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泰和道安

    《道德經》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是說,自然之中形成了一種混混沌沌狀態的物狀,在天地剖判之前就已經存在了。“有”,存在,客觀實存;“物”,物狀,物態;“混”,微細而眾多之貌,因為道體極其微細而眾多,故而混混沌沌,難以辨識;“成”,生成,演化而成。道體極其微細,不可細分,故曰“其小無內”;彌綸宇宙,軸流不息,可謂“其大無外”。單個道體的空間幾何尺度,極其微細,其小無內,與人類的天然感官(如人眼這種極其精巧的雙目立體成像攝像頭)有限的解析度相比,實在是太過微小了,又因為道體數量極其眾多,周流不息,故而混混沌沌,荒忽難辨。

    道體為物 其小無極 微細而眾 故曰混成

    此句中的“有”,是存在,客觀實存,是“客觀有”。在自然的時空中,作為自然本原的道體(相當於佛家所謂的“實相理體”,是組成自然之萬事萬物的元組分,“不垢不淨,不生不滅,不增不減”(《心經》),因而是絕對守恆的。在自然的發展演化過程中,道體聚合成萬事萬物,而自然之中的萬事萬物,又處於永恆的聚合和消散的動態過程之中。舊的平衡不斷被打破,新的平衡不斷建立,繼而又被更新的平衡打破,如此迴圈往復,永無止息。因而,自然中的萬事萬物,不過是道體種類繁多的聚合和存在形式而已,或者說種類各異的排列組合。任何事物無限細分下去,最終必然終歸於宇宙時空中執行不息的道體。

    道體客觀實在,“其中有信”,因此可以稱為“客觀有”。所謂“有”,是存在;所謂“客觀”,是指不以人類(或其他生命體)的心(心識,而非心臟)為轉移,“獨立而不改”。此處,心之內為主觀,心之外為客觀。道體層面的“客觀有”,其空間幾何尺度極其微細,不可細分,其小無內,沒有什麼能比道體再小的了,可以穿越任意的自然空間,正如水分子可以穿越竹籃子一般。對於這麼微細的道體,人的感知系統(天賦感官、神經、大腦、心)根本無法觀察和辨識,因為這些感官本身,也是道體在絕對空間中的宏大聚合物,其內部空間之中,道體的體積佔比極其微小。譬如以現代科學最為流行的原子結構而言,原子核的體積,僅佔原子體積的萬億分之一,而原子核又是可以無限細分的。因此,人類的感官是無法觀察和辨識道體的,“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故而“道可道,非常道”。“文以載道”,文字本身,受限於特定歷史時期語言系統的概念體系,必然是有限的,而道之意義卻是極為玄遠,因此,要用有限的文字,去準確解釋和界定“道”,是不可能實現的。從這個意義上說,“文以載道”,所有的書籍和文字,不過是“道”的載體,要從文字的字裡行間,要透過文字本身的表象,來洞察暗藏其中的大道,以至於通達、覺悟,而不能侷限於文字本身。“盡信書不如無書”,完全囿於書籍,是不能領會大道的。俗話說,“有狀元徒弟,沒狀元師傅”,要想有所突破和建樹,必須立足現有學問,博覽全書,然後有所超越,有所創新,便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達到更高的境界,這便是“絕學無憂”。所謂“絕學”,便是閱盡天下典籍,博學、深思、明辨、篤行,在學習和實踐中不斷領悟,逐步超越,“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從而獲得超然的境界,至於“無尤”。“無尤”者,至於天地不仁,萬物平等,一切等同,終歸於自然,不再為私利憂慮了。這便是道教和佛教的追求,成仙、成佛,了無生死之尤,可得勝境之樂。

    客觀實存 或顯或隱 主觀有無 在乎一心

    “客觀有”是客觀實存,正如道體,無論是否為人類所觀察、感知和辨識,都是“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道體的聚合和離散,在宇宙的絕對空間中形成了天地萬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是天地萬物的本原,是天地萬物之母,自然也就“先天地生”了。而人類,不過是天地萬物之一,是萬物之中的一種生命體,是已知生命體中最具靈性的,透過“天門”與天地萬物進行物質、能量和資訊(終歸於道體)的交換,以生命力抗衡自然力,求得生存和發展,生生不息,代代相傳,有時文明也會發生更替。從本真的意義上,人也是道體的聚合物,作為人類元組分的道體並不依賴於人的心識而獨立存在。

    與“客觀有”相對的,便是“主觀有”。所謂“主觀有”,就是人的感知系統,或者說經過天賦感官(眼、耳、鼻、舌、身,佛家稱之為“五根”)、傳導系統(神經)、儲存與前處理系統(大腦)、心(決策系統),產生了“存在某事物”的意識。如果不考慮感知系統的謬誤,“主觀有”必然是以“客觀有”作為前提,而由於人類感知系統的侷限性,人類對於“客觀有”的觀察和識別,並不一定必然產生“主觀有”,相反,有時會產生“主觀無”。原因何在?只不過相對於人類感知系統而言,道體的聚合物有可能會因為自身特徵超出人類感知範圍的上下限,導致人類感知系統無法辨識。例如,人類肉眼和動物肉眼(如貓和狗)的視覺能力是不同的,貓和狗可以再夜間視物,貓和狗可以看到人類所無法看到的東西,這說明人和貓狗的可視範圍有重合,也有差異。再比如,人耳可以識別的聲波頻率範圍通常在20Hz和20kHz之間,低於20Hz的次聲和超過20kHz的超聲,人耳無法分辨。或者更為直接地說,人作為一種極為精巧的機器,其感官的配置決定了自身的侷限性,因而可以辨識的事物是有限的。透過人類的觀察和思考,有些事物可以分辨的或顯性的,有些事物無從分辨或是隱性的,有些事物若有若無或隱或現。對於人類感知系統呈顯性的,稱為“主觀有”;對於人類感知系統呈隱性的物體,稱為“主觀無”;對於人類感知系統若隱若現的,便是混混沌沌,荒忽難辨了。

    然而,人類的感知系統,正如世間所有的精密儀器一樣,是難以保證完全可靠的,因而可能會產生謬誤。比如,人眼雖然作為一個雙目立體視覺攝像頭非常精巧,但畢竟可以分辨的光線只是可見光,高頻的紫外光和低頻的紅外光是看不到的;與此同時,物體並不是每個部分都會發光,只是處於特定溫度下的某些部位才會發射可見光。物體發光的有限性和人眼識別的選擇性,決定了人眼看到的“像”和人心所成的“相”(佛家術語),並非實際的“物”體。此外,光線在人眼、神經、大腦和心這一能量流動通道的傳輸和處理,再加上人心之內過往體驗、內心欲求等因素的左右和支配,必然引發人心對於客觀事物人之的偏頗甚至謬誤。修行的目的之一,便是消除人心對客觀事物認知的各種干擾因素,所以要清心寡慾,藉助某些媒介(如佛像、畫像),甚至離世清修。而入世之人,常常要保持強大的內心,保持戰略定力,不為塵世萬般假象所欺騙和矇蔽,因為“人們看到的,常常是假的”,“眼睛和心,常常會欺騙自己”。世人常常需要一雙慧眼,需要火眼金睛,這是需要學習和通過歷經世事而鍛鍊的。

    滌盡思慮 返璞歸真 本自具足 高下在心

    “有無相生”,不過是在“客觀有”的基礎上,道體所聚合成為的客觀事物對於人類感知系統而言在“顯性”和“隱性”之間轉化罷了。自然之中萬事萬物都是道體的聚合物,而萬事萬物本身也處在道體聚合和消散的動態平衡之中,舊的平衡不斷被打破,新的平衡不斷建立,而後又被打破,更新的平衡又得以建立,如此這般,永不停息。事物的存在,如果能為人類感知系統所感知,便是“主觀有”;如果不能為人類感知系統所感知,便是“主觀無”;如果若有若無,便是恍恍惚惚,荒忽難辨。而純粹意義上的從“絕對無”向“主觀有”的轉變,可能發生,但不過是人類感知系統的謬誤而已。因為道體本身,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因而是守恆的。因此,“有無相生”,是在“客觀有”的前提下,物態相對於人類感知系統的或顯或隱而已。離開了“客觀有”這一前提,“無中生有”只可能是人類感知系統的謬誤,是痴心妄想了。

    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有”和“無”,從客觀和主觀的視角來看,至少包括兩大層次:一是客觀層面,“客觀有”和“客觀無”,前者是道體或其聚合物客觀實存,後者是道體或其聚合物客觀不存;二是主觀層面,“主觀有”和“主觀無”,前者是人類感知系統確定有物存在,後者是人類感知系統確定無物存在。在不考慮人類感知系統謬誤的情況下,“客觀有”包括“‘客觀有’且‘主觀有’”和“‘客觀有’但‘主觀無’”;“客觀無”等於“主觀無”減去“‘客觀有’但‘主觀無’”。“‘客觀有’但‘主觀無’”表明了人類感知能力的有限性,而“‘客觀無’但‘主觀有’”則明顯是人的感知系統出現謬誤了。

    “有物混成”的“有”,就是“客觀有”但“主觀無”,原因不過是道體這種極其微細、不可細分的自然本原,其空間幾何尺度相對於人類有限的感知能力而言,太過微小罷了。雖然道體微細,卻是客觀實存,故曰“有物”;正因為微細且眾多,荒忽難辨,故曰“混成”。作為自然的本原,道體組成了天地萬物,是天地萬物的本原,是天地萬物之母,自然是“先天地生”了。

  • 2 # 浮木盲龜

    可以把【有物】當專用名詞看,指【有物氏】,和有易氏、有巢氏、有窮氏等是一種語詞結構,【有物氏】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如果這麼解,【有物氏】就是道就是上帝,就是唯心;也可以把【有物】分成【有】和【物】兩字解,就是唯物了。

    什麼是【混成】,混、渾相通,“渾,水噴湧之聲也。――《玉篇》;渾,混流聲也。――《說文》”說明道像水流聲,也就是說道是聲音,我們來看佛經開篇均是如是我【聞】;儒教聖人的【聖】,《風俗通》:聖者,【聲】也。聞聲知情,故曰聖也;聖經創世紀開始也是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可見道和聲音有必然的內在聯絡。再來看“道衝,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其誰之子,象帝之先。”又一次明確的說明,聲音先於光,先於視覺影像形狀,道本來也就有說的意思。

    綜述,大音即道,人說出的話,潑出的水,故“獨立而不改”“其中有精、其中有信”,即【信】,“周行而不殆”,即為【約】。可以說大音即【信約】、【信使】,在天地之先。大音希聲,“寂兮寥兮”,守約之人即是聖人,所以才會說自古聖人皆寂寞。

    那麼什麼是德呢,明白道,就知德,德是指對信約(道)的履行和見證,即【證】。

    說句題外話,紅樓夢全篇都在講一個三生的約定,堅定如石,三生石就是老子的道。

    用袁郊的詩來結束吧。什麼是道,【三生石上舊精魂,賞月吟風不用論。慚愧情人遠相訪,此身雖異性常存】。

  • 3 # 墨印2

    有物混成的有就是有。有無相生的有和它有點不同。

    有無相生的有和無都是概念!說有是相對無說的,說無是相對有說的。不能理解為有生無或者無生有。有生無,無生有在現實世界不存在!沒有任何的這種現象!

    有物 混成 有物強調實質存在,混成講它無法描述——無形無相,無法指出,無法定義。空氣是無形有相的,空間無形無相,可以定義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歌詞大意是贏誰哎,贏誰哎,哦哦哦哦,是首英文歌女聲的,最後有個鋼琴的調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