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日慕鄉關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王積翁說過:南人無如天祥者。文天祥可以說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的大英雄,於公於私都應該大力宣傳,以揚我華夏天地正氣,但幾十年來影視作品卻極少涉及他的事蹟,有跡可查的只有1971年香港導演申江拍攝的《血灑天牢》。為什麼少見文天祥的影視作品呢,日慕君認為有以下幾點:

    (1)文天祥是文臣,與岳飛鄭成功戚繼光等提槍上馬的武將相比,文戲市場號召力差,吸引力不足,難以引起投資者的興趣。

    (2)政策導向,網上對文天祥是否是民族英雄都有爭議,如果拍成電視電影這種爭議就更大了,為了和諧穩定,避免引發民族矛盾,只好委屈文天祥。

    (3)歷史劇不流行,近年影視作品,先是反腐劇,後是帝王劇,接著抗日神劇,到現在的玄幻劇,架空歷史劇,你方唱罷我登場,市場迎合觀眾審美,不願意拍攝歷史劇。

    無論哪種原因,作為文天祥公忠實的粉絲,日慕君都是不能接受的,影視作品迎合市場需求對投資人負責是天經地義的,畢竟人家也要賺錢生存,但是影視作品應該具備一定的導向性,如果從上到下都是娛樂至死,娛樂庸俗化,長期來說對社會的發展是有害的。

    在日慕君看來,娛樂固然重要,但在我民族復興偉大時刻,弘揚民族英雄豐功偉績同樣重要,不忘初心方的始終,如果我們把民族英雄束之高閣,深閨待見,又如何彰顯我們傳承五千年的偉大歷史?

    最後引用文天祥的話與大家共勉: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 2 # 饞嘴肥貓鏟史官

    錢!

    關鍵是錢。

    影視市場放開了,劇組第一要務是賺錢,拋開利潤,再說別的都是白的。

    上座率很重要。你拍出來的電影電視沒有幾個人看,你怎麼回收投資,怎麼擴大再生產?

    文天祥是中華民族的英雄人物,他的事蹟感天動地,大家都承認,這肯定是不容質疑。但從文天祥身上能摟出多少票票來才是事情的關鍵。

    劇本很重要。文天祥有沒有纏綿悱惻的浪漫愛情故事?有沒有迭宕起伏的感情糾紛?有沒有奇計百出的宮庭鬥爭?有沒有蕩氣迴腸的劍仙格鬥?在劇中能出現多少個娘炮,多少個女漢子,多少次走光和床戲,多少次星途初吻?

    沒有這些,你怎麼吸引眼球?怎麼保證上座率,怎麼賺錢?

    拍電影拍電視是很花錢的,大牌名星的工資,蒙古人的皮帽子和皮坎肩,刀槍劍乾,斧鉞鉤叉,還要洶湧奔騰的馬,渡過零丁洋的船,攻打釣魚城的炮,潛規則的床。

    當然,現在不拍,並不代表將來不拍,也許某位網友寫出來個劇本就被人家瞧中了呢?

    文天祥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英雄,他代表的是一個民族不屈不撓的精神,永不低頭的氣節。他的英名永恆,不靠有幾部電影而星光燦爛,也不因沒有電視劇而黯然失色。

    劇組是靠英雄人物賺錢的,而英雄人物可是不靠劇組發財的。

  • 3 # 混元形意掌門人

    說實話,岳飛、戚繼光、鄭成功的影視劇也不多,比起清朝幾位皇帝(康熙、雍正、乾隆)的影視作品來連人家的零頭都比不上,更不用談四大名著改編的影視作品了,大家承認吧?

    古裝劇最多的當數四大名著,其次是清宮劇,然後漢唐劇,最後是秦劇,其他朝代的影視作品全加起來也比不上一個漢唐劇多。

    岳飛、戚繼光的影視作品最近幾年陸續上映,如2013年播出的黃曉明版的《精忠岳飛》,2015年播出的朱曉漁版《抗倭英雄戚繼光》和2017年5月上映的趙文卓版電影《蕩寇風雲》。關於鄭成功的作品比較少,最近的一部還是2002年播出的《大英雄鄭成功》。關於文天祥的影視劇樹先生印象中根本沒見到沒聽說過,度娘一下,還只有一部1971年香港邵氏出品的《血灑天牢》。

    文天傑與岳飛一樣被稱為民族英雄,與陸秀夫,張世傑並稱宋末三傑,並寫出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絕句,為什麼文天祥卻很少出現在影視劇上呢?南宋末年的歷史影視劇卻是少之又少。

    影視生產圈裡的“潛規則”

    早年,有位朋友給一部計劃開拍的電視劇蒐集素材,正是在這過程中,他得知了影視生產圈裡不少“潛規則”。 朋友說,當前國家提倡民族融合,一切有損民族感情的影視題材都極為敏感,作為投資商和編劇者還是少碰為妙。不過他還補充了一句:“寫清朝有關的題材吧,廣電部門肯定不會一開始就攔你在門外,戲說的和歌頌性的肯定沒問題。”

    這朋友當年蒐集的是有關“崖山宋元海戰”的題材,當時他心想:“元朝不是滿清,當局應該沒那麼敏感吧?”誰知上頭是這樣答覆的:“開了這個頭,以後類似的題材如何管得了?”他明白了:“一旦這種題材被透過,那麼漢人抗清的內容也就無法拒絕了,所以乾脆一禁百禁。”

    於是,在我們現在的電視螢幕上,看來看去的都是些高大全的歌頌性影視作品,尤其是以清朝的題材為甚。

    先作個假設,假設當今是“後清”時代的話,我們來分析一下當前的影視作品狀況:

    歷史劇裡,當前公映過的著名大劇大概有秦始皇(秦)、漢武大帝(漢)、昭君出塞(漢)、唐明皇(唐)、武則天(唐)、貞觀長歌(唐)、朱元璋傳奇 (明)、鄭和下西洋(明)、大明王朝1566(明)、江山風雨情(明)、康熙大帝(清)、乾隆大帝(清)、太平天國(清)、走向共和(清)等。

    在清代,乾隆帝本人就肯定過秦皇漢武、貞觀開元等年代的統治,也因為要“以漢治漢”肯定明朝的許多事情以障掩滿清入關的“罪過”,所以以上劇目的出現會在“情理之 中”,而且在編劇取向上,都刻意迴避了陰暗面的描寫,而轉向歌頌式的主題了。包括像“走向共和”這樣的劇目,本來是描寫大清滅亡的,但裡面的許多人物還是給了大量傾覆性的美化,至少美化到我們不再覺得慈禧、李鴻章、袁世凱等人的“可恨”。

    還有一部本名《逐鹿中原》的電視劇,本意是說漢人(南明)如何抗擊清兵入關的積極向上的題材,後來硬是被改編為描寫南明如何失敗、清取代明是怎樣的大勢所趨等,連劇名都被改為頹廢的《長河東流》才允許播放。

    不但如此,裡面的許多著名抗清民族英雄都被改名了,讓人感覺這些人就是虛擬的一樣。

    由這樣的思想出發點看,從前許多以抗擊外侮為主題的影視銷聲匿跡於熒屏就很自然而然了,比如楊家將、岳飛、崖山海戰類的題材。楊家將說的是宋遼之間的戰爭,岳飛說的是宋金(後來的滿清)之間的戰爭,崖山海戰則是宋元之間的大戰役,一旦抹殺“漢滿”之間的對抗題材,以上的影視題材自然難逃被封殺的命運。

    於是乎,這樣的抹殺就幹掉了漢人當中的大量民族英雄,今天在許多方言地區,“滿洲語”(普通話)強勢地擠壓著地方方言也就順理成章。

    如果單單從學校的歷史教科書看,單從影視劇來看,也許我們今後很快就會忘記了某些屈辱的年代,不知道有“嘉定三屠”之類的名詞了。

    歷史是可以粉飾的,幸好這是個潛移默化的過程,我們目前還能從大量史料裡面看到許多相對真實的“真相”,但假如缺乏這樣的主動的話,更年輕的一代就會逐漸被當前的“後清”意識教育給冼了腦。

  • 4 # 久哥有話說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這是文天祥一生志向與抱負最真實的寫照,面對山河破碎,無力迴天的局面,文天祥選擇慷慨赴義,從容面對死亡。

    是的,文天祥是中華民族的英雄,是中華民族不屈不饒氣節的核心體現。千百年來,文天祥的事蹟鼓舞了無數愛國志士,前赴後繼,為了民族危亡,甘願拋頭顱灑熱血;千百年來,文天祥偉大的人格魅力,也為後人稱道,他的詩詞作品,更是流傳久遠,成為傳世經典。

    那麼,問題就來了。我們看過不少關於各個朝代的民族英雄的影視劇,比如,黃曉明版的《精忠岳飛》、何家勁版的《大英雄鄭成功》、朱曉漁版的《抗倭英雄戚繼光》以及一系列電影,比如趙文卓還演過關於鄭成功的電影,以及前不久成龍還監製了一部關於清朝老將,民族英雄馮子材決戰法軍的電影,那為什麼就少見關於文天祥的影視作品呢?

    大家也看到了,我說的是“少見”,並不是沒有,據我所知,只有一部關於文天祥的電影,叫《血灑天牢》,是1971年香港導演申江的作品。然而,這部電影又不算主流的關於文天祥的電影,只是以文天祥被元兵囚禁為故事背景,一眾武林人士結成聯盟,勇闖天牢營救文天祥的故事。當然了,最後文天祥並沒有被救出去,而是帶著他一生的遺憾與抱負離開了人間。武林人士為了把寫有文天祥《正氣歌》的血衣帶出去,奮力突圍,最後除女主角帶著文天祥的血衣逃走以外,其他人全部戰死。大家看到這裡,想必也清楚了,唯一一部關於文天祥的電影,文天祥在劇中也只是個龍套角色。

    為什麼呢?中國這麼多導演,為什麼沒一個人願意去拍一部關於文天祥的影視劇。我認為有以下兩個原因:

    第一,文天祥是個文官,可能相較於嶽鵬舉、戚繼光、鄭成功等能提槍上陣的武將來說,文官類影視劇的趣味性就少了。什麼趣味性,觀眾嘛,大多數都喜歡看打打殺殺,馬上單挑,攻城拔寨或者像宮廷劇中後宮勾心鬥角,爾虞我詐,仙俠劇中騰雲駕霧,特效滿屏的電視劇。這個原因,我自認為很牽強,其他影視劇關於文官的不也是一抓一大把嘛。

    第二,就是目前中國的影視行業都已日趨商業化。大家也看到了,近幾年各種宮廷劇、仙俠劇、玄幻劇等等博大多數觀眾喜愛的各型別影視劇層出不窮,再加上有當紅小鮮肉出演,收視率不是幾十億,起碼也是幾億。只能說製片人、導演、編劇等幕後操控者,已經完完全全弄清楚觀眾的口味了,現在的觀眾特別是年輕人不就喜歡看這些嗎?老實說,有多少人還願意去翻一部劇情相當”無聊“的紅色影視劇出來看,那必然只是少數人。因此,在影視行業日趨商業化的今天,沒有哪個導演願意花上一兩年時間來拍攝一部很大機率不會有”好生成“的影視劇。

    當金庸的小說拿出來一而再,再而三地被翻拍的時候;

    當各種宮廷劇、仙俠劇都要霸佔整個熒幕的時候;

    當一些導演、演員爭著要到國外發展的時候;

    這麼大個中國,竟然沒有一個人願意拍一部關於文天祥的影視劇。

    華人心中追求的偶像,都似乎成了”花千骨“、”楚喬“、”令狐沖“等等一系列虛假的人物,這難道不值得我們深思嗎?

    泱泱大國,幾千年燦爛的文化,

    誰才是中華民族真正的英雄,

    誰更應該被後世敬仰,

    真正的民族大義,又是在哪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過年你有守歲的習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