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守護者寵物

    正常來講,就是你小說的人物該說什麼就寫什麼。如果你對如何寫好對話感到迷糊,那麼建議多去讀讀那些名家大作,看看他們是怎麼寫說話。聽說古龍的對話很有幽默感,權且可以參考一下:

    葉開忍不住又道:“你為什麼還是戴著這草帽?”

    墨九星道:“因為外面有狗在叫。”

    葉開怔了怔,道:“外面有狗叫,跟你戴草帽又有什麼關係?”

    墨九星冷冷道:“我戴不戴草帽,跟你又有什麼關係?”

    哈哈,是不是很生動很幽默的對話。

  • 2 # 大悔憶智周

    小說的傳統定義:小說是以刻畫人物形象為中心,透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具體的環境描寫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文學體裁。後來有所變通:或透過情節的展開和環境的渲染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文學體裁。

    傳統小說有三個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節、典型環境(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

    不管怎樣定義,甚至後現代小說可以淡化人物,即不考慮人物的中心地位和典型性,但在小說三要素中,人物仍然是最重要的,因為情節是要由人物來完成的,而環境是為人物和情節服務的。

    小說塑造人物的一個主要的有效的手段就是語言(獨白和對話)描寫。

    怎樣寫好人物對話,看起來是一個難度很大的問題,其實只要以一句俗話為依據,就不會寫得太差。

    這句俗話就是“什麼人說什麼話”。

    又據魯迅的標準,如果摘出能夠代表各人物特色的談話,讀者能夠從談話推見每個說話的人物,這語言描寫就算成功。

    為什麼這樣說?

    首先,成功的語言描寫能顯示人物的身份,職業、社會地位、教養、文化程度和閱歷。

    其二,成功的語言描寫能夠讓讀者窺見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心理活動。

    其三,語言描寫能夠表現人物的性格。《水滸》一百零八條好漢,說話習慣都是性格使然,不會混淆。

    其四,語言描寫還能預示、說明情節,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交代環境。

    說了半天,還是在說語言描寫之於小說的重要性。

    怎樣寫好對話呢?

    還是回到開頭說的那句話,“什麼人說什麼話”。先要確定人物是什麼樣的人,再去為他(她)量身定做對話。

    除了年齡、職業、身份、地位、家庭教養、受教育程度、籍貫、性格必須考慮到,人物當時的處境,也是必須考慮到的,作者要善於設身處地。

    你自己設想你就是那個你要為他(她)寫對話的人物,你設身處地地想想,在特定的情景下,這人物會說出什麼來,你這樣思考,人物的對話會自然而然在你頭腦裡冒出來走到你筆下或者鍵盤上的。

    例如我的《微小說與小小說》第一篇,《宮鬥》。第一句就寫一女生放學回家,給她媽媽開玩笑:“本宮回來了!”大環境是銀幕、熒屏和電腦、手機上宮鬥劇正在熱映,小環境是回到家裡,母親是無條件愛著自己的,可以胡亂開玩笑。這就是除人物身份之外的“處境”,是寫對話必須考慮到的。後面我寫這女生的母親,又從她一個家長和與女生不同時代的人這個處境去考慮。她很擔心女兒痴迷宮鬥戲影響學習,所以叫她女兒好好說話,還開玩笑說成天本宮小心揍你,她女兒一聽卻“心下一寒:臥槽,這麼殘暴!本宮嚴重懷疑我是不是你親生的。”

    怎樣寫對話,寫好對話,我只能提供這一點幫助,還不知對你是否適用。另外,就是務必要有生活依據有生活氣息,也就是要真不要虛假。

    其實,“取法乎上,僅得乎中”,多讀經典,才能學到名家描寫人物語言的招數。

  • 3 # 我說你聽你說我聽

    小說裡的對話,可以變化敘述方式,不至於單調。人物說話還可以展現人物形象,對話還可以交代劇情發展。但不能太多。有的網站規定對話不能超過多少多少。好的對話,特別能出彩,比大量的闡述還管用。

  • 4 # 橙瓜網文

    你這個問題,在我們【橙瓜碼字】的網文學堂有人提到過,我現在把他的回答複製過來給你看:

    要懂得看人說話,量體裁衣。

    在誰的場子捧誰的角。要讓角色的語言適合角色的氣質、性格和身份。

    除非特殊情形下(如要讓人物的異常暗示劇情將發生突變),語氣特點必須是有人物特色的。一般來講,讀者讀過小說的一部分後,基本上就能對角色的語氣產生判斷力。

    這跟你在家裡,你媽天天愛嘮叨你愛管你,你爸各種溫和態度有時還給你點私房錢是一樣的,你能夠瞬間判斷誰是誰,因為父母的基本特徵處在穩定狀態。

    以《紅樓夢》中角色王熙鳳為例,她初見林黛玉時的對話部分如下:

    一語未了,只聽後院中有人笑聲說:“我來遲了,不曾迎接遠客!”黛玉納罕道:“這些人個個皆斂聲屏氣,恭肅嚴整如此,這來者系誰,這樣放誕無禮?”心下想時,只見一群媳婦、丫鬟圍擁著一個人,從後房門進來。

    未見人,先聞聲,又是女子,受一群人簇擁,這性格特徵立馬就鮮明無比了。緊接著:

    這熙鳳攜著黛玉的手,上下細細打諒量了一回,仍送至賈母身邊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這樣標緻人物,我今兒才算見了!況且這通身的氣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是個嫡親的孫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頭心頭,一時不忘。只可憐我這妹妹這樣命苦,怎麼姑媽偏就去世了!”

    大家覺得這是不是在誇林黛玉?其實不是。這種漂亮話對於一個剛認識的人來說沒有什麼意義,再仔細讀一讀,明顯全是在向賈母送殷勤。

    黛玉如此“標緻”,更像老祖宗“嫡親的孫女”,這不是在討好老祖宗那是在幹啥?後面“老祖宗天天口頭心頭,一時不忘”,順帶還捧了賈母慈祖母思念外孫女的形象。

    賈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來招我!你妹妹遠路才來,身子又弱,也才勸住了,快再休提前話!”這熙鳳聽了,忙轉悲為喜道:“正是呢!我一見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歡,又是傷心,竟忘記了老祖宗。該打,該打!”

    什麼叫圓滑?這就叫圓滑。賈母稍微一表態,王熙鳳立即轉變風口,迎合老祖宗的話往下說,時機、分寸都恰到好處。

    又忙攜黛玉之手,問:“妹妹幾歲了?可也上過學?現吃什麼藥?在這裡不要想家,想要什麼吃的,什麼玩的,只管告訴我;丫頭老婆們不好了,也只管告訴我。”一面又問婆子們:“林姑娘的行李東西可搬進來了?帶了幾個人來?你們趕早打掃兩間下房,讓她們去歇歇。”

    王熙鳳不僅口齒伶俐,而且思路清晰,個人問候、生活安排面面俱到,這麼一個角色,透過這樣的對話部分展現出來,形象不生動都難。

    再來看寶玉初見黛玉的片段:

    寶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顰顰’二字極好!”

    探春便問:“何出?”

    寶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說:‘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畫眉之墨。’況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這兩個字,豈不兩妙!”

    探春笑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

    寶玉笑道:“除《四書》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

    又問黛玉:“可也有玉沒有?”眾人不解其語。

    黛玉便忖度著,因他有玉,故問我有也無。因答道:“我沒有那個。想來那玉亦是一件罕物,豈能人人有的!”

    寶玉聽了,登時發作起痴狂病來,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罵道:“什麼罕物,連人之高低不擇,還說‘通靈’不‘通靈’呢!我也不要這勞什子了!”嚇的眾人一擁爭去拾玉。

    時而溫和,時而叛逆,正如王夫人評價賈寶玉所說,“他嘴裡一時甜言蜜語,一時有天無日,一時又瘋瘋傻傻,只休信他!”

    而上面這段對話,簡直把賈寶玉的性格體現到了極點。先是盛讚林妹妹,再是痴狂,把他既脆弱善良,又桀驁不馴的性格寫得活靈活現。

    對話對話,對的是人物之間的話,對的是符合人物特色的千姿百態。要寫好小說,對話永遠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曾經kpl的最強上單傑斯去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