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峴批三國

    首先來說,歷史沒有假設。

    當時的情況,徐庶因為曹操以徐母作為威脅,離開劉備,轉奔曹操,徐母知道兒子居然迎漢賊為主,羞愧自殺。因此,徐庶發誓,不為曹操獻一策,可以說徐庶也算是身在曹營心在漢典型了,曹操本來不想讓徐庶去勸降,很怕出現捲包會的尷尬境地,而此時是荀彧進諫,徐元直為人忠勇,斷不會做這過河拆橋之事,這才有了徐庶去勸降劉備而又復返的故事。

    那麼,如果徐庶沒有回去,而留在了劉備陣營,會發生什麼呢,我有以下幾個猜測。

    1.天下歸曹:這個結局我認為有一定的可能性,但是最小,我們知道,赤壁之戰是三分天下的一個契機,如果當時曹操打贏了赤壁之戰,孫劉政權將直接土崩瓦解,天下勢力,只剩下西涼馬騰、漢中張魯和益州劉璋,按照正確的歷史走向,公元211年,西涼軍團被曹操滅掉,西涼都是戰將,而無謀略之臣,被曹操打敗是板上釘釘的事,公元217年,曹操挺進陽平關,滅張魯,張魯與劉璋有殺母之仇,斷然不會援助張魯,張魯被滅也是板上釘釘之事,最後一個劉璋,按照正常歷史推進,劉備入蜀,劉璋最後投降出城,假設赤壁之戰勝利,現在天下已盡歸曹操,只剩一益州,我想,不會過多頑抗的。回過頭來,我門說赤壁之戰這個轉捩點,如果徐庶歸了劉備,孫劉聯盟還是要結的,但是一個關鍵劇情恐怕是不能觸發,連環計,是的,鳳雛的連環計,能成功,靠的是一個人,徐庶,曹操本來很搖擺,擔心戰船行動不便,而徐庶則為鳳雛作保,擔保連環計的可行,這才讓曹操下定決心綁上戰船,最就被火燒殲滅。但是赤壁之戰的成功有很多因素,這只是其中一個,也許天命所歸,曹操此戰必敗,所以這種可能性我認為最小。

    2.天下歸漢:這個結局比起歸曹有了很大的可能性,在於,蜀漢跌落的時機,我們知道,公元219年,二爺水淹七軍,威震華北,嚇得曹操都要遷都了,只是這時候呂蒙從背後突襲,荊州丟失,之後劉備報仇被一把火燒沒,蜀漢從此國力大減。那麼我們要想想,能不能避免這個事情當然發生。

    我的回答是,可以。

    關二爺駐守荊州,是因為鳳雛死於落鳳坡,劉備身邊沒了謀士,召集諸葛亮進蜀,荊州便交給了關羽處理,如果這時候徐庶在的話,關二爺前線接著打樊城,後線徐庶防備東吳,絕對可以逼得曹操遷都,此時劉備漢中進軍,關羽襄樊進軍,直接可以打爆曹操,但是風險在於,定天下,非不可簡單而語,只能說會給曹操一個很大的大吉,但未必傷之根本,後續發展,不是很好預測。

  • 2 # 羅賓說歷史

    曹操派徐庶去勸劉備投降,徐庶如果選擇不回去,那三國曆史我覺得會有很大的變化,具體有哪些變化我會列舉出來,從我的角度來分析一下。

    一、徐庶選擇留下來,劉備就會多一個出謀劃策的人才,可以為劉備行軍打仗提供有力支援,這樣也能讓諸葛亮有精力去治理國家,發展經濟,保持一個富足和穩定的後方,為軍事行動提供強大的保障。

    二、劉備聽龐統建議去取西川,可以選擇帶徐庶一起去或者讓徐庶和諸葛亮一起鎮守荊州。如果徐庶隨劉備攻打西川,那即使龐統戰死沙場,那徐庶依然可以輔佐劉備拿下西川,不需要諸葛亮再帶著張飛,趙雲來支援,這樣荊州是很安全的。如果徐庶沒和劉備攻取西川,而是和諸葛亮防衛荊州,那龐統戰死,諸葛亮和徐庶去一個人即可,荊州依然很安全。

    三、從西川的重要性來說,諸葛亮去西川的可能更大,那徐庶很可能是輔佐關羽鎮守荊州,徐庶剛投奔劉備就連敗曹軍,大破曹仁的八門金鎖陣,關羽對徐庶一直是非常敬重的,換句話說,徐庶的建議關羽都會聽從。關羽如還是要發動襄樊戰役的話,有徐庶在成功的可能性很大,而荊州守將的選擇上徐庶也會給出建議。後邊識破東吳的計謀,應對背盟偷襲也會早做準備。關羽敗亡,丟失荊州的慘烈結局應該可以避免。

    四、在確保荊州無虞的情況下,後面的夷陵之戰也不會發生,蜀國的實力不會被削弱,而徐庶的存在是確保荊州安全的關鍵。只有這樣劉備統一天下的理想才有實現的可能。

    所以如果徐庶留下來,會對後面的事件產生連鎖反應,荊州大機率不會丟失,蜀國實力會越來越強,待天下有變,劉備帶著諸葛亮,關羽帶著徐庶按照隆中對的決策,合擊曹魏,興復漢室指日可待。

  • 3 # 麥初齊
    01 徐庶為何不留下,真的怕天下人恥笑?

    《三國演義》中曹操在接受劉表次子劉琮的投降之後派徐庶當說客勸降劉備,實際上不但不勸還給劉備出謀劃策,在劉備希望他留下的時候他說了一句恐被人恥笑?這實際上是徐庶在曹營已經任職了,雖說他可以身在曹營心在漢,但是不可抹除是曹操的人了,若留在劉備居中就違背了“忠臣不事二主”的美德了。

    徐庶在離開劉備之前就推薦了諸葛亮作為軍師,此次前來發現諸葛亮已經在了,自己的位置上已經有更好的人了,而且也知道諸葛亮之才在他之上,他留下來也沒有啥意義了,所以走吧,曹操還不知道自己的決心還可以善待自己。

    02 家中老母因其而死,實乃曹操所謂

    徐庶本想跟著劉備,因為劉備為漢室宗親且有匡扶漢室的志向,如此大才之人怎麼會被一封家書就騙去了曹營,奈何是孝子,聽說母親身體有病就寢食難安,腦子裡一片漿糊。所以就辭行劉備,訴說自己已經不堪使用了。

    事已至此,若是在劉備這裡也是做不了謀士的,後來母親死後他對曹操也是有所記恨的,在曹營中也許可以做個適當的內應,通風報信還是可以的。

    03 劉備的為人謙恭,不忍同室操戈

    對於奪取西川本來機會是有的,但是劉備優柔寡斷的性格耽誤了龐統的計策,並非是落鳳坡讓劉備失去一個謀士,就算是徐庶在也是不行的,錯不在謀士在劉備。而龐統之死諸葛亮也早有預測,是其貪功冒進基於在劉備面前立功以顯示自己的才華。

    換句話說讓徐庶留守荊州一件好事,可以幫助關羽來守住荊州,諸葛亮和龐統去西川兩虎相爭又有什麼結果也未可知。回顧荊州被呂蒙拿下,實際上就是很簡單的計策,只是蜀國內部有軌而且檢查不力造成的,遲早會有這麼一出的,也許會晚一點罷了。

    再說到,關羽死後劉備舉兵伐吳毫無兵法可言,此刻關羽已經沒了徐庶還能在?出現重大紕漏,難道身邊一個謀士不帶,怎麼可能!但失敗了的原因是在於劉備的復仇心切以及剛愎自用,一句“朕也頗懂兵法”就註定了失敗,和謀士無關,徐庶在也沒有用,皇帝說了算。

    04 漢室氣數已盡,就該晉朝登場

    三國時期都是以匡扶漢室為己任,後來劉備、曹操和孫權都自立為王,而且三創始人都沒有當幾天皇帝,稱帝后要麼老死、要麼病死都給了後一代。諸葛亮七次出祁山都沒有戰果,不是軍隊不行,戰術不行,就是氣數已盡。否則,這麼努力都沒有起色呢?

    綜上所述,徐庶留下不留下頂多是多一個謀士,多一個人做分析決策僅此而已,對歷史發展無傷大雅。

  • 4 # 韶華傾夢

    答:曹操在消化完袁紹的勢力之後,為了加快一統中原的北伐,率領“百萬”大軍南下,想一舉拿下荊州和江東。為了抵抗曹操,本著唇亡齒寒之故的劉備和孫權兩個勢力開始聯盟,赤壁之戰可謂是箭在弦上,一觸即發。

    但在赤壁之戰前,也就是劉備從新野往樊城一帶撤退時被曹軍圍困,劉曄向曹操獻計讓徐庶去招降劉備。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徐庶只能奉命前往。但是,進入樊城後,徐庶卻明確的表達了此次的任務,也說了很多曹軍的內部情況。當劉備想要挽留徐庶,共同為“匡扶漢室”所努力時,徐庶卻婉拒了。

    可以說,當時徐庶若是想要留下來時,徐庶是可以做到的。況且,徐庶的母親也因當年徐庶北上入曹營時悲憤而死。換句話來說,曹操和徐庶之間也是有仇恨的。但是,就是這樣的情況之下,徐庶還是不願留在劉備勢力(區別於正史)。而徐庶之所以不原因留下了,原因如下。

    其一,風雨同舟,共患難。徐庶是在劉備最為艱難的時期投靠的。劉備從黃巾之亂開始,就不斷的南征北戰。但是,因為宦官當道,再加上在朝廷沒有人脈關係,劉備的多次立功都沒有得到相對應的獎勵。而每一次得到的一官半職,都因這因那而丟失。後來,不得不投靠同為漢室宗親的荊州牧劉表。在新野的那一段時間,是劉備最為迷茫的一段時間。因為劉備的年紀已經不小了,但大半生戎馬下來還是一事無成。所以徐庶這麼人才的到來,很大程度上為劉備指出了前進的方向,也讓他鬆了一口氣。

    但是,徐庶卻也在劉備最為艱難的時期離去。雖然忠孝自古難雙全,劉備也知道徐庶為了救他的母親肯定要離去。但是,當徐庶真正向劉備辭別時,就算是有心理準備的劉備還是難免有所失望的。等徐庶再次和劉備相見時,劉備已經擁有比徐庶更加出色的諸葛亮,並且對諸葛亮可是很倚重。況且,諸葛亮的“隆中對”更是為劉備勢力的未來發展做出了詳細的規劃。這麼一比較下來,徐庶定然比不上諸葛亮。

    其二,有了諸葛亮在前面壓著,徐庶必然難有出頭之日。諸葛亮被世間尊稱為“臥龍”,且有安天下的本領。甭管這是否有所誇大,但能夠有這樣的盛名流傳,就必定有一定的本事。而且,當時的諸葛亮僅低於劉備一人,拿著劉備的佩劍,有先斬後奏的權力。

    另外,諸葛亮又是一個掌控欲極強,事事親為的一個人。有他在,徐庶就算是重新回到劉備的勢力中,也是比諸葛亮的地位低。另外,經過了徐庶離去的前科,關羽和張飛等人心裡對他也會有所隔閡。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徐庶為何還要回到劉備這裡受苦受難。畢竟,在曹營那裡,雖然人生自由有一定的限制,但畢竟沒有約束,曹操也不管他。

    其三,謀士都有傲氣。徐庶是做個俠客的,心中自有一股傲氣。而轉型做謀士時,雖因一些情況而被束縛著,但是其心中的傲氣從未丟失。當時離開劉備,雖然是有理可原,但畢竟是他拋棄了劉備。

    既然放棄劉備這一位諸侯了,以徐庶的傲氣,又怎麼可能再回到劉備的麾下。同時,文人相爭。徐庶和諸葛亮作為好友,兩人必然有所競爭,看誰能夠更勝一籌。所以,劉備既然已得到諸葛亮的輔助,而他徐庶雖然沒得選擇,但也不願到諸葛亮的麾下做一名“秘書”。

    總而言之,徐庶奉曹操之命去樊城,是迫不得已。但無論怎樣,也都要先公後私。至於劉備想挽留徐庶留下了,或許是出於徐庶之前的走馬薦諸葛的恩情罷了。畢竟,有了諸葛亮的劉備,心中對徐庶已經不是很熱衷了。而且,再加上後來投入的龐統、法正等人,這麼一來,徐庶更加沒有位置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戴爾XPS 15 7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