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波動哲學普進峰

    什麼是創造?

    創造不是無中生有,創造是將東西從一個空間轉移到另一個空間,從一種存在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存在形式。能量也不是無中生有,能量的轉移是將能量從一個空間轉移到另一個空間,能量的轉化是將能量從一種存在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存在形式。因為物質既不可產生,也不可消滅,物質只能從一個空間轉移到另一個空間,從一種存在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存在形式。(這是我在回答《社會財富是工人農民創造的,還是資本家創造的?》這個問題的時候用到過的一段話。)

    創造是將物質、資訊和能量從一個空間轉移到另一個空間的過程。物質、資訊和能量三者之間是什麼關係?任何物質都包含資訊和能量,任何資訊都是擁有能量的資訊,任何能量都是某種資訊的能量,擁有資訊和能量就是物質。我們單獨說物質、資訊和能量中的某一個就是側重地說物質的某一方面。

    空間是創造活動進行的地方。空間分為三維空間和層次空間,層次空間就是第四維空間。鐵塊、鐵分子和鐵原子它們處於不同的層次。我移動鐵塊,對鐵分子和鐵原子的相對位置沒有影響。鐵塊保持靜止,我給鐵塊加熱,鐵分子之間的距離就會越來越遠。我不給鐵塊加熱,我靜靜地看著鐵塊生鏽,鐵塊就會慢慢地都變成氧化鐵,這是鐵原子之間的距離因為氧原子加入發生了改變。但是,事實上這種鐵的狀態的改變可能存在於多個層次之間。鐵的氧化會發熱,這就是化學能轉化為熱能。這就是能量在層次空間的轉移。能量的轉化其實就是能量在層次空間的轉移。如果我們大家都承認層次空間的話,那麼,這一句話就很好理解:能量既不可產生,也不可消滅,它只能從這一空間轉移到那一空間。把能量替換成物質也是成立的。

    創造本來是一個自發的活動,是一個無意識的行為。有意識的創造就是克服一個完整的創造活動中的阻力。克服這種阻力是需要付出代價的,就是這種不得不付出的代價在創造價值。

    在串聯電路中,電阻越大的地方消耗的能量越多;在並聯電路中,電阻越小的地方消耗的能量越多。在這裡,誰克服的阻力越大,能量消耗越多,誰創造的價值也就越多。在串聯電路中,只要有一個地方出現問題,能量的轉移就無法實現;在並聯電路中,只要有一條並聯的線路是暢通的,能量的轉移就可以實現。所以,在串聯電路中,有問題必須不惜一切代價解決問題;在並聯電路中,只要有一條出路,其它問題都不是問題。

    串聯電路中的每一部分都無法被其它部分所替代;並聯電路中的每一部分都可以被其它部分所替代。所以,在串聯電路中,所有的串聯在一起的部分都是利益共同體;在並聯電路中,這些並聯在一起的部分之間可以存在能量轉化的“貧富懸殊”,那些問題嚴重的部分完全可以被忽略、被淘汰。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在一個完整的創造活動中屬於不可替代的那一部分,那麼,他的創造活動就是極具價值的創造活動。

    創造本來是一種享受,但是,一個完整的創造活動就像一條串聯電路,只要有一個串聯的環節出了問題,電流或者說創造就無法實現。所以,現實的創造活動往往是有意識的,是需要付出代價的,這個代價就是用在串聯的問題環節上。

    外力不是物體保持某種運動狀態的原因,而是物體運動狀態改變的原因。同理,外力不是某種創造活動持續存在的原因,而是某種創造活動無法持續的原因。正常情況下,外力屬於阻力的範疇,除非外力是在幫助我們克服阻力。所以,創造就是物體保持某種運動狀態在空間的移動,是本來就有的。我們有意識的創造活動就是為了解除原有的創造活動所受到的束縛。這種解除的過程就是我們的需要得到滿足的過程。原有的創造活動就是產生需要的原因。

    創造不是手段,而是發展的動力和目的。我們有意識的創造活動就是在克服創造過程中的阻力,能夠克服這種阻力的動力就是有價值的動力。這種有價值的動力來自哪裡,有意識的創造力就來自哪裡。

    普進峰 2019-5-26

  • 2 # cx1944

    創造和發現不同,規律是客觀存在的不管你認識不認識,它都是存在的,當認識了它就說是發現。什麼是創造?是沒有出現過的東西被製造出來是實物。什麼是創造?確切地說是有形的事物,從未出現過的排列或組合。。。舉個例子,鉛筆產生時是發明是創造。因為用石墨和粘土燒製成筆芯從未有過的組合。筆芯和木質外殼也是新組合,所以整支鉛筆是創造。後來有人在鉛筆一端加上了橡皮擦,來一個新的組合方式,是從來沒有過的,又是一個創造,屬於發明。創造有大有小,有難有易,有宏觀和微觀。宏觀看得見比較容易組合,微觀難看得見,創造比較困難。宏觀上創造氣壓熱水瓶比較容易,是看得見的簡單組合。微觀上石墨烯等分子原子的組合實現創造就比較困難。創造有技法,可以學習,透過學習可以提高發明創造能力:。

  • 3 # 創新加加

    創造是人類透過創造活動來主動適應環境的能力,創造是人類適應環境的最高表現形式,創造是智力的高階水平。 創造與創新、發明有著非常大的不同,創造具有開拓性,對社會、工作和生活具有變革性的促進作用,比如說玻璃的生產工藝;而創新更多的是指在要素重新組合後的新的效果,往往是結構、方法上的提升,對社會的作用與影響也較小一些,但實際應用卻更多一些。

    創新者可以很多,但創造者卻鳳毛零角,所以創造者一般也是創新大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尼采所說的永恆輪迴到底是指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