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茶香茶澀love
-
2 # 大賽爸爸說
三歲的孩子仍然沒有自主性語言,至少說明孩子的語言發育是遲緩的,而語言又是認知能力和智商發育的關鍵影響因素,針對這種情況,我的建議是抓緊時間到權威的醫院檢查和評估,一方面要看孩子的身體狀況,另一方面也要進行全面評估,確定孩子是否存在兒童發育譜系障礙。
為了便於識別和初步判斷,現將幾項重要的特徵介紹一下:
首先,孩子在一歲半至二歲半之間是否有主動性語言,一般來說,正常的情況下,孩子會在一歲半以前學會短詞,有爸爸媽媽等稱呼。二歲半已經可以仿說和識物了。如果這個時候孩子仍然不能出語言,則可以認為是語言發育遲緩。
其次,孩子在二歲左右是否能夠接收來自父母家人的呼喚,是否有迴應,聽到叫名字有沒有反應,如應答、轉回頭看等。如果孩子在二歲半仍沒有這方面的反應則是發育障礙的重要特徵之一。
再次,孩子與父母面對面時是否有眼神對視和交流,比如父母在和孩子說話時,孩子是否會看著我們的眼睛,還是總會一閃而過,或故意躲避我們的視線。沒有眼神的對視和交流也是發育障礙的重要特徵之一。
最後,孩子有沒有和其他孩子一起玩的意識,還是隻是自己玩自己的,與周圍孩子沒有互動。有沒有出門喜歡固定線路、喝水用固定的杯子、睡覺在固定的位置、喜歡旋轉的東西等問題。
孩子的生長髮育有早有晚,如果只是單純的語言晚並不一定是發育障礙,需要在權威機構進行細緻的評估分析和測試才能確實結果。最重要的並不是診斷結果本身,而是必須抓緊時間去評估,並第一時間進行干預。
-
3 # 愛豆育兒
你好,我是章醫生,很高興解答你的問題。如果孩子3歲了還是隻會喊爸爸媽媽,不會其他單詞的話,寶寶有可能是語言發育遲緩,家長需要趕緊帶著孩子去看下兒保醫生,問一下有沒有語言發育訓練方面的機構,要趁著孩子3、4歲的高峰期糾正過來,如果錯過了這個時間段,有可能會影響孩子長大以後的語言表達能力。
-
4 # 暖心秋媽
在我看來,首先孩子是誰在帶?怎麼帶?平時是否經常接觸電子產品?有沒有和別人接觸?會不會在孩子沒有嘗試說出自己的意願,大人就已經滿足了孩子的需求呢?
一般情況下,帶孩子的人如果經常使用電子產品,電子產品不離手,與孩子幾乎零交談的話,難怪孩子“不說話”;孩子經常一個人獨處,家裡人也甚少和孩子交談,孩子也會不說話。
我曾經接觸過的一個孩子,他爸爸媽媽是上班族。家裡的奶奶已經70多歲了,因為爸爸媽媽上班所以孩子就只能跟著家裡的老奶奶。孩子爸爸媽媽的工作比較特殊早上七點多就出門,晚上六點多才回家。孩子沒幼兒園之前的幾年,家裡除了老奶奶,孩子能接觸的就只有電視。於是乎,這個孩子一直不喜歡說話。即便是他不願意回幼兒園,但是爸爸媽媽把他送到幼兒園的時候,他也從來不反抗,就自己一個人趴在桌子,不和別人交流,老師哄著讓他吃飯也不願意吃。透過和他爸爸媽媽的交談,並時常邀請她爸爸或媽媽早點到園來接,這個孩子終於願意和其他小朋友一起交談,但僅限於同桌的孩子。即便是這樣已經讓老師和家長們特別的開心。
沒有誰天生會當爸媽,孩子來到自己的身邊,我們就應該有當爸爸媽媽的責任所在。孩子可以叫爸爸媽媽,證明他的發音沒有問題。在平時的時候,我們可以嘗試多和孩子交流,少在孩子面前電子產品,學齡前儘量不要讓孩子過多的接觸動畫片。有空的時候多陪孩子一起玩遊戲,多帶孩子外出走動,並且帶孩子去參加聚會,孩子自己也有其他的小夥伴。爸爸媽媽常常這樣做,孩子肯定也更願意說話。
-
5 # 元寶爸爸聊育兒
寶寶三歲了,語言能力仍然停留在很少數的幾個簡單詞彙上面,說明孩子的語言能力是存在問題的,通常來說,會有幾方面的原因。
哪些原因容易導致寶寶的語言能力發展遲緩?一、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
有些孩子,天生會比較內向一些,安全邊界較小,如果媽媽陪伴的少,或者家裡大人經常吵架、打架,或者被呵斥的太多,都會很容易導致孩子緊張、安全感缺失,嚴重影響孩子的自信心,不願意學習和表達,不敢開口說話。
二、語言刺激太少
孩子的語言發展,需要大量的語言、詞彙的輸入,也就是說,要多聽,聽不同的詞彙、重複的詞彙、清晰準確的發音、適中的語速,這些都是幫助孩子吸收詞彙、訓練語言能力的基礎。
不少家庭存在這樣的情況,孩子在白天由老人照看,老人的精力有限,每天只是就孩子吃飽、穿暖這幾件事情操心,而且不少老人不太喜歡跟孩子多聊天,只是讓孩子自己玩,自己不是跟其他老人聊天,就是玩手機刷朋友圈,即便是父母下班回家以後,跟孩子的語言溝通也不多,總是忙於自己的事情,這樣的環境下,孩子沒有充足的語言刺激,沒有對感興趣的話題進行交流互動,聽的少了,開口的機會少了,自然語言能力也就滯後了。
三、需求被過度及時滿足
孩子在最早期的時候,首先發展的是上肢動作的能力,當孩子想要什麼的時候,比如說想喝水、要玩具、需要抱抱、拉便便了,這麼大的孩子除了透過哭的方式表達訴求之外,往往會透過上肢的運動、伸手指著想要的物品、發出嗯嗯哼哼的聲音來引起父母家長的注意。大多數家長因為跟孩子相處的時間長,對孩子的行為語言很瞭解,孩子手指頭一伸,爸爸媽媽往往就能猜到孩子需要什麼,這種時候,很多家長圖省事,問都不再問一下,直接就滿足孩子的需求了。
這種做法,沒有給孩子進一步表達訴求的機會,不需要用語言表達的方式來獲得滿足,孩子沒有了說話的動力和壓力,自然也就不會主動練習說話的能力了。
四、使用電子產品過多
養育孩子是很辛苦的,尤其是當孩子一直粘著你的時候,令很多父母疲憊不堪,有些父母為了讓孩子能夠安靜下來,讓自己能夠安靜的打掃家務、處理工作事宜,甚至只是為了讓自己能夠安靜刷一會手機,會習慣性的塞一個平板電腦給孩子,讓孩子看動畫片,或者讓孩子看電視。
這樣的做法,會導致孩子養成對電子產品的依賴,動畫片的內容是典型的單向輸出,缺乏溝通,孩子不需要進行語言的互動就能接收資訊,自然也就懶得說話了,語言表達得不到充分有效的訓練,影響孩子未來的語言發展能力。
五、成長的環境導致心理上出現問題
這類因素比較複雜,我只能舉一個我身邊朋友的例子。
我有一位朋友的兒子,從小由奶奶帶大,這位奶奶是一個不愛跟人說話、言語極少、獨來獨往的人,跟誰都很少說話,包括孩子,以至於孩子被帶的也不愛說話,性格極度內向,一直到3歲還沒有改觀,後來去醫院檢查確證患上了中度的自閉症。為了給孩子做康復治療,花費了大量的精力、心血和資金。
六、生理上的原因
這方面就需要去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了,比如聽力是否存在一定的障礙,大腦有沒有收到損傷,是否有自閉的傾向等。
如何改善寶寶語言能力發展遲緩的問題?3歲的孩子,語言能力發展遲緩的問題需要得到重視,因為孩子的語言敏感期就集中在這段時間,一旦錯過,很可能會影響孩子以後的發育成長,導致孩子出現自閉、口吃、自卑等問題。
一、多跟孩子進行豐富的語言交流
作為父母,不用管孩子是否對你說的話、聊的話題有迴應,你需要做的就是耐心的跟孩子聊天、多說話,用各種詞彙來刺激對孩子的大腦和聽力,保持和緩的語氣,輕鬆的態度進行溝通不要覺得孩子聽不懂,你說的話,她都聽著呢。
二、少看電視、動畫片和電子產品
電子產品對兒童成長的危害很大,長期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對孩子的想象力、書面學習能力、表達能力、溝通能力、思維能力都會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
所以,作為家長, 一定要剋制住給孩子玩電子產品的衝動,也要經得起孩子的哭鬧。
三、堅持繪本閱讀
父母在家陪伴孩子的時候,可以多跟孩子進行繪本閱讀,繪本閱讀不是把繪本扔給孩子讓孩子自己看,而是由爸爸媽媽帶著寶貝一起,邊讀、邊說、邊討論,結合生活、遊玩的經歷進行繪本的故事分享,讓孩子融入到故事的場景中去,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會更用心的聽你說,看繪本上的圖案,產生關聯想象力,這樣的做法,更有利於孩子強化對詞彙的認知,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好的繪本能夠幫助孩子認識到這個世界的豐富多彩,各種動植物物種、地域文化的差異、季節更替等,讓孩子知道,除了自己生活的小家庭,還有一個廣闊的世界等著孩子去探索。
四、給孩子表達的機會,讓孩子說出來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透過各種方式,尤其是動作來表達自己的訴求,哭鬧、用手指著物品哼哼,或者用很簡單的詞彙、很含糊的發音來提出要求,這個時候,即便家長明白孩子需要什麼,也要儘量故意裝作沒聽懂,讓孩子進一步用語言表達出來,透過這種刺激訓練,加強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五、多帶孩子去公共場所訓練社交能力
封閉的環境不利於孩子孩子的成長,尤其是對社交能力、語言溝通表達能力的訓練,可以多帶孩子去公共場所,比如小區的露天活動區、活動中心、孩子集中的遊樂場,讓孩子融入到群體中,跟其他的孩子互動、交流,透過社交的訓練,鍛鍊語言表達的能力。
六、及時就診,排除生理原因
-
6 # 德林德利奇
說說我的經驗吧,雖然只過了半個月,但效果不錯,你要貴在堅持啊,我孩子三歲,也是隻會叫爸爸媽媽,和一些二子詞,後來看醫生,智力沒問題,判定為語言發育遲緩,上語言課,然後我也學著老師買了幾百張詞語卡,有動次卡,有形容詞卡,有短句卡,每天都給他教學200張這樣,過了幾天他幾乎都會讀了,然後運用到生活中,比如我每做一件事,都會強迫問他,為什麼強迫?因為這傢伙很少主動說話,我說媽媽在做什麼?他說媽媽在洗菜刀,我說我在做什麼?他說媽媽在煮麵條,我說前面是什麼?他說前面是紅綠燈,我說我在做什麼?他說媽媽在開車,我說你在做什麼?他說寶寶在坐車,我說爸爸在做什麼?他說爸爸在刷牙,這麼一天下來,也能逼他說上個幾十句話,還有多聽兒歌,他現在也能完整的唱幾首了,沒法子,慢慢來吧,能進展一點是一點。
回覆列表
1、可以去省裡或者北京正規的兒童醫院詳細檢查一下,掛號哪個科室可以問。讓醫生測評一下。早期干預很重要。2、平時和孩子語言交流時,看孩子的神態是不是能聽懂大人的意思,並按照大人的指令去做。一般這種情況,無須過多擔心,只是孩子開口晚,堅持教孩子說話就行。