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忘憂草48879561
-
2 # 大D工作室
血栓是如何形成的呢,主要是由於動脈粥樣硬化,血管流動減慢形成,如果獻血了,身體會再產生新鮮的血液,從而促進血液的迴圈和新陳代謝,這樣是有利於降低血栓形成的,所以,獻血有益健康,幫助別人挽救生命的同時促進了自己的血液迴圈和新陳代謝!
-
3 # 醫聯媒體
想要知道獻血能不能降低得了患上血栓的機率,就得先知道獻血的益處和血栓的形成機理是什麼。
首先,一般獻血都是獻兩百毫升的血液,獻血的血液容量只佔成年人血液總量的二十分之一左右。因此,正常情況下,成年人獻血是絕對不會對人的身體健康造成危害的。
其次,血栓是由血小板、血小梁和不溶性蛋白質等物質共同構成的。血液的凝固性的增高,凝血因子的增多等因素會使得血液性質發生改變,容易形成血栓。
那麼,對於患有血栓的人來說,獻血有哪些具體的好處呢?隨著現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工作繁忙,進行體育鍛煉的機會也越來越少,逐漸地體內就會沉積了大量的脂肪,長此以往,高水平的脂肪就會使得血液變得濃稠。而血液濃稠的結果就會使得脂肪層層地依附在血管壁上,使得血管的彈性下降,容易形成動脈硬化,心腦血管疾病就會因此而產生。
而經常獻血的人們,就可以降低體內血液的濃稠度,正常飲水之後,血液就會被自然稀釋,血液中所含有的脂肪成分也會隨之而降低,血液流動的速度就會加快,能夠有效地促進血液迴圈和新陳代謝。
所以,獻血不僅僅可以減少血液的粘稠度,還可以有效地減少動脈硬化、心肌梗塞等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對人體的心腦血管系統有著良好的遠期影響。因此,獻血是可以降低得血栓的機率的,獻血對預防血栓的形成有一定的幫助。
-
4 # 濱州市儒果農莊乾果店
嚴格來說,獻血與降低得血栓關係不是很大,得血栓與遺傳,飲食習慣等諸多因素相關,獻血只是能暫時減少血容量,隨著新血的充盈,受個人社會遺傳因素影響,還會恢復的原來的血液粘稠度及性質,所以,要想改變患血栓機率,要運動,健康飲食,或者長期服用抗血栓藥物,單純依靠獻血,不容易實現。更多可關注健康要棗知道。
-
5 # 三月三日2
獻血跟血栓沒有什麼關係,如果能透過獻血就能治療血栓,那麼血栓也就不是一種很麻煩的疾病了。獻血只是有助於促進血液的更新換代。並不會減少血栓形成。血栓形成原因如下:心、血管內膜損傷
⑴內膜受到損傷時,內皮細胞發生變性、壞死脫落,內皮下的膠原纖維裸露,從而啟用內源性凝血系統的Ⅻ因子,內源性凝血系統被啟用。
⑵損傷的內膜可以釋放組織凝血因子,啟用外源性凝血系統。
⑶受損傷的內膜變粗糙,使血小板易於聚集,主要黏附於裸露的膠原纖維上。
血流改變
血流變慢和血流產生漩渦等。
血液性質改變
主要是指血液凝固性增高,見於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增多。如在嚴重創傷、產後及大手術後。
所以,獻血不能減少血栓形成!
-
6 # 小竹11143236
照成血栓的原因是血小板過多,捐獻血小板會在短時間內降低血小板的基數,但是血小板的壽命大概七天左右,所以七天後血小板基數會恢復正常。
預防血栓主要是透過服用藥物治療,而不是透過獻血。
血小板的作用主要是來止血,如果過多才有可能導致血栓。
-
7 # 介入血管外博士李承志
首先血栓形成原因之一是血液粘稠度大,從這點上看獻血有助於降低血液粘稠度從而降低血栓形成的機率,但這只是理論上的,由於造血系統在獻血後會更加活躍,因此其實獻血對粘稠度影響不大。另外推薦的每次獻血頻率是間隔半年以上,因此不建議經常獻血,量力而行。
-
8 # 人生如戲
我經常獻血,至今已堅持近20年,2016年還捐獻造血幹細胞挽救白血病患者的生命,無償獻血利人利己,能降低心腦血管發病的機率。目前我每隔半個月捐獻一次血小板,全年捐獻血小板達24次,每次都是兩個治療量。希望大家摒棄對無償獻血的誤解,積極加入到無償獻血志願者的行列,為醫院裡及需血液的病人帶去生的希望。
-
9 # 醫療器械觀察
獻血如何使心臟病發作和卒中風險降低80%(循證)
大多數人都知道他們可以透過捐獻血來拯救他人的生命,但這仍然不能激勵他們從忙碌的生活中抽出時間來捐款。很少有人知道,他們也可以透過捐獻血來拯救自己的生命,這可能只是一個強有力的激勵因素。
如何降低心臟病發作和中風的風險 - 研究1997年,堪薩斯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了一項研究,共有3,855名參與者比較了獻血者和非獻血者對心臟病發作,中風,血管成形術,搭橋手術和硝酸甘油使用等血管事件的影響。
他們發現只有9.77%的男性獻血者患有此類事件,而17.72%的非獻血者確實如此。(1)換句話說,非捐贈者患心血管事件的可能性比捐獻者高81%。
1998年,研究人員發表了對Kuopio缺血性心臟病危險因素研究記錄的評估結果,該研究追蹤了2,862名年齡在42-60歲的芬蘭男性近9年。
在比較獻血者和非獻血者心臟病發作後,他們發現獻血者的心臟病發作風險降低了88%。(2)這一比例大致與之前的研究相似。然而,女性捐贈者幾乎不比女性非捐贈者心臟健康。
為什麼獻血可以降低心臟病發作風險在這個階段,研究人員不確定為什麼獻血者的心臟事件比非獻血者少80%到90%,但它僅適用於男性的事實適用於某些假設。
鐵水平,膽固醇和動脈粥樣硬化動脈粥樣硬化是動脈的一種病症,其特徵在於在其內壁上沉積脂肪物質。醫學專家長期以來一直假設體內儲存的鐵會促進膽固醇的氧化,膽固醇的發生似乎與動脈粥樣硬化有關。
事實上,研究發現即使是攝入鐵攝入量高的人也更容易患心血管事件。(3)身體儲存而非排洩,這增加了膽固醇沉積在動脈壁上的可能性。 。
月經月經確保女性儲存的鐵少於男性,這可以解釋為什麼絕經前女性患動脈粥樣硬化的可能性低於男性。(4)透過獻血,男性可以減少一些鐵儲備,從而降低其風險。動脈粥樣硬化。
常規獻血者的血液比非捐獻者的血液更薄血栓形成是血液在迴圈系統的一部分中凝固或凝結。如果這種固體或半固體血液透過較薄的動脈(例如大腦中的動脈)移動,它可能阻塞它們並阻止血液透過其預定的位置。這種血液供應中斷是心臟病發作和中風的原因之一(熟悉這10種心臟病發作的跡象和這些中風的早期跡象)。
研究人員發現,定期獻血者的血液比非獻血者的血液更薄,血栓形成的可能性更小。(5)另一方面,非捐獻者的血液粘度使他們不僅是好的候選人用於血栓形成,但也用於高血壓,因為心臟增加了這種厚實物質在身體周圍移動的努力。
解釋在於老年人和年輕人血細胞之間的差異。研究人員已經知道,舊的紅細胞比年輕的紅細胞更厚更粘,(6)這解釋了為什麼獻血者身體產生的新鮮血液更薄。
這也是女性血栓形成風險較小的原因;(7)月經會丟棄更容易凝固的粘性舊紅細胞。如果男性想要降低凝血血細胞的風險,他們可以透過捐獻血液迫使他們的身體用新的細胞替代老細胞。
體檢和獻血在捐獻血液之前,所有潛在的捐贈者都要接受基本的醫學檢查,這些檢查可能會出現高膽固醇和高血壓的跡象。因此,獻血者可能比非捐獻者心臟健康,因為他們被迫接受定期的醫療檢查。
這並不能解釋為什麼獻血會降低只有男性捐獻者的風險,因此肯定不是全部解釋。此外,無法保證具有高膽固醇和血壓的潛在捐贈者會去看醫生或改變所需的生活方式。不過,它可能有助於研究結果; 這些研究當然沒有調查潛在的有令人不安的醫療檢查的捐贈者是否在以後做了工作,因此不能排除。
因果關係或相關性上述研究的作者初步假設他們的結果顯示獻血導致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風險。但是,如果這類事件風險較低的人比那些高危人群更有可能獻血呢?
在這種情況下,由於捐獻血液,獻血者心臟不健康,獻血者的心臟更加健康,因為獻血對他們來說比對不健康的人更有吸引力。在這種情況下,獻血和心臟健康是相關的,而不是因果關係。
這不是不可能的。不健康的人可能過於害怕捐贈的醫療程式,或者可能只是在捐贈之後感到病得太重,以使其成為常規做法。儘管如此,如果研究人員認為男性捐贈者從捐贈中獲得的收益高於女性捐贈者,那麼獻血似乎更有可能導致心臟健康。為了明確這一點,未來的研究需要確保獻血者樣本代表一般人群,而不是來自心臟健康佇列。
-
10 # 道有所養
獻血首先是可以獻血的人為前提!再來看能不能降低血栓風險!
血栓其實就是血液中的垃圾堆積包裹形成的大顆粒。在大血管裡不會成為障礙,流到細的地方就過不去從而堵住了,就叫血栓。腦袋裡叫腦梗,心臟裡叫心梗,下肢叫靜脈曲張。其實就是血栓。 那麼在血栓還小的時候就是雜質,血脂和血糖。血液中含有的比例會隨著攝入逐漸增多。所以血液需要一定的淨化,從這個角度看,如果我們放掉一些血,同時也排出了一些雜質。這時候肝造血,增加了一些乾淨的血。血液中雜質比例就降低了,確實有助於避免血栓形成。
但是這個不是很好的辦法,因為造血是要消耗骨髓的,骨髓是腎來主導生成的。這樣就加重腎,肝的負擔,所以獻血不適宜過多。
回覆列表
獻血肯定能降低血栓的發病率。隨著血液流出體外的也有脂肪,膽圓醇,這些都是引起動脈粥樣硬化的罪魁禍首,而血管壁碎片的脫落就是血栓形成的根源之一。八幾年國外曾有醫藥期刊報導,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統計發現參過一次及以上的獻血者和從不獻血的人群相比低87.5%。大家可觀察那些經常參與能血的人身體是不是都比較健康!謝謝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