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投保新視角
-
2 # 陶短房
很顯然,並不是。
地中海的腓尼基人早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就是著名的“海上貿易民族”,他們駕駛著著名的槳帆船,縱橫於東地中海,從事著內涵豐富的國際貿易,其商隊行蹤遍佈南地中海的古希臘、羅馬諸地,中東的古巴勒斯坦、小亞細亞和兩河流域,以及埃及和尼羅河下游諸地,四大文明古國中的兩個(古埃及、古巴比倫),和歐洲兩大文明起源地(古希臘、古羅馬)都和腓尼基人結下不解之緣,腓尼基人鑄造了古代最早的通用貨幣(腓尼基金幣、銀幣),且在貿易過程中無心插柳地進行了文化傳播(古希臘、古羅馬文字和地中海周邊許多古代文明的字母系統,都或多或少受到腓尼基文化影響,腓尼基人的造船、航海技術還成為此後古希臘、古羅馬幾個海上強國的借鑑所在),可以說,除了距離近得多,古絲綢之路所承載的商品交流、人員流動、文化傳播等功能,腓尼基人都更早就利用自己的船隊做到了。
腓尼基人航海貿易圖
在腓尼基人稍後,古希臘的雅典人、馬其頓人,古波斯人、古羅馬人和古迦太基人,也都成為熱衷於國際貿易的民族,雅典/馬其頓和波斯,羅馬和迦太基,雖然經常“相殺不已”,卻同時也是交流密切的貿易伙伴,其中實力較強大、統治較穩定的國家,如古波斯和羅馬帝國,還開闢商道,將國際貿易延伸到更遠的所在(古波斯把生意做到印度半島和中亞腹地,羅馬帝國更是北至高盧、不列顛,東至小亞細亞、中亞細亞,貿易觸角伸展很遠),今天我們在亞歐大陸很多遠離地中海流域的地方,都能找到古代波斯、希臘諸國和羅馬鑄造的錢幣,沒有國際貿易,這是絕對難以想象的。
希臘羅馬波斯時代地中海及周邊國際貿易圖
即便在中國,古絲綢之路也並非最早的國際貿易:中國最早為世界所公認的王朝——商朝,在建國前就是個善於經商、不斷遷徙的民族,其先祖之一“亥”發明了牛車(亥作服牛),便利了長途貿易,自己也在貿易途中遇害,由於商朝人善於貿易,“商人”漸漸變成了貿易者的專稱。“商人”的足跡早在公元前11世紀就已經到達了今天的CHX半島,而這要比絲綢之路或海上絲綢之路早得多。
亥作服牛,亥是中國有史料明確記載的第一個大商人,也是第一個因被史料記載死於貿易途中而永垂不朽的人。
一般認為絲綢之路始於張騫出使西域,但張騫在大夏(今天鹹海附近的阿姆河一帶)等地見到了蜀地所產的布匹和邛竹杖等特長,詢問後得知是假道身毒(印度半島)貿易而來,這足證在絲綢之路開闢之前,中國和中亞、南亞等地已有自發的、民間的國際貿易存在,絲綢之路只是讓這種貿易更發達、更頻繁、更方便,且增添了官方色彩而已。
張騫
中國打通絲綢之路的最大意義,是打通了當時世界兩大文明中心——長安和羅馬間的商業、文化、交流渠道,讓文明的融合與交換變得更順利、更通暢、更頻繁和更直接,而這兩大文明中心與周邊國家、文明間,其它小國家和次級文明間,其實早已存在著國際貿易。
回覆列表
首先,茶葉不是每個國家都有。
雖然現代世界各地都有種茶,但在古代茶只有中國特產。
其次,茶葉成為國際貿易品的歷史並沒有我們意識裡的那麼長,至少沒有絲綢瓷器作為外貿品的歷史長。
茶葉貿易最早可能是在宋元時期,行銷中亞非,經過轉手運往歐洲。
明神宗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荷蘭海船自爪哇來中國澳門販茶轉運歐洲,這是中國茶葉直接銷往歐洲的最早紀錄。
1631年,英國一個名叫威忒的船長專程率船隊東行,首次從中國直接運去大量茶葉。
到了1730年,英華人開始用中國茶種在印度種茶,最著名的阿薩姆地區的紅茶1835年才開始種植。
其次,茶葉的商品屬性。
最早的茶必然是作為奢侈品供給有閒階級享用。當飲茶成為生活一部分。那必然是市場廣大。
同時乾燥的茶葉可散裝易儲存這些與香料類似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