被事轉,始終心空……
六,心不貪戀世間的一切,這是空。
人空,法空,連空也空,一切皆無所得。明白一心三藏,證悟到湛然常寂,這是“空”。
答:步入空性,脫離煩惱,才是高階感的人生。
什麼叫空?看一切諸法皆空。空字,很多人說一入佛門就空了,什麼都沒有了,這是片面的認識。比喻一切是從哪裡來的呢,比喻所有的物質包括我們的身體必然會空,會虛無,但我們還有一個不生不滅的存在。
佛教講的空是什麼空?真空。所謂真空者,別於頑空和斷滅空,以妙有故,空而不空,不空而空;所謂妙有者,別於妄有或實有,以真空故,有而不有,不有而有也。空,指空性,即真空妙有。
《心經》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是說色空不二,非有非無。以一切色相皆是真空妙體之所顯現,而真空妙體亦不能離開色相而顯其用,更非離色相而別有。譬如水起之波,水即是波,波即是水,離波即不可得水,離水亦不可得波。我們既不可執色相為實有而粘著不捨,更不能偏離色相,廢有而著空。
空,可以不變隨緣顯現為色受想行識萬法,空就是真空,為空如來藏。我們要找到這個空如來藏,這個不生不滅的存在。證得空性,即得真心,心即真空。這是指導我們的心要如如不動,在相離相,在空離空,不執著於空,不執著於有,一切隨緣,哪裡還會有妄想我執分別呢?
佛教說,四大皆空,步入空性,是解脫苦難的法門。破掉我執,達到空性,與世事合二為一,是《金剛經》給我們的啟示。
作為我們凡夫俗子,在現實生活中如何“空”呢?
一,不怨天怪命,不怨地恨人,只怪自己,只記得他人的好,這是空。
1,知命者不怨天,知己者不尤人。不怨恨,這是知止。只怪自己,這是修行無眾生相。
2,寬恕別人就是善待自己,凡事斤斤計較不會給自己帶來任何好處;無法寬恕別人,最吃虧的就是你自己,因為你無法快樂。以恨對恨,恨永遠存在;以愛對恨,恨自然消失。唯寬可以容人,所以叫寬容,有容乃大,心量無限大,則是空。
3,《聖方濟和平禱詞》:主啊,讓我做你的工具,去締造和平……願我不求他人的安慰,只求安慰他人;不求他人的諒解,只求諒解他人;不求他人的愛護,只求愛護他人……在寬恕時,我們得到寬恕……。我特喜歡這禱詞,如果將“我”當成工具,即是人空啊。寬恕,能解開一切憂鬱,才知道這個世界原來沒什麼可怕,煩惱當下空去。
二,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任何事情、任何人面前,我沒有任何理由生任何煩惱,這是空。
1,時時念叨這句話,時時覺知這句話,是不斷告誡自己,提醒自己不要生煩惱,其實是在戒貪嗔痴。煩惱來自於貪嗔痴,一切法皆是空,有什麼可貪的。戒,就是守住“空”,讓煩惱無從生起。
2,煩惱,是用自己的情緒來折磨自己,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再用自己的錯誤讓自己下地獄。一切煩惱皆因果所致,無迷則無嗔。煩惱是自己找的,本是緣起緣滅,必定虛無,為什麼跟虛無計較呢。
3,我沒有任何理由生任何煩惱,是告誡個人的渺小,渺小到空無,生謙卑之心,然後以“空”的心態對待一切,哪裡還會沾染上煩惱呢,煩惱本是空啊。
4,怎樣能沒有煩惱?方法非常簡單,就是時時提醒自己,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任何事情,任何人面前,我沒有任何理由生住何煩惱,然後不爭、不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打妄語。能這樣子,煩惱對我們而言即是空。
三,真實,真實自己,真實地面對一切,這是空。
1,心若簡單,世間紛擾皆成空。真實自己,真實地面對一切,簡單到只有真實,真實對於計較分別就是零,就是空。真實自己,哪裡還有什麼可縛住自己的,哪裡還會心累。
2,楊絳先生教導我們: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我們只是活在自己的一念之中而已,這是真實。
我們的一切感受,都是附著於種種事物上的。我們的悲歡苦樂,必是與某些人事物相關聯。我們的歡喜必然關聯著讓我們歡喜的人事物,我們的悲傷也必定關聯著讓我們悲傷的人事物,剝離這層附著聯絡,割斷其中的攀緣關係,迴歸內心體會,所有的感受就僅僅是一種抽象的感覺而已,都是我們的一念,都是空。那麼,我們還有必要執著一念,計較自己的這一念呢,一念是什麼,空!
3,真實自己,就是要活在當下。時間就是由每一個當下組合而成的,每個當下串聯起來就是過去現在未來,就是我們的一生。所以我們不回憶過去,不期盼未來,只管當下。你看住了當下的每一個念頭,所有的念頭你都能看到。沒有當下,我們把握什麼呀?把握當下一念,心中無一掛礙,這是空。
4,真實,是不撒謊、不做作、不違背良心,純乎心性而行。真實之人,不會做假,必定能持五戒修十善業。必定以健康長壽光明智慧為人生的目標:人生對於他來說:一,為了報恩,為了還債。報恩就多報一些,還債就多還一些,一切都是因緣。二,體驗生活,享受生活。體驗就全然經歷,享受就盡情感受,一切都是無常。真實,無所謂面子,不在乎評價,輕鬆自由,哪裡還有什麼妄想和煩惱呢。
真實,真誠地分享,不藏著,不捂著,不虛著,不假著,一點也不累,絕對Sunny燦爛……
四,清淨,心內外清淨,這是空。
1,管住自己的身口意,不亂想不亂說不亂做是清淨。
首要的是將身上身下、屋裡屋外搞乾淨,是清淨身心。如果連外在的清淨都不在乎,怎麼可能在意內心的清淨呢?我們所處環境是內心的體現,心外不乾淨,心內怎會清淨。
工作生活中做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一一你能非禮勿視,你的眼根就清淨;你能非禮勿聽,你的耳根就清淨;你能非禮勿言,你的舌根就清淨;你能非禮勿動,你的身根就清淨。
2,不染不亂是清淨心。什麼是染?心有所住,念念不忘,被色聲香味觸法所轉,就是染。眼耳鼻舌身意迷失了方向,失去了覺知,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做什麼,叫亂。 如何不染不亂,我們要練習定力。什麼是定力?不被境轉,不被物牽,不被人相左右,不取不捨,不隨不亂,是定力。再簡單點,不思不想為定力,對一切相不概念不判斷不分別。
3,懺悔,將心中的罪業懺悔清淨。虔誠懺悔,忘掉自己,感悟到人空心空,則罪空。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心滅罪亡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一切萬法都是我,功德也是我,罪過也是我,你受誰的報應啊?明白了這個道理,就真正做到[不二過]。
如果心是清淨的,那麼看到的一切將會是清淨的;如果看到的是髒亂的,表示心當下就是髒亂的。當一件事、一個人不如你意,不順你心的時候,要記得檢討自己的內心世界,以這樣的方式來自省是最好的方式。
4,清淨,即是一切萬法本來清淨的,因為萬法依靠因緣而生,因緣又依於心,心清淨則一切皆清淨,心不淨則一切皆不淨。
‘萬緣放下,一念不生’是清淨。所有這身子的痛癢苦樂、飢寒飽暖、榮辱生死、禍福吉凶、譭譽得喪、安危險夷,一概置之度外,這樣才算放下。一放下;一切放下,永久放下,叫做萬緣放下;萬緣放下了妄想自消,分別不起執著遠離,至此一念不生,自性清淨顯露。
智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心既除矣,境豈實有。我自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 無心於萬物,就是清淨。
五,腦空,事空,始終空不空狀態,這是空。
1,大腦始終是空的,時時清零,事來則應,事去則空,了無痕跡。過去的事不能在內心當中有任何的糾纏,不執著,即是空。
2,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想通了,悟明白了,這世上哪有什麼事,是我們的心複雜了。事都是緣起性空,都是空的,都將虛無,不在意,即是空。
3,事空,腦空,事入腦,空入空,一切皆空,這是始終處在空不空狀態,輕鬆自在,哪裡會有煩惱?無妄念,始終空不空,只有當下,即是空。
空不空,是“不住”,心不住在一切相上,不停留在唸頭上。無論什麼現象,都不停留在上面,無論出現什麼,不在意,不概念,不執著,都只是自己一個念變現而已,當然都不會執著一切相,不會喜歡,也不會恐懼,不會被色迷,不會被事轉,始終心空……
六,心不貪戀世間的一切,這是空。
人空,法空,連空也空,一切皆無所得。明白一心三藏,證悟到湛然常寂,這是“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